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站臺》影評:殘酷的人性實驗,真實的社會寓言

2020-12-24 娛樂新星君

電影無國界,但有一定的地域標籤,比如好萊塢的特效,日本的動漫,韓國的寫實,臺灣的小清新。

這就是電影界的「物以類聚」,現在我覺得可以加上一個,西班牙的懸疑驚悚片。

近些年,西班牙懸疑佳作頻出,比如《看不見的客人》、《海市蜃樓》、《死無對證》、《被遺忘的孩子》、《電話亭》....

再到我們今天要講的《飢餓站臺》,它們豆瓣評分至少都在7以上,也深得中國影迷的喜愛。

在自由文明的國度,我們會說:「人人生而平等」,但我們清楚的很,這只是一句「烏託邦」式的理想口號,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有的人就出生在羅馬,人是分三六九等的。

三六九等,只是一個泛數,《飢餓站臺》把這個概念給具化了,它告訴我們,人是分為333等的。

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未來世界,有這麼一座垂直型監獄,一共333層,每層住2人,沒有獄卒,也不用勞作,天天等著投食就可以了。

但有這麼一個遊戲規則,每天定時定量發放一次事物,前面樓層可以大快朵頤,往下的樓層只能吃前面吃剩的,以此類推。

可以想像,越往下飲食條件越差,到了連渣都不剩的程度,為了生存,到了人吃人的境地。

沒有永久的幸福,也沒有永久的災難,每個月會進行一次隨機輪換,可能是高層,也可能是低層。

這裡,我們可以得出第一個現實隱喻:不同的樓層代表了不同的階級,少部分金字塔尖的人掌握了絕大多數的資源,就好比全世界99%的財富,都佔據在少數人手裡。

但現實比電影殘酷,電影中人角色的命運會每月更替,而現實是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兩極分化越拉越遠。

男主人公叫格倫,他第一次分配到了48層,這說明食物已經經過了47層的糟蹋。

格倫初來乍到,高傲的他死也不吃,但只過了三天,終究難逃真香定律。

格倫的室友是一個叫崔馬格斯的老頭,他說他剛從132層過來,那為什麼他原來的室友不見了呢,說明是被崔馬格斯吃了,這也是為什麼當格倫和崔馬格斯換到171層時,崔馬格斯早已把格倫五花大綁了,準備慢慢吃他的肉熬過一個月,可見崔馬格斯是老江湖了,深諳這裡的生存之道。

幸運的是,格倫被金姐救下了,但是不幸的是,格倫需要靠崔馬格斯腐爛和長狙的屍體熬過這一個月的。

這裡,我們可以得出現實隱喻2:善惡是辯證存在的,哪怕是最黑暗的地獄,也還是有像格倫和金姐這類人,保留著人類的善良底線。

格倫對金姐一次不經意的善,到頭來救了格倫一命,而崔馬格斯完全被監獄的黑惡習氣所同化,走向了互害互相折磨的道路,哪怕經驗再豐富,還是會有滅完的一天。

當格倫在低層的時候,無論他如何遊說上層的人不要糟蹋食物,是一點效果都沒有。

但是面對下層的時候,格倫威脅說,如果不聽他的話,就在上面拉屎撒尿,下層的人沒辦法只要聽從了。

而當命運之神眷顧格倫,把他分配到6樓的時候,這時候他聯合黑人室友,開始要制定遊戲規則了。

格倫和室友拆了床的鐵架做武器,跟隨食物浮臺往下,強制平均分配。

這裡,我們可以得出現實隱喻3:階級影響是自上而下的,不可能自下而上,而當你所處的階級足夠高,你甚至可以變成遊戲制定者,把你往下的階級層消除,片平化。

這樣的社會,其實就是古代的封建社會,遇到明君,可以豐衣足食,遇到獨裁者,那就是人間煉獄。

格倫想要改變監獄的風氣,通過暴力的方式改變以往這種野蠻分配方式,變成一種理想的平分社會主義。

理想總是好的,格倫也是差點成功了,但是他沒想到的是,食物並不是充裕的,他並不是按照333層,666人的量配置的。

這樣就導致了,格倫繼續往下走,還是存在沒有食物分的情況。

沒有食物,格倫和黑人室友就成為了食物,演變成了一場廝殺,最後兩人都倒在了血泊中。

電影的最後,最後一個隱喻其實很殘酷,但是非常現實,那就是:社會資源並不是充裕的,上帝也無法做到照顧每一個人,那麼最有效的辦法,人間事交由人去解決,優勝劣汰,適合生存,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雖然血腥,至少保障了人類在地球上的生生不息。

