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以前多經典,現在跟內地視頻網站合作「新港劇」為何水土不服

2021-01-09 新京報Fun娛樂

採寫/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TONGNA

圖片來自網絡

今年上半年,多部港劇接連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線,其中包括優酷與邵氏影業合制的《飛虎之潛行極戰》,騰訊出品的電視劇《東方華爾街》,愛奇藝與王晶合作的《冒險王衛斯理》系列等。這些港劇的共同特點是內地與香港共同製作,由內地投資、宣發,香港主控創作和拍攝。而這類帶有內地基因的「新港劇」,也成為近兩年視頻網站主打的自製劇類型。

早在2017年,愛奇藝便與TVB聯合出品了《盲俠大律師》,網絡評分高達7.8;騰訊則拿下最受矚目的港劇IP《使徒行者2》,為平臺帶來一眾港劇粉絲。而在2018香港國際影視展上,TVB也宣布2018年將有十餘部新劇在內地視頻平臺播出,其中,《大帥哥》《跳躍生命線》《是咁的,法官閣下》等多部劇集將會合規引進,實現內地香港同步播出。香港與內地電視劇產業的合作已經從單純引進,升級為內容和資本的深度合作。

為何發展了幾十年、工業成熟的香港電視製造業,會在近兩年頻頻向內地拋出橄欖枝?為何視頻網站會將「新港劇」作為自製劇版圖中的重要一環?內地和香港的合制劇又會面臨怎樣的「水土不服」?為此新京報記者專訪了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阿里巴巴大文娛優酷劇集中心監製兼製片人方思等業內人士,揭秘「新港劇」誕生的前世今生。

第一階段

香港電視業繁榮

內地電視製作落後

港劇,曾是一代人心目中「經典」的代名詞。上世紀八十年代,內地電視劇產業尚在萌芽初期,但香港已經較早領悟到娛樂產業的前景,並建立了多家影視公司,培養了諸多影視人才。在1981年內地剛剛拍攝完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之前,香港已經生產出了60集的長篇武俠電視劇《天蠶變》和聞名後世的電視劇《上海灘》。

隨後,TVB看到了市場對武俠劇的需求,加上83版《射鵰英雄傳》的熱播,TVB開始專注於翻拍金庸小說。由劉德華、陳玉蓮主演的《神鵰俠侶》、劉德華、梁朝偉主演的《鹿鼎記》接連播出,讓「武俠劇」成為港劇的又一代名詞。但在工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多家影視公司也開始紛紛搶佔市場份額。良性競爭令香港在上世紀90年代的創作氛圍十分熱烈。由於進出口業務繁榮,香港與內地經濟的進一步對接,商戰、刑偵題材成為那個年代的主流類型。《刑事偵緝檔案》系列劇、《妙手仁心》《陀槍師姐》《縱橫四海》《大時代》《天地男兒》等優秀的類型劇均出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紀初。但香港卻並沒有沉浸在同類型的成績中,除了經典的「刑偵」系列一直在推陳出新以外,香港電視產業也開始挖掘各行各業的創作空間,《律政新人王》《衝上雲霄》《尋秦記》《金枝欲孽》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層出不窮,香港開創了行業劇、穿越劇和宮鬥劇等多個題材的先河。

第二階段

內地高歌猛進

香港劇業呈疲軟態勢

隨著日韓影視開始佔據市場份額,內地國產劇製作水平、投資數額也在日益提高,十幾年如一日堅持「做人呢,最要緊就是開心」套路的香港電視劇,開始逐漸從個性化變為類型化。2007年,亞視因財力不濟結束了電視劇的業務開發;「一臺獨大」的 TVB也有恃無恐的進入「流水線」式生產。「家庭小品劇」《溏心風暴》系列、《當旺爸爸》等一再缺乏新意;《學警狙擊》《法證先鋒3》《仁心解碼2》等香港擅長的行業劇也開始「套路化」;甚至曾經在2004年創造40點超高收視率的《金枝欲孽》,在2013年播出第二部時卻只以20點收場。回想近幾年,香港拿得出手的電視劇也只有一部《使徒行者》。電視製造業的同質化令香港製作公司陷入怪圈。

