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孩子,媽媽們定有一肚子苦水要倒:
「我家娃啥都好,就是太肉了。」
「我家娃每天作業寫到半夜,我真的受不了。」
「我每次得坐到娃旁邊看著,不然作業到半夜都寫不完。」
......
能讓媽媽們集體吐槽的大概也只有娃的拖延、磨蹭了。娃淘氣起來那真是花樣百出、各有不同,可為什麼拖延、磨蹭起來卻能做到全國統一呢?真是讓人想不明白。
而面對娃的磨蹭,媽媽們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
快點起床了,上學要遲到;
快點吃,飯都涼了;
快點睡覺,明天上學起不來了;
趕緊寫,怎麼到現在還沒有做完啊?
你看你,你到現在衣服都沒穿好。
......
可是,好像媽媽們越催促、越心急,孩子越拖延磨蹭。每天這樣的戲碼都在很多家庭裡重複上演,結果就是媽媽們越來越焦慮,孩子們依然拖延、磨蹭。
媽媽心想,我為了娃付出了多少,放棄了好的工作,天天陪著,天天看著,可怎麼就養不成好習慣,作業怎麼就寫不完,成績怎麼就提不上去呢?媽媽們一想到這就一把辛酸淚。
昨晚11點多,孩子寫完作業睡了,我也準備休息,結果一陣哭聲和嘶喊聲傳入耳朵。我會心一笑,自然是了解的,又是一個陪娃寫作業而崩潰的媽媽。
這聲音來自於我家對面的樓上,我房間的窗戶剛好對著對面樓孩子的房間。經常半夜裡透過窗子還能看到那個孩子坐在那寫作業。每當看到那個孩子還在寫作業,而我家孩子已經睡了,心情就莫名的平衡,原來磨蹭的娃不止我家一個呀。
相信很多媽媽都和我有一樣的體會。不學習時,看娃哪都好,一學習就看娃哪都不順眼。沒寫兩個字就要上廁所,題看都不看就說不會,等著你給他講,桌子上的橡皮已經被娃扣的不剩多少,筆帽也快被咬爛了,課本上沒見做的課堂筆記,各種塗鴉倒是不少......
整天面對著這樣的娃,媽媽們不崩潰才怪!
可是我們焦慮、我們催促、我們打罵娃,有用嗎?答案當然是沒有,不但沒有,甚至還會越來越糟。
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我們不能陷在這個死胡同裡循環,而要找到一種能讓孩子樂於改變的方法。結合本人的帶娃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
焦慮媽媽需要做出改變
有句話說:「父母做出百分之一的改變,孩子就會改變百分之九十九。」深以為然。所以,給焦慮媽媽們兩點建議:
一、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把孩子放在第.二位
那些因為作業而崩潰的媽媽,她們大多都是犧牲了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的媽媽。因為付出太多、心中便有太多的期望,而期望越大,當孩子達不到期望時失望就越大。
這種惡性循環,不但幫不了孩子,反而會讓孩子壓力過大,產生逆反心理。
所以,媽媽們不妨放平心態,放棄比較,慢下來,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去學習,也許一開始會很糟,但當孩子意識到自己有主動權時,他會為自己負責的。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把孩子當作生活的全部,不要24小時盯著孩子,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讓自己每天活的開心,自在,這樣的話,自己心情好了,面對孩子時也就不會那麼焦慮了。
二、距離等於美,與孩子保持距離
我發現很多媽媽很喜歡坐到孩子旁邊盯著孩子寫作業。其實這樣做對孩子和媽媽都沒有好處。在監視下的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全心投入作業中,而媽媽呢,看著孩子發呆、做小動作、字寫的不好、簡單的題做錯,媽媽情緒很容易被點燃,非常不利於親子關係。
試想一下,我們大人工作時能否做到任何時候都專注?是不是有時候也會思想開個小差?遇到有些棘手的工作是不是也想逃離?
