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7 0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當你打開體檢報告時,
看到上頭寫著「甲狀腺結節」,
是不是瞬間感到脊背一涼。
「甲狀腺結節」是怎麼回事?
它是否有癌變的風險?
看看專家如何解答!
(圖片來源於網絡)
Q1.甲狀腺部位檢查時,查出兩個結節,但平時明明很注重身體健康,為什麼還是會得甲狀腺結節呢?
甲狀腺結節是十分常見的疾病,其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上升,其發病因素包括放射暴露史和部分家族遺傳病,但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找不到相關病因。
發現甲狀腺結節,首先需要鑑別其良惡性,如果為惡性,需要接受手術治療,如果為良性,可以選擇保守治療、觀察隨訪。
Q2.甲狀腺結節的大小跟甲狀腺癌有什麼關係?個頭小就不會變成癌嗎?
甲狀腺結節的惡化概率和程度,跟結節的大小沒有直接關係。結節小,同樣會出現鈣化、邊界不清等惡變問題,所以一旦發現結節,建議定期隨訪。
如果有以下情況:
❶ 有放射線的檢查治療史;
❷ 有甲狀腺癌的家族史;
❸ 結節增長迅速,短期內迅速增大;
❹ 甲狀腺結節患者伴有聲音嘶啞或呼吸困難,需高度警惕結節是否有惡變;
❺ 結節質地較硬,形態不規則且固定;
❻ 頸部淋巴結有病理性腫大,也反映了有惡性病變的可能性,都需要密切觀察,及時幹預。
Q3.身邊很多朋友查出了甲狀腺結節,但據說不需要手術,請問哪些情況下甲狀腺結節才要手術切除?
若確診良性結節,如甲狀腺腺瘤、結節性甲狀腺腫等,要定期複診,一般6個月至12個月,檢查頸部B超、甲狀腺激素水平及促甲狀腺激素水平(TSH),一旦出現結節的異常增大、壓迫氣管或食道、有可疑惡變等情況,要及時診斷和幹預;
若良性結節與甲狀腺癌鑑別困難,應進行穿刺獲取病理,以及行突變基因檢測,若為惡性,需手術治療。
Q4.常規體檢報告中出現「甲狀腺結節鈣化」,是什麼意思?它是否有癌變風險?應該如何治療?
「鈣化」是甲狀腺惡性腫瘤一種常見的超聲下表現,但並不是所有鈣化都提示甲狀腺惡性腫瘤。
鈣化大體可分為微鈣化、粗大鈣化和蛋殼樣鈣化,無論哪種鈣化的出現都會增加結節惡性的風險,其中微鈣化結節的惡性風險最高,而粗大鈣化的結節則很少為惡性。
如果體檢超聲提示甲狀腺結節伴鈣化,建議到專科醫院進一步檢查,必要時可行超聲引導下的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來明確診斷,如果診斷為甲狀腺惡性腫瘤則需要手術治療。
科普來源: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往期精彩回顧
原標題:《關於甲狀腺結節的靈魂拷問,你想了解的都在這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