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鐵實現快拆心願 大疆雲臺DJI OM 4評測:攝影小白能成鐵手

2020-12-25 快科技

一、前言:人人都能用得起的穩定器

隨手拍視頻、精心製作vlog上傳社交網絡,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不過,並非人人都是攝影師,一切美好畫面的記錄,都要有一雙「鐵手」助陣。

稍有不慎,輕則抖動,重則畫面模糊,對於小白來說,如何用最簡單的操作拍出最好的短視頻和照片,攝影防抖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為了用手機拍攝出穩定平滑的視頻和清晰的照片,人們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不但持續強化手機本身的防抖技術,還在外設方面下功夫,比如手持雲臺。

手持雲臺的原理也不複雜,本質上就是陀螺儀和加速度傳感器的結合,實時獲取數據計算出設備的傾斜角,然後通過PID算法得出應該給電機什麼樣的控制量。

說直白點就是你人往左傾了,電機就往右校正,往右傾了,電機就往左校正,通過這種相互抵消來實現拍攝畫面的穩定。別說是坐在汽車上拍攝,哪怕是坐在馬車上,都一樣穩穩的。

手機雲臺需要溯源於20世紀70年代初的攝像機用穩定器,也就是斯坦尼康。最近5年內隨著手機攝影的崛起,這類穩定器才從配合攝像機逐漸變成了搭配手機,從專業工具變成了大眾的隨身設備。

產品體型不斷縮小的同時,售價也不斷降低。現在的手機雲臺早就進入百元價位,是一個人人都能買得起的產品。比如大疆旗下最新的第四代手機雲臺DJI OM 4,售價899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作發布之前我們一直非常好奇DJI OM系列還能做出什麼樣的調整升級,畢竟前代作品就已經相當全面了。此作發布之後,答案揭曉——新增磁吸手機夾和磁吸配件實現了快拆、快卸這兩個雲臺用戶長期以來的心願。

以下是我們的詳細評測。

二、開箱:新鮮加入磁吸設計

包裝盒正面

包裝盒背面

包裝內附贈了磁吸指環扣,可以貼在手機背面充當手機支架。

包裝內附贈的磁吸手機夾,用定位卡把它貼在手機背面中心處,然後放在DJI OM4上,便完成了相比上代最重要的升級,無需再調整平衡。

相比較 405g的DJI OM3,DJI OM4在輕量化程度上更進一步,機身重量降低到了390g。與此同時,依舊保持三代的摺疊式設計,摺疊後可以輕鬆放進衣兜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雲臺的摺疊部分區域採用了卡扣設計,能夠保證摺疊狀態下的緊緻不松垮。

正面板擁萬向撥輪、M 模式切換 / 開機鍵、錄製鍵和電量指示燈。其中雙擊 M 鍵可以切換橫豎拍模式。

變焦滑杆

扳機鍵

手柄背面安放了扳機鍵,可以通過單擊、雙擊、三擊按壓實現多種效果:按住不放手鎖定雲臺、單擊一下開啟或停止鎖定模式、雙擊雲臺歸位回中或者休眠喚醒、三擊切換前後置攝像頭、單擊+按住不放手進入運動模式。

磁吸區域

吸附手機

總體來說,除了磁吸區域之外,DJI OM4相比較前代的外形、功能分區變化不大。DJI OM 4基本算是延續前代DJI OM3的設計,外觀並不是升級的重點。

附贈的三腳架

機身接口細節

圖上方是供電輸出接口,左下角的Type-C輸入接口是為DJI OM 4充電的接口。手機與雲臺配對後,可以使用供電輸出接口給手機進行充電以及有線連接。

三、快速拆卸體驗 暴力狂甩實測

磁吸設計圓了雲臺用戶對於快速拆卸的心願,這也是DJI OM4 與上代產品最不一樣的地方。

我們在開箱部分就已經看到了DJI OM4新增的一個磁吸手機夾。實測了一下,小的像是iPhone SE 2、大的像是小米MAX 3這類不太常見的手機都能通過磁吸手機架進行雲臺固定。筆者習慣將磁吸手機夾取下來,安裝好手機後再貼到雲臺上。

iPhone SE 2、小米Max3實裝

快速拆卸設計給筆者帶來的最能明顯感知到的體驗升級就是:在使用雲臺的時候,我們完全不用再因為收發社交軟體的消息、接打電話,而將手機頗費周章地反覆取下、裝回。

在使用DJI OM3的時候,手機放在OM3拍視頻,如果中途想要使用手機接打電話,需要將手機從支架上取下來,打完電話再重新安裝上去,而且安裝的時候甚至還需要慢慢調平。