這就是人間真相。

相關焦點

  • 影評:《飢餓站臺》中的「人食人」階級寓言——鄭龍一海
    《飢餓站臺》這部影片從電影美學的角度來看,是一個高度概念化且充滿大量社會思想實驗的電影,是一部扭曲的現代社會寓言,反映了人性的欲望和陰暗面。本文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切入電影文本,對電影的符號、敘事結構模型進行分析,嘗試剖析影片所指涉的人性和體制等多重維度的內在含義。
  • 破滅的主義與赤裸的欲望,《飢餓站臺》在實驗中扒開了露骨的人性
    破滅的主義與赤裸的欲望,《飢餓站臺》利用有限空間進行了一場有關「自發性團結」的實驗,但它最終扒開的卻是眾人露骨的人性。但當他們被調送到一個資源註定得不到滿足甚至根本沒有資源時,他們之間的利益之爭將變得赤裸且殘酷。在純粹的自然法則下,人本身就是一種物質資源,而享用這種資源的人也因此將人性之惡推向了極致,並拋棄了人之所以為人的前提,他用一種被暴力的手段抹去了他人以及自我的人格。而諷刺的是,即便是這樣的人,也尚存一絲人性,因為他也會為自己的行為辯解。
  • 《飢餓站臺》,升降的社會寓言
    這部片子就是——《飢餓站臺》豆瓣7.8分,位列一周口碑電影榜第5,已有10萬人標記看過,7萬人表示想看,70%的觀眾給出四星以上評價,更有人直言,這是一部赤裸裸的階級寓言。是猛片無疑了!我一個能邊看解剖視頻邊吃西瓜的人,吃飯的時候看《飢餓站臺》看反胃了。但反胃了代表它不好嗎?當然不是。片中不乏血腥重口骯髒的場面,但在荒誕與世隔絕的監獄裡,骯髒和重口,像空氣和水之於正常生活那樣,稀鬆平常。
  • 《飢餓站臺》無底地獄可怕,人性荒謬,譴責不公平社會階級
    這是很黑色很慘情的奇片,觀眾看後除了會覺得人類社會可怕,也不宜立即開餐,可能反胃。》,是駭人的寓言,狠批人性和階級制度。導演把此片拍成森羅地獄圖,殘忍可怕,極度諷刺人性陰暗面,以及社會層級高低不平《飢餓站臺》側重刻畫人性荒謬,尤其譴責不公平社會階級,高層與低層有天國與地獄之別
  • 電影《飢餓站臺》:墜入地獄 深不見底的是站臺還是人性
    最近一部小眾的西班牙科幻驚悚片《飢餓站臺》刷爆了各大平臺,看過的人直呼過癮,豆瓣評分為7.8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西班牙的懸疑力作。這部影片最吸引觀眾的看點就是站臺的設計,因為這個站臺引起了許多讓人驚悚的事情,但相比電影畫面帶給觀眾感官上的血腥和驚悚外,更吸引人的是站臺所隱喻的看不到的,對人性的思考所帶來的驚悚感。
  • 西班牙小眾電影《飢餓站臺》又火了,帶你走進最殘酷的人性實驗
    然而今天講述《飢餓站臺》裡面的實驗,不僅僅是關於自己的實驗,而是整個監獄幾百號人經歷生死存亡的人性考驗。電影中這個實驗的設定是一群人在一座有數不盡樓層豎著的監獄裡。每兩個人一層,每天這座監獄會發生一件事情,就是中間有一部升降機滿載著食物,從頂端的1樓往地下運送滿桌的食物,每個月會把監獄的人打亂一次,重新分配樓層。
  • 《飢餓站臺》:以監獄樓層象徵社會階級,人性的醜惡盡顯其中
    2019年,這部短片的加長版《飢餓站臺》步入人們視線中來,繼承《下一層》的精緻和古怪,《飢餓站臺》重磅出擊電影界,成功驚豔全場。考究的服裝,恰如其分的配樂,將人性的貪婪和醜惡展現得淋漓盡致。電影背景設置在未來的反烏託邦國度中,囚犯們被關押在垂直且層層遞進的牢房裡,一共333層,每一層關押著兩名囚犯。這裡沒有重兵看守,也沒有腳銬手鍊,只有特殊的進食方式。
  • 2020十部豆瓣高分電影推薦之《飢餓站臺》
    電影簡介:在未來的反烏託邦國度中,囚犯們被關押在垂直堆疊的牢房裡,飢腸轆轆地看著食物從上層落下,靠近頂層的人吃得飽飽的,而位於底層的人則因飢餓而變得激進。 由加爾德·加斯特盧-烏魯希亞執導的《飢餓站臺》是一部扭曲的社會寓言,講述了人類最黑暗和最饑渴的一面。
  • 《飢餓站臺》中的隱喻,階層監獄揭露殘酷現實,適者生存的社會
    《飢餓站臺》是2019年11月在西班牙上映的一部高概念驚悚片,影片講述了在一個垂直的監獄裡,每天載有一定數量食物的站臺從第1層降落到第333層,上層的囚犯肆意浪費食物,在食物上撒尿、吐口水,而下層的囚犯卻只能飢餓到人吃人的故事。
  • 身處煉獄,心在天堂 ——《飢餓站臺》影評
    由加爾德·加斯特盧-烏魯希亞執導的《飢餓站臺》是一部扭曲的社會寓言,講述了人類最黑暗和最饑渴的一面。西班牙的電影近幾年從未讓觀眾失望過,從《黑暗面》到《看不見的客人》再到《海市蜃樓》以至今日上映的《飢餓站臺》無一不是反映社會現實,諷刺揭露社會醜惡的。
