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血小板增多,不治療,1月後發腦梗死致半身癱瘓

2020-12-23 楊爽醫生

張阿姨今年65歲了,她都每年要做一次體檢,一月前體檢發現血常規血小板升高,血小板已經達到800×10X9/l,其它的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壓都正常的。當時醫生建議她需要住院進一步住院。

醫生建議需要做骨髓穿刺,但是張阿姨覺得應該是醫生在嚇唬她,她說去年體檢的時候血小板都正常,拒絕住院回去了。而且張阿姨覺得做骨髓檢查是在骨頭上穿一個洞,然後抽骨髓,是很痛苦,也很恐怖的事情,也不願意做這個檢查。

一個月後的一天早上,張阿姨突然起身下床,感覺右側腳沒力、右手也沒力,拿不穩東西,站不穩,講話語言也不清楚。家人看見這症狀,可能是腦中風了,搭車到醫院去治療。

經過顱腦磁共振(MRI)檢查,張阿姨大面積腦梗死,由於來醫院的時間已經超過了6小時,失去了溶栓和介入治療的機會。經過常規抗血小板、調脂、營養腦神經、高壓氧、康復治療。張阿姨仍然遺留右側手腳沒力,下床走路需要柱拐杖。

一、哪些原因會導致血小板增多?

正常血小板的參考值是(100~300)X109/l ,血小板持續大於450x109/l 才叫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分為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和繼發性血小板增多。

(一)、原發性血小板增多

是巨核細胞增殖為主的骨髓疾病,有50%~70%的患者是由於JAK2、V617F基因突變導致,好發於50~70歲。

1、起病比較緩慢,早期是沒有任何症狀,有80%的人會出現血栓形成或者是不明原因的出血,可以反覆發作。以胃腸道出血最常見,也可以出現鼻、牙齦出血、皮膚黏膜出血。

2、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一半的人可以生存5年以上,部分患者生存10年以上,死亡原因是血栓形成或者是器官出血,部分會轉變為急性粒細胞白血病而死亡。

(二)、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1、見於惡性腫瘤、急性炎症感染、急性失血、慢性胰腺炎、慢性肺炎、結核病、肝硬化、風溼免疫性疾病等。其中以感染導致的是最多見。其次是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

2、通常沒有症狀,也很容易被忽視。極少發生血栓形成和出血,預後也比較好,僅在血小板大於1000X109 /l才治療。

二、醫生感悟

1、很多老年人都有每年體檢的習慣,但是有些人體檢發現一些問題卻不引起重視。醫生建議需要做進一步相關檢查,就覺得特別恐慌,也不願意做進一步的檢查,其實這樣的體檢也是白檢查。很多疾病通過普通的常規體檢也是不能確診的。像文中的血小板增多,需要做骨髓檢查,明確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血小板增多導致,治療方案不一樣。

2、引起腦梗死後最佳的治療時間是發病3~6個小時,通過介入取栓治療或者是溶栓治療效果很好,肢體功能恢復好。如果超過6個小時,只能常規抗血小板、調脂治療,大部分患者會留下肢體功能障礙後遺症。

