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浩劫過後,還留下了什麼?

2021-02-07 三聯生活周刊

昨日,在歷經15小時後,引起了全世界關注的巴黎聖母院大火總算宣布被完全撲滅。法國內政部副部長洛朗·努內茲(Laurent Nunez)表示,距離巴黎聖母院被大火完全吞噬只剩最後15到30分鐘,而消防隊員們成功阻止了火勢的蔓延,拯救了這座美麗的巴黎象徵。

火災之前的巴黎聖母院。圖片來自@Childern 宇

雖然巴黎聖母院已經得救,但它現在仍然處於十分脆弱的狀態。這場毀滅性的大火摧毀了巴黎聖母院頗具標誌性的哥德式尖頂,以及三分之二的屋頂。幾個世紀以來,巴黎聖母院作為重要的基督教聖地,收藏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和藝術品。這場大火不僅破壞了一個深受人們喜愛的歷史地標,還危及該建築頗具藝術史價值的設計及內部收藏的大量基督教文物和藝術品。

許多人擔心可能會永遠失去這些珍寶。儘管在進一步確認主體建築結構的安全之前,尚無法展開更加細緻的調查和清點。但巴黎消防隊在推特上表示,大教堂的石制建築和主要藝術品均已「獲救」。

它正面最廣為人知的雙子塔樓保存了下來,而坍塌的尖塔周圍原有十二宗徒和四名傳道士的銅像,在火災發生前幾天,因為修復工作的準備被拆卸了下來,也得以倖免。然而,因為救火過程中煙霧、水、鉛熔物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從火災中搶救出的大量藝術品以及看似完好的一些建築部件,都有可能受到了巨大的傷害。對此,法國文化部部長弗朗克·裡埃斯特(FranckRiester)宣布,一些藝術品將被送往羅浮宮,在那裡進行除溼、保護、保存和修復。

隨著更多的信息浮出水面,這次從巴黎聖母院大火倖存下來的藝術品正變得越來越清晰。以下列舉了其中部分最重要珍藏的情況。

荊棘冠(圖 | wikicommon)

在巴黎聖母院的無數珍藏中,荊棘冠無疑是最珍貴、最令人崇敬的一件。這件用金線將荊棘編織成環狀的圈狀冠,是基督教歷史最悠久的聖物,被認為是耶穌受難前,羅馬士兵強迫戴在他頭上,令他遭受無情折磨的象徵。雖然其真實性無法確定,但據記載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紀。

該件遺物最初來自耶路撒冷,1239年被送給了國王路易九世,他專門建造了一座收藏它的聖禮拜堂。法國大革命時期,荊棘冠被短暫保管在法國國家圖書館中。1806年8月10日,巴黎大主教從拿破崙一世手中得到了荊棘冠,並將它收歸於巴黎聖母院的金庫。至今,這件珍貴的遺蹟已經在此保存了兩個多世紀,它被藏於巴黎聖母院中殿的盡頭,不容易被遊客看到,也甚少離開巴黎聖母院。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下午3點,以及耶穌受難日的上午10點到下午5點,荊棘冠會被供奉給信徒,供他們禮拜。

在此次巴黎聖母院的大火中,這件聖物也是無數人和信徒最為關注的物品,所幸,它被完好無損地從火災中搶救而出。據悉,這件聖物得以獲救的原因將歸功於一位名叫讓-馬克·福涅爾(Jean-Marc Fournier)的英勇神父,根據《新聞周刊》的報導,他「毫無畏懼、徑直地走了過去」,確保了荊棘冠的安全。

除了荊棘冠外,巴黎聖母院還有兩件耶穌受難的聖物:十字架上的一塊殘片以及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所用的一根鐵釘。這兩件物品,據法國媒體報導,也從大火中被救了出來。

聖路易祭服。圖片來自法新社

同時,被搶救出的還有一件聖路易的祭服。這件13世紀的亞麻布衣服,據說是路易國王的。這位唯一一位成為聖徒的法國國王,1226年加冕,他參加了第七次十字軍東徵,1270年死於第八次十字軍東徵。1297年他被封為聖徒。

巴黎聖母院的玫瑰花窗(圖 | wikicommon)

在這次的不幸中,三扇玫瑰窗最終得以保存被巴黎人譽為一件堪稱幸運的「奇蹟」。此前大火尚未撲滅時候,隨著塔尖的傾塌,許多人都絕望地認為這三扇巨大、美麗而脆弱的巴黎聖母院標誌性象徵將不復存在。

這三面玫瑰窗歷史悠久,它們形似花瓣,每扇都包含幾十個裝飾複雜的圓形玻璃,描繪了各種聖經故事。最早的窗戶可以追溯到1225年,它穿透了大教堂的西立面,展示了黃道十二宮圖和中世紀的生活場景。西窗是三扇窗戶中最小的一個,直徑10米,因為19世紀中期的修復工程,如今這扇窗戶已經沒有原始玻璃的保留。