  • 解讀《飢餓站臺》的扭曲價值觀,現實與寓言交結在監獄坑中
    《飢餓站臺》中監獄坑就是探索性試驗場文:小A史蒂芬《飢餓站臺》是一部價值觀相對扭曲的寓言片我說他相對扭曲,其實不過是現實到殘酷的境地罷了。電影中充斥著暴力殺戮,甚至是吃人的鏡頭,實在是不適合心地善良的和未成年人觀看。但說他是寓言,因為它用了假如比方說的概念,把一個現實問題兌縮到故事的範疇。人類的社會形態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它是如何運作的?人類又為什麼需要一個社會呢?像這樣看似毫無意義的問題,在不同人的眼中或許會有不同的答案。
  • 飢餓站臺-在死亡之前最後的選擇
    由加爾德·加斯特盧-烏魯希亞執導的《飢餓站臺》是一部扭曲的社會寓言,講述了人類最黑暗和最饑渴的一面。《飢餓站臺》於19年9月6日在多倫多電影節上映,憑藉其細思極恐的高能設定和大尺度劇情,很快爆紅網絡。該影片獲得了第4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午夜瘋狂單元-觀眾選擇獎。
  • 階級社會的縮影《飢餓站臺》,荒誕表象充滿赤裸現實,書寫人性
    電影《飢餓站臺》便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它涉及了很多政治哲理和現實現狀,更是一部反烏託邦電影,是階級社會的縮影。今天我們就一同來看一下,情節方面到底有哪些特點?這三種人指的是「上層人」、「下層人」和「掉下來的人」如果你聽不懂,那麼一起來慢慢了解一下《飢餓站臺》就能夠明白。
  • 《飢餓站臺》:告訴你,人性的深度……
    人性、欲望、貪婪、欺騙、殘忍、血腥、飢餓,都充滿了整個深不可測的「垂直監獄坑」……《飢餓站臺》又稱餓室、覺明大臺、臺、Theplatform等,聽了劇名,蕭V直哆嗦,該劇將於6(多倫多)和(西班牙)上映,然而在中國只能在觀看,可能是劇情不同或與中國人的觀念相悖
  • 影視資訊|一部扭曲的社會寓言,揭露人性最真實的黑暗與救贖!
    ——阿多尼斯前段時間,一部小成本的西班牙影片——《飢餓站臺》(「The Platform」),因其角度奇特、寓意深刻而備受關注。影片講述的故事發生在未來的反烏託邦國度中,監獄不是只有罪犯,一些公民自願把自己監禁起來,承諾釋放後將增加社會流動性。
  • 今日觀影—《飢餓站臺》
    所有關於人性的實驗,都輸得一敗塗地。《飢餓站臺》既是一場人性的實驗,又是一場對於制度的考驗。(以下內容涉及劇透,建議觀影后閱讀)《飢餓站臺》海報由於《飢餓站臺》屬於開放式結局,所以引發了很多遐想與討論,搜索閱讀了各種解讀和剖析的文章後,我還是更傾向於小女孩兒不存在這一猜測。
  • 《飢餓站臺》:現實無法做到的獵奇、極端實驗,電影幫你完成
    看了一部網紅電影《飢餓站臺》,覺得裡面的隱喻太多。01《飢餓站臺》裡面的監獄被稱為「垂直管理中心」,裡面的人每隔一個月會隨機換一層住,頂層的可能調至底層,屁股的可能升到腦袋,這非但沒讓他們將心比心,反倒加劇了今朝有酒今朝醉。
  • 影評《飢餓站臺》,這部暗黑重口味電影反胃之餘的思考
    那麼,如果把你關進一所暗無天日的牢房,在這裡最大的考驗就是飢餓,你能撐多久?最近這部超火的電影《飢餓站臺》,講的就是這麼一個有點變態的故事,看完第一件事就是想,得馬上去屯點吃的~~電影帶有點軟科幻的設定,說的是有這麼一個垂直構造的監獄,每層只有一個房間,每個房間住兩人,監獄一共多少層呢,不知道,總之非常多層。
  • 《飢餓站臺》,人吃人的監獄,這片一黑到底
    》有著相似的呈現理念,然而卻簡單直白得多,對於核心概念的強調以及背景設置的模糊化處理使得《飢餓站臺》更像是一個主題鮮明的寓言故事。「站臺」已經把對於階級社會的思考直接從「暗喻」中扯了出來並拍到了桌面上。
  • 《飢餓站臺》:深度解析是什麼激發了人性的「惡」
    《飢餓站臺》是一部典型的反烏託邦電影,在創意上類似於一部短片——《下一層》,但是張力明顯更強。每一天都會有一個站臺從上層緩緩落下下層,站臺上有實物,落到那一層哪一層的人可以盡情吃,下層的人只能吃殘羹拌飯,底層的人往往連骨頭渣都沒得吃。我們姑且把這個監獄理解成一個社會過度,它有其自身的體質——自上而下的資源分配權。人們或是被逼或是自願的進入這個監獄,就得在既定的體制下生存。有的人帶著武器,有的人帶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