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站臺:人性的等級,真的只有三六九等嗎?

2020-08-19 hope聊影娛

近些年西班牙懸疑驚悚片佳作頻繁出劇,今年的《飢餓站臺》是加爾德·烏魯蒂亞的長片處女作,雖說導演是新人,但是影片中的引人入勝的鏡頭和精彩的內容,反而算是向電影界提交出具有獨特個性寓意深刻的趣味作品,一定程度上給新人導演和西班牙電影業在電影界增添不少分數。

《飢餓站臺》的故事基於虛構現實的「階級社會」監獄坑,它是一座垂直應該有著幾百層的監獄,監獄的每層只有一個房間,裡面關押兩個犯人,只有兩鋪床和水,在這裡最用重要的是「吃」,而食物的派送方式是按樓層順序,食物就是在監獄中間升降機依次往下送,食物越往下越少,到一百層左右基本上連渣渣都不剩,且食物停留在每一層的時間是很短的,犯人也不能把食物留在房間,否則房間的溫度會變化,犯人就會冷死或熱死。在這樣的環境法下,主人公由原來相對理想的人性,變得激進起來,以至於不惜犧牲一切代價地把監獄中的種種不平等的可怕現象反映到原以為監獄中的一切是公平有序、沒有不公和紛爭的平臺,希望可以乘坐一張單程票上的魔鬼送菜升降機來保護「義大利奶油布丁」。


人物人設解剖

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深刻地代表現實中的各類人設。

主人公格倫,就是理想主義者,他並沒有犯罪,而是自願「入坑」,一是想找個封閉地方戒菸,二是想拿到六個月後管理者發放的「吃苦耐勞資格證書」,為今後找工作加分,他帶進去監獄的書就是《堂吉訶德》,此情此舉也就是寓意主人公格倫為了目標不惜頭破血流的理想主義者(確實如此),從一個理想主義者變成革命者,懵懂中置身這個表面看起來是平等、理想化,實質卻是階層明顯分割、處處充斥著紛爭和不平等的平臺,雖說身處如此艱難的監獄中,但是格倫還是滿懷希望,覺得只要用自己的行動捍衛和爭取想要的,還是可以做到的,再加上片末333層中(也許根本就是沒有333層)出現的小女孩就是格倫心中的希望(就像堂吉訶德幻想成風車是敵人),是他為何鬥爭到底的革命意志。

同層的老人,代表現實中遊走在各個階層的自私自利主義者。現實中總會有這樣的一類人,ta們總會因為生活、工作上的利益,用上各種各樣的手段去獲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哪怕過程中傷害他人也沒有關係。

帶著寵物狗的女人,代表生活在烏託邦幻想的理想主義者。在存在不公的現實中,總是有一部分心存善意過於理想的人,影片中的寵物狗的女人,也是赤裸裸的反映出她出身上流,哪怕她深處有上頓沒下頓的監獄,她也天真的認為食物是平等分配的,且只要自己遵守好規則,其他人也是會這樣守規則的。赤裸裸的諷刺了現實中部分上流社會的不知基層生活是如此水深火熱。

影片中拉繩子的黑人小哥,代表對生活、未來抱有希望的中/下層階級同胞。他跟主人公有點不一樣的是黑人小哥知道現實是殘酷的,也知道自己身處的環境是惡劣的,要擺脫這樣的困境,只有自我爭取。

路上遇到身殘志堅的睿智老人,代表著中/下層階級中小部分的智者指路人。這一類人往往是中/下層階級的精神領袖,但自身的能力有限,需要通過號召或感化他人去幫他實現夢想的一類人。也映射出現實社會中的各種精神領袖。


環境設計剖析

每天被派送的食物,寓意生活、社會的自然資源。資源就是這麼多,烏託邦中的理想社會中(對監獄生活一無所知的平臺),資源是人人平等分配的。但是現實(監獄)原本充足的食物資源被上層人(現實中的資本得利者)肆意揮霍和糟蹋,導致下層人(無產階級)食不果腹。

上不見天下不見底的圓形監獄,寓意外表看起來是平等公正的空間,每一層都是平等平均分配的。也映射出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社會的階層。

對監獄內部一無所知的廚房,寓意上流社會的操控者。對中/下層階級的實況一無所知,一昧按照自己所處的環境去衡量和猜度中/下層階級的生活,也很諷刺地揭示了現實的現狀。


深思時刻

這部電影給人一個思考:在食物一定、人數一定的情況下,維持一個社會系統可有兩條路徑——一是達爾文的適者生存;​二是公平模式,平均主義。第一條在一定程度上激發社會的活力,讓每個人都為生存而奮鬥。第二條只是為了大家可以活著,吃個半飽來換取低死亡率,但就缺乏競爭,社會死氣沉沉,出現官僚化。

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假如是你,你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呢?

