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想替孩子寫作業,都是給逼的……」

2021-01-17 點點家的土小豆

#育兒參考#

又到了我們學習乾貨欄目啦!上上周,在關於如何教孩子識字的推文下,有很多媽媽留言說想看數學的乾貨文。

你們的話我都記在心裡。這不,我立馬請來這位娃數學特好的媽媽,看別人的故事,雞自己的娃。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她的經驗呀~

接下來大家有想要看、了解的話題,都可以留言告訴我~

之前看過一個數據統計,作業輔導難度排名裡,最費家長的就是一年級作業。果然,萬事開頭難,一年級的家長,難上加難。好不容易渡完了拼音、寫字,還有數學!

閨蜜今天跟我吐槽說,為了輔導女兒的數學作業,昔日茂盛的頭髮都快被抓禿了。 女兒先是搞不懂十以內的加減法,而且每次錯得都與眾不同。 先是把數字看錯,2+5=8,後來又把加減符號看錯,8+3=5。

沒有辦法,她後來弄了一個表格,讓女兒把十以內的加減法給背下來。 可加減法還沒有背熟,又來了個更大的問題:女兒根本理解不了數學書上的作業。比如,這種讓解一個數的左邊和右邊分別有幾個數的。

還有這種找規律的,女兒看著它們,根本是無解。

孩子連題目意思都不理解,就別說怎麼做了。最後,閨蜜只得親自上陣輔導。 就上面畫珠子那題,閨蜜解釋了大約十幾遍,女兒還是不懂。眼看著都十點半了,為了完成作業,閨蜜推開了孩子,自己上手替孩子把題給寫了。 「都是被逼的,要再繼續僵持下去,不是撕作業本,就是我跳樓!」

其實,閨蜜女兒的情況並不少見,網上很多輔導作業的段子,都是數學作業。不過,孩子學不好數學,這事不能只賴孩子,父母也有很大的關係。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關於數學學習的國外TED視頻:《Why do people get so anxious about math? 》(為什麼人們那麼焦慮數學?)視頻中說,很多人,尤其是孩子,都有數學焦慮症。

大家回憶一下,孩子是不是有這樣的現象:

1、 害怕數學,數學考試就很緊張,看錯答錯

2、 總是把數學作業放最後寫

3、 其它科目都還不錯,數學就勉勉強強

如果有這些反應,代表孩子已經有數學焦慮。

不過,不用擔心,數學焦慮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有20%的人都有數學焦慮。而且,這也不代表孩子就學不好數學,數學家洛朗·施瓦茨曾經也有。只是說,數學焦慮有可能是導致考試不理想的原因。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單單是數學呢,其它科目咋不會呢? 實際上,其它科目也會有。但總體的數據表明,數學焦慮要比其它科目多得多。

有研究發現,80%左右的人都做過與考試有關的噩夢。而在與考試有關的噩夢中,70%的左右都是和數學考試相關。

數學焦慮並不是天生就有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大多受外界的影響。

1、父母覺得數學難,把情緒投射給孩子

很多父母學不好數學,他們在對待孩子的數學學習上,就會無意識地就會給孩子灌輸一種概念。

「數學很難,一定要好好學。」「媽媽小時候也沒學好數學,你一定努力學。」「數學很重要,高考很拉分。」

還有一種情況是,很多大人包括有些老師會經常說,女生學數學不如男生,女生天生就學不好數學。類似於這種的語言,無形之中會給孩子很多壓力和語言暗示。當他一做錯題,就會自然聯想到,數學太難了,我就是學不會,沒有耐心。

2、數學學習方法有誤,導致學習興趣低。

很多父母認為學好數學的關鍵是計算。他們逼著孩子去數數,或者去死記硬背一些加減法。甚至用做計算題的正確率和速度,來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聰明。

其實,從一年級數學的考綱來看,這個階段主要集中在對數字的認識,大小比較,圖形認識,鐘錶時間的認識……計算題只是一部分。

就像這種排序,以及找規律的題目,任你怎麼背加減法,也是解決不了的,因為它考核的根本不是計算。

所以,死勁硬背根本沒辦法徹底解決孩子的數學問題,甚至,還禁錮了孩子的動腦能力。

3、排斥孩子用手指算題。 孩子在做計算題的時候,「掰手指」基本上是一種本能的計算法。 可有的父母特別反對孩子「掰手指」,擔心讓孩子有依賴性。十以內的加減法可以,那以後十以外的怎麼辦呢?

