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11:02
相信家長朋友們經常會在網絡或新聞看到一些「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搞笑視頻,還有網友們化身段子手的紛紛吐嘈。什麼「有一種危險叫做「陪孩子寫作業」、「不談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等等,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大家茶餘飯後輕鬆一笑的話題。雖是笑談,可是已為人父母的我們清楚明白:「陪孩子寫作業」,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滄海一粟,但僅僅是這「滄海一粟」,已經被網友評為影響家庭關係的「第一殺手」,那麼,貫穿孩子整個成長過程的教育難題,父母又該如何應對呢?
在我的女兒不斷成長的過程中,這也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今天,就簡單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對女兒教育過程中的一些經歷和感受,大家共勉。
一、氛圍輕鬆、家庭和睦,為女兒打造有愛的原生家庭。
我是一位有三個孩子的媽媽,為女兒營造幸福美滿的生活,是我們全家共同努力的方向。讓孩子們從小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接受良好的教育,養成優秀的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能夠自信自強、自尊自愛,善良勇敢、熱愛生活!
二、正確引導、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從呱呱墜地開始,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父母不一定必須優秀,但一定要在思想和行為上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引導和幫助。多年前,因為工作需要,我經常參加系統組織的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活動。為了取得好的成績,我便利用休息時間,在家不停的背、反覆地練。直到女兒三年級,第一次接觸到演講,我發現,在還沒經過老師指導的情況下,她的語言、動作、神情,自然流暢、有模有樣。我驚喜的問她怎麼會這些,她驕傲地回答:是之前媽媽在家對著鏡子練習,自己跟著學的!看著她認真、自信的表情,我第一次感受到:為人父母,不僅是負責孩子的吃飽穿暖,更應該成為孩子的目標和榜樣。很榮幸,我成為了女兒小學階段的偶像,雖然現在已經被初中老師所取代。
三、嚴格要求、適當放手,培養孩子自主的學習能力。
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在對她嚴格要求的同時,我開始著重培養她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首先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不能依賴家長,同時提醒我自己,發現錯誤及時糾正,但不能過度參與、顛倒主次。因此,孩子從小就養成了「獨立完成作業、獨立檢查錯題、獨立整理書包」等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四、勞逸結合、彈性管理,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認認真真學習、快快樂樂玩耍」是我經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的唯一要求就是:學習的時候必須聚精會神、取得實效,玩的時候才能徹底放鬆、全心投入。從孩子上小學開始,只要保質保量完成學習任務,我們就抽出時間帶她到書店看書、外出旅遊,甚至陪她一起打遊戲。我覺得這樣做,既可以幫助孩子放鬆身心,防止因一味學習產生牴觸情緒,又可以讓孩子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在激勵孩子更加認真、用心學習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五、放平心態、學會認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對於孩子來說有相當重要的作用。自信的孩子會擁有樂觀的精神,能夠用積極的心態看待人生。她們敢於探索,充滿了對新事物、新知識的渴望;她們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於向困難挑戰;她們敢於面對,承擔生活中的錯誤與責任。在培養女兒自信心方面,我要求自己做到以下幾點:一是不拿孩子和其他同學做比較,不用「你看,誰誰比你強」這樣的語言刺激孩子;二是放平心態,努力去發現孩子的優點,私毫不吝嗇讚美的語言;三是當孩子的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內心受挫時,一定要表示對孩子的努力付出的認可,告訴孩子過程比結果更有意義,分析原因,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六、轉變思路、自我調整,成為青春期女兒的朋友。
女兒在不知不覺中成長,青春叛逆期也如約而至。之前那個乖巧、懂事、健談的女兒,變的有時情緒低落,不願意說話;有時非常煩躁,甚至大發雷霆!雖然,在此之前我早已做了心理準備,但還是被弄的手足無措。慢慢靜下心來,不禁想到之前女兒開玩笑時的一句話:「媽媽,等我青春期的時候,還請您多多包涵!」我開始反思,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得到別人的理解和認同,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和陪伴她平穩度過。於是,當我們之間發生分歧時,不再是面紅耳赤的爭吵,而是兩人之間有理有據的辯論;當女兒因為學校或學習等問題需要徵求意見時,我們家也不再是「一言堂」,而是聽完她的想法後,再幫她一起分析利弊;慢慢地,她又會像以前那樣,同我們講課堂趣事、聊電影、分享她喜歡的歌曲……我明白,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已敞開心扉,接受了我和她爸爸兩位「忘年之交」!
七、默默陪伴、靜待花開,成為女兒最堅強的後盾。
轉眼見,孩子已經到了上初中的年紀。她的一次次成績都讓我們為之驕傲。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父母的校園生活;再到軍訓優秀學員、三好學生、學期特優生……每一步的辛苦與付出,讓我感到欣慰也心疼。女兒已慢慢長大,她不再是當年「凡事都找媽」的小孩子,我們也不再是凡事都能幫她搞定的「超人爸媽」,現在我們能夠做的是默默陪伴著勇往無前的女兒,靜等花開,做女兒最堅強的後盾。
說了這麼多,細細想來,其實在孩子整個成長的過程中,教育,是我們與孩子共同磨合、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值得探索、永無止境的過程。
所以,用心交流、陪伴成長,我們與孩子一直在路上……一直做孩子溫暖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