相關焦點

  • 人不分三六九等,分333等!深度解析爆款人性電影《飢餓站臺》
    最近來西班牙的科幻驚悚片硬核出道:《飢餓站臺》。其依靠奇特的高概念,猛烈的氣質,思想內核兼具廣度與深度,層層反轉的劇本,足夠真實且生猛而犀利的警醒我們,這才是真實的人間:世界上只有三種人,上層人,下層人和掉下來的人!
  • 今日觀影—《飢餓站臺》
    所有關於人性的實驗,都輸得一敗塗地。《飢餓站臺》既是一場人性的實驗,又是一場對於制度的考驗。(以下內容涉及劇透,建議觀影后閱讀)《飢餓站臺》海報由於《飢餓站臺》屬於開放式結局,所以引發了很多遐想與討論,搜索閱讀了各種解讀和剖析的文章後,我還是更傾向於小女孩兒不存在這一猜測。
  • 破滅的主義與赤裸的欲望,《飢餓站臺》在實驗中扒開了露骨的人性
    與《雪國列車》一樣,這是一部情景被限制在一定範圍內的電影,奉俊昊橫向的列車來劃定不同的階級分層,而《飢餓站臺》則是用縱向的樓層來區分人群的等級破滅的主義與赤裸的欲望,《飢餓站臺》利用有限空間進行了一場有關「自發性團結」的實驗,但它最終扒開的卻是眾人露骨的人性。
  • 《飢餓站臺》,沒有獸性,只有人性.
    ---《飢餓站臺》。這部電影我前後分了5次才看完。對於我這樣一個80後花季陽光少年,平常看的都是《復聯》123這樣的爆米花電影,習慣了好萊塢奶頭樂的甜蜜口味,突然來這麼一個《索瑪多120》和《下水道人魚》這樣的超級暗黑料理,一時間確實難以下咽。但還是忍著看完了,實際上,越往後看的越起勁,到最後結尾已經是意猶未盡了。下面是電影海報,上面寫的是「人類獸性空前見證」。
  • 《飢餓站臺》真的沒有答案嗎?
    最近有部電影叫《飢餓站臺》(The Platform),講述的是在一個虛擬的多層監獄裡,每一層住著兩個人。每一層中間是一個長方形的空洞。每天會有一個升降臺,滿載著食物,從頂層一直降到底層。裡面關著的人可以隨便吃,卻不可以藏,否則會遭到高溫的懲罰。
  • 電影《飢餓站臺》:墜入地獄 深不見底的是站臺還是人性
    最近一部小眾的西班牙科幻驚悚片《飢餓站臺》刷爆了各大平臺,看過的人直呼過癮,豆瓣評分為7.8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西班牙的懸疑力作。這部影片最吸引觀眾的看點就是站臺的設計,因為這個站臺引起了許多讓人驚悚的事情,但相比電影畫面帶給觀眾感官上的血腥和驚悚外,更吸引人的是站臺所隱喻的看不到的,對人性的思考所帶來的驚悚感。
  • 《飢餓站臺》:告訴你,人性的深度……
    人性、欲望、貪婪、欺騙、殘忍、血腥、飢餓,都充滿了整個深不可測的「垂直監獄坑」……《飢餓站臺》又稱餓室、覺明大臺、臺、Theplatform等,聽了劇名,蕭V直哆嗦,該劇將於6(多倫多)和(西班牙)上映,然而在中國只能在觀看,可能是劇情不同或與中國人的觀念相悖
  • 《飢餓站臺》這部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今日給大家推薦並解析的電影是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主角因為要戒菸自願將自己關在一座宛如監獄的333層空間裡,每一天按時送餐,樓層越高吃得越好,越往下吃得越少甚至沒有的吃,進而出現人吃人的情況。但每個月會隨機交換樓層,隨著對這種設定本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起來!
  • 《飢餓站臺》:一部不能被解讀的電影
    文 | 十一元一部成本不高的西班牙電影風靡全網,《飢餓站臺》講述的是一個殘忍且現實的故事影片將血腥驚悚的畫面直白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因為是小成本電影所有必然會存在一些瑕疵,可仍獲得了無數觀眾的喜愛影片想要表達的核心並不隱晦
  • 《飢餓站臺》:人不分三六九等,分333等,深度解析爆款人性電影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解的這部《飢餓站臺》其實就是一部扭曲的社會語言,影片主要講述的就是人性最黑暗最饑渴的一面,當然了裡面的劇情是有些發驚悚和驚悚了,但是有些影片是需要這樣劇情的,這個電影跟現在網上很火的一部短片《下一層》很是相似,但是這個更加的詳細更加的多元化一些,道具更加的考究,更加全面了揭露的人性的醜陋
