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系「立委」提案刪「國家統一」,蔡當局兩岸政策「穩健」?

2020-12-28 海峽導報

近期各界高度關注幷議論蔡英文520連任就職演講會怎麼表述第二任期的兩岸政策方向。臺灣媒體5月10日晚報導稱,蔡520的演說內容,在兩岸政策上仍將採取穩健一致的態度,維持過去所提出「堅持原則但不冒進」概念及基調。

我們觀察到,各界都對近幾年來兩岸關係的持續惡化憂心忡忡,希望兩岸關係有緩和或改善的機會,但從目前的內外環境來看,很難對未來四年的兩岸關係有所期待。不過,即使如此,蔡英文520會如何表述兩岸政策方向,仍備受關注。

可以想像,在蔡的520演講中,有關兩岸論述的篇幅不會很大,甚至不是重點,但卻是最受關注的焦點。

儘管多數人對蔡520講話釋出改善兩岸關係的訊號不抱期望,但蔡如何表述、與四年前的520演講相比有什麼變與不變,其中有無挑釁、有無善意、有無新的內容、有無新伏筆,以及重點或關鍵點在哪裡,特別講了什麼或特別不講什麼,對兩岸關係發展有何意涵與影響,還是需要深入、細緻的分析。

除了蔡520講話,蔡當局、民進黨或相關政治人物在520之前涉及未來兩岸關係的言行,也會成為各方觀察、分析蔡520講話意涵的參照或參考,比如英系「綠委」日前所提「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已完成一讀,刪除「國家統一前」字眼,並定義現在管轄領域僅及於臺澎金馬與其附屬島嶼,這已屬於法理「臺獨」的層次,還能說與蔡當局兩岸政策的「穩健」基調一致嗎?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蔡英文520前收到的「恐怖禮物」:「立委」提案刪「國家統一」
    近日,臺灣「立法院」一讀通過由民進黨民意代表提案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刪除了條例中「國家統一」的字眼。香港「大公網」近日發表朱穗怡的評論文章說,由此可見,民進黨已經不再滿足於只走「柔性臺獨」的路線了,而是要邁向赤裸裸的「法理臺獨」,通過「修法」把臺灣定位為「國家」。
  • 刪「國家統一」引爆壓力 蔡英文子弟兵撤回「修法」提案
    英系民進黨「立委」蔡易餘提出」憲法增修條文「修正草案,要刪「國家統一」字眼,在520前讓兩岸緊張情勢升溫。但今天該案原列入「立法院」報告事項,經議事人員宣讀後,「立法院長」遊錫堃宣布「提案人員來函撤回」,意味著蔡易餘這項涉及「法理臺獨」的修憲案,已在內部壓力下拆除。
  • 「綠委」提案修「兩岸條例」刪國家統一,藍營:後果自己承擔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等人日前提案修改「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俗稱「兩岸條例」),刪除「國家統一為最終目標」等精神文字,該案今天在「立法院」院會中完成付委審查。蔡易餘表示,考量「我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已不再以國家統一作為唯一最終目標,因應政治現實及發展,應修正為「國家發展需要」。
  • 蔡系「立委」撤回「臺獨」提案,蔡英文5·20演說或不太刺激大陸
    民進黨政客日前提案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刪除其中「國家統一」相關文字,並完成一讀交付審查。在大陸強力示警下,此事發生戲劇性轉折,5月13日,民進黨「立法機構」黨團未敢將此提案排入審查程序;15日,提案帶頭人、民進黨「立委」蔡易餘不得不認慫,撤除提案。
  • 臺媒:520前民進黨認慫 蔡英文心腹提刪除國家統一字樣臺獨提案被迫...
    中國小康網5月15日訊 老馬 英(蔡英文)派民進黨立委蔡易餘提出《臺灣法律增修條文》修正草案,要刪除「國家統一」字眼,在520前讓兩岸緊張情勢升溫。民進黨立委蔡易餘臺灣中國時報報導,520前夕,英派立委蔡易餘提出《兩岸關係條例》、《臺灣法律增修條文》修正草案,將兩岸條例第一條「國家統一前…」,及將臺灣法律增修條文前言「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的文字刪除,改以「因應國家發展」取代。