所以,不要時刻盯著孩子,和孩子保持一點距離,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空間學習,媽媽可以在客廳或自己的房間看看書,或者完成自己的事情。
讓孩子不再拖延、磨蹭的辦法
孩子拖延磨蹭,一方面是因為孩子的心智還未發育完全,不像大人那麼有自控力,另一方面也許是因為孩子遇到了一些大人看似簡單,但孩子解決不了的事。所以,我們要找到原因,對症下藥,才能幫到孩子。
時間分割孩子本就愛玩,可現在孩子的課業壓力大,加上父母給孩子報的各種興趣班、補習班,讓孩子沒有了玩耍的時間。
孩子一想到我寫完這項作業,還有那項作業,寫完老師布置的,還有媽媽布置的,反正沒有玩的時間,那我為什麼要寫快呢?還不如邊玩邊寫。這就是孩子的真實心理。
所以媽媽們要對孩子的學習時間進行分割,分別留出寫作業時間,和孩子娛樂時間。
比如,孩子每晚要寫三個小時作業,如果一直讓孩子坐在桌前,孩子很容易疲勞,那媽媽何不把時間分割一下,以半個小時為一段,中間休息十到二十分鐘,或者和孩子約定如果能八點前寫完,就可以有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自主活動時間。
這樣把作業時間和娛樂時間按比例分配,能讓孩子看到希望,更加主動,速度自然就快了。
孩子遇到難題,不要急著發火有一次,看到孩子簡單的題還是不會,我有些發火,孩子回懟說:「我是真的不會,要會也不問你了。」是呀,我們希望孩子每個題都會,然不太現實,孩子不正是在這些錯題中,才學到知識、掌握知識的嗎?
媽媽們,不要站在大人的角度上認為孩子應該會,不要打擊孩子,不要著急發火。試著讓自己平靜下來,引導孩子讀題、思考,解決問題。
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孩子拖延磨蹭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孩子專注力有所欠缺。
有些孩子生下來專注力就好,有些孩子會稍差一點,但其實專注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練習來提高的。
1、舒爾特方格練習
舒爾特方格,是一種簡單好用的方法。它從視覺的廣度、寬度、分辨、聯動等方面,結合五感協同,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舒爾特方格有9格、16格、25格、36格、49格等。以25格為例,一張卡片上有 1CM × 1CM 的 25 個方格,格子內有任意填寫的數字 1 — 25 ,訓練時,要求孩子用手指按 1 — 25 的順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時誦讀出聲,媽媽在旁記錄所用時間。數完25個數字所用時間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
堅持練習對孩子專注力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當然,媽媽不要把這種練習當作學習任務,強迫孩子完成,如果能把它當作一種親子間的娛樂,和孩子一起完成,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穫。
2、找不同思維訓練
網上有很多圖畫捉迷藏、趣味找不同這類訓練孩子專注力的圖畫書。可以在課餘時間和孩子來一場找不同比賽,相信孩子會很有興趣。
這類書中因為兩幅圖非常相似,只有集中注意力仔細認真的找,才能找出不同來。這也是鍛鍊孩子專注力的好方法。
3、不要經常打斷孩子
孩子的專注力有很大一部分是被家長破壞掉的。想想有沒有這樣的情景:
A:孩子正在做作業,你給孩子削了蘋果讓孩子吃。
B:孩子正在認真的拼著他的樂高,你怕飯涼了,一次次的喊著孩子先吃飯。
C:孩子寫一個字,你看不好看,讓孩子擦了重寫。
看看,生活中我們總是無形之中一邊破壞孩子的專注力、一邊抱怨孩子專注力不足。
當孩子在專心的做一件事時,我們靜靜地不打擾孩子,讓孩子做完手頭的事再說別的。希望這一點能引起更多家長的注意。
其實,只要媽媽們適當的放下焦慮,不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給孩子成長的空間,耐心的引導孩子、等待孩子,總有一天孩子會自己克服拖延、磨蹭的。希望育兒路上,你我不再是一個焦慮的媽媽。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寫作業磨蹭嗎?你是如何應對孩子磨蹭的?歡迎一起討論!你也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育兒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