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TVB大有在內地市場捲土重來之意。
8月1日,一部由TVB和愛奇藝聯合出品的都市探案題材劇《盲俠大律師》正式回歸愛奇藝視頻網站。該劇第一季完結之後,收穫諸多網友好評。其豆瓣評分高達8.0分,絕大部分網友認為該劇將會進入「年度網劇10強」之內,主演王浩信(飾演文申俠)還曾被自媒體大號毒舌電影認定為「年度港劇視帝」。因此,第二季《盲俠大律師》的回歸被網友寄予諸多厚望,甚至業內一度傳出TVB或將在內地市場迎來第二春的相關言論。
其實,早在去年TVB 50周年的盛大慶典上,TVB想要開拓內地市場之心便已初露端倪。在大會上,其公布的諸多年度大戲《溏心風暴3》《使徒行者2》《深宮計》,以及隆重介紹的《老表,畢業喇!》《踩過界》《翻生武林》《乘勝狙擊》《超時空男臣》《降魔的》《迷》《誇世代》《同盟》《再創世紀》《不懂撒嬌的女人》等「十三套」重點主打劇集均在不同程度上與內地視頻網站進行了密切合作,並且是以優酷、愛奇藝、騰訊為首的bat視頻網站為主要戰略陣營。
也就是說,短短幾年內,TVB已找到進入內地市場新的突破口——綁定內地視頻網站。除去正在愛奇藝播出的《盲俠大律師》外,老港片《使徒行者2》也將在今年上線騰訊視頻。而這種深度綁定的合作模式是TVB在內地市場的最大一次規模舉動,究竟兩者之間是如何進行合作的?TVB又能否可以憑藉著視頻網站的東風在內地迎來「二次開花」?
上世紀八九年代,香港影視、娛樂業得到空前繁榮。當時曾流行過這樣一句,「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無線電視(TVB)的節目」,此話一句道破了TVB當年的影響力。《上海灘》《創世紀》《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大量經典華語影視作品更是在一代人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記;周潤發、成龍、梁家輝等一批香港明星更是影響華語中外,在世界各地均持有一定名氣。
不過,好景不長。隨著大量內地資本進入港臺、香港電影人來內地市場謀生存、香港藝人大量出走的事件發生之後,香港的娛樂事業便一蹶不振。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010年起,TVB的盈利增長速度就開始放緩,並在2014年出現五年以來的首次淨利潤下滑。隨後在2016年,TVB發布首個盈利警告,稱 2016年全年年度的盈利較上年下跌約55%-65%。
而這業務的節節衰退,直接造成的影響便是TVB市值的大幅度縮水。據了解, 2011年香港「殼王」陳國強、HTC創始人王雪紅、私募基金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接手收購TVB 26%股權時,公司整體估值為241億港元,而現在TVB市值僅有133億,跌去了45%。雪上加霜的是,就在今年2月份,傳奇影業收購了TVB 29.9%的股份正式成為了TVB單一最大股東,造成了「中資」搶佔香港電視業的尷尬局面。
與此同時,內地視頻網站的發展情況卻與TVB形成鮮明對比。近年來,視頻網站風頭正猛,不僅擁有著電視臺無法比越的資源優勢,其長久以來的虧損困境也得到了進一步改善。而隨著越來越多的電視劇爆款出現在視頻網站之後,網劇的傳播速率變得越快。這或許也是TVB選擇與視頻網站「聯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盲俠大律師》並非是第一部TVB與視頻網站的聯姻之作。早在2013年,優酷土豆集團就已成為TVB獨家合作夥伴,籤下了未來兩年內所有TVB劇集及節目在視頻網站上的播放權。2013年,港劇頻道在優酷創下了80億巔峰流量,超過了美劇、日劇、韓劇的流量。而 《衝上雲霄2》在優酷的播放量已累計超過7億,集均播放量達到1600多萬。
隨後的幾年內,也不斷出現中方資本與TVB進行密切合作的相關事件。比如,阿里巴巴娛樂寶與TVB達成合作協議,包括電影電視劇製作,電子商務及周邊衍生商品的開發等;中國資深傳媒企業家黎瑞剛通過投資TVB間接成為其股東,藉助TVB進一步打開內地市場等。
這也由此說明:TVB和視頻網站的合作是大勢所趨。在過去的數十年裡,TVB在製作電視劇上早已練就一身本領。他們不僅擁有一批劇集製作能力突出的團隊,同時在電視劇內容創作方面,TVB 也有著巨大創作力和IP 「再開發」能力。此次,兩者正式聯姻,一來,TVB 可以綁定視頻網站作為「救命稻草」,順勢解決自己內部存在多年的財政危機問題。二來,從內地市場發展來看,兩者的強強聯合既可以讓觀眾看到更多、更為精彩的純式港片,更重要的是,它將為內地電視劇類型發展帶去更多的可能性。
毫無疑問的是,TVB與視頻網站的合作已成板上釘釘。而對於這種合作模式,觀眾秉持著較為不同的態度。部分觀眾表示「TVB+視頻網站」的這種打法有利於TVB劇在內地市場發展;另外一部分網友卻認為這種合拍方式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港片的味道」。那麼,TVB在與內地視頻網站合作之時,究竟採取的是何種方式?又是否真的如網友所言合拍方式會帶來「港片不純」的負面影響?