事實上,「掰手指」的方法是有科學依據的。

美國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2016年的研究數據指出:無論是從行為證據,還是神經科學的研究層面,都表明當人們接受了關於手指的感知覺訓練的時候,會更有利於提高數學成就。

反之,當我們遏制這功能的使用,我們實際上是阻礙了大腦神經學的鍛鍊,也降低了孩子可能會變聰明的可能性。

兒子剛上一年級也用「掰手指」的方法做計算題,有一次,他寫了計算能手上的計算題,都是一些二十以內的計算法,那時候他還沒學呢。

我問他怎麼算的,他說就是用「掰手指」,雖然手指頭只有十個,可他卻自己想出了一個正面十個,反面十個,這就是二十個了。

你看看,孩子們多有辦法。 有時候不是孩子「笨」,而是家長的教育方法不到位。

兒子今年上一年級,拼音、寫字之類的我也是各種操心、生氣。唯獨數學作業,我不用太操心,數學老師也經常誇他。現在想想,很有可能是因為我之前的一些舉動做了助攻。

1、抓住敏感期,培養孩子的數感。

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兒童一生中重要的「數學敏感期」。

兒子上了幼兒園以後,我會和他做一些數字的遊戲。早上幾點起床的,中午在幼兒園吃了幾個菜,開車出去玩,為了避免他無聊,我會帶著他坐在後排座數汽車,有幾輛白色的車,有幾輛黑色的車,在小區裡,會認識各種車牌號……

後來,我們兩個走在小區裡,他看見車牌號,都會讀一讀,有一次,還刻意去找小區裡有沒有一樣的車牌號。

現在想想,這些舉動無意之中都培養了孩子對數字的直覺,也就是數感。其實低年級的數學學習,都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常識認識。平時生活中,我們可以多培養孩子對數字的熟悉度,孩子也會更有興趣。

2、訓練孩子的數學思維。

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博士羅靜說:「所謂數學啟蒙,首先讓孩子對數學感興趣,然後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邏輯理解能力。」

1+1=2,這對於成年人來說,很簡單。 可是小孩子沒有養成好的邏輯思維,一開始是很難反應過來這道題怎麼做,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通過訓練,練出孩子的數學思維。

這些可以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小遊戲來鍛鍊。

像我和兒子會一起玩骰子,比大小,誰大誰贏。去超市,我常常會問兒子,哪個更便宜。到後來,不用我問,兒子自發地就會喜歡關注商品的價格,會去比較不同商品的價格,看哪個貴,哪個便宜。

有意識的語言引導,提醒孩子去觀察,慢慢地也會逐漸內化成孩子的思考方式。最後他們自己就能將實際與抽象概念建立起聯繫。

3、探索計算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低年級的數學題,更多的是給你一些圖畫,讓你觀察,比如,左邊有幾隻猴子,又來了幾隻,然後讓你列算式。這個考察的是孩子對加減的理解。

其實,加減法在孩子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只是他們還沒有意識到。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找很多實際案例去訓練他們。

我和兒子經常會玩「超市遊戲」,輪流管理超市,自制不同面值的「錢幣」。比如,我手上有一個玩具,而兒子手中都是一元的紙幣,我會問他需要拿幾張一元紙幣買小汽車。通過模擬買東西,來引導兒子建立加減法的思維。

實際生活中的訓練,本質上是幫孩子逐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而當孩子有了數感,懂得計算,再加上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數學成績好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數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讓孩子在實際中運用,遠比刷題來得有趣、有效。

