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後備人才培養選拔 促進青少年體魄強健——上海市第十六屆運動會幕啟
由上海市體育局和上海市教委聯合主辦的第十六屆市運會於9月28日至11月10日舉行。
市運會的目標是進一步貫徹落實奧運爭光計劃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深入推進「體教結合雙十條」,以「大體育」的視角全面檢驗青少年體育訓練、體教結合和青少年體育公共服務成果,突出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和選拔,鼓勵更廣泛的青少年體育參與,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服務於「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和「健康上海」建設。
本屆市運會設置青少年組和高校組,青少年組以區代表團為參賽單位,高校組則以學校為參賽單位。分「競賽項目」「展示項目」和「活動項目」三類,競賽、展示項目陸續開展中,活動項目則貫穿全年。參賽總人數預計將達3萬餘人,活動項目預計吸引220萬人參與,規模超越上屆。
對接奧運全運 注重後備培養
市運會青少年組以奧運、全運項目為布局原則,競賽項目設置31個大項39個分項,設田徑、遊泳、跳水、賽艇、皮划艇、足球、籃球、排球、桌球、羽毛球、網球、體操、射擊、射箭、擊劍、自行車等重點項目;新增空手道項目。由此,除鐵人三項外,夏季奧運項目基本達到全覆蓋。此外,繼續設置冰壺、花樣滑冰等冬季奧運項目。展示項目以新增的奧運、全運項目為主體,設置了攀巖、滑板、冰球等10個項目。
截至9月28日,市運會青少年組已舉辦跳水、自行車、帆船、帆板、射擊、沙排、國際式摔跤、冰壺8個競賽項目,共計決出137塊金牌,並舉辦青少年組快樂體操、航空模型項目展示賽。
優化獎項設置 鼓勵人才輸送
市運會將設置青少年組代表團排行榜,各區在2015-2018年周期輸送一線專業運動隊的後備人才數量將計入區代表團成績。設置奧運、全運等大賽「突出貢獻獎」,激勵優秀後備人才在賽場為上海增光添彩。將開展青少年組「未來之星獎」「十佳青訓教練員獎」「優秀體校校長獎」等評選活動,樹立榜樣,營造積極向上的後備人才培養氛圍。
對接全國學運會 推進項目發展
高校組以全國學生運動會大學生項目、高校招收高水平運動員項目,以及校園中開展較為普及的項目為主,46所高校參賽,由17所高校承辦。甲組主要面向普通學生,共設32個大項,與上屆相比,增設了射箭、自行車、手球、帆船、攀巖、冰壺、龍舟、跳繩、壁球、腰旗橄欖球及定向越野等11個項目;乙組主要面向高水平運動員,共設13個大項,與上屆相比,增設了健美操、壁球、定向越野及圍棋4個比賽項目。還將開展「校長杯」「學校體育先進單位」「最佳陽光體育活力園丁」「最佳陽光體育達人」,青年體育教師教學評選活動。
拓展活動項目 營造發展氛圍
市運會「活動項目」通過部門協同、市區聯動、多元化主體參與辦賽,極大地提升市運會的參與度和關注度,鼓勵和引導更多青少年感受體育魅力、享受運動樂趣、養成終身鍛鍊的好習慣,促進更廣泛的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九大活動版塊包括:市體育局牽頭的慶「六一」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少兒體育開放日活動、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聯賽、小鐵人三項展示賽及各區青少年社區體育運動會;市教委牽頭的「陽光體育大聯賽」「千校萬班三大球達人賽」;團市委牽頭的「雛鷹杯」少兒五項全能賽;市婦聯牽頭的家庭親子運動會及由市路跑協會承辦的少兒迷你馬拉松賽。(轉自9月28日《中國體育報》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