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獨自寫作業監控曝光:全國一半媽媽發現,看到了自己家的娃的影子……

2021-03-01 小學語文

小語說: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寫作業時總是坐不住,寫一會兒就東張西望,作業不拖到最後不著急寫。假期更是如此,總是在開學前「惡補」。你是否能在下邊這個孩子的身上,看到你孩子的影子。

有位網友留下孩子一個人做作業,並偷偷用手機錄下了孩子的寫作業過程,引起不少父母的共鳴。



爸爸說了句「趕緊寫吧兒子」就出門了,孩子還真的開始寫起作業來。 但寫作業狀態僅僅持續了16秒,孩子就開始扭頭,用手指點敲旁邊的牆面玩兒。 敲牆時間,持續了10秒左右。 


之後孩子又傾斜身子,去推拉自己身後的門。總共用時1分31秒。 


可能是玩夠了,孩子終於想起了「正事兒」,繼續開始寫作業,持續時間1分21秒。 寫了不到2分鐘的作業,又扭過頭開始點牆壁,這次耗時1分30秒


感覺敲牆壁都比寫作業有趣多了。 接下來,孩子繼續回到書桌,寫了51秒的作業。 再然後,扭身用手指在牆上畫了一會畫,持續了16秒。 


雖然不知道在畫什麼,但應該挺有哲理,因為接下來的42秒,他什麼都沒做,就在椅子上「思考人生」。 也許思考累了,他開始積極扭動身體,摳摳手,摳摳腳,進行了1分38秒的「瑜伽練習」。 


直起身來,不知道要幹什麼,所以又用了15秒思考下一步計劃。 最後,他做了個「經典決定」:上……廁……所。 從開始寫作業到上廁所,總共用時差不多9分鐘。 孩子真正用到作業上的時間,卻只有2分多鐘。 其餘的6分鐘,都在做無關的事情。

 


很多網友說,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但更多做了父母的人,看到的是自己的孩子。 

其實這段視頻的情況,非常的真實也非常的普遍。 多數孩子寫作業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出現過類似情況。 而這類問題的根源則在於,孩子的專注力不夠,還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想讓孩子學習效率提高上去,培養好孩子的專注力,才是重中之重。

一位小學生家長找我求助說:

孩子小時候特別聰明,人見人誇,但上學之後卻變得三心二意,上課沒法集中精神,寫作業也總是粗心犯錯,不安定坐在位置上,做事效率低,經常被老師批評,成績也下降了!

我只能很遺憾地對這位家長說:「10 歲已經過了訓練注意力最好的時間,現在想要改可能沒那麼簡單。」

很多父母都忽視了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據研究,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時間段,0~3 歲是黃金期,3~6 歲也有效果,越大越難培養。

3 歲以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這個時候大腦尚未發育完全,習慣養成非常快;6 歲以後,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腦容量已經接近成人,再想改就愈發困難啦。

多數中國父母,並不知道從小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重要性,等意識到問題再想改變,卻為時已晚。

所以,培養孩子「專注力」這件事,是越早越好的!而且受益一生!


為什麼孩子專注力不好?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家孩子專注力很差,容易被別的東西吸引,而忘記原本正在做的事情,讓家長十分頭疼。

✔ 那麼,為什麼孩子專注力不好?

首先,家長要確定孩子專注力不好不是病理性方面的問題,比如大腦發育不完善等緣故。其次,孩子專注力不好的原因很大程度與家庭有關。

一、家長的過度關心幹擾了孩子。

比如孩子趴著看書,家長就直接將其糾正,影響了孩子等等行為,久而久之孩子的專注力就受到影響變差。

二、家長獨斷專行,粗暴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有些家長性格比較自我,總是會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影響孩子專注力,破壞親子間的感情。

三、家長在一旁「誘導」孩子。

比如家長在一旁玩遊戲看電視或者大喊大叫,使得孩子注意力轉移,從而影響孩子專注力維持。

然後,孩子專注力不好也跟自己興趣有關係。比如孩子喜歡打遊戲,不喜歡寫作業,所以做作業的專注力容易被破壞。所以孩子專注力能否集中取決於他們的興趣。

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孩子經常會很投入地去做些大人認為無趣的事,這恰恰是他們的優秀之處,我們大人很難專心地做枯燥泛味的事。

如果我們不參與、不打擾,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玩耍就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和發展的好時機。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話題,其實是父母如何控制住自己,不去毀了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專注力不是培養出來的,是保護出來的。