如果碰到一來一回的社交軟體消息,如此頻繁的拆裝更讓人深感繁瑣麻煩。為免煩擾,筆者在拍攝時常常關閉社交軟體,結果又導致無法及時回復消息。

曾經麻煩的步驟而今簡化為了直接拿下/放回磁吸手機夾和手機這簡簡單單的一步到位。用戶將磁吸手機夾安裝到手機上之後,靠近支架上磁吸的位置,白點對白點,吸力迫使兩者自動吸在一起,取下的時候只需要用力就可以分開。

快速安裝

我們在拿到DJI OM4之前,非常擔心其磁吸部分的吸力如何?如果甩的力度太大了,磁吸手機夾和手機會不會很容易飛出去?

對此,我們嘗試了一下,在用力甩動之下,磁吸手機夾和手機都穩穩噹噹,沒有絲毫的分開或者移位,顯然正常使用絕無問題。

大力甩動

四、使用體驗:小白也能拍「希區柯克變焦」了

除了磁吸模塊帶來的快速拆卸特性之外,DJI OM4相比較DJI OM3幾乎沒有發生太大變化,軟體端所搭配使用的App依然是DJI Mimo,與大疆Action運動攝像機、大疆無人機所用的App是同一款。

安裝好DJI Mimo App,除首次連接需要配對,之後只要把手機裝在雲臺,打開App即可自動秒連。

相比較DJI OM3,DJI OM4額外增加了分身全景、動態變焦等功能,同時對於現有功能也進行了升級——比如內置了智能跟隨3.0系統,其餘大部分功能和OM 3完全一致。

——智能跟隨3.0

拍攝運動的物體時,快速移動鏡頭跟隨很容易產生抖動影響到成片的質量,而DJI OM 4上的智能跟隨3.0的追蹤能力相當出色。

這一次的3.0更新主要是優化對人和寵物的跟隨表現,識別對象無需在畫面中央,這意味著DJI OM4的用戶也可以自己為自己錄製運動狀態的視頻。

筆者嘗試了一下,框選目標之後DJI OM4會自動追蹤被框選的對象主體,然後即可開始追蹤錄製,十分精準。

智能跟隨

——穩定測試

筆者嘗試了普通模式下的跑動拍攝,具體穩定效果如圖所示,這樣的穩定效果用於專業視頻的素材毫無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開啟運動模式,用戶可以更快速跑動、變換方向,雲臺的反應會更為靈敏,最後的視頻穩定性效果相差不大。

手機系統相機視頻錄製

雲臺防抖

——分身全景

分身全景以往需要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來配合,一點一點逐張拍攝,最後合成。而現在,大疆通過內置的預設模式,根據手機中的指引站位拍攝即可完成分身全景照片的拍攝。

分身全景拍攝界面

分身全景拍攝樣張

——動態變焦

動態變焦,也就是希區柯克變焦,它是一種炫技的視頻拍攝技巧,常常用來塑造緊張懸疑的氣氛,最早出現在電影大師希區柯克的作品《迷魂記》當中,因而得此稱謂。

這種拍攝需要將移動機位和改變鏡頭焦段反向結合,從而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若在大幅度、快速變焦的條件下能製造眩暈感,需要攝影器材能夠平穩的推/拉運動、變焦平滑無割裂感。

拍攝界面提示移動方向,相機自動變焦

現在,我們使用DJI OM4就可以自動完成整個拍攝過程,根據提示操作即可,徹底消滅了這種高級拍攝手法的拍攝難度。

動態變焦(我們離地鐵出口越近,背後樓體離我們越遠)

——延時攝影和運動延時

使用DJI OM4完成延時攝影可以選擇間隔拍攝的時間、總的拍攝時長,還能夠自定義設置延時拍攝的起點、過程點位和終點,支持自定義運動方向和軌跡。而且無需搭配專業的相機和滑軌。

