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一院完成全國首例經心尖二尖瓣「緣對緣+腱索」修復手術

2021-01-10 瀟湘晨報

心臟被稱為人體「發動機」

這臺發動機裡有很多瓣膜

其中的二尖瓣就像兩個降落傘

通過緊密的貼合,控制血液流動

從而保證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運行

以往,這些瓣膜壞掉了

只能開胸、開心進行修復或置換

隨著微創介入技術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瓣膜病患者可以享受

不開胸就治療疾病的紅利

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是一種常見的瓣膜病

傳統治療中需要開胸打開心臟進行手術

而微創介入避免了「開心」帶來的風險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

日前完成了全國首例

經心尖入路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腱索」修復手術

73歲的袁大伯(化名)不僅做了首個「吃螃蟹」的人

而且術後1天就能下床行走,術後5天就出院了

突發:73歲老伯睡覺喘不上氣 一查是心臟閥門壞了

「老太婆,老太婆……」袁大伯邊喊邊拍醒了枕邊的妻子。

「怎麼了,老頭子?你不要嚇我!」

「呼~呼~氣上不來了,難過啊……」

「來,來,坐起來,我給你拍一拍。」袁大媽邊說邊摩挲袁大伯的後背,「有沒有好點?」

這是今年7月初某個凌晨的一幕,隨後,袁大伯就被家人送往衢州當地醫院就診,被查出二尖瓣後葉脫垂伴重度關閉不全,進行了強心利尿等對症治療後,情況稍有好轉。

但僅過了一周,袁大伯就感覺到咽喉部不舒服,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一樣,並且胸悶氣急也有所加重,尤其是在晚上平躺睡覺時,感覺呼吸越來越困難,整晚睡不了一個好覺,一家人又慕名來到浙大一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就診。

接診的心臟大血管外科副主任李偉棟主任醫師經過仔細詢問,發現袁大伯的病根早就落下了。據大伯回憶,大約十年前他就常常出現快速走路或劇烈運動後氣喘氣促的症狀,但休息後就會得到緩解,也就壓根沒放在心上,「年紀大了麼,體力總是跟不上的,也正常的。」直到最近,連平地走個百來米這些輕度活動都會帶來氣急,袁大伯的情況明顯加重了。

「我們對他進行了一系列心臟檢查,發現問題比想像的還要嚴重。」李偉棟副主任說,超聲心動圖顯示,袁大伯二尖瓣腱索斷裂,導致二尖瓣脫垂伴重度關閉不全,左心室也比正常的偏大將近一半,心功能評級為3級,已經出現了心衰。「我們判斷他的病情主要是由於二尖瓣脫垂造成的,並且前葉和後葉都出現了脫垂,以後葉脫垂最為嚴重,如果再不進行治療,心功能將越來越差,心衰加重,隨時存在猝死的風險。」

糾結:就像降落傘斷線一樣危險 他卻拒絕開胸、開心手術

二尖瓣是人體心臟的重要結構之一,由兩片瓣膜組成一個單向閥門,形似一把降落傘,二尖瓣的降落傘模型,兩個瓣片稱為前葉和後葉,它們互相接觸並密封瓣膜,防止血液在心臟泵送時回流,這就像降落傘的傘蓋,用流動的空氣衝開,然後被腱索拉住。

浙大一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馬量主任醫師解釋,二尖瓣脫垂就相當於降落傘上的繩索斷了,傘面變得不規則,影響了閉合的精密度,瓣膜之間出現了縫隙,血液就會從左心室反流至左心房,造成血流循環紊亂,久而久之會導致心臟變大,影響心功能。

二尖瓣瓣膜就像兩把降落傘一樣

二尖瓣脫垂相當於降落傘上的傘架斷了

心臟閥門壞了,該怎麼治療?這是袁大伯一家最為關心的。醫生告訴他們,像他這樣的二尖瓣脫垂引起中重度關閉不全的患者,常規手術需要先打開胸腔建立體外循環,再打開心臟暴露病變的瓣膜,直視進行瓣膜修補或置換。

儘管知道自己病情的嚴重性,但袁大伯聽到這個方案後,還是直搖頭。「不行不行,開胸就是個大手術了,還要開心,我不治了,我要回去!」不論家人怎麼勸,他都不同意,這個執拗的老爺子心裡想了無數種可能性,就是怕挨這一刀。

