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紅色記憶 緬懷革命先烈 繡山中學學生走進中共浙南一大舊址

2020-12-22 浙報融媒體

12月19日,溫州市繡山中學2020級學生代表來到位於甌海區仙巖街道的中共浙南一大會議舊址,開展「感受家國情懷、傳承革命精神」研學實踐活動。

全體人員在「浙南一大」實踐基地專業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浙南一大」紀念館。紀念館內真實展現了1930年6月18日至22日,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此召開的歷史背景和大會場景,生動的解說、逼真的畫面,讓同學們對課本上的歷史有了真切的感受,大家被獻身革命的先烈們百折不撓、丹心鐵骨的精神所感動。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站在紀念館的門口,所有人共唱國歌,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油然而生。

參觀結束後,同學們還和甌海區仙巖街道辦事處、漁潭村黨群服務中心開展結對共建活動,舉行先鋒模範義工團成立儀式,並將同學們收集來的慈善書籍捐贈給漁潭村黨群服務中心。所有義工團同學鄭重籤下承諾書,承諾未來五年將每年安排一天時間,主動去做慈善幫扶活動。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是繡山中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當代中學生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的重要載體。

(原標題《繡山中學學生走進革命遺址 接受紅色教育》,來源:溫州新聞客戶端。編輯 項銳)