  • 《飢餓站臺》無底地獄可怕,人性荒謬,譴責不公平社會階級
    來自西班牙的《飢餓站臺》,是駭人的寓言,狠批人性和階級制度。《飢餓站臺》側重刻畫人性荒謬,尤其譴責不公平社會階級,高層與低層有天國與地獄之別可以說,《飢餓站臺》是有卡夫卡影子的荒謬寓言。不過,超過二百層的上下等級之別,我覺得過於複雜,爭吃一臺食物卻太簡單。同樣拍攝貧富不均的上下層階級矛盾,韓國片《寄生蟲》無疑曲折得多。
  • 等級制度監獄下衍生出湮滅人性的新規則——電影《飢餓站臺》
    社會制度無處不在,只要有人的地方便有等級之分,而在等級制度之下又會衍生出多少湮滅人性的規則?而這種制度這種規則又該如何去打破呢?西班牙驚悚電影《飢餓站臺》全面展示了這個問題,人性、制度、規則之間的碰撞會產生怎樣的火花?
  • 《飢餓站臺》人性除了欲,還剩什麼?人生不能錯過的好電影
    人性除了欲,還剩什麼?詩如遠方一樣遙遠,只有近在咫尺的欲觸手可及!妥協隨大流,花花世界迷人眼,滿足自己的各種私慾才是最優選?《飢餓站臺》飢餓世界下人性尚未抹滅的一縷光輝,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堅持!看一部電影,品一段人生!關注富貴看電影,解讀經典,聊盡人生!
  • 《飢餓站臺》影評:殘酷的人性實驗,真實的社會寓言
    再到我們今天要講的《飢餓站臺》,它們豆瓣評分至少都在7以上,也深得中國影迷的喜愛。在自由文明的國度,我們會說:「人人生而平等」,但我們清楚的很,這只是一句「烏託邦」式的理想口號,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有的人就出生在羅馬,人是分三六九等的。
  • 西班牙小成本電影《飢餓站臺》:真是太敢拍了
    西班牙小成本電影《飢餓站臺》,最近很火。這部電影是一部寓言式的小品,沒有多麼複雜的人物關係,也沒有過多的場景,只是簡簡單單地講述了男主來到一座監獄塔之後發生的故事。
  • 階級社會的縮影《飢餓站臺》,荒誕表象充滿赤裸現實,書寫人性
    電影《飢餓站臺》便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它涉及了很多政治哲理和現實現狀,更是一部反烏託邦電影,是階級社會的縮影。今天我們就一同來看一下,情節方面到底有哪些特點?這三種人指的是「上層人」、「下層人」和「掉下來的人」如果你聽不懂,那麼一起來慢慢了解一下《飢餓站臺》就能夠明白。
  • 《飢餓站臺》:現實無法做到的獵奇、極端實驗,電影幫你完成
    看了一部網紅電影《飢餓站臺》,覺得裡面的隱喻太多。01《飢餓站臺》裡面的監獄被稱為「垂直管理中心」,裡面的人每隔一個月會隨機換一層住,頂層的可能調至底層,屁股的可能升到腦袋,這非但沒讓他們將心比心,反倒加劇了今朝有酒今朝醉。
  • 《飢餓站臺》:以監獄樓層象徵社會階級,人性的醜惡盡顯其中
    引言2018年,一部只有11分鐘的短片榮獲了第61屆坎城電影節Canal+電視臺獎和第33屆多倫多國際電視界評委會特別獎,這部短片叫作《下一層》。2019年,這部短片的加長版《飢餓站臺》步入人們視線中來,繼承《下一層》的精緻和古怪,《飢餓站臺》重磅出擊電影界,成功驚豔全場。
  • 《飢餓站臺》:深度解析是什麼激發了人性的「惡」
    《飢餓站臺》是一部典型的反烏託邦電影,在創意上類似於一部短片——《下一層》,但是張力明顯更強。每一天都會有一個站臺從上層緩緩落下下層,站臺上有實物,落到那一層哪一層的人可以盡情吃,下層的人只能吃殘羹拌飯,底層的人往往連骨頭渣都沒得吃。我們姑且把這個監獄理解成一個社會過度,它有其自身的體質——自上而下的資源分配權。人們或是被逼或是自願的進入這個監獄,就得在既定的體制下生存。有的人帶著武器,有的人帶著書。
  • 《飢餓站臺》:「監獄坑」裡的飢餓,等於死亡
    3月20日首先在Netflit平臺推出的西班牙驚悚電影《飢餓站臺》,開播到今天豆瓣評分7.8分,幾萬人參與評分。《飢餓站臺》憑藉它極端環境的刻畫,和對人性的最大考驗一擊脫俗。在《飢餓站臺》中,人被分為三等人,上層人,下層人和掉下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