反觀內地電視劇卻在近十年飛速進步著。2011年《甄嬛傳》熱播,讓原本善於向內地輸入宮廷劇的香港,也在2012年引進這部劇。隨之,諸多大投資下,高製作水準、類型多樣化、拍攝技術先進的內地劇頻繁「侵入」香港市場。《武則天》的熱播讓範冰冰登上「Google香港2015熱爆關鍵詞搜索排行榜」;《無心法師》《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劇接連在TVB播出;而新版《射鵰英雄傳》更是在首播後拿到平均23.8點的超高收視,約175萬觀眾收看,創下內地劇在香港播出的新收視紀錄。

不僅是劇集從輸出變為引入,極具誘惑力的內地市場也吸引著香港演員。據悉,早年間TVB二線演員的底薪只有6000多港幣,即便是「雙料視後」佘詩曼,每集片酬也只有5萬港幣。但鄭嘉穎卻在拍攝完內地電視劇《步步驚心》後欣然表示,內地片酬比TVB高很多,內地拍一部戲相當於他在TVB拍很多部。鄭嘉穎說,他並不認為在香港拍戲不好,但香港拍來拍去都是一個班底,內地卻有很多新空間,「比如劇本、導演,接到一個好劇,讓大家都認識你了。《步步驚心》讓很多內地的製作人、觀眾知道我。」而在香港發展平平的劉愷威,在內地接連拍攝《如意》《盛夏晚晴天》等劇令其名聲大噪。他在接受採訪時也並不掩飾自己片酬翻倍的現實,「市場不一樣,收入肯定也不一樣,賣衣服也同理,一切都是市場需求在起槓桿調節。」內地開出翻倍的價格令蔡少芬、林峰、吳卓羲等一眾香港演員紛紛離潮來內地「吸金」,香港電視業不得不繼電視劇儲量不足後,進而面臨演員青黃不接的境況。

第三階段

香港與內地共生

合作「新港劇」成為趨勢

2016年,騰訊宣布將與TVB合拍《使徒行者2》,令沉悶已久的港劇重回內地觀眾視野。隨後愛奇藝在2017年推出《盲俠大律師》,騰訊注資《溏心風暴3》,優酷則以《反黑》展開港劇布局,「新港劇」成為新興概念,緊密聯結著內地和香港的電視劇製造業。

合作原因:彌補類型劇缺失,引進流量

談及與香港合作的初衷,不同視頻網站看中的方向各不相同。首先,港劇在行業劇製作方面的經驗,彌補了內地對於類型劇的欠缺。戴瑩表示,香港的類型化作品一直是愛奇藝自製版圖中所需的一部分,從早期的《壹號皇庭》《妙手仁心》到《刑事偵緝檔案》系列劇集都太過經典,這也是為何愛奇藝首先選擇和TVB合作《盲俠大律師》,「這個類型我們非常喜歡,它是TVB的強項,劇情中也有具有社會用意的案例在裡邊。」而作為「後起之秀」,內地對於香港幾十年成熟的電視生產工業也有著憧憬。「像TVB就擁有一批劇集製作能力很強,以及對工業化生產流程特別熟悉的製作團隊,他們對電視劇的理解很深,這是值得我們在合作中學習的地方。」戴瑩表示。

除此之外,隨著海外劇在引進上的限制越來越多,視頻網站也開始「懷念」由港劇帶來的高流量。據悉,2012年的《飛虎》、2014年的《使徒行者》和《飛虎2》均分別成為優酷的年度爆款劇。加上優酷於2013年與TVB籤訂了港劇的內地網絡播放權,第一年便取得了突破80億的巔峰流量,超越同期日劇、韓劇、美劇等其他國家和地區劇集的流量,無疑證明了港劇在內地有不小的市場亟待開發。「邵氏兄弟影業雖然一直以拍攝電影為主,但美劇節奏、電影品質、全生態鏈開發也是優酷在內容、製作和運營上堅持的標準,所以2016年邵氏影業便與我們一拍即合,決定與內地合作,做出最具香港特色的警匪題材,全面升級的《飛虎之潛行極戰》由此而來。」方思表示。