✔ 下面教父母們如何培養和保護孩子專注力的十種方法,供家長參考。

方法一: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改定時為定量。

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表揚、撫摸、親吻等),並讓他休息5-10分鐘。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

要求孩子在審題的過程中,自己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錯。這些都可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方法二:平時多鼓勵,不幹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

當孩子專注於做他的小手工製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幹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於他的興趣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呢。

方法三:要儘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時間的主人。

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當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孩子學會自己掌控時間,有成功的感覺,做事會更加自信。

方法四:大聲讀書有利於訓練注意力。

每天安排一個時間(10-20分鐘)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儘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

方法五:營造一個有利於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學習環境。

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有書本等相應的學習用品,不可擺放玩具、食品;文具要簡潔。孩子們都喜歡顏色鮮豔、圖案精美、功能多樣的鉛筆盒,功能則應該越簡單越好,鉛筆和橡皮也要造型簡單,功能單一,避免孩子把它們當作玩具來玩;孩子的書房也要收拾得簡潔明快,幼年的玩具要收起來,不要放在顯眼的地方;孩子學習的時候,更不能有電視機、電話等聲音幹擾;父母也儘可能不在孩子學習時進進出出,大聲幹擾。此外,室內的光線也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光線柔和適度有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為孩子創設安靜、整潔的環境。

方法六: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給孩子買過多的玩具和書籍。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家長給孩子買了很多的玩具和書籍,可是孩子往往是這本書翻兩頁,那本書翻兩頁,玩具也是,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太多的書籍和玩具只會讓孩子注意力渙散。

方法七: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質不同的事情上面,會嚴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發展過程中,同時進行多件事情,會損害注意的有效集中。所以,哪怕當孩子玩兒玩具的時候,也要關掉電視機;做作業的時候,也不要放音樂。

方法八:跟孩子一起玩兒「自我約束力」的遊戲,並把這樣的方式貫徹進孩子的生活。你可以有意識的設置一些情境幫助孩子增強多刺激下的自我約束能力,遵循循序漸進的過程。

 

方法九:買一些智力訓練的書,每天堅持做練習。

一些鍛鍊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錯誤,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等等。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後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可以給予紅五星獎勵或打分。

方法十:採用盯點法可以隨時訓練的,在教室和家裡,每天盯著某個點和物體看上幾分鐘就可以的,還可以採用舒爾特訓練法。這個方法是世界上最專業、最普及、最簡單的訓練法。

其實,說到底,要是想讓孩子專注、獨立,家長少說話,多觀察,暗中保護就對了!說的太多了,表面上是擔心、愛護,實際上是幹擾、招人厭煩的絮叨!

如果孩子做事沒有耐心,看書看一會兒就坐不住了,經常帶孩子的大人可以嘗試著先反思和改變自己,讓自己安靜一段時間,再來觀察孩子的注意力是否有提升!