北窗最初安裝於1250年左右,由於仍存有當時的原始玻璃,使它顯得異常珍貴。同時,北窗也是三扇窗戶中最大的一個,直徑13.1米,由尚·德·謝耶(Jean de Chelles)設計,描繪了舊約時代的人物,圍繞著中間窗格裡的聖母瑪利亞形象排列。

與此同時,安裝於1260年左右的南窗,直徑12.9米。它在19世紀中期被修復,玻璃窗上的畫作主要圍繞新約的故事展開。

雖然更加具體的調查需要等待建築結構被確認安全後才能進行,但三扇窗戶似乎都倖存了下來,不過,南窗上面一扇較小的彩色玻璃窗似乎已經燒壞了。

巴黎聖母院的大管風琴(圖 | wikicommon)

巴黎聖母院的「埃馬紐埃爾」大鐘(圖 | wikicommon)

巴黎聖母院的「埃馬紐埃爾」大鐘和8000管大風琴對於許多樂器愛好者而言都是一種瀕臨滅絕的藝術品。這座位於巴黎聖母院南翼鐘樓的「埃馬紐埃爾」大鐘,是聖母院中體積最大的大鐘,重達13噸,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681年。法國大革命期間,教堂中除了「埃馬紐埃爾」大鐘,其他19座鐘都被移走並熔化製作成了大炮。雖然後來重新製作了一組新的鐘,但在法國歷史上重要時刻,人們仍然會敲響「埃馬紐埃爾」大鐘。

而著名的8000管大管風琴最初建於1403年,它是巴黎聖母院三部管風琴中最大的一個,擁有5排鍵盤、109個音栓和近8000根音管。在完成後的幾個世紀裡,風琴經過了好幾次的翻新和不斷完善,最近一次修復是在2013年,但如今它8000多根管子中的一些仍可以追溯到中世紀。

雖然暫時看來,這兩件樂器外觀上沒有遭到任何損害,但因為風琴結構的脆弱性,在遭到水淹後,仍無法判斷是否還能照舊正常演奏。

巴黎聖母院的國王畫廊(圖 | wikicommon)

巴黎聖母院的國王畫廊指的是自1230年以來一直矗立在入口大門上方的一組宏偉的舊約猶太國王石像。目前,這28座石像的狀況尚不清楚,但以前,他們也曾經歷過一段艱難的時期。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反對君主制的勢力,不僅將法國王后瑪麗亞·安託瓦內特送上斷頭臺,還把這些雕像誤認為是法國國王,把這28位「石頭國王」拖進大教堂廣場,用斷頭臺將它們「斬首」了。然而,一個忠誠的保皇黨人把這些「頭顱」偷偷收集了起來,藏在巴黎一所房子的洞穴裡。直到1977年,修復第9區一家銀行總部的工人們發現了這些「頭顱」,將它們捐給了博物館,石像才得以修復。

此外,周一倒塌的大教堂塔尖上的金屬公雞雕塑裡藏有巴黎守護神聖丹尼斯和聖吉納維芙的遺骸,包括兩位聖人的骨頭、牙齒或頭髮。1935年,一位大主教將這兩件聖物移置於此,用來守護巴黎聖母院。

公元3世紀,基督教殉道者聖丹尼斯將基督教傳至巴黎,並擔任第一主教。272年,在羅馬皇帝德西烏斯迫害基督教時,聖丹尼斯被砍頭殉難。據傳說被斬首後,聖丹尼斯仍手執自己的頭顱邊走邊布道,由巴黎市走到北邊的蒙馬特方才咽氣。公元451年,聖吉納維芙利用集體禱告的力量讓匈奴國王阿提拉離開巴黎,從而拯救了巴黎成為了巴黎的守護聖女。最初,巴黎先賢祠就是為了用來供奉聖吉納維芙而建的。

這個被譽為巴黎聖母院「精神避雷針」的青銅公雞周二時在廢墟裡被發現躲過了火災,部分被壓碎了,裡面兩件聖物的狀況尚不清楚。

金屬公雞雕塑

長久以來,如果說艾菲爾鐵塔象徵著巴黎這座城市光輝燦爛的未來,那麼巴黎聖母院就代表著它的過去。這位意為「我們的女士」的大教堂,是巴黎的象徵,也是歐洲的象徵,它在歷史上無數值得銘記的時刻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隨著無數文學著作和電影的傳頌,它每年吸引著1300萬遊客的到來,已經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都佔據了一席之地。

