近日,根據相關媒體的消息,瑞典法院再次宣布駁回華為的上訴,此舉幫助瑞典電信當局排斥了華為設備,使得華為無法參與瑞典5G網絡頻譜的拍賣競標活動。隨著5G產業的迅速發展,全球5G市場成為各大通訊設備供應企業的競爭主戰場。其中華為生產的5G設備憑藉其出眾的性價比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但華為遭遇的阻力也很大。但讓人略感意外的是,華為的重要競爭者,瑞典通信製造商愛立信對瑞典法院的決定卻持不同看法,認為該決定不利於市場競爭。
根據瑞典主流媒體《每日新聞報》之前報導的消息,美國官方曾在正式媒體上表達,讚賞身為「永久中立國」的瑞典在5G建設方面和美英澳等國持有相同結論。顯然美國方面是在喊話瑞典,贊成其把華為設備排除在5G頻譜拍賣計劃之外。其實早在去年10月20日,瑞典國家郵政和電信管理局已經宣布,瑞典5G頻譜拍賣計劃中不包含使用中企設備的公司。等於排除了華為等中國企業生產的任何通信設備。
瑞典方面如此一刀切的做法,自然是為了緊跟美國。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於其他通訊設備供應商,其中國際市場佔有率較高的愛立信顯然是受益者。然而愛立信方面卻對此並不認同。愛立信是一家瑞典通訊設備製造商,是國際通訊設備巨頭之一。早在去年11月18日,愛立信的CEO鮑毅康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雖然公司和華為長期競爭,但瑞典政府的限令阻礙了全球通訊行業的發展,總體上不利於5G國際市場。他認為國際上需要更公平和公正的競爭環境。
有愛立信匿名人士認為瑞典的舉措,實際上會讓愛立信處於危險境地。一方面容易給國際市場留下一個愛立信競爭不過華為的糟糕印象,另一方面,也會嚴重影響愛立信在中國市場的進一步發展。瑞典長期自稱「中立國」,使得瑞典的很多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發展迅速。僅在去年5月份,愛立信就和中國移動達成了6億美元的協議合同。愛立信也成為唯一一家,從80年代末開始,就積極參與中國移動通訊的企業。從第一代到眼下的第五代通訊,都有愛立信的身影。到2020年第三季度,愛立信在中國市場的營業收入佔到其總收入的8.5%,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瑞典政府此次的做法無疑讓愛立信倍感憂慮。
其實去年華為方面就已經上訴了瑞典斯德哥爾摩法院,法院起初支持華為的訴求,但很快改變主意,在12月17日推翻了臨時禁令。華為再次在1月初再次上訴,苦等多日後,1月15日傳來消息,瑞典法院駁回上訴。瑞典方面兩次駁回華為的上訴,顯然表明了一個堅定的立場,華為設備想要打進瑞典市場的概率已經極低了。下周瑞典就會開始5G頻譜拍賣計劃,此次駁回上訴,顯然是為拍賣提前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