你好,我是李點點,3歲女兒番茄、8歲兒子土豆的麻麻,擅長用漫畫和文字記錄二胎雞飛狗跳的日常,分享育兒感悟及婚姻幽默吐槽。

相關焦點

  • 熊孩子不想寫作業而報警,要求警察把媽媽抓走
    近日,浙江台州溫嶺警方接到一名孩子報警,孩子大喊:「你們快過來吧!」然後大哭著呼喊救命。警察被嚇了一跳,趕緊趕往孩子家中。原來這個孩子是因為不想寫作業而報警,可能媽媽一直要求他寫作業,所以他提出讓警察把他媽媽帶走,不然「他就活不下去了」。
  • 穿尿不溼的妹妹替倆哥寫作業,網友:上陣親兄妹,說好的自律呢?
    穿尿不溼的妹妹替兩個哥哥寫作業,笑翻寶媽做父母的都有這樣的經歷,每天早上喊孩子起床上學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幾次三番叫醒仍然無動於衷,逼的寶媽掀被子!正常開學尚且不易,何況現在在家上網課呢。這位寶媽明顯已經放棄了對兩個兒子的喊醒工作,隨便睡吧,反正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操不起這心。
  • 你會幫孩子寫作業嗎?尹建莉老師:我會!
    我相信一個孩子如果願意去記住一個字的話,他是用不著寫這麼多遍的。」「我想了想,問圓圓,是不是這些字你都會認,也會寫了,覺得不需要寫那麼多遍?她說是。我說:那這樣,你不要看書,媽媽讀,你默寫。只要寫得正確,寫一個就行,如果寫得不正確,就寫三遍,剩下的媽媽替你寫,這樣好不好?」
  • 河北滄州母子對話:替同學寫一科作業掙300。都是同學打個5折吧
    你不是已經寫完暑假作業了嗎,怎麼還在寫,是不是有什麼作業忘了?媽,我在替同學寫作業。你同學不自己寫,為什麼找你替寫呢?媽,我替同學寫一科作業,能掙300塊錢呢。哦,都是同學,給他打個五折好了!上面的對話出自河北滄州的一對母子,就發生在中學開學的前幾天。很多人看後,會覺得筆者胡編亂造,但事實卻是如此。
  • 為了孩子好,瘋狂逼孩子的媽媽,卻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盧麗看到兒子歡歡在寫作業,問:題做得怎麼樣了?歡歡很無辜地說:媽,你不是讓我抄英語嗎?盧麗著急起來,翻著一張張試卷說:我不是讓你做題嗎?這套,這套,都做了!歡歡很疲憊,一臉愁容地喊了一聲:媽!我什麼都不要了,就想讓你好好學習好好考試,你為什麼要作弊。對於歡歡的對不起,她不能接受,讓兒子在門外反省。歡歡最後被逼得離家出走,他給媽媽寫了一封信,告訴媽媽已經盡力了,只是想考好讓媽媽開心,讓媽媽原諒爸爸。
  • 陪孩子寫作業寫到心梗的家長,都少說了這六個字
    上次我和李懷源老師聊了很多家長和學校如何溝通的細節,不少家長都表示:很實用。趁熱打鐵,常爸又把「陪寫作業」這個老大難拋給了李老師,結果收穫頗豐,希望這次討論也能讓你遠離心梗支架高血壓。陪孩子寫作業這事兒,該不該?
  • 寶媽淚崩,孩子初三了突然不想學習,可不可讓我替你去上學
    良久的沉默之後,媽媽開始蝶蝶不休地講道理,而孩子坐那該幹嘛就幹嘛,似乎根本就聽不進去!於是接下來的日子,媽媽發瘋似的見人就說,我的孩子怎麼辦啊,為什麼不想學習了,我到底有什麼辦法啊?從此以後,他對孩子的照顧更加的無微不致,早送晚接,寫作業陪著,常常對孩子說:「我希望我陪你一起走過最困難的時候,媽媽會不顧一切地對你好,只希望你好好學習,我們一起加油,好不好!」然而過了半個月,媽媽更累了,孩子卻一點都沒有改變,甚至更加地厭學了!
  • 寫作業慢的7個原因,你家孩子屬於哪一種?
    但是有些孩子寫作業慢卻是父母們訓練出來的,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完美的,樣樣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比如作業:即使有一丁點兒不好的地方,父母都嚴格要求孩子改好寫工整,這樣要求的最終結果,不是孩子寫作業慢就是對學習害怕。
  • 痛心:母輔導兒子寫作業,失手打死兒子,反思怎樣輔導孩子寫作業
    就連明星也表示,輔導孩子寫作業真的好難呀!一個個家庭,走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路上,充滿了酸甜苦辣。可是這都不算什麼,陝西的一位母親,卻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把自己送進了監牢。陝西武功縣的一位年輕的媽媽胡某,在家輔導自己兒子寫作業。孩子調皮,在寫作業的過程中,不用心,媽媽很生氣,邊數落自己的兒子,邊動手毆打兒子。導致兒子郭某嘔吐不止,送到醫院進行搶救,還是沒能搶救回來。
  • 孫儷吐槽鄧超替兒子寫作業,寫作業的煩心事,你遇到幾件?