如今,這座見證了800多年歷史的建築在大火中差點被毀於一旦,但人們已經開始積極探討重建的可能。「這場大火是毀滅性的,但它仍然屹立不倒——這是一種力量。」電影製片人讓·科廷(Jean Cottin)在接受《衛報》採訪時感慨道。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上圖,一鍵下單【拎包的態度】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周刊書店,購買更多好書。

相關焦點

  • 巴黎聖母院大火燒了什麼?還留下了什麼?
    昨天,整個巴黎都在哭泣法國時間4月15日18:50分(北京時間16日0時50分)有著800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被燒了
  • 夜思 | 巴黎聖母院浩劫,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不敬
    巴黎聖母院浩劫,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不敬來源:吐槽青年:曹林的時政觀察ID:zqb_caolin作者:曹林巴黎聖母院遭遇意外浩劫,遮天蔽日的火災場景,讓世界震驚,更讓人痛心。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 【獨家現場️】巴黎聖母院浩劫暴露法國軟肋!「天塔」為防「天火」卻遭人禍!
    雖說法國王室將王陵地選在巴黎北邊的聖德尼大教堂,但巴黎聖母院的「政教特徵」自有其無與倫比的地位,比如拿破崙一世把當時的教宗請到巴黎主持其登上皇帝寶座的加冕禮,選址就在巴黎聖母院;1944年戴高樂將軍凱旋,選擇巴黎聖母院慶祝巴黎解放;1996年法國總統密特朗的葬禮也在此舉行,應邀出席的有60多國領導人。痛定思痛。
  • 巴黎聖母院大火,活該?
    2019年4月15日,法國時間晚6:50,一場大火侵蝕了這座850歲的哥德式教堂——巴黎聖母院。在悲劇面前,巧合顯得更加荒謬和沉痛。 大火之前,巴黎聖母院正在進行一項耗資600萬的修繕工程。而據《衛報》報導,「法國警方稱火勢突然,很可能與教堂的修繕工作有關。」
  • 鐘樓怪獸,巴黎聖母院的魔幻世界
    大文豪維克多·雨果在《鐘樓怪人》(又譯《巴黎聖母院》)中的如此描寫令世人認識了外表奇醜但內心純善的怪人卡西莫多。這個容貌奇特的「半獸人」只是文學創作中的存在,不過聖母院兩座鐘樓之間真有一座怪獸出沒的長廊,裡面不乏面目猙獰、半人半獸的奇特物種。其中,最為著名的「惡魔沉思者」——夜梟已成為巴黎聖母院的標誌性元素。
  • 巴黎聖母院被燒是活該?失去聖母院的不只巴黎!
    在愛情電影中,聖母院作為巴黎永恆的地標,還成為了感情忠貞不渝的象徵。但不會有人真能想像,巴黎聖母院會有消失的一天。關於這一切,關於古老的高盧歷史,關於整個哥德式藝術,現在還有什麼存留給我們呢?」——雨果 《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著火了,我很開心。」????這座塞納河畔輝煌雄偉的教堂,始建於1160年,花了整整一百年時間,才在1260年完工,距今約760年歷史。
  • 《巴黎聖母院》
    2019年4月15日晚18時50分許,巴黎聖母院塔樓起火,一小時後火情迅速蔓延(4·15巴黎聖母院火災事故)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6日上午,大火撲滅,火災持續14小時。巴黎聖母院近來在整修。中間的尖頂塔預算600萬歐,應該要修到2022年。這一法國乃至歐洲的代表性建築,定格於2019年,修好後會是什麼樣子,我們還不得而知。
  • 巴黎聖母院火災一周年——古教堂大救援之爭分奪秒拯救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火災一周年——古教堂大救援之爭分奪秒拯救巴黎聖母院2019年4月15日,法國地標建築巴黎聖母院發生不明原因火災。當尖塔的頂端倒進火焰和煙霧之中時,整個世界都在為這一刻扼腕嘆息。火災過後,法國歷史古蹟首席建築師菲利普維勒納夫成立了一個重建修復應急小隊,其中包括數十名工程師,建築師和科學家,展開了萬人矚目的大教堂修復重建計劃。如今一年過去了,巴黎聖母院重建的怎麼樣了呢?
  • 巴黎聖母院的修復狀況如何?BBC為此拍了一部紀錄片
    一年前,巴黎聖母院被一場大火吞噬,古老的建築面對大火毫無自保之力,它被燒的面目全非。不僅法國人為之心痛,就連相隔萬裡的我們亦對這種「文明的浩劫」充滿著同情與遺憾。「卡西莫多在哭泣」一時成為朋友圈常見文案,維克多·雨果的名作《巴黎聖母院》也再度成為網絡上的暢銷說。
  • 雨果《巴黎聖母院》優美句子 《巴黎聖母院》對卡西莫多的描寫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
  • 加西莫多的眼淚:巴黎聖母院大火