合作模式:內地出資金和技術,香港出題材和創意

內地與香港的合作模式通常是,內地提供資金和技術,香港提供題材和創意。戴瑩表示,愛奇藝自製團隊會從劇本階段就深度參與,而並非純的買賣關係。例如《守護神》是愛奇藝全額投資劇,《再創世紀》是愛奇藝與TVB聯合投資,共同製作。平臺、發行、宣傳,由愛奇藝來操作,製作和藝人大部分是TVB負責,「但創作階段,我們也希望和TVB一起開發,因為我們希望自己的「港片」在原有的基礎上能尋求突破。」

作為投資方的優酷,也會全程參與創作和製作環節,但策劃和劇本階段優酷會更多地與香港團隊溝通,「因為港劇有它自己獨有的特點和魅力,我們更多需要的是香港團隊的專業和經驗。優酷也會在人物故事、情感、演員的選擇上來給好的建議,因為要讓更多的內地觀眾代入人物和劇情。」方思說。

合作題材:以舊IP、行業劇為主

目前的「新港劇」大多數以衍生以往經典的香港IP為主,例如《使徒行者2》《再創世紀》《飛虎之潛行極戰》等。TVB節目及製作副總經理杜之克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幾部劇都是在內地有一定的認知,或者是大IP的作品,首先推出它們是為了讓內地觀眾重新接受港劇,「(我們想)做出在整體品位上比過去港劇有提升的劇集,拍出新風格。新港劇是我們的目標。」

優酷也表示,港劇鼎盛時期的經典作品有著強大的粉絲基礎,也經過了市場更迭下的嚴苛考驗,在觀眾中的影響力不言而喻,「我們需要考慮到用戶的喜好和收看習慣,以及代入感的問題,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吸引用戶花比較長的時間來看完一部劇。但我們與港劇IP的合作也僅是借用其劇名,在內容上我們也進行了全新的創作。」方思說。

除此之外,刑偵題材、商戰題材也成為內地「新港劇」最偏好的類型,例如《盲俠大律師》《反黑》等。戴瑩表示,TVB在商戰題材方面本就非常有優勢和經驗,《盲俠大律師》《再創世紀》無論是內容或是影響力,都可以讓TVB在內地充分發揮其特長。方思坦言,警匪題材比情感劇在視覺體驗上更有衝擊性,在故事節奏上更快,即便不是港劇迷也會被吸引,「而像香港情感劇就相對缺少粘性,以及一些香港本土化的幽默沒辦法完全讓內地觀眾代入、有共鳴,所以我們很少選擇這類。」

質疑:

「水土不服」?不能丟掉港味兒

雖然不用找資源就可以看到的「新港劇」受到不少港迷的擁護,但也有不少觀眾表示,這些港劇一旦接觸內地資源後,就失去了原本的「港味兒」。例如去年備受矚目的《使徒行者2》,TVB捨棄幾十年如一日的定點三機拍攝,轉而採用更加昂貴的4K攝影,畫面質感更像電影。該劇在首播14個小時後點擊量迅速破億,卻很快高開低走,情節上也拋棄了原來港劇中的市井氣和江湖氣,拍攝地以泰國為主,沒有了大眾熟悉的茶餐廳和油麻地。剛剛播完的《飛虎之潛行極戰》,雖然觀眾衝著名字和熟悉的演員而來,彈幕裡卻充滿了對於情節設定的質疑。

戴瑩認為,「新港劇」必然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但創新並非丟掉「港味」,「我們更多是在題材上進行創新,例如《盲俠大律師》《冒險王》等題材會和之前有不一樣的地方。而在製作時,愛奇藝也會從劇本階段就深度參與,提出一些意見,如內地網劇的準則及不太適合於劇內出現的元素等。畢竟我們也要考慮劇集在內地進行審批、發行、宣傳工作時的問題。」