相關焦點

  • 踏訪紅色足跡,追尋紅色記憶
    11月27日,寧波第二技師學院黨委組織全體黨員赴寧海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梅花村會議舊址、山洋革命根據地紀念園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在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的同時,追尋初心、錘鍊黨性,以紅色信仰激發擔當作為精神和幹事創業熱情,走好新時代二技師高質量內涵發展之路。
  • 非公黨建丨探尋紅色古蹟,緬懷革命先烈
    非公黨建丨探尋紅色古蹟,緬懷革命先烈 2020-12-24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緬懷,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敬意和哀思!
    追憶先烈走過的光輝戰鬥歷程緬懷革命烈士為國為民的不朽功績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敬意和哀思烈士忠魂千秋在英雄浩氣萬古存閩中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該旅船艇大隊官兵代表組織向烈士敬獻花籃、為先烈默哀重溫軍人誓詞等活動緬懷先烈致敬忠魂該旅某炮兵分隊官兵代表赴林祥謙烈士陵園舉行公祭活動
  • 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學子追尋紅色足跡 磨練青春意志
    星辰在線8月27日訊(通訊員 成彥發)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引導學生珍惜當下生活,緬懷革命先烈,2020年8月26日,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大學科技城校區九年級全體師生走出校園,徒步10公裡到達橘子洲頭毛澤東青年雕像前,開展了以「追尋紅色足跡,磨練青春意志」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 與王樓中共平陰縣委舊址連片打造紅色教育基地——喚醒紅色基因
    安子山村確定了「知青繁鄉」的紅色旅遊主題以紅色前哨為主題的半邊井村有經商傳統的孔莊村重點挖掘鼎信文化胡坡村要打造紅色旅遊特色村孔莊村過去的垃圾場變成了小廣場中共平陰縣委舊址抗戰時期,這裡是泰阿山區革命根據地的指揮中心,大批革命先烈就在這裡為黨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的英勇事跡不斷激勵著後來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
  • 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黨支部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12月24日,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黨支部走進通江王坪烈士陵園、毛浴古鎮、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主題黨日活動。全體在職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部分幹部參加。活動期間,黨支部在王坪烈士陵園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敬獻花籃活動,在毛浴古鎮參觀了紅軍十六字訓詞牆、紅四方面軍政工會議舊址,在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參觀了陳列展覽。
  • 在致敬先烈中汲取「紅色力量」
    作者:郭睿  帶孩子參觀革命舊址,感受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風範;走進革命紀念館、歷史博物館,重溫紅色故事;獻上一束花,向為共和國獻身的英雄致敬……憶崢嶸歲月,聚奮進力量。
  • 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寶安誕生兩部紅色漫畫
    經過耐心考證、仔細打磨,精心製作出《追尋紅色基因——中共寶安縣黨組織的誕生》等五部系列紅色文化作品,獻禮黨的生日。系列作品以漫畫、視頻、歌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以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表現方式,全方位展現寶安革命史,弘揚寶安革命先烈敢為人先、敢闖敢幹的精神,旨在讓更多寶安黨員和群眾了解這段歷史,傳承革命精神的「寶安經驗」。
  • 「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松原支隊組織紀念抗美援朝 70 周年...
    為紀念抗美援朝 70 周年,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松原支隊藉助黨團日活動時機嚴密組織抗美援朝 70 周年紀念活動。一聲軍號,刺破戰場硝煙迷霧 一聲軍號,萬千兒郎奮起衝鋒70 年前的今天志願軍戰士們淤血戰場70 年後的今天我們追尋先輩足跡,感悟英雄榮光走進紀念館,松原支隊官兵駐足於一幅幅圖片、一件件文物、一幕幕影視前,大家時而陷入沉思,時而討論交流,時而詳細詢問,在傾聽歷史迴響、追尋紅色足跡中,
  • 麗水鄉村紀行|在青田內馮,追尋紅色記憶,行走綠色山水
    1949年4月,因嚴峻革命而中斷多年的中共青田縣委在這裡重新宣告成立,為解放青田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從此,青田的歷史進入新篇章。2003年,內馮村中共青田縣委舊址被列為第七批縣文物保護單位。根據文物修舊如舊原則對該舊址進行原貌修復,實施黨史陳列,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列入紅色旅遊景點。紀念館內陳列的文史資料,展示了革命先輩們用熱血鑄就的革命歷程。
  • 【頭條】清明,安遠39萬幹部群眾一起緬懷革命先烈!
    生於安遠紅色土地的革命先烈們,他們就散落在你我身邊,讓我們時時記起。清明將至,點一支蠟燭,送上一朵鮮花,心中默默緬懷,為英雄祭奠! 今日上午,贛南蘇區百萬群眾緬懷革命先烈清明祭奠安遠分祭場祭奠活動,在我縣革命烈士陵園、鎮崗鄉尊三圍、天心鎮「天心整軍」廣場三個分祭場舉行。
  • 河源有所「紅色中學」,創辦於烽火年代,至今已有80年
    其中,和平縣四聯中學就是鄉村學校的典範之一。四聯中學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1940年建立的四聯中學黨支部是本地區第一個地下黨支部,被譽為「紅色中學」。走過80年的風雨滄桑,如今,四聯中學教育教學質量迅速提升,辦學成績得到了人民群眾的一致認可。學校學生人數逐年增加,由原來的650多人增至現在1452人。
  •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信仰之光 南信院舉辦「雲端」祭英烈活動
    中國江蘇網4月5日訊 (通訊員 汪繼彬 陸培潔 記者 羅鵬)記者今天從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獲悉,清明到來之際,該院團委舉辦「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信仰之光」雲端祭英烈活動。深切緬懷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犧牲的革命先烈,沉痛哀悼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引導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勇擔時代責任。
  • 重溫紅色記憶 傳承革命精神
    大洋網訊 10月28日,廣州市信息技術職業學校(籌)下塘西校區第三黨支部全體黨員到越華路「三•二九」起義(即黃花崗起義)指揮部舊址,開展革命歷史傳統教育學習主題黨日活動。第三黨支部全體黨員來到「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認真觀看了舊址展出的反映起義過程和辛亥革命相關的珍貴歷史文物資料,認真學習和認識該起義和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和重要地位,緬懷
  • 山河記憶,歷久彌新!全國廣播媒體走進龍巖,追尋閩西的紅色足跡……
    整個主席像平臺巧妙蘊含了偉大領袖的部分生平和中國革命的部分歷史,體現山環水抱、氣勢磅礴,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寓意毛主席與天地同在、日月同輝,昭示國家興旺,人民幸福。△圖為古田會議舊址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國工農紅軍中的紅四軍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召開第九次全軍黨代表大會。會議選舉毛澤東、朱德、陳毅等十一人為中共紅四軍前委委員,毛澤東重新當選為書記。
  • 「虹色記憶」探訪之旅第五季「四史」教育專題 「追尋紅色足跡 探秘中共四大」------四大紀念館探訪活動
    上海之美,不僅在於今天的繁榮興盛,還在過去的紅色歷史之中,這是我們應該永遠銘記傳承的精神財富。-彩虹小記者民辦迅行中學賀天愛 在此次「虹色記憶」探訪活動中,我們小組探訪的是中共四大紀念館,主要圍繞四史中的黨史進行探訪活動。
  • 追尋廣州起義部隊轉戰之路 革命博物館派出了一支「紅色文化輕騎兵」
    廣州起義與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一起成為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偉大開端。時光荏苒,90餘年彈指一揮間。當年革命者們走過的那些大路小路、城鎮村莊,今天是什麼模樣?記者了解到,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特別策劃「紅色文化輕騎兵之追尋革命足跡」活動,重走廣州起義隊伍轉戰之路,追尋紅色精神。
  • 人民之選丨追尋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28個中國熱門紅色旅遊...
    在踏上新的徵程之際,一起回望來時路,走進中國紅色旅遊景區,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回顧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與成就,閱讀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容否定的壯麗篇章,感知改革開放的時代進取精神。
目前全國已形成12個「重點紅色旅遊景區」、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3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以及434個重點愛國教育基地的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大格局。
  • 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 ——延安市創新思路推進未成年人思想...
    紅色研學傳承延安精神宜川中學自2011年起,每逢清明前夕,都要組織高一師生徒步百裡,前往黃龍縣瓦子街革命烈士陵園祭奠英靈,緬懷先烈,用行動感受紅軍長徵精神,用切身體驗歷練意志品質、傳承紅色基因。在革命英雄紀念碑前,師生一起向先烈敬獻花圈、致哀悼詞,祭掃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
  • 譜寫「紅色山水 淳美住龍」新篇章
    1935年,粟裕、劉英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入浙,在住龍建立、發展中共組織,領導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和「反圍剿」鬥爭,並建立龍浦縣蘇維埃政府。從此,繡著鐵錘鐮刀的黨旗映紅了住龍的天空。    革命舊址凝聚著革命前輩和先烈威武不屈、捨生取義、自強不息、百折不撓、奮發向上的偉大精神,是當今鼓舞教育千百萬後來者的強大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