    然而,巴黎聖母院卻是巴黎的魂,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的名著《巴黎聖母院》,使人們記住了這座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即使沒有到過巴黎的人,也知道善良的鐘樓怪人加西莫多,也再一次見證了文學的穿透力。許多網友也在社交網絡上表達他們對巴黎聖母院的懷念——深深的悲傷,為那灰飛煙滅的850年歷史#巴黎聖母院
  • 800年巴黎聖母院猛烈著火!塔樓撕裂轟然倒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法國巴黎,大家都應該知道巴黎聖母院吧,我們不最早接觸的應該是世界著名小說家雨果的《巴黎聖母院》,鐘樓怪人卡西莫多讓所有人都銘記在心。    外部支撐技術的出現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在巴黎聖母院內部看不到非常明顯的巨大支撐柱,顯得格外的寬敞明亮,那種感覺沒有身臨其境根本無法體會。這是當時的畫家所繪畫的內部樣子:
  • 巴黎聖母院,一場大火的心痛與痛心 ——2019時評作文之「頭腦風暴」(三)
    畢竟,在全球語境下看巴黎聖母院火災,每一種聲音都可能被打上國族標籤,一片痛心、惋惜和祈禱中,這種幸災樂禍的惡臭言論會格外顯得刺眼。在外國網友看來,他們會認為是「有中國網友如何如何說」,雖然這些偏激而惡臭的言論,完全是極端個別,完全代表不了什麼,但會讓所有國人覺得羞愧和不安。
  • 巴黎聖母院雞尾酒——艾絲美拉達
    果然,今天起來滿屏的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教授收集了一下網友的朋友圈發布先來看下大家對這麼大一件事有什麼看法吧?👇司馬網友:沒去過巴黎聖母院有什麼可惜的,我還想見見被法蘭西人燒掉之氣前的圓明園呢。
  • 全世界在為巴黎聖母院哭泣
    2019年4月15日,全世界為巴黎聖母院悲傷,為法蘭西流淚。突如其來的大火巴黎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下午6:30,巴黎聖母院起火了,滾滾濃煙遮蔽了塞納河畔的天空,也籠罩了整個巴黎。當時,最後一批遊客正在門口排隊等待進入巴黎聖母院參觀,聖母院的大門突然關閉,沒有任何工作人員出來解釋原因。
  • 法國的巴黎聖母院著火了,而中國的卡西莫多卻活了!
    小夥子划動著手機朋友圈,淚眼婆娑:德國巴黎聖母院都發火了!人類800年的文明瞬間被毀,全人類在痛哭!這是本人今天上午在朋友圈發布的一個原創段子。也許這樣的段子,會給很多朋友帶來不適,就好比我也無法適應這刷屏了的「巴黎聖母院發火了,全人類在痛哭」一樣。說實話,我沒去過巴黎,更沒去過巴黎聖母院。
  • 消逝的「世界珍寶」——巴黎聖母院,歷史可貴!
    謹以此文紀念消逝的「世界珍寶」——巴黎聖母院。雨果曾在小說《巴黎聖母院》中寫道,「時間和人使這些卓絕的藝術遭受了什麼樣的摧殘?關於這一切,關於古老的高盧歷史,關於整個哥德式藝術,現在還有什麼存留給我們呢?」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 IoT、3D 掃描搶救巴黎聖母院!
    圖片付費下載自東方IC作者 | 胡巍巍出品 | CSDN(ID:CSDNnews)巴黎!巴黎!聖母院!聖母院!多少人曾夢想親自一睹尊容的巴黎聖母院,被一場大火重挫!當地時間4月16日凌晨,巴黎當地市民跪在燃燒的聖母院面前,一邊祈禱、一邊合唱《聖母頌》,哀傷溢出畫面.
  • 又見《巴黎聖母院》
    初次接觸《巴黎聖母院》還是我上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給我們講述了這部小說,後來上大學時又重溫這部小說。《巴黎聖母院》標題所指正是故事的發生地——巴黎聖母院。2019年4月16日,巴黎聖母院遭遇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火災,這則新聞讓我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的同時,也讓我再次想起了《巴黎聖母院》這本小說。上班空隙,又一次看了這本小說。
  • 巴黎聖母院還「活」在這些經典影片中
    ,目前火勢已得到控制,雖然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保住了,但其三分之二的屋頂已經蕩然無存,其中就包括最具標誌性的哥德式塔尖。這座擁有超過800年歷史的絕美建築,除了是法國文豪雨果《巴黎聖母院》的「主角」之一,也是眾多影視作品中的「常客」。文藝愛情片《愛在黃昏日落時》中,有一句臺詞「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一語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