相關焦點

  • 監控下獨自寫作業的孩子:家長們驚呆了,這不就是我家孩子嗎?
    有的家長搖頭說:別說延期一個月了,就是延期兩個月,三個月,也無濟於事,自己家孩子的學習狀態太了解了,根本就是浪費時間。監控9分鐘,孩子獨自寫作業的細節曝光一位家長曝光了監控下自己家孩子寫作業的情況,他只是截取了9分鐘的片段,然而這9分鐘已經足夠了。
  • 拖延的娃遇上焦慮的媽,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該怎麼辦?
    能讓媽媽們集體吐槽的大概也只有娃的拖延、磨蹭了。娃淘氣起來那真是花樣百出、各有不同,可為什麼拖延、磨蹭起來卻能做到全國統一呢?真是讓人想不明白。昨晚11點多,孩子寫完作業睡了,我也準備休息,結果一陣哭聲和嘶喊聲傳入耳朵。我會心一笑,自然是了解的,又是一個陪娃寫作業而崩潰的媽媽。這聲音來自於我家對面的樓上,我房間的窗戶剛好對著對面樓孩子的房間。經常半夜裡透過窗子還能看到那個孩子坐在那寫作業。
  • 和孩子朝夕相處60天,全國一半媽媽發現娃變成了這樣……細思極恐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好的專注力,因為這是開啟智慧之門的一把鑰匙。坐不住的孩子,很難去適應社會的規矩和學校的教育。有很多的孩子,你要他寫作業的時候,他就東張西望、坐立不安,或者在紙上亂畫。比如孩子生下來就會盯著一個事物去觀察,去專注地聽母親的呼喚。他們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會目不轉睛地盯著,反覆觀察。比如有的小寶寶在電梯遇到我,就會發現戴著眼鏡的我與眾不同,就會觀察我。然後他們還會想盡辦法地將他鍾意的東西撈過來放嘴裡來嘗嘗看。
  • 宅家帶娃近兩個月,聽說全國有一半媽媽變成了這樣……
    宅家帶娃近兩個月,聽說全國有一半媽媽變成了這樣…… 2020-03-15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凌晨1點,二胎媽媽瘋狂咆哮」:這屆家長已被輔導作業逼瘋!
    當天媽媽在給兒子輔導作業時,對兒子說,寫數字要空一格,但兒子就是聽不明白,講了半天,寫的時候還是挨著寫,因此兒子便哭了起來,媽媽看著孩子哭,又氣又心疼,自己也哭了!網友紛紛評論:感同身受!!!有調查表明:91.2%的家長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其中有75.79%的家長曾因寫作業發生過親子矛盾。
  • 陳建斌輔導作業,葉一茜直呼大師級!陪孩子寫作業,家長怎麼做
    文|凝媽有調查數據表明:91.2%的家長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其中有75.79%的家庭曾因寫作業發生過親子矛盾。「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家有小學生、中學生的家長應該都領教過了。《親愛的小課桌》中,無論是明星,還是家長輔導作業,大多問題不斷,非常現實的場景。就拿最近幾期的節目來說吧,就狀況不斷。葉一茜輔導徐敬凱寫作業,看他算錯了,接著來了一句「我揍你了!」葉一茜自嘲是「媽媽本色」,教育專家張敏也說,估計家裡真揍過去了。
  • 陶虹女兒寫作業,一小時寫仨字:有娃如此,何愁爸媽氣不死?
    有一種「歷劫」叫陪娃寫作業!明星父母也逃不脫在《你好,媽媽》節目中,好媽媽陶虹談起了陪女兒寫作業:「一個小時寫了仨字,我小時候上學沒這麼費勁過啊!」看完這份來自親媽的嫌棄,我們才知道,明星育兒也焦慮,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孩子。
  • 孩子放學後,先寫作業還是先玩?父母的態度影響很大
    文丨養育男孩,魚爸很多媽媽問我孩子放學後回家,總是喜歡玩,不愛寫作業,該怎麼辦?還有媽媽說周末孩子要出去玩,但是擔心作業做不完,能不能出去?今天,分享一篇隨筆,談談玩和學吧。還有學校的作業要做,還有每周的練習沒寫。」媽媽及時地出來踩剎車。她總是比我理智,會安排。「沒事,等會回來寫,出去騎一個小時就回來了。不遠!」「媽媽,我想去。」兒子也眼巴巴地看著媽媽。唉!真不是媽媽不讓你去,而是你作業多啊。
  • 寫個作業一會兒餓一會兒渴,媽媽一招制服熊孩子!還有要求嗎?
    文丨福果媽媽玩兒起來什麼都不顧的孩子,一到寫作業的時候,總結來就會有兩件事不行,這也不行和那也不行,不是渴了,就是餓了,頭疼了腦熱了,一個小時了,就寫倆字兒。以前曾經有家長用用監控拍下孩子獨自在房間寫作業的情況,過程是這樣的:開始寫作業,維持了16秒;開始玩兒牆;接著玩兒門;繼續寫作業,維持81秒;又開始敲牆玩兒;
  • 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崩潰大哭,爸爸一句感嘆說出無數家長心聲