  • 曾說父親是「幹話王」,「綠委」撤回刪「國家統一」字眼提案被酸...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民進黨籍「立委」蔡易餘此前提案,修改「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增修條文」前言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刪除其中「國家統一」相關文字,5月15日,蔡易餘又撤回了這兩項提案。據臺灣《聯合報》「中時電子報」等多家臺媒報導,蔡易餘主動撤案,被「藍委」李德維辦公室主任林冠勳揶揄,蔡易餘與曾被他稱為「幹話王」的父親、前「立委」蔡啟芳「親子關係」終於確認。據報導,2017年5月,民進黨籍前「立委」蔡啟芳要求當時已任「立委」的兒子蔡易餘排審「赦免法」,否則斷絕父子關係。
  • 民進黨「立委」提案變更「國名」英譯
    民進黨「立委」林宜瑾今日完成提案連署,聲稱「『政府』應立即變更對外翻譯名稱為(Republic of)Taiwan或Chunghwa」。林宜瑾說,臺灣英文「國名」翻譯問題受到矚目,「要改Taiwan還是Chunghwa?」林宜瑾與幾位法案助理,以及「綠委」林俊憲研究討論後決定都提!
  • 國臺辦談韓國瑜兩岸政策: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繫於...
    環球網記者提問稱,高雄市長韓國瑜10日公布其「兩岸政策白皮書」,提及七項主張,他說民進黨當局不斷「反中」、「仇中」,無異於將兩岸推向戰爭邊緣,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的回答相關提問時表示,我們對臺的大政方針是清楚的、明確的。在這裡我再強調兩點:一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
  • 臺中黑派大佬:蔡當局持續激化兩岸對立,恐怕「一言喪邦」
    臺中藍營黑派大佬郭榮振接受訪問時表示,蔡當局近期在新冠肺炎防疫作為上,許多政策可以看見操作兩岸對立的痕跡,對內煽動臺灣民眾的意識形態,對外則持續向大陸挑釁,近期大陸軍事行動升溫,警告意味濃厚,他憂心,蔡當局持續激化兩岸對立,恐怕「一言喪邦」。
  • 回應韓國瑜「兩岸政策白皮書」 國臺辦指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
    中新社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 楊程晨 鄭巧)2020年臺灣「大選」中國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日前提出「兩岸政策白皮書」,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6日在北京回應指出,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
  • 如何定調兩岸政策?臺灣輿論關注蔡英文520談話
    「對於外界關心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如何談及兩岸問題,是否將維持其2020大選勝選演說時拋出的「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字準則及「不挑釁、不冒進」基調,蔡辦發言人丁允恭今天表示,目前蔡英文的演講稿還在持續討論、撰寫中,但在兩岸政策方面仍會維持「穩健、一致」的主軸來陳述。
  • 邱毅:蔡英文曾說兩岸最後終歸統一
    (觀察者網訊)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20日報導,臺灣2020年地區領導人選舉競爭激烈,新黨19日抨擊蔡當局大搞綠色恐怖「抹紅」政敵,新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邱毅指稱,1998年第二次汪辜會談,時任「國安會諮詢委員」的蔡英文隨當時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赴陸,看了京劇「鎖麟囊」後,蔡英文對當時海協會會長汪道涵發表感言時
  • 刪除「國家統一」?民進黨當局親美親到忘了我是誰
    資料圖片來源:網絡臺灣「中時電子報」10日發表評論說,隨著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520連任就職日的逼近,外界關注她會如何鋪陳其「外交」及兩岸政策。民進黨當局兩年多前以民主為由,放縱「獨派」團體推動「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案」,現在又漠視其黨籍「立委」提案刪除「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有關「國家統一」的字眼,代以「因應國家發展」。值此敏感的5月關鍵時期,民進黨「立委」拋出此等震撼彈所為何來?
