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鼠碩鼠,無食我苗

2021-02-19 語文日課

一曲

十大古曲是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精髓。有《高山流水》(古琴曲)、《廣陵散》(古琴曲)、《平沙落雁》(古琴曲)、《梅花三弄》(古琴曲)、《十面埋伏》(琵琶曲)、《夕陽簫鼓》(琵琶曲)、《漁樵問答》(琴簫曲)、《胡笳十八拍》(古琴曲)、《漢宮秋月》(二胡曲)、《陽春白雪》(琵琶曲)。

夕陽簫鼓為古代中國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此曲為琵琶曲中的大文套,由此曲改編的古箏曲名為《春江花月夜》,此曲最遲在十八世紀就流傳在江南一帶。作者佚名。

03

一人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三百篇》。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才稱為《詩經》,並沿用至今。 《詩經》約成書於春秋時期,漢代傳授《詩經》的有齊、魯、韓、毛四家。東漢以後,齊、魯、韓三家先後亡失,僅存《毛詩外傳》。毛詩盛行於東漢以後,並流傳至今。

04

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05

一畫

清 · 佚名《雍正耕織圖》之一

《雍正耕織圖》,故宮博物院藏。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間刻版印製的《耕織圖》為藍本,由清宮廷畫師精心繪製而成,共有圖46幅,其中耕圖織圖各23幅,每幅畫上都有雍正的親筆題詩,並蓋有「雍親王寶」和「破塵居士」兩方印章。


相關焦點

  •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 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 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適彼樂郊。 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 《詩經》中的碩鼠竟然是一種叫螻蛄的昆蟲
    《正義》引《鄭氏周易》引《詩》『碩鼠碩鼠』」。《經典釋文·周易音義》「鼫,音石。《子夏傳》作『碩鼠』。鼫鼠,五技鼠也」等等。所以「石鼠」「碩鼠」「鼫鼠」應為同一種動物,但到底是什麼,歷代也一直有不同意見。
  • 「碩鼠」之患亟待築起三道防線
    (10月21日《法制日報》)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千百年來,《詩經》中「碩鼠」形象讓我們對其恨之入骨。而像陸仁魁這樣的稅務官員,正如「碩鼠」一般不斷蠶食人民稅務財產,禍患國家稅務安全。
  • 詩經《碩鼠》闡釋的哲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碩是碩大的意思,「碩鼠」這個詞語不管代表什麼,總歸不是好意。苟且人生,嚮往遠方全詩共三章,每章八句,每章開頭都是憤怒地申斥:「碩鼠碩鼠,無食我黍」,「黍」是麥苗的意思,短短八字,就把對老鼠的憎恨所表達出來,而這裡的老鼠實際上是指殘酷的剝削階級。
  • 被百姓稱為碩鼠的周厲王
    在當時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汝,適彼樂土。」這首詩後來被錄入了《詩經》,就是諷刺當時周天子厲王對百姓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他違背了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澤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他還從貴族佔有的山林川澤中,規定若干項向王室交納「專項」物質財富, 這一做法自然遭到貴族們的強烈反對。大夫芮良夫規諫厲王說:「王室恐怕要衰微了!
  • 26名「碩鼠」空手套白狼!400多噸中央儲備糧6天神秘消失,背後的...
    原來是包括糧販、運糧司機等26名「碩鼠」「空手套白狼」將國家糧款裝進了自己的口袋。不過,他們的作案手法並沒有「內鬼」的裡應外合,而是直接在糧庫計量室的稱重計量儀上動了手腳。「碩鼠」在地磅上動手腳據檢察日報25日報導,2019年8月的一天,中央儲備糧寧鄉直屬庫有限公司(下稱「寧鄉直屬糧庫」)在對這季收購的早稻進行歸倉平整測量時發現,帳面上的數字和倉庫的實際數量相去甚遠,400多噸糧食不翼而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