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無數看過《海上鋼琴師》的人,假設同一個問題:如果1900下了船,會有怎樣的結局?
故事的答案,或許就藏在這部同為朱塞佩·託納多雷導演的電影裡——《最佳出價》。
以「時光三部曲」(《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聞名於世的朱塞佩·託納多雷,一生從未停止過通過作品進行自我探尋。
換言之,他亦是不斷將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猜忌、訴求以及迷惘放置在自己的每一部電影中。
比如今天要點評的這部《最佳出價》,就是朱塞佩的佳作之一,是他2013年的作品。
不同於他以往的作品風格和敘事載體,《最佳出價》並沒有像1990年的《天倫之旅》那樣,將人物之間的關係擺在桌面上。
或者可以這樣理解:至少在故事的前2/3部分,一切都只是看上去的那樣,但到故事的最後就會發現,一切都是「贗品」。
說到「贗品」,接下來就簡單介紹下這部電影的情節。
作為世界頂級的鑑賞師兼拍賣師,奧德曼最大的愛好就是收集女人肖像名畫。直到一位「姍姍來遲」、名為克萊爾的女子闖入他的生活,奧德曼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故事的最後,褪去所有鎧甲、也展現全部軟肋的他,輸得一敗塗地。
這幅畫,也有點睛之筆的作用,以此展開,是奧德曼的愛情+年齡
直接進入正題,文章接下來就從「誠信、愛情、真相」這三大主題切入,深入分析這部看似連環局、實則早已「命中注定」的電影。
故事進行到大約20分鐘的時候,有一幅畫作一閃而過。但回過頭去看,這幅畫實為整部電影的「開鎖密鑰」。
在奧德曼接到自稱克萊爾的女子那單奇怪的委託開始,整部電影就瀰漫著詭異的氣息。
總之,故事在不知不覺中,會突然呈現出一種斷崖式的「急轉直下」。
若說「下」,似乎又不太合適。因為任誰都能看得出來,奧德曼自己也越來越像心癢難耐的潘多拉,試圖通過一切方法去打開這個「從天而降的魔盒」。
就在奧德曼撿到第一個齒輪後不久,那副被譯作《誠信》的畫就出現了。
在畫作的右下角,有著形狀極為相像的齒輪,而天生擅於「在細節中發現未知和真相」的奧德曼,拿著放大鏡定格了這個帶有宿命色彩的瞬間。
回到畫作本身來說,這幅畫的名字也頗有意思。
奧德曼和他的「好朋友」比利經常會做局:如果奧德曼看上一幅畫,比利就負責坐在下面叫價,畫作到手後,奧德曼通常會付給比利雙倍的價錢,然後將畫作放進自己的「藏畫閣」。
只是有一次,奧德曼利用自己的權威性撒了謊。那副在顧客家中發現的女子肖像圖,實為真品,卻被奧德曼說成是仿品。鑑於他的「說一不二」和「從不出錯」,所有人都相信了他。
但等到比利由於一個小失誤錯失這幅畫之後,奧德曼大發雷霆並道出實情:那副畫是真品,價值約為800萬英鎊。
雖然故事發展到後面,比利趁著買主資金周轉不靈,花25萬將這幅畫再次購回。但或許,一切的一切,就從那時已經埋下伏筆。
這段小插曲結合前面名為《誠信》那副畫來看,就是奧德曼這一生最後結局的寫照和預言:只要一次失誤,或許就會失去誠信、失去友誼、乃至失去整個世界。
最初出現在畫面裡的奧德曼,是傲慢且偏執的。
面對秘書善意的提醒「主顧們可能會因此發瘋,甚至自殺」,他會毫不猶豫地說出「那就讓他們自殺好了」這樣的話。
而且在奧德曼主持的拍賣現場,三方競價渠道(現場、電話、網際網路)都不拖泥帶水,奧德曼的叫價方式也與眾不同——沒有常見的「123」思考時間,他覺得差不多、他感覺沒必要或不會再有人往上叫價的話,就會一錘定音。
他保持著和所有人的距離,也留給全世界一個神秘的背影,直到克萊爾這個更為神秘的人出現。
她遲遲不現身,又有怪病在身,還會在和奧德曼不斷熟悉以後,變著法的折騰後者。
整部電影的這段情節的整體,都頗有畫面感。
在這場亦搏亦作的你來我往之中,克萊爾成功地將那條拔河繩子逐漸拽向自己。
她說自己不能出門、不能見人,這一設定本身就帶有巨大的BUG。奈何火眼金睛可以瞬間辨別真偽的奧德曼,卻從一開始就栽在這拙劣的伎倆之中。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
在真相面前看不清自己,在假象之中不可自拔的樣子,奧德曼和甄士隱跨時空握了個手。
在電影當中,也有一句比較經典的「註解」:
假的上面也是會有一些真實的東西,在臨摹他人繪畫之時,偽造者無法抗拒誘惑會將他自己的東西加上去,偽造者最終會背叛自己,顯露出自身的藝術敏感度。
奧德曼知曉一切、洞悉所有,卻仍逃不開「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思維慣性。
且直到故事的最後一刻,他才明白克萊爾那句「你要相信我愛你」,究竟為何在那時那地脫口而出,又格外動情。
《最佳出價》中,真正的克萊爾一直就坐在大宅子對面的咖啡廳門口——年復一年,且記憶力超群。
她記得奧德曼來的次數,記得所有不同尋常的細節,但奧德曼卻是在第10次進這家店才知道一切,彼時的假「克萊爾」和那些做局的人,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看這部電影,會有一種「扼腕嘆息」的感覺。因為奧德曼有太多太多次機會,可以知曉這一切本是騙局。
......
多到難以置信,但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奧德曼居然就在這一段又一段拙劣且赤裸的把戲中,一步又一步走向深淵。
他以為自己和「克萊爾」互為鎧甲和軟肋,卻不曾想,只有他將所有的防備和心血都交了出去,只有他而已。
可真的只有他而已嗎?
這也是《最佳出價》留給所有人的最後問題。
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樣,你願意相信哪一個版本的故事?你又願意相信哪一個版本的結局?
回到《最佳出價》中來,看完之後你也不妨問問自己:「克萊爾」,愛過奧德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