神奇:25分鐘微創介入手術 人工腱索微創修復

馬量主任組織了科室大討論,認為可以通過微創介入的方法修補袁大伯自身的瓣膜,這種方法只需要在患者皮膚上開一個3-5釐米的切口,在心尖切開0.5釐米,將導管放置入患者心臟內,找到病變的地方進行修補。「這種方法避免了開胸、開心、建立體外循環,對袁大伯這樣的高齡、高危患者來說,可以大大降低風險,減輕創傷,加速康復。」

8月1日,馬量主任、李偉棟副主任微創團隊與阜外醫院潘湘斌主任團隊合作為袁大伯實施了全國首例經心尖入路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腱索修復手術,「這個手術的原理就是要重建腱索。」馬量主任介紹,操作時導管在超聲引導下直達二尖瓣,採用一種特殊的人工腱索系統,將其精準植入前後瓣葉,錨定在斷裂的地方,並在後葉另植入一根人工腱索進行微調加固。

手術團隊合影

為了提高脫垂部位的穩定性,在保證不影響血流動力的情況下,醫生將前後瓣脫垂部位邊緣進行了緣對緣縫合,「這次我們使用的是國內自主創新的新產品,有入路短、定位精準、操作便捷、錨定成功率高等優勢,像袁大伯這類二尖瓣脫垂引起的中重度關閉不全患者基本都可以接受這項新技術進行治療。」

手術非常成功,從導入器材到植入成功僅耗時25分鐘,手術效果立杆見影,術後二尖瓣反流量由大量反流轉為無反流,瓣膜功能即刻恢復正常。

術前:大量彩色反流

術後:0反流

袁大伯術後康復順利,術後第1天便可自己下床活動,術後5天,順利出院,出院前複查顯示二尖瓣已經沒有反流,恢復效果極佳。「效果非常滿意,我呼呼睡了好幾晚完整的覺了,走路也不喘了。」袁大伯說道。

袁大伯與醫護人員合影

瓣膜病微創介入技術成新趨勢

心臟瓣膜病是一種好發於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在我國,7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病率約為3%至5%,其中約有三分之一患者是二尖瓣瓣膜病。

二尖瓣脫垂的原因多種多樣,隨著年齡增長,瓣膜和腱索本身就會出現功能的退行性病變,而受冠心病等疾病的影響也可能出現缺血性病變,「這是因為腱索需要冠脈供血保持營養,而冠心病會影響冠脈血供,當血供不足時,腱索就會缺血壞死,很容易斷裂,引起脫垂。」馬量主任介紹,隨著微創介入適應症越來越廣,科室已經在主動脈瓣置換、二尖瓣修補置換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成熟的技術,讓越來越多的患者惠享技術紅利。

浙大一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為浙江省首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是浙江省最大的心臟大血管外科診治中心和帶頭學科,2019年復旦醫學學科排行榜華東地區前五位。年完成心臟外科手術1600餘例(佔浙江省心臟外科手術比例近四分之一),其中心臟瓣膜手術量每年超過1000臺,僅微創二尖瓣手術達300餘臺,名列全國第4。

在微創介入主動脈瓣領域,目前是浙江省唯一,全國為數不多的能同時開展經心尖和經股動脈TAVR(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的心血管外科微創瓣膜中心,自2016年開展首例TAVR以來,開創多項全國或全省首例:

2016.9浙江省首例心外科經心尖主動脈瓣置換TAVR術;

2017.12全國首例Type 0型二葉化主瓣經心尖TAVR;

2019.1全國首例經股動脈TAVR聯合分期腔鏡肺癌根治術;

2019.4全國首例經心尖TAVR聯合同期腔鏡肺癌根治術;

2019.6全省首例經股動脈主動脈瓣「瓣中瓣"TAVR手術。

2019年度TAVR手術量在華東地區心外科位列前3位,全國心外科前15位。

浙大一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微創瓣膜團隊銳意進取,團結奮進,將不斷向高難度、高技術含量的醫療創新技術發起挑戰,未來將有更多地微創二尖瓣修復系統為二尖瓣脫垂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微創介入修複方案,造福更多危重心臟瓣膜病患者。

浙大一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專家門診情況

(原標題《心臟裡的「降落傘」壞了,微創不開胸完美修復!浙大一院完成全國首例經心尖二尖瓣「緣對緣+腱索」修復手術》,編輯 何雙伶)