運動延時讓我們可以使用DJI OM4在移動狀態中拍攝延時攝影,非常適合現一鏡到底的一些長鏡頭跟拍、邊走邊拍,較具實用性。

動態延時

延時攝影

——旋轉模式

在視頻的選項中直接更改為旋轉模式,撥動搖杆時候就可以控制雲臺進行旋轉。旋轉的鏡頭打破畫面的平衡感,即便是新手小白也能拍出盜夢空間般的視覺效果。

旋轉模式

——Story模式

Story模式為用戶提供了一個標準模板,包括畫面組合以及音樂等不同拍攝主題,用戶只需要按照App提示拍攝模板當中的幾個片段即可完成一個有主題的小短片。

這意味著即便是小白用戶也能直接上手就能拍攝有設計感、剪輯感的小短片,在社交軟體當中秀上一把。

按照模板逐段拍攝,最後合成

Story模式

五、總結:小白用戶必入!DJI OM3老用戶不必升級

先說硬體方面,前作DJI OM3的卡的設計對於頻繁裝配手機的用戶而言不夠友好,一套複雜的操作下來會耽誤很多時間,這在新一代的DJI OM4上得到徹底解決:獨立的磁吸式的手機夾,將手機卡住後往雲臺上一貼即可毫不費力的裝上。

磁吸式設計的加入還意味著安裝手機之後即可直接開拍,免去了「調平」這一環節,對於初學者尤其是第一次用雲臺的用戶而言是一個難得的福音。除此之外,像是轉軸、電機的提升感知並不明顯,穩定效果和DJI OM3相比沒有什麼差異。

軟體方面,DJI OM4添加了一些功能,主要是智能跟隨3.0、動態變焦、旋轉模式以及分身全景:

其中智能跟隨3.0的加入讓用戶只需要框選住所需要拍攝的物體,即可自動跟隨拍攝;動態變焦讓用戶在拍攝動態畫面的同時,免去了拍攝時手動變焦的麻煩。

至於旋轉模式不僅可以拍出類似《盜夢空間》的效果,其它像是圍繞著一款產品拍攝動態特寫、旋轉效果時也更加簡易;分身全景較具趣味性。

相比較於DJI OM3而言,DJI OM4並不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升級革新,它最主要的變化就是進一步簡化了手機雲臺的結構,引入磁吸式設計,而899元的售價比上一代的首發價格貴了200元。

在選購建議方面,我們認為:

1、DJI OM4對不擅長調整手機平衡位置的用戶而言更為適宜,磁吸方式對新人小白來說大大降低了使用難度,做到吸上就開拍,相比DJI OM3多出的這200元購入成本相當值得

