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家長說特別頭疼陪孩子寫作業,
有時候媽媽們開玩笑說「每次陪寫作業秒變後媽」!
還有的說「別問我有沒有溫柔過,我喉結都吼出來了……」
吐槽歸吐槽,話說回來,到底怎麼才能陪孩子好好寫作業呢?
其實,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得投入,忘記寫作業對孩子是常有的事情。這個時候強制寫作業,反而會加重孩子鬧情緒。
那麼,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怎麼做?今天這篇文章,也許能幫您更好的解決問題。
孩子正在寫作業時,您在幹什麼?
✖ 錯誤做法:一邊看電視一邊監督孩子, 嘴裡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
結果:孩子不高興:「憑啥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 正確做法:大人也看書,不打擾孩子, 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氣氛。
結果:孩子心態平和,心思都在學習上。
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不專心。您會怎麼做?
✖ 錯誤做法:訓斥孩子:「你氣死我了,怎麼又沒寫完,我一會兒不看著都不行,快點寫!我看著你。」
結果:孩子並不著急,依然慢慢悠悠看 。
✔ 正確做法:了解孩子磨蹭的原因,對症下藥。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像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利用計時器或者鬧鐘來幫忙,當你要求孩子「5分鐘洗完臉」「10分鐘寫完生字」時,設定上相應的時間,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感受「5分鐘」「10分鐘」「半小時」到底有多長。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對家長要求幹的事沒興趣,故意磨磨蹭蹭表達不滿。這種情況的話,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問清楚他為什麼不喜歡這件事,然後你們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沒有更好得解決辦法。
有的孩子磨蹭,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比如,寫作業的時候東瞧西看,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嚴重影響了效率。
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家長在接孩子放學的路上,就問問孩子都有哪些作業、想先做哪一門後做哪一門,提前在腦袋裡有個規劃。
結果:家長更了解孩子的小心思,對症下藥有效的解決問題。孩子也逐漸樹立時間觀念,培養規劃意識。
孩子作業寫得潦草,您怎麼做?
✖ 錯誤做法:發火:「怎麼寫得這麼亂,你就不能寫好點?」甚至生氣地把孩子的作業撕了。
結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為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你看,這是規定,不能破壞,所以你必須重寫了。你看,你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範,橫平豎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結果: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心裡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孩子會對自己充滿信心。
孩子一直看電視,不睡覺也不寫作業,您怎麼做?
✖ 錯誤做法:怒氣衝天地把電視關掉,吼著叫著叫孩子去寫作業或睡覺。
結果:孩子滿肚子不高興地去了,心裡恨你,說你是暴君。
✔ 正確做法:平靜對孩子說:「孩子,你該寫作業了,如果寫不完會挨批。你還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鐘行嗎?」家長:「行,說話算數,到時間就關電視。」雙方各退一步。
結果:時間到了,孩子主動關電視,去睡覺或寫作業。
引導孩子靜心寫作業的十步流程
第一步,準備。
準備分兩部分,首先是生理準備,如吃零食、上廁所;其次是物理準備,讓孩子自己提前把該用的學習用具都準備好。
第二步,靜心。
簡單的方法是深呼吸幾次,不要覺得這個行為微不足道,當孩子養成習慣後,一深呼吸就提醒自己「靜下心來,要寫作業了」。
第三步,回憶。
拿出一張紙,我們把這張紙稱作「回憶紙」,讓孩子回憶一天講了哪些知識,語文和數學分別講了幾個重點,把重點寫在這張紙上。這個步驟相當於考試前的複習。
第四步,預計時間。
考試是有時間限制的。讓孩子預計一下自己寫作業的時間,做到心裡有數,就會有緊迫感。很多家長總說孩子寫作業慢,關鍵是沒有時間標準。
第五步,記錄開始時間。
讓孩子自己記錄開始時間,或由家長幫助記錄。
第六步,正式寫作業。
正式寫有三不原則:不翻書、不打擾、不間斷。
第七步,記錄結束時間。
第八步,統計實際作業時間。
①孩子建立了時間觀念,了解自己的真實情況,預計作業時間會越來越準確;
②因為有了實際時間,就大致有了孩子寫作業的時間標準;
③做到孩子和家長心中有數,以這個時間為標準,逐步提高寫作業的速度。
第九步,檢查作業。
家長千萬不要幫助孩子檢查作業,我們要幫孩子養成檢查的習慣,而不要替他檢查作業。
第十步,預習明天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