娛樂獨角獸在整理相關資料時發現,TVB與視頻網站的這次合作已經不在是普通合拍片所持有的版權合作,而是打通雙方藝人、平臺資源的一次深度合作。其中,TVB主要負責製作和演員部分,視頻網站則主要負責的是宣發和平臺。簡而言之,TVB主內容,視頻網站主推廣。
兩者分工如此明確,TVB又擁有著一批劇集製作能力和對工業化生產流程特別熟悉的龐大製作團隊,按理來講,其首部試水之作《無間道》應當在內地市場取得不錯反響。畢竟該劇無論是從製作班底還是演員陣容上來看,都可被稱為一部十足的TVB劇。
然而,該劇自播出之後,網絡間卻出現一批「港片不純」的質疑聲。《無間道》作為一部全香港製作劇,劇中70%戲份都在香港取景,無論畫面還是節奏都還保持著地道的港風,但為了便於內地觀眾觀看,配音改為普通話,嚴重影響了觀劇的舒暢感。對此這種現象,監製梁家樹對此作出解釋:內地與香港兩地文化差異存在明顯區別,越想遷就,反而越吃力不討好。
事實上,監製梁家樹所言也反映了此前部分TVB劇來內地謀求發展所面臨的一大困境。「港片不純」的相關言論也在暗示TVB劇在進入內地市場後,本土化準備不夠充分,而《無間道》的首次失利也是因其「水土不服」原因所至。由此看來,TVB與視頻網站的合作模式並非一件容易之事,而其首要面臨的巨大難題便是如何克服「水土不服」這個千年難題。
「改革」之後凱旋歸來,
TVB將借視頻網站迎來「二次開花」?
如果說去年《無間道》的失敗還只是TVB進入內地市場的試水之作,那麼當下這部正在播出的《盲俠大律師》便是TVB進入內地市場的「捲土重來」之作。或許是吸取了前作失敗的經驗教訓,這部《盲俠大律師》無論是從題材類型、播出方式,還是語言方面,都與早前的TVB劇都有所不同。而最值得一提的則是,該劇在播出方式上的巨大改革。
《盲俠大律師》採取的是內地近來較為流行的「先網後臺」播出方式。該劇總共28集,採用美劇慣用的季播模式進行播放。而在以往,TVB劇的播出方式大多數仍屬於日播模式,即便是傳至內地市場也還存在著「時差「問題。現如今,TVB與視頻網站合作之後將「時差」難題得以解決,對其自身發展來講也是好事一件。
而此前《無間道》失利的一大重要原因在於「水土不服」,《盲俠大律師》在這方面較前作也儘量做到了揚長避短,尤其是愛奇藝視頻網站為其特意推出的「粵語版」不僅有利提高了該劇播放數量,更為之後進入內地市場的TVB劇作出了正面榜樣。
TVB製作副總經理杜之克曾坦言:《盲俠》雖沒能達到我們本來期待的更高反響,但它在周末檔播,收視也沒有比同檔其它劇差,所以並不算失敗。同樣在內地,雖然點擊率相比其它內地網劇來說也沒有很突出,但它的口碑出來了,我們已經覺得很滿意,很高興了。
可以說,TVB藉助視頻網站再次復出是一項明智之舉。儘管其在合拍片的路上也曾遭遇「水土不服」困境,但從《盲俠大律師》的點滴改革來看,TVB在內地市場的探索之路以漸漸明朗。未來還將會有《使徒行者2》《溏心風暴3》《深宮計》《再創世紀》等諸多TVB劇藉助視頻網站東風陸續進入內地,相信在順應時代潮流換血渙肉、取長補短實現創作本身和創作之外的這條道路上,TVB在內地市場發展尚且客觀。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應聘簡歷發送郵件:yldjs001@126.com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可掃我
微信號:yldjs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