2、同時,對於DJI OM3的老用戶來說,並非徹頭徹尾革新的DJI OM4可以看作加入磁吸式設計的DJI OM3,沒有升級的必要性

相關焦點

  • 最前線|大疆發布新手機雲臺DJI OM 4,磁吸快拆實現快速上手
    8月26日,大疆創新正式發布全新手機雲臺DJI OM 4,首次突破性地採用了磁吸快拆設計。大疆創新高級產品經理Paul Pan介紹道,DJI OM 4所採用的獨特的多磁鐵設計方案,實現了磁吸快拆、極致輕薄和雲臺性能的統一。
  • 磁吸快拆設計!大疆手機雲臺 DJI OM 4 正式發布
    【環球網無人機綜合報導】 2020 年 8 月 26 日, DJI 大疆創新在深圳正式發布全新手機雲臺 DJI OM 4 ,首次突破性地採用了磁吸快拆設計,幫助用戶在生活中「拍出吸引力」。據稱通過創新的磁吸設計、強大的智能功能和領先的三軸雲臺技術, DJI OM 4 實現了更流暢、更優質的日常拍攝。從徵服新視角的航拍無人機,到吸引用戶創作的手機雲臺,大疆追求極致的影像變革從未止步。
  • 你也能拍希區柯克變焦!深度評測大疆OM 4手機雲臺,提升不止磁吸快拆
    2020 年 8 月 26 日大疆創新正式發布了售價899 元的全新手機雲臺 DJI OM 4,環球網無人機頻道第一時間拿到了評測機,下面奉上體驗評測。一、外觀:磁吸快拆是最大亮點開箱,盒子內含 DJI OM 4雲臺本身 、磁吸手機夾、磁吸指環扣、手持三腳架、充電線(Type-C)、束口袋、手繩、配件包及說明文檔。
  • 大疆手機雲臺 DJI OM 4 體驗:一代更比一代強
    儘管現如今新發布的手機都在強調其影像和防抖性能,但手持雲臺仍是相當多視頻拍攝愛好者、vlog 博主的必備裝備,手持雲臺市場 「老大哥」的大疆,其手機雲臺仍保持著 「一年一更」的頻率,8 月 26 日晚間,大疆正式發布了第四代手機雲臺——DJI OM 4,售價 899 元,OM 4 延續 OM 3 輕便可摺疊的設計,同時全方位的升級了 「快拆」體驗,創新性的磁吸快拆設計滿足了用戶手機在拍攝與其他使用場景之間快速切換的需求
  • 大疆第四代手機雲臺DJI OM 4圖賞:首創磁吸快拆設計
    8月26日,大疆創新發布全新手機雲臺DJI OM 4 ,首次突破性地採用了磁吸快拆設計,結合強大的智能功能和領先的三軸雲臺技術,實現了更流暢、更優質的日常拍攝。我們快科技已經拿到了這款雲臺,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
  • 快速拆裝拍出更多精彩瞬間:大疆雲臺DJI OM 4體驗評測
    大疆手機雲臺Osmo Mobile系列自問世以來就獲得了很多用戶的好評,其產品也保持每年1更新,而且在今年8月26日發布了其第四代產品DJI OM 4,這款新品延續了前代產品的輕便可摺疊設計,同時在加入了磁吸快拆設計,能夠讓用戶在使用期間靈活的切換手機使用場景且能快速捕捉拍攝精彩瞬間。
  • 磁吸手機夾 內置功能升級 大疆OM 4手機雲臺評測
    大疆Osmo Mobile 4手機雲臺,以下簡稱大疆OM 4手機雲臺已經正式發布。來到第四代,大疆再次革新,推出了磁吸快拆手機夾設計,搭配上內置功能的升級和擴展,讓用戶拿著一部手機,就可以自己完成娛樂甚至專業內容的拍攝,體驗性升級明顯。
  • 口袋裡的雲臺相機!大疆DJI Pocket 2評測:小白、玩家從此兩全
    一、前言:把上一代留下的痛點幾乎全部幹掉 在2018年發布的大疆初代Osmo Pocket口袋雲臺相機絕對算是一個劃時代的作品,它用了和手機端成像效果差不多的CMOS傳感器,配合一個三軸雲臺,塞到不到120g的口紅大小的機身當中。
  • 大疆DJI RSC2相機雲臺評測:摺疊設計帶來更多玩法
    如今專業相機雲臺在實現視頻畫面的穩定性上已經無需多慮,比如去年大疆推出的如影SC相機雲臺就有著不錯的表現,而今年大疆在相機雲臺上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在補足此前產品的短板,功能性創新以及擴充配件使用上,大疆如影SC相機雲臺的下一代產品DJI RSC2就是在這三方面進行了升級,從而成為了大疆新一代的性價比相機雲臺。
  • 百億補貼: DJI 大疆 OM 4 靈眸手機雲臺4 手持穩定器 套裝版
    直達連結 > <strong>磁吸快拆超方便,輕鬆摺疊易攜帶</strong><p> 新一代大疆手機雲臺 DJI OM 4 巧妙加入全新的磁吸設計,搭配磁吸手機夾和磁吸指環扣可以方便快速的安裝使用。
  • 大疆創新攜靈眸 Osmo 手機雲臺2、如影 Ronin-S亮相CES 2018