【來源:浙報融媒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浙大一院完成全國首例經心尖二尖瓣「緣對緣+腱索」修復手術,七旬...
    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是一種常見的瓣膜病,傳統治療中需要開胸打開心臟進行手術,而微創介入避免了「開心」帶來的風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日前完成了全國首例經心尖入路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腱索」修復手術,73歲的袁大伯(化名)不僅做了首個「吃螃蟹」的人,而且術後1天就能下床行走,術後5天就出院了。
  • 心臟裡的「降落傘」壞了,微創不開胸完美修復!浙大一院完成全國...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 日前完成了全國首例 經心尖入路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腱索」修復手術 73歲的袁大伯(化名)不僅做了首個「吃螃蟹」的人
  • 浙大二院應用DragonFly(TM)完成首例DMR二尖瓣修復手
    2020年8月11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建安教授團隊應用由杭州德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經導管二尖瓣瓣膜夾系統(DragonFly™)成功為一位83歲高手術風險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P1區脫垂)成功實施了經股靜脈二尖瓣修復手術,這是浙二醫院繼7月23日DragonFlyTM經股靜脈二尖瓣修復手術(FMR)後完成的DragonFlyTM首例退行性二尖瓣關閉不全
  • DragonFly(TM)完成缺血性心肌病FMR經股靜脈二尖瓣緣對緣修復手術
    杭州2020年8月21日 /美通社/ -- 2020年8月18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建安教授團隊應用DragonFly™二尖瓣瓣膜夾系統成功為一位患有缺血性心肌病的重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患者完成了經股靜脈二尖瓣緣對緣修復手術。
  • 浙二團隊用國產經股靜脈二尖瓣瓣膜夾系統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人體...
    在全球領域,二尖瓣的介入治療仍是一大挑戰,目前國內採用微創不開刀方式治療二尖瓣疾病的醫學中心數量極少,手段有限。7月23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建安教授團隊(以下簡稱「浙二團隊」)應用經導管二尖瓣瓣膜夾系統(DragonFly™),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人體臨床應用。據了解,這是中國第一款完全自主研發的經股靜脈二尖瓣修復技術成功應用於臨床。
  • 中國經股靜脈二尖瓣修復器械 DragonFly 首例手術成功
    杭州2020年7月25日 /美通社/ -- 2020年7月23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建安教授團隊應用由杭州德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經導管二尖瓣瓣膜夾系統(DragonFlyTM)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人體臨床應用。
  • 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華中地區首例經導管微創修復二尖瓣
    在不開胸、心臟不停跳、不用X-光射線的情況下,華中阜外醫院總院長助理、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院長助理潘湘斌教授、結構性心臟病中心副主任謝湧泉、麻醉中心副主任段福建、華中阜外醫院副院長程兆雲教授等,用微創方法,在超聲引導下,為一位二尖瓣重度脫垂的老年患者成功實施了修復手術。這是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二尖瓣修復系統在華中地區首次「亮相」。
  • 浙大二院應用DragonFly完成首例DMR二尖瓣修復手術
    醫藥健聞2020年8月15日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建安教授團隊應用由杭州德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經導管二尖瓣瓣膜夾系統(DragonFly)成功為一位83歲高手術風險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P1區脫垂)成功實施了經股靜脈二尖瓣修復手術,這是浙二醫院繼7月23日首例DragonFlyTM經股靜脈二尖瓣修復手術(FMR
  • 華中地區首例經導管微創修復二尖瓣手術成功開展
    圖片來源:華中阜外醫院 人民網鄭州10月30日電 (石國慶)10月28日,一臺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華中地區首次實施的經導管微創二尖瓣成形術在華中阜外醫院成功開展。 在不開胸、心臟不停跳、不用X-光射線的情況下,華中阜外醫院總院長助理、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院長助理潘湘斌教授、結構性心臟病中心副主任謝湧泉、麻醉中心副主任段福建、華中阜外醫院副院長程兆雲教授等,用微創方法,在超聲引導下,為一位二尖瓣重度脫垂的老年患者成功實施了修復手術。