  • 「刪統一」、「赦阿扁」,獨派逼蔡英文選擇,國民黨竟趕來助攻?
    520將屆,「獨派」丟出「刪除國家統一」和「特赦陳水扁」兩大議題,讓蔡英文勢必得接招。此生以「特赦陳水扁」為志業的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四年前即提「赦免法」草案啟動赦扁,不過遲無進度,之後他又不死心再提案修正「會計法」,要把公務機要費納入除罪化範圍,但仍未得逞。蔡易餘始終交不出赦扁成績單,因為蔡英文根本不想赦扁。
  • 時政點評丨蔡英文收到「恐怖禮物」,提議刪除「國家統一」!
    文|淺陌 審|樂一民進黨當局領導人在就職儀式之前收到了一份大禮,那就是「立委」啟動「法理臺獨」一事。想必大家都聽到過關於民進黨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提案已經由民進黨代表提交給相關部門。民進黨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有關於「國家統一」的字眼進行一系列刪減,針對這件事情,臺灣民眾對此事褒貶不一。有的人認可自然就有人反對,想要做到人人都滿意這是比較難的事情。
  • 美臺釋放危險信號,中方回應制定《國家統一法》:國家統一必實現
    同一時期,網絡上出現了"大陸可能制定《國家統一法》"的傳言。對此,國臺辦回應稱,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必然實現。美臺釋放危險信號27日,川普籤訂了新一輪的財政預算法案,其中包括不少與中國相關的消極內容,涉及臺灣、西藏等敏感問題,所謂"臺灣保證法"也在其中。專家分析指出,美方籤署這項涉臺法案,其目的在於將對臺軍售"常態化",擴展所謂的"美臺關係",這也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 新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邱毅怒嗆蔡英文:我就支持統一來抓我啊
    「我就支持統一,來抓我啊!」新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邱毅4日在臉書發文怒嗆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事件的起因是民進黨「立委」、時任蔡英文競選辦公室發言人林靜儀日前接受德媒訪問時公然宣稱所謂「支持統一就是『叛國』」。
  • 臺灣自造潛艇經費刪不得?江啟臣怒批蔡英文「雙標」
    事實上,民進黨「立委」也曾提案凍刪防務預算,中國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質疑,若蔡當局的軍事預算「刪不得、凍不得」,為何民進黨「立委」也提案凍結,甚至連署國民黨「立委」凍結提案?難道民進黨是雙面黨,一面罵在野黨扯後腿,一面又要凍結預算? 蔡英文在臉書上向國民黨喊話,不要刪除或凍結潛艇、高教機、F16升級、CPTPP等預算。
  • 兩岸快評:打掉「夜問打權」,蔡當局難以高枕無憂
    6月28日,臺灣知名媒體人黃智賢主持的節目《夜問打權》播出了最後一期,之後即被蔡當局強行停播。停播理由主要有四點:主張「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批判蔡英文太兇;揭穿民進黨操作「反中」目的;深度分析臺當局「國安法」修法背後的「惡法」。如此停播理由真是讓人腦洞大開,匪夷所思。害怕被媒體批評就對之進行打壓,這難道就是民進黨和蔡當局口口聲聲說的「言論自由」嗎?
  • 臺灣要好 兩岸比美臺關係重要
    而這十年來的發展,可以看出兩岸協議對於國際關係的效果,就在2013年兩岸籤署服貿協議之後,紐西蘭及新加坡分別在同年與臺灣籤了「自由貿易協議」,然而蔡當局上臺4年半,迄未與任何其他國家與地區籤屬FTA。文章指出,大陸對臺政策的最終目標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為了解決兩岸的政治分歧,雙方1992年曾以換文方式達成「九二共識」,民進黨指責「九二共識是賣臺」,但實則1992年迄今,臺灣地區舉行過7次領導人選舉,如果真是「賣臺」,則臺灣如何還能自主地進行「大選」,而且民進黨還當選了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