    孫儷發文吐槽鄧超「我讓鄧超教等等數學,鄧超自己把數學題都做好了,還讓我表揚他!這是什麼操作!我還要用橡皮擦了,讓等等重新做。 ​​​​可是,孩子的作業算是沒法交差了。一朋友說他家孩子寫作業太慢潦草,自己罰他在黑板上寫10遍,孩子寫完後,朋友檢查,發現在黑板上反而寫的更差,又罰並說這不就和你在練習本上寫的一樣嗎,咋寫不好了呢?
  • 不想寫作業怎麼辦?姜囡囡:掌握3個原則,讓你家孩子主動寫作業!
    作業太多了!很多學生為了應付作業,積累大量憤怒的情緒,進而對抗父母,而父母反過來也會擠壓孩子的情緒。最後,寫作業變成了負向死循環。 學生到底該如何打破"作業困境"?
  • 開學後,第一批陪娃寫作業的爸爸已被逼瘋,太逗了!
    爸爸:我覺得你就是上天派來收拾我的不過你對我算是仁慈的人家媽媽都被氣的腦溢血你還沒把我氣成腦溢血我感謝你大哥感謝你神馬代際矛盾,陪娃寫個作業,分分鐘變成患難隊友握手言和……難「婆」難「媳」,能替你陪娃寫作業的婆婆,才是真的疼你啊……
  • 孩子寫作業拖拉不認真?「三改變」打開孩子的自驅力
    若兮一直是班上的學霸,有人@若兮媽媽,讓她分享輔導作業的心得。誰知過了好半天,若兮媽媽說:「不好意思,我在和朋友喝茶,平時作業都是若兮自己做的。」或許別人會覺得她是有意隱藏孩子學習優秀的方法,但去她家做客,見過若兮寫作業後,我也問過她同樣的問題。
  • 12歲女孩不想做作業說再逼就自殺 如何引導孩子
    2012年12月29日,早報心理接線接到四則有關孩子人格教育的諮詢:小Z很煩惱,叫12歲的女兒做作業,不情願的她會說想死;小M說,讀初一的侄女整天不讀書,亂花錢,還經常和老師、同學吵架;小Y說,12歲的兒子寫作業時總是一手兩支筆,這樣不用再抄一遍,可是字跡糊塗得讓人無法看清, 「教育他兩句,他比我還兇」……  去年12月中旬,震驚世界的美國校園槍擊案中的槍手被爆出有人格障礙
  • 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當事媽媽自述:以前逼孩子,因怕老師找麻煩
    【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當事媽媽自述:以前逼孩子,因怕老師找麻煩】34歲的明琍(化名)是一位單親媽媽。此前因無法給孩子批改作業,需要向老師提交一份手寫證明,最終她「不堪其擾」,選擇向媒體爆料。
  • 孩子寫不好作業的原因找到了,專家:源自兩個層面的錯位
    總的來看,孩子寫不好作業的原因,其實主要就源自於家長和學校這兩個層面的錯位。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家長錯位在什麼地方。有很多家長,孩子一寫作業他們就生氣,孩子一寫作業他們就焦慮,以至於很多家長會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而大動肝火。甚至還有些家長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把自己「送」進了醫院,有些則把孩子和自己都搞哭了。
  • 輔導孩子寫作業,像渡劫?究竟是什麼人間疾苦
    @悠悠:我既是老師,又是一個一年級孩子的媽媽,白天學校裡教別人孩子氣得胸口疼,晚上回家教自己孩子,哪哪都疼!有一說一,數學培養思維能力很重要,別掰手指算數。@小不點:看別人教的時候好笑,自己教的時候血壓真的高。我是真不想打人,奈何生氣的時候身體就不受控制了,不管多可愛的孩子坐在書桌前,我都抑制不住自己的獸性!
  • 「為什麼你能睡覺,孩子還在寫作業」,大量的作業究竟是好是壞
    對此,一位爸爸晚上12點在家長群裡問老師:「為什麼布置這麼多作業?」事情起因是這樣的:一位孩子的家長晚上12點在家長群裡問老師睡覺了沒有,老師認為有什麼事情很緊急,便問發生什麼事情了,沒想到,家長開始指責老師給孩子布置了這麼多作業,都這個時候了,家長孩子仍然無法入睡,並問老師「你為什麼能睡覺?「之後,另一位家長也說,「我的孩子也沒睡呢,作業太多了。」
  • 孩子作業多做不完、不想做怎麼辦?家長的作用很關鍵
    孩子作業很多,做不完也不想做,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小學階段,因為初中、高中的學生就有自己的判斷力了,所以在作業這方面,家長不用耗費太多的精力。那麼最容易發生作業問題的就是在小學階段。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一旦出現了這種問題,作為家長要積極解決,不能不聞不問,把一切都交給老師。
  • 你知道陪寫作業會氣到心梗,卻不知孩子被盯著寫作業會魂飛魄散!
    電視劇《喪失名字的女神》 如果給全國的孩子們寫作業,裝個監控器,估計孩子們的表現都驚人地相似——比如磨磨蹭蹭不肯動,一小時寫3個字;比如吭嘰哭鬧說作業太多,題太難;比如寫2分鐘就喊累,要喝水、上廁所;比如擦了寫,寫了擦,指正10遍,還會犯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