  • 二尖瓣介入行業研究(下)|二尖瓣反流|尖瓣|研究|瓣膜|導管|手術|...
    另外,由於國外成熟的edge-to-edge產品難以生理性修復脫垂的瓣葉,而使用MitralStitch®二尖瓣瓣膜修復系統進行腱索生理性修復後,保留了患者瓣膜自然解剖狀態,Mitralstitch產品優勢明顯。截至2019年8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王春生教授團隊連續三例TMVR手術均獲成功,表明我國已打破了歐美心外科團隊在這一前沿領域的壟斷。
  • 重大突破:DragonFly-T™中國大陸首例經導管三尖瓣修復手術成功
    杭州2020年12月18日 /美通社/ -- 2020年12月15日,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建安教授團隊成功應用DragonFly-T™經導管三尖瓣瓣膜夾系統完成中國大陸首例人體臨床應用。患者三尖瓣反流由術前極重度反流(Torrential,5+)降低為術後少量反流(Mild,1+),於12月17日順利出院。
  • 山東省首例!齊魯醫院為74歲老人成功完成經導管二尖瓣修復術
    齊魯網·閃電新聞訊 (通訊員 王雯)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臟外科主任張希全教授、谷興華主任醫師及其團隊聯合阜外醫院潘湘斌教授團隊成功完成山東省首例經導管二尖瓣修復術(MitralStitch),患者治癒出院。這標誌著齊魯醫院二尖瓣介入治療新技術的臨床工作正式啟動。
  • 「訂書機」手術修復「心門」 浙大二院專家完成大陸首例經導管三尖...
    12月15日,浙大二院黨委書記、全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王建安教授團隊應用經導管三尖瓣瓣膜夾系統(DragonFly-T™),成功完成中國大陸首例人體臨床應用。這也是大陸首例經導管三尖瓣修復手術。微微創「訂書機」手術為萬千患者帶去重生12月8日,王建安教授帶領團隊為吳阿姨成功完成了經導管主動脈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手術幾乎無創。完成導管下主動脈瓣置換術後,吳阿姨的胸悶得到了一些緩解,但還沒有達到最佳效果。
  • NeoChord完成2500萬美元D輪融資 發展經導管腱索修復程序
    作者:Mailman近日,動脈網通過外媒資訊獲悉,美國醫療技術公司NeoChord於近日完成了D輪股權融資,金額為2500萬美元。本輪融資由U.S. Venture Partners領投,Deerfield Management參投,現有投資者Baird Capita追加投資。
  • 潘湘斌:外科理念介入方式 MitralStitch讓二尖瓣反流治療更容易
    上午10時,作為二尖瓣介入治療版塊的重頭戲,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MitralStitch® 系統臨床科學家潘湘斌教授團隊向大會轉播了一臺使用德晉醫療 MitralStitch® 二尖瓣瓣膜修復系統進行的二尖瓣修復手術,成功為一名外科高危的二尖瓣反流患者進行了腱索修復的介入治療。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應用DragonFly(TM) 成功完成兩例二尖瓣修復手術
    成都2020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2020年11月6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陳茂教授團隊成功應用DragonFly™產品通過經股靜脈路徑為兩位外科高危的二尖瓣反流患者實施二尖瓣緣對緣修復手術,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由術前的大量降低為輕量和微量。
  • 二尖瓣反流微創介入修復器械未來可期
    目前,全球有多種與二尖瓣相關的微創介入器械正在研發中,根據作用機理不同,分為緣對緣修復、人工腱索植入、直接瓣環成形、間接瓣環成形及人工瓣膜植入等,但已經上市並獲得歐洲CE認證和美國FDA許可的該類產品屈指可數。
  •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二尖瓣反流患者的新選擇
    MitralStitch二尖瓣瓣膜修復系統設計理念來源於外科手術,不改變患者心臟二尖瓣的自然解剖結構,用最接近自然生理的修複方式治療二尖瓣反流,並為後續經導管治療保留了可能性。MitralStitch二尖瓣瓣膜修復系統在超聲引導下即可完成人工腱索植入及緣對緣修復,並可在心臟跳動下實現實時腱索調節,用最少的植入物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是真正意義上做到一套器械可行兩種手術方式提供三套臨床解決方案。
  • 浙大二院王建安教授團隊完成中國大陸首例經導管三尖瓣修復術
    浙江在線12月22日訊 12月15日,浙大二院黨委書記、全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王建安教授團隊應用經導管三尖瓣瓣膜夾系統(DragonFly-TTM),成功完成中國大陸首例人體臨床應用。這也是大陸首例經導管三尖瓣修復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