而方思則認為,「新港劇」的水土不服主要是兩地的文化差異、表演方式差異、以及創作觀念差異帶來的。例如很多合拍劇都會優先選擇用內地演員搭配香港演員,甚至配音也是以內地配音為主,認為此舉可以適應內地觀眾的口味,收穫更泛眾的觀看群體。但在這一點上,優酷卻比較謹慎,「我們看到去年很多合拍劇都配音被罵,因為像港劇中每一位被內地觀眾熟知的演員都有他們固定的「聲音」,這是大家都熟悉的特點。所以在《飛虎》配音階段,我們也堅持國語版配音選用劇中主演的御用配音師,播出的效果就很好。而香港本土演員也可以更好地避免『水土不服『』」。

在方思看來,想要避免港劇不純正的途徑,就是內地製作方一定要保持專業,「我們絕不能強行改變港劇在內容創作上的原有邏輯,也不能強行加入不適合的內地演員,要保留港劇中最精髓的特點。」

相關焦點

  • 港劇《盲俠大律師》內地大火,TVB能藉助視頻網站東山再起嗎?
    《踩過界》《翻生武林》《乘勝狙擊》《超時空男臣》《降魔的》《迷》《誇世代》《同盟》《再創世紀》《不懂撒嬌的女人》等重點主打劇集均在不同程度上與內地視頻網站進行了密切合作,並且是以優酷、愛奇藝、騰訊為首的BAT視頻網站為主要戰略陣營。可見,綁定內地視頻網站似乎已經成為了TVB進入內地市場新的突破口。那麼,這種深度綁定的合作模式真的能讓TVB擺脫大環境下時代巨輪的困局嗎?
  • 為什麼tvb港劇的國語配音很特別, 沒有臺灣腔也沒有內地腔!
    港劇很多人都喜歡看,尤其是tvb出品的港劇經典的實在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港劇一般都有粵語版和國語版,粵語版一般都是用演員的原聲,而國語版一般都是要配音員來完成,經常看國語版港劇的網友,想必對這些配音員的聲音都非常熟悉了,加上這些配音員的聲音辨識度高,所以,一聽到這些國語配音,大家就能猜到這一定是港劇!
  • 《盲俠大律師2》《使徒行者2》大批港劇來襲,TVB藉助內地視頻網站或將迎來「二次開花」?
    《踩過界》《翻生武林》《乘勝狙擊》《超時空男臣》《降魔的》《迷》《誇世代》《同盟》《再創世紀》《不懂撒嬌的女人》等「十三套」重點主打劇集均在不同程度上與內地視頻網站進行了密切合作,並且是以優酷、愛奇藝、騰訊為首的bat視頻網站為主要戰略陣營。 也就是說,短短幾年內,TVB已找到進入內地市場新的突破口——綁定內地視頻網站。
  • TVB劇將在內地視頻網站同步播出 觀眾可第一時間追港劇
    而在廣東館舉行的騰訊視頻影視劇推介活動透露,《宮心計2之深宮計》將於5月21日在騰訊視頻和TVB同步播出,雙方還將聯手打造《使徒行者3》、《鐵探》等精品劇集。廣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劉小毅表示:「粵港人緣相親、地緣相近、文緣相同,雙方一直在積極探索全方位的交流合作。」
  • 經典TVB港劇盤點~話說多懷念黎姿宣萱她們還在TVB的港劇~
    記憶中經典的TVB經典港劇,你看過多少?童年的那些記憶你還記得嗎?
  • 除了同步播、定製劇,TVB「北上」還能給內地視頻網站帶來什麼?
    從劇名我們不難發現,《法證先鋒4》已是TVB港劇「法證」系列的第四部,播出時少不了被拿出來跟前作比較。如果說前三部只是在7.5分至8.5分之間小打小鬧,第四部的5.3分足以警示TVB,高質量高口碑的港劇時代是否一去不復返了?其實這不是內地視頻網站第一次和TVB合作同步播出港劇劇集。
  • 水土不服?新港劇重要的是留住港味兒