3、如果發現一側手腳沒有力,或者一側肢體麻木、說話言語不清,要考慮到是中風,一定要及時治療,不要拖。

相關焦點

  •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有哪些治療方法?
    血液是流動在人的血管和心臟中的一種紅色不透明的粘稠液體。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種細胞,其中血小板主要參與止血和血栓的形成。血液儲存著人體健康信息,很多疾病需要驗血,有些人就在驗血的過程中發現血小板的數量明顯增多,臨床上,這種情況通常被稱為血小板增多症。
  • 血小板增多症沒有任何治療,需不需要治療呢?
    血小板增多症,發病非常緩慢,早期症狀是不明顯的,有許多患者甚至是長期沒有任何症狀的。所以就會有很多患者對於這個病提出了疑問,既然沒有症狀是不是說不治療就可以了?或者不著急,緩慢的治療就可以了呢?針對血小板增多患者還是建議及早治療的。
  • 頸動脈斑塊破裂會導致腦梗死,那我們如何發現頸動脈狹窄程度?
    頸動脈斑塊破裂會導致腦梗死,那我們如何發現頸動脈狹窄程度?有人開玩笑說死了也算解脫,要是落下一個半身不遂,常年臥床,還得有人伺候,那可真是生不如死,遭罪了,話雖然不中聽,但也有幾分道理。大家知道嗎,大部分的腦梗死,都是引起頸動脈斑塊破裂形成血栓,血栓堵塞腦血管後引起的腦梗死。所以,頸動脈斑塊是腦梗死的罪魁禍首,調查顯示,50歲發現頸動脈斑塊的人約佔15%,而到80歲的時候,這個比例就升到了45%左右。
  • 急性心肌梗死後的心肌內出血
    如前所述,微血管功能障礙會升高心肌內出血的風險。而代謝症候群或吸菸對心肌內出血的影響仍有爭議,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五、與腦梗死的相似性與 AMI 相似,急性腦梗死也應及時接受再灌注治療,靜脈注射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或鏈激酶。如
  • 「無症狀腦梗死」,您了解嗎?
    什麼是「無症狀腦梗死」 無症狀腦梗死為腦梗死的特殊類型,是指患者沒有明確的腦卒中或TIA的既往病史,但在頭顱CT或MRI檢查時發現有與腦血管分布一致的腦梗死或腦軟化灶,而臨床上沒有與病灶相關的神經功能缺損的症狀和體徵,僅在影像學檢查時發現 。
  • 患上腦梗死危在旦夕?1個方法教你遠離「潛在殺手」,一文了解
    近年來,腦梗死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給患者的健康構成了很大的威脅。而在生活中,加強對疾病的宣教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有助於在發病時使病情得到控制,對治療也有很大的幫助。 1、什麼是腦梗死?
  • 30歲小夥突發腦梗死!這兩個很多人都有的習慣害了他……
    近日,中國科學大學寧波華美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就收治了一位30多歲的小夥子,血糖嚴重超標卻渾然不知,年紀輕輕竟然突發腦梗死。 早起連喝兩罐可樂 小夥突發腦梗死小王今年30出頭,是標準的宅家一族。天天把飲料當水喝 稀裡糊塗得了糖尿病腦卒中不應該是老年患者易得嗎?為什麼年輕輕的小夥子也會腦梗呢?主治醫生在小王入院後的血檢中揪出了病因:患者糖化血紅蛋白高達12.5%。糖化血紅蛋白反映的是過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標準,正常值應該在4-6%。
  • 卒中後打哈欠致肱肌運動倒錯的臨床及影像學特點分析【附 視頻】
    給予抗血小板聚集、他汀類藥物和清除自由基等治療。入院後第3天訴打哈欠時左上肢可抬起約20cm,左手可抬至胸前。此後每次打哈欠均出現左上肢不自主抬起至胸前,人院後第5天患者左側肢體肌力恢復至3/5級,第9天恢復至4/5級,第10天開始患者打哈欠時未再出現左上肢不自主抬起。治療20d後患者出院,出院時左側肢體肌力恢復至4/5級。
  • 重症患者血小板減少處理共識|血小板|重症|患者|血栓|治療|藥物|...
    血小板減少引起出血的主要表現為皮膚瘀點瘀斑、牙齦出血、鼻出血、月經過多、關節或肌肉血腫,嚴重者可發生血尿、消化道出血、眼底出血甚至腦出血。合併靜脈血栓時,如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可見下肢腫脹,肺栓塞可表現為呼吸困難、休克,腎靜脈血栓可引起腎衰竭,肝靜脈血栓可引起布-加症候群,視網膜靜脈血栓可引起失明。合併動脈血栓時,可見於腦梗死、心肌梗死、腎衰竭、肢端壞疽等[27]。
  • 中醫藥治療:放化療後骨髓抑制,導致血小板減少,病例分析
    2020年9月在湖南省腫瘤醫院確診子宮內膜癌,後返回株洲老家手術治療,手術後繼續放療,於放療後出現血小板減少伴貧血,查看患者本人近期照片,神清,呈貧血貌。 患者喪失自主活動及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精神萎頓,納眠可,二便調,舌淡尖夾瘀點,苔白厚膩。
  • 90萬人大數據:年紀輕輕就血壓高,為啥不治療?