    山東# #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崩潰大哭#,爸爸一句感嘆說出無數家長心聲】近日,山東東營一位網友分享了一段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視頻。孩子的房間一片狼藉,書本文具扔了一地,媽媽趴在床上崩潰大哭。一回頭,兒子躺在房間門口的地上,也在委屈地抹眼淚,對於眼前的情景,孩子爸爸也十分無奈。
  • 媽媽檢查兒子作業,翻開一看直冒冷汗:輔導孩子寫作業真難
    在網上有一個段子:「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句話非常生動和形象描寫了孩子和家長在輔導作業時的狀態。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們最多能夠想得到的是家長的怒氣和孩子的怨氣,俗話說「虎毒不吃子」,家長無論再怎麼生氣,都不會真心會傷害到孩子,但是孩子在生氣的時候會不會也這麼想呢?
  • 學霸作業寫得好,竟然遭到同桌「暗算」,孩子有嫉妒心是壞事嗎?
    每個人都有嫉妒心,包括年幼的孩子。孩子會因為別人家裡條件好、成績好而產生嫉妒心;甚至在一個家庭裡的兄弟姐妹,也會對彼此產生嫉妒心;比如一個孩子嫉妒父母更寵愛另一個孩子。學霸遭到同桌"暗算",作業被改錯一半,孩子有嫉妒心是壞事嗎?
  • 「神獸」歸籠後,輔導孩子寫作業的你還好嗎?
    「神獸」歸籠後,輔導孩子寫作業的你還好嗎? 疫情期間 油娃宅家,變身「神獸」 小編頻頻接到家長們的控訴: 每天回家映入眼帘的那叫一個
  • 孩子說寒假作業早做完了,家長一查竟然一半是空的!開學前很多家庭親子關係面臨嚴峻挑戰
    為了趕作業,不少家庭開啟了熬夜模式。其中就有劉女士一家。她的兒子今年在一所公辦學校讀三年級。 昨天中午11點,快報記者打通劉女士的電話,她正在電話那頭吼兒子:「趕緊起床了!下午1點還有課!」  劉女士說,兒子前天晚上作業寫到11點半,早上就起不來了。
  • 「超硬核寶媽」走紅,娃不好好寫作業時放的大招,真是太聰明了
    01「超硬核寶媽」走紅,娃不好好寫作業時放大招,真是太聰明了網上看過很多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繼而崩潰的窘狀,這些人各有各的不易和辛酸,以前就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沒招治不愛寫作業的熊孩子,有一位超級硬核的寶媽,在孩子監督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喊不叫,也能把孩子治得服服帖帖的。這位寶媽有兩個兒子,這段時間一直在家裡上網課,兩個孩子都在上小學,正是最難管的時候。每次上完網課之後,媽媽都要看著孩子寫作業,一次大兒子作業寫得不好,還被老師在網課中點名批評。
  • 「時代變了,一塊橡皮是5元」,輔導孩子寫作業,寶爸無奈又抓狂
    前幾天與人聊到孩子的功課問題,閨蜜意味深長地說道:你娃還在上幼兒園,現在能偷懶就偷懶吧,等到上了小學,有你受的!她們家的兩個孩子一個五年級,一個三年級,閨蜜常常吐槽每次輔導作業都要準備降壓藥,否則不知道啥時候血壓就飆升了。
  • 孩子寫作業到半夜,媽媽氣哭:別的孩子7點就做完
    一位孩子的媽媽發出來一個陪孩子做作業的視頻,眼中含著淚水,撕心裂肺地哭訴著:別的孩子晚上7:00就做完的作業,我的孩子把作業給他抄,抄到11點還沒有抄完。看到這樣一個視頻,我們回想到前段時間家長不輔導孩子作業的視頻,有些家長是沒時間照顧孩子,而有些家庭卻是不得不花時間照顧孩子。因為這些孩子做作業太拖拉了,而且這樣的孩子還不在少數。這個視頻發出來後,很多家長朋友都在評論區留言,表示家裡孩子是同款,氣瘋、氣哭還得忍著。
  • 小學生放學沒做作業,卻給爸爸媽媽寫了一首歌!無數人感動落淚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若發現自家孩子不寫作業,家長們會是什麼表現?是不是急著去一探究竟,或是直接上前就大罵一頓?其實家長們別急著生氣,有時候孩子寫作業,並不是故意偷懶,而是忙著其他大事呢,比如這個孩子,放學了之後沒有寫作業,卻給爸爸媽媽寫了一首歌,讓無數人感動落淚。
  • 「未來親家,現在就把孩子接走吧!」這屆家長已被孩子寫作業逼瘋
    一說寫作業就懶驢上磨——屎尿多!這個娃寫著字就開始放飛自我了:「足」字都長著腿兒,恨不得自己組一支足球隊~看過一個視頻,差點笑噴:媽媽:「圖上畫的這是什麼?」孩子:「西瓜!」媽媽:「那旁邊這個字母(X)念什麼?」孩子:「…….叉???」
  • 孩子寫作業太磨嘰,33歲媽媽被氣進醫院,輔導孩子成了高危工作?
    孩子寫作業太磨嘰,33歲媽媽被氣進醫院 在南京有一位33歲的媽媽,就因為陪孩子寫作業而氣到腦梗住院。 這位媽媽自稱孩子作業寫到晚上10點半還沒有寫完,一直磨磨唧唧的。她急得大聲訓斥孩子,可沒有想到自己居然就出現了口角歪斜、握筆困難等症狀。 到了醫院檢查之後,醫生診斷出這位媽媽是急性腦梗。 本以為「有一種腦梗是陪孩子寫作業」是個段子,沒想到居然發生了真人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