    今年上半年,多部港劇接連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線,其中包括優酷與邵氏影業合制的《飛虎之潛行極戰》,騰訊出品的《東方華爾街》,愛奇藝與王晶合作的《冒險王衛斯理》系列等。這些港劇的共同特點是內地與香港共同製作,由內地投資、宣發,香港主控創作和拍攝。而這類帶有內地基因的「新港劇」,也成為近兩年視頻網站主打的自製劇類型。
  • 專訪TVB杜之克:從《鐵探》探究「新港劇」制播合作新模式
    當下,「新港劇」成為新興概念,緊密聯結著內地和香港的電視劇製造業。從傳統播放平臺到新媒體擁抱內地尋找港劇新氣質當前,視頻網站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因此,兩者的資源優化配置為打造優質「新港劇」提供著強有力保障。「所謂的新港劇,我覺得最大的區別是,我們希望能夠用好各種資源,在製作的方法、創作的規模以及野心都必須要跟現在整個亞洲最好的團隊去比較,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做出好的內容,觀眾才會喜愛。」杜之克說。
  • 發現TVB親生仔!想免費看經典港劇,來這個App,太多驚喜!
    《新笑傲江湖》豆瓣2.4。是不是很無奈?很崩潰?很無語?很想打人?我只想說,看這種劇,就是沒事兒找抽型!有經典版《尋秦記》和《笑傲江湖》,為什麼要看新版?看看兩版令狐衝,沒有對比,沒有傷害!去哪裡看這兩部劇呢?哈哈,當然是有備而來!
  • 如何第一時間免費追看tvb港劇?比如《棟仁的時光》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收養我,一起睇劇啦:)曾幾何時,港劇也曾霸佔過內地電視螢屏,《苗翠花》《狀王宋世傑》《陀槍師姐》《鬥氣冤家好兄弟》(就是吳Ron和陳三苗的《學警雄心》)《烈火雄心》《大唐雙龍傳》等等tvb劇集當年都在內地衛視播過。
  • 從背靠內地到擁抱內地——港劇走入「新世紀」
    新華社香港10月31日電 題:從背靠內地到擁抱內地——港劇走入「新世紀」新華社記者劉斐、仇博、丁梓懿入夜,香港的邱小姐用平板電腦點開當日更新的《使徒行者3》劇集,慰勞自己在中環辦公室一天的忙碌。此時,1200公裡外的陳先生也在上海家中用手機追看同一劇集。
  • 8.8分tvb新劇《香港愛情故事》,能否讓「北上」的港劇重回巔峰?
    截至撰稿,這部並未通過任一內地主流視頻網站購買播出的tvb劇,在豆瓣上已經收穫了8.8分的好成績,更因其十足的「港味」被觀眾贊為2020年度的tvb劇之光。與此同時,「北上」與主流視頻網站合拍產出新作,成為了港劇「逆天改命」的重要選擇。與「生於香港、播在香港」的《香港愛情故事》不同,近幾年有多部香港、內地合拍影視作品,登錄內地主流視頻網站。「合拍」的形式愈加常見,曾經的「港劇」們搖身一變成為了各個視頻網站的座上賓,多以「超級網劇」的模式問世。
  • 為什麼現在電視上都看不到港劇了?這有什麼原因嗎?
    大家好,我會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新鮮資訊,喜歡的朋友請點擊一下關注,謝謝大家的支持小編從小看港劇長大,最近幾年,由於有線電視放棄維護,小編家裡的電視信號由有線電視信號轉為了電信電視信號,雖然電信電視高清,頻道多,但致命的缺陷是沒有香港那邊的電視臺直播了,現在就連香港電視臺那邊的任何一個片段都沒有,本來小編在新裝的時候電視頁面上有個tvb專欄的,可是現在已經沒有了,小編看港劇只能在網上看了。
  • 《機動部隊》還原經典港片元素 港劇回潮,講好故事才是尊重經典
