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雪國列車》後,又一場人類生存考驗遊戲;而這一次,更殘酷更血淋淋。
今天,想要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一部西班牙科幻驚悚片,豆瓣評分7.5分。
《飢餓站臺》
首先這部影片的海報就比較高能,整部影片劇情圍繞一個垂直的監獄坑展開,所有的故事在這裡上演。
男主醒來時,發現自己身處在一座監獄般的建築內。這是一座上下垂直的監獄坑,每層只住有兩人,每一層監獄的中間都有一個方形的空洞,自上而下形成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深潭。
每天深洞上方都會緩緩放下一個方形的食物平臺,平臺上的食物其實是按均分配足夠每個人吃的;但只有第一層的人能吃到新鮮的飯菜,下層的人只能吃到上層人的殘羹剩菜。往往隨著樓層越來越低,石臺上的食物越來越少,還未到達最底層便已經沒有食物。
監獄裡面的人不知道這座監獄總共有多少層,但所居住的房間層數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隨機發生變化。
隨著房間數字的增加或減少,那也就決定了你在這段時間內是否能夠有食物裹腹活下去。越是底層的犯人往往連續多日得不到食物,於是便會有人自相殘殺啃食人肉,如果接受不了那便會被活活餓死。
顯然,影片中自相殘殺者居多。
男主是這座監獄坑裡帶有自我覺醒意識的人,他試圖打破這種生存狀況。
「如果每個人都只吃其所需的食物分量,那麼食物就能夠達到最底層的人。」
可惜,現實往往和夢想相反。
影片中,我們看到很殘酷的現狀:樓層越低,人們越會不珍惜糟蹋食物,這使得原本就緊缺的食物再一次雪上加霜。
男主期望的平均分配根本無法實現。現實會告訴你:在極端環境下不管你身處何種階級,面對生存考驗,都可以讓你放棄優雅矜持為搶奪食物而大打出手。
影片中還展示了一個理想派梅姨,梅姨親手將無數人送進了這座垂直監獄坑,而這一次她將自己送進來了。她在這裡進行了一場烏託邦式的實驗,希望人們可以平均分配食物,這樣大家才能都活下去。但是最後她失敗了……
電影的結尾採取了開放式的結局,階級與人性之爭,輸贏尚未可知。
這是一部反烏託邦式的電影,略含一點宗教意味。
在這裡,有領導者、有追隨者、有希望改變現狀的理想主義者、亦有生存至上的現實利己主義者,不同階層信仰不同,所有的社會形態都濃縮進了這座監獄坑,壓抑之餘像極了人生。
不同的樓層代表著不同的階級,每個人所處的樓層都是隨機變化的,也許你一夜之間成為人上之人,但也可能一覺醒來你就身處底層深淵。在這裡,人們不斷經歷著階級的變化,每個人都希望成為人上之人,大快朵頤,恣意享受;全然不顧,也許馬上自己也會淪為下層人,面臨絕境。
弱肉強食,在每一個時代都是如此,生死往復世事循環,諷刺意味十足。
整部影片中充噬了暴力、血腥、人性善惡,一群人身處絕望境地想要求生,要麼不擇手段要麼就成為他人的盤中之餐。這其實暗喻了人類生存法則,把人性的貪婪、醜惡、自私血淋淋地剖在大家面前,殘忍且深刻。
我們無法定義一個人是至善還是至惡,只是,做不到堂吉訶德的孤勇,也許就會隨流而行,跪向生活。
今天是帝王,明天是乞丐。
關於這部影片,也許不同的人,會有不一樣的解讀。但人生啊,不就是這樣子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