    靈眸手機雲臺2售價899元,2月上旬起,大疆用戶即可登錄DJI商城(store.dji.com)進行訂購。點擊藍字《大疆創新發布靈眸 Osmo 手機雲臺2》了解更多靈眸手機雲臺2詳情。全新的手動調節模式支持在雲臺工作時手動調節雲臺方向;而機身上的軸鎖扣能讓你更快捷地安裝調試,為拍攝贏得更多時間。
  • DJI大疆創新如影Ronin-S手持雲臺正式發售:售價4399元
    如影 S是大疆首款針對單眼相機及微單相機打造的專業單手手持雲臺,能讓相機在移動中輕鬆錄製穩定流暢的視頻,控制精準更能手動跟焦。單人也能完成專業拍攝,為影視製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包裝內包括雲臺主體、手柄、手柄延長腳架以及跟焦輪等,售價為4399元,將於6月中下旬開始發貨。
  • DJI大疆-手持設備
    Osmo Mobile 靈眸手機雲臺 3大疆 Osmo Mobile 3 靈眸手機雲臺 單機版     零售價 :699元大疆 Osmo Mobile 3 靈眸手機雲臺 套裝版    零售價:799元雲臺如何解決抖動由於內部空間限制,現在的主流手機通常會使用電子增穩,通過裁切畫面的方法「防抖」,這種方式會損失畫質,無法徹底消除抖動。
  • 具有磁吸塊拆的大疆OM 4手機雲臺 用起來很輕鬆
    大疆OM 4是一款手機穩定器,採用了磁吸式手機夾設計。當使用者想要拆下手機時,不需要再重複以往手機雲臺固定卡夾繁瑣的拆裝過程,因此拆取更有效率。OM 4可搭配DJI Mimo App使用。在同價位的產品中,甚至是更高價位的手機雲臺中,大疆OM 4都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不論是穩定性、使用體驗還是功能的豐富性,都能夠給用戶帶來最佳的體驗。【ZOL客戶端下載】看最新科技資訊,APP市場搜索「中關村在線」,客戶端閱讀體驗更好。
  • 大疆(DJI)osmo pocket使用心得
    osmo pocket的啟動速度比較快,大概5秒左右,如果算好提前量開機進行抓拍時間也算充裕。關機時間3秒左右的樣子。可以設置定時關機以節省電量。更重要的一點,osmo pocket的三軸穩定雲臺能夠將影片拍攝效果提升到微電影的級別,這一點現階段的手機是無論如何做不到的,而這也是影響作品效果的決定性條件。
  • 大疆DJI Spark「曉」開箱評測 IngLooK開箱實拍評測
    第一批正式版的用戶,大疆都贈送了一張16G的TF卡,雖然是C10速度的,沒有精靈以及御附送的U1或者U3的速度快,但對於SPARK「曉」照片僅支持JPEG、視頻是1080P 30幀得文件存儲來說,C10的存儲速度已經足夠用了
  • 大疆口袋智能小相機DJI Pocket 2正式發布,一手玩轉「超大杯」快樂
    (2020年10月20日深圳) DJI大疆創新今天正式發布全新口袋智能小相機DJIPocket2,再次以獨特的設計理念及超強的研發能力刷新行業新認知,這是大疆迄今為止體積最小、性能最卓越、體驗最快樂的消費級手持雲臺相機。它將智慧與巧思集一身,不斷超越自我,大疆追求產品極致的步伐從未停止。
  • DJI大疆創新發布「曉」Spark掌上無人機
    全部準備工作能在開機後25秒內完成。手勢控制飛行是Spark引入的一種全新互動方式——此款產品可識別用戶手勢,只需揮揮手就能實現近距離控制飛行器、拍照、讓飛行器回到身邊並在掌上降落等一系列操作。由此,航拍變得像用手機拍照一樣簡單,並且更加有趣。無論是朋友聚會還是家庭旅行,Spark都能為你增加一份意想不到的樂趣。
  • DJI OM4測評:磁吸快拆設計 動態變焦加持 這是最好用的手機雲臺
    隨著Vlog、短視頻平臺的興起,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人習慣用手機去拍攝剪輯視頻,不過想要用手機拍出優秀的穩定效果以及創意十足的鏡頭,那麼絕對少不了手機雲臺的加持。大疆最新發布的DJI OM4在前作的基礎之上加入了磁吸快拆設計、分身全景模式以及動態變焦功能,具體的使用體驗又是如何呢?
  • 大疆口袋靈眸雲臺相機評測:小而強大
    隨著視頻網站的UGC內容和抖音、微視等短視頻社交平臺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對視頻拍攝設備的需求已經從「能拍」進化到「拍好」。而對於抖音、微視等短視頻平臺的用戶來說,雖然用手機來拍攝和剪輯視頻非常方便,可是受制於攝像頭的內部結構,手機的防抖性能非常有限,市面上常見的手機雲臺體積也還是不夠小巧。考慮到視頻博主和短視頻創作者所面臨的痛點,11月29日,大疆發布了OSMO POCKET口袋靈眸雲臺相機。今天的這期評測,IT之家就和大家分享這款雲臺相機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