    為了符合內地觀眾的觀看習慣,這部港劇也採用了國語、粵語雙配音,觀眾在視頻網站觀看時可以自行選擇音軌。故事和拍攝質量都屬上乘的港劇,一直都是視頻網站打開內容市場、留住觀眾的一大利器。自2013年開始,優酷就率先與TVB開啟版權合作,引進大量正版港劇,同時實現新上港劇在網站的同步更新。
  • TVB全面推出內地合拍劇、同步劇 港劇迷有福了
    原標題:港劇迷有福了 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這兩年,越來越多港劇出現在內地視頻網站的平臺上。近日,TVB公布了2018年度的劇集計劃,其中既有能讓內地觀眾同步收看、原汁原味的港劇,也有與內地影業合作的經典IP,題材更涵蓋醫療、律政、商戰、警匪、傳奇、科幻等類型,演員陣容和製作規模也有所提升。 《飛虎》《宮心計2》回歸 TVB與內地的合拍劇漸增,將於4月6日在優酷上線的超級網劇《飛虎之潛行極戰》便是其中之一。
  • 港劇:從背靠內地到擁抱內地
    曾經,生活化場景、戲劇化情節、類型化工業模式等成就了港劇的風格與吸引力,但隨著內地影視業發展、海外電視劇競爭加劇以及播放平臺、受眾需求、製作模式等的變化,港劇市場份額大量流失,影響力也不如過往那般輝煌。   有人說,如今的港劇港味淡了。「港味是港人生活的反映,只要港劇中的生活與體驗是香港的,那麼就是有港味的。」
  • 2018年至少6部新TVB港劇,內地有獨家播放權,都不用看盜版了……
    這幾年,多少人看港劇不是盜版的?除非你家裡可以像廣東地區一樣,可以買到機頂盒什麼的,正常收看到翡翠臺。不然大部分的TVB劇迷,不是從網盤追劇,就是從什麼港劇網這類盜版網站追劇……但,以後可能都不用啦!TVB一直都還有想打開內地市場的野心,這幾年因為種種原因所以很多在翡翠臺播出的新TVB港劇,大多時候都只是提供給香港觀眾、海外市場觀看。不過前幾年,TVB找到了一個渠道,那就是和騰訊、愛奇藝、優酷多個視頻平臺合作,以合拍劇形式闖進內地市場。而在日前盛大舉行的2018年香港國際影視展上。
  • 超強IP續航能力,《使徒行者3》開闢港劇探索內地市場新路徑
    《創世紀》《溏心風暴》《法證先鋒》等經典劇集紛紛成為TVB與內地流媒體平臺合作後打開內地市場的關鍵。為了擁抱年輕觀眾以及內地市場,TVB與優愛騰三家視頻網站展開密切的戰略合作。視頻網站不僅通過用戶數據幫助TVB了解當下年輕觀眾的觀劇口味,還通過資金支持的方式與TVB共同分擔劇集製作成本。而這讓TVB在改革和創新上也有了更多的嘗試,試圖重塑TVB和港劇在整個市場和觀眾心中的印象。就這樣,一批「新港劇」應運而生。
  • 超強IP續航能力,《使徒行者3》開闢港劇探索內地市場新路徑
    截至目前,該劇在騰訊視頻播放量達到4.9億,在騰訊視頻電視劇熱搜榜單位列第二。作為TVB近幾年最為知名的IP,《使徒行者》不僅承載著觀眾對於TVB和港劇的期待,還成為了港劇轉型、TVB與內地平臺聯合創作內容的「試驗品」。隨著TVB和優愛騰合作的愈加緊密,新港劇或將成為內地劇集市場中備受期待的一大品類。
  • 《蝕日風暴》:它不是「新港劇」,是一部更好看的港劇
    與以往港劇有所不同的是,《蝕日風暴》不再是一部內地視頻平臺的「買賣劇」,而是一部優酷的「定製劇」,優酷不僅僅是播出平臺,更參與了《蝕日風暴》的製作。這也讓此劇的「身世」更複雜了幾分。港劇?「新港劇」?只是一個名詞而已隨著網劇《無間道》和《蝕日風暴》的熱播,由香港團隊製作、大陸視頻平臺播出,或者由平臺方進行定製的「新港劇」成為了人們議論的話題。梁家樹「新港劇」的「新」體現在何處?梁家樹介紹,首先是在製作手法上的創新,香港和大陸有著不同的文化底蘊,自然會造成觀眾的審美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