    研究人員分析大量信息,包括受試者的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教育水平、目前吸菸和飲酒狀況、糖尿病和既往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或中風),及是否使用降壓、降糖、降脂和抗血小板藥物等。統計發現,26.2%的受試者患有高血壓,平均年齡為45歲。7%為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
  • 酷龍姜元來半身癱瘓索賠百億
    酷龍姜元來半身癱瘓索賠百億2001年08月31日08:38:33 千龍網  去年11月,因交通事故而導致下半身癱瘓的姜元來,7月初曾向現代海上火災保險提出過1億韓元的部分訴訟。    最近三天,姜元來在法院指定的漢城汝矣島聖母醫院接受為鑑定賠嘗程度的體檢。姜元來透露說:「根據身體檢查的結果提出賠嘗要求,賠嘗金額接近100億韓元」。    28日,姜元來說,保險公司並不想承認我已經喪失勞動能力,只想支付住院費和治療費,所以不得不提出訴訟。
  • tia是什麼病 如何治療tia這種疾病
    tia是什麼病TI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指腦、脊髓或視網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未伴發急性腦梗死的一過性或短暫性神經功能障礙。臨床症狀一般持續10~20分鐘,多在1小時內緩解,不遺留神經功能缺損症狀和體徵,影像學(CT或MRI)無急性梗死責任病灶。
  • 強直性脊柱炎不及時治療會致癱瘓嗎?
    除此之外,如果不及時治療,還可能致下肢癱瘓此類嚴重症狀的出現,這是真的嗎?強直性脊柱炎不及時治療會致癱瘓嗎?強直性脊柱炎屬於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如果治療不及時,骶髂關節、脊柱容易受到侵犯,髖關節滑膜也容易受此影響而萎縮甚至消失,髖關節滑膜的營養無法正常供給給髖臼和股骨頭表面軟骨,進而導致軟骨下骨細胞死亡,髖臼以及股骨頭軟骨面變的粗糙,加劇活動時的關節磨損,進而引起髖關節疼痛,同時髖臼外緣周圍的韌帶骨化,形成退行性骨質增生,髖臼骨鏊包容股骨頭,進而導致脊柱和骶髂關節的活動度明顯下降
  • 女白領脖子酸痛做了這個動作,9小時後竟癱瘓了!你有這個習慣麼?
    凌晨3點左右,小真痛到忍無可忍,老公阿勇趕緊帶她前往醫院做了推拿治療。臨走時醫生還開了一些止痛藥,並囑咐如果還覺得疼的話可以吃一顆。凌晨4點半,小真夫婦倆剛離開醫院不久,脖子又疼了,而且比之前更厲害,止痛藥都不管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真發現雙腿完全無法動彈。阿勇立刻撥打120,救護車將小真送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
  • 近半數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有無症狀腦梗死!日本研究
    無症狀腦梗死是指在沒有卒中臨床症狀的情況下,通過腦部影像學檢查偶然發現的腦梗死。在一般人群中,無症狀性腦梗死是繼發症狀性中風的獨立危險因素。近期,一項日本研究發現,近50%的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存在無症狀腦梗死。
  • 30歲胖姐高血壓不在乎,導致腦梗死,10年後仍一瘸一拐!
    一來二去熟悉了,又一次,胖姐帶著她父親看高血壓找到我,看完後順便讓給她測量一個血壓,結果血壓180/110,我說趕緊吃藥控制。胖姐答應的好,說回去就吃藥,可是從來沒當回事,繼續當自己的老闆,沒辦法熬夜、喝酒、吃著各種所謂好吃的。
  • 36歲就突發腦梗死半身不遂,以後還能恢復嗎?醫生給出答案
    結果現在腦梗死了,半身不遂了,失語了,孩子才5歲,現在還得60歲的父母照顧他。他能不能恢復,不但是他關心的,更是他妻子,他父母關心的事情。 腦梗後,我們的好多功能就會減退,甚至喪失,因為我們身體活動大部分都要靠大腦指揮,大腦不同部位,管理不同的動作和功能,梗死的部位不同,影響的功能不同,恢復起來也不一樣。比如運動功能靈活性、協調性、感覺、語言、理解、記憶、吞咽等等。
  • 可能是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適量放血可以治療
    3、血栓形成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也是因為血液過於粘稠進而導致大量血栓的形成同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很有可能會伴有血小板的增多形成血栓甚至出現於此等相應梗死性疾病。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大部分患者死因是因為梗死所導致的,但是有人有少部分可能會出現血小板含量減少消耗增多的情況引發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