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nnie Liu
編輯 | Innocent Roland
備受爭議的TVB刑偵劇《法證先鋒4》已在優酷同步播出4周有餘,一方面劇集仍憑藉其超高的熱度佔據著優酷劇集版的頭版頭圖,另一方面其豆瓣評分卻在大幅跳水。
從劇名我們不難發現,《法證先鋒4》已是TVB港劇「法證」系列的第四部,播出時少不了被拿出來跟前作比較。如果說前三部只是在7.5分至8.5分之間小打小鬧,第四部的5.3分足以警示TVB,高質量高口碑的港劇時代是否一去不復返了?
其實這不是內地視頻網站第一次和TVB合作同步播出港劇劇集。TVB與優酷的深度合作可以追溯到2013年,優酷首次與TVB籤訂港劇的內地網絡播放權,第一年便取得突破80億的巔峰流量。
近些年優酷又陸續買下超過160部港劇的內地播放版權,包括《壹號皇庭》、《刑事偵緝檔案》、《尋秦記》、《金枝欲孽》、《衝上雲霄》等耳熟能詳的經典港劇。除優酷外,愛奇藝和騰訊視頻也先後與TVB聯合出品了《再創世紀》、《使徒行者2》等劇集。
自21世紀10年代開始,香港娛樂業的衰落似乎已成定局。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內地傳媒市場,近10年的爆發式發展,以及網際網路新媒體對傳統港產劇集的衝擊。港劇在內地市場的影響力逐漸開始走下坡路。
就此,生存空間日益被壓縮的TVB,則開始尋求「北上」合作。但這些合作真的能挽救TVB目前的頹勢嗎?抑或是,又能給內地的視頻網站帶來什麼好處?
港劇的「北上」出路:
同步播出、定製合拍劇集
TVB自1967年建臺至今約53年,如今卻面臨著收視和盈利雙雙下降、大半藝人離巢的困局,而內地電視劇市場的優質內容卻在這段時間裡呈現幾何式爆發增長。打開內地市場對TVB這樣的老牌本土電視臺而言,是為其製作的內容和旗下藝人尋求更多曝光機會的出路之一。
優酷率先與TVB合作推出「全球同步劇系列」,首次實現TVB劇在內地和香港「零時差」同步播出。首批落地的是2018年TVB的三大臺慶劇《跳躍生命線》、《是咁的,法官閣下》和《兄弟》,之後更是有《棟仁的時光》、《十二傳說》、《黃金有罪》、《法證先鋒4》等多部熱播劇同步至今。
除了版權同步等合作,隨後TVB也進一步開啟了和內地視頻網站的深度合作,定製合拍劇集也是現在比較普遍的合作方式。
TVB與愛奇藝先後聯合出品了探案劇《盲俠大律師》和商戰劇《再創世紀》等,與騰訊視頻先後合作了《使徒行者2》、《宮心計2》、《溏心風暴3》、《鐵探》等劇,邵氏電影與優酷先後合作了《飛虎之潛行極戰》等劇。
顯然,這種定製合拍模式大多是由內地視頻網站提供資本、平臺、發行和宣傳,TVB負責實際拍攝和製作。
縱觀這兩年的播出成績,這些劇集大多能在內地視頻網站獲得較多的關注和不低的評分,或許也證明了TVB已經在合拍劇領域已找到內地和香港觀眾的平衡點。這些打通雙方的藝人、平臺資源的深度合作,讓TVB和內地視頻網站不再是單純的買賣關係,而是讓雙方在投資和製作上都保有更緊密的聯繫。
事實上,這種從版權購買、香港地區先播內地跟播,到同步播出,再到合拍定製劇集的模式,一方面,大概率能使得內地電視劇市場實力穩步提升;另一方面,TVB積極探索的「北上」路徑已初見成效。但與此同時 ,雖然合拍劇讓資金問題得以改善,但由於拍攝依舊是港方主導,兩地的審美、價值觀等差異仍然不能完全統一。
平臺方「借力打力」,
營銷反哺
在TVB積極「北上」自救的同時,內地視頻網站之所以選擇合作,也是看中了港劇在內地的「情懷」市場。雖然港劇近幾年在內地的發展一度低迷,但其優勢在於多年來在內地積累下的固定受眾群體和自身持有的巨大IP資源庫,這也是內地視頻網站最看重的合作因素。
於是當視頻網站以新玩家的身份加入時,這場看起來已經冷卻的牌局儼然已重新啟動。首先,藉由平臺在港劇和「港劇迷」之間建立一座橋梁,深耕垂直社區,在培養用戶看劇習慣的同時做好平臺的拉新和留存。
以優酷為例,專門在劇集頁面開闢了港劇場分會場,引進TVB版權劇超160部,讓「看港劇上優酷」的slogan逐漸深入人心。除此之外,優酷港劇場還致力於為粉絲打造「吹水社群」。「港劇迷」們不僅可以通過吹水社群與志同道合的朋友進行社交互動,還可在優酷星球與劇集主創進行彈幕、視頻互動等。優酷藉助大數據定向推送和垂直社群運營,儼然讓自己的平臺成為內地港劇的大本營。
其次,愛奇藝、騰訊視頻跟TVB的合拍劇在播出時,大多採用的是「先網後臺」的播出模式。以《盲俠大律師》和《使徒行者2》為例,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的付費用戶能比香港翡翠臺的觀眾提前看一周的劇集內容,這也是通過優質內容為平臺引流的一個重要途徑。
結語
隨著近十年內地電視劇市場的突飛猛進,港劇市場式微。香港本土老字號TVB想要依靠內地視頻平臺「北上」崛起,必須要從各個維度進行優勢拓展合作才行。
而內地平臺方,在網劇更加細分、垂直的當下,與TVB的合作也並不代表一味地注資,藉助TVB的資源庫和「情懷」優勢反哺平臺,才能實現雙向共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