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電影分享
·片名:羅斯瑪麗的嬰兒/魔鬼聖嬰(港)/失嬰記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地區:美國
·類型:劇情/懸疑/恐怖
·劇情簡介:凱(約翰·卡薩維茲 John Cassavetes 飾)有著一個外表單薄脆弱的妻子羅斯瑪麗(米亞·法羅 Mia Farrow 飾),自從他們搬到新公寓後,凱就和鄰居一對老夫婦相談甚歡。而羅斯瑪麗卻並不特別喜歡這對鄰居,令她感到不適的,還有接下來的一連串怪事。
羅斯瑪麗看到了自殺的女人,在日漸詭異的生活氣氛下,她還做著毛骨悚然的夢。夢中,有一個長毛怪物侵犯自己,羅斯瑪麗從噩夢中醒來不久,竟得知自己已有身孕的消息。鄰居老太前來照顧羅斯瑪麗和腹中嬰兒,然而,羅斯瑪麗卻漸漸懷疑,一切的古怪事情,都來自於這個表面和善慈祥的鄰居,甚至還有自己的丈夫!他們正在合謀計算羅斯瑪麗的嬰孩。到底是羅斯瑪麗的幻覺還是確有其事?當她看到出生的嬰兒眼中竟無瞳孔時,羅斯瑪麗知道,魔鬼的氣息近在眼前。
——————————————————
接下來我們將從導演風格,電影表現手法,及觀後感三方面進行剖析,不涉及劇情內容,未看過本片的讀者不用擔心劇透哦!
影片改編自1965年艾拉萊文的同名小說《羅斯瑪麗的嬰兒》,影片的原定導演是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後來卻改為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波蘭斯基,這是他獨立執導的處女作,恰恰是這一改變成就了波蘭斯基日後在好萊塢乃至世界電影史的大師地位。
沒有靈異鏡頭,沒有突然驚嚇,沒有過於黑暗的場景,僅有兩次血腥鏡頭和惡魔之眼,不需要調動恐懼心理,或是感官衝擊,甚至找不到太多推拉情緒的鋪墊。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色彩搭配和女主穿搭也是一絕,溫暖的色調,精緻的構圖,時尚的服飾,波蘭斯基將各種優美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成就了觀眾意料之外的恐怖。
它的恐怖是剝繭抽絲,是生活中容易忽視的細節。看完電影兩個星期後,做了一次關於它的噩夢,醒來後細想突然發現其精妙之處。從前看過恐怖片也會做噩夢,尤其是溫子仁系列,他很擅長運用恐怖元素,看過他的電影後腦海裡就會有恐怖鏡頭,從而反映在夢中。但關於本片的噩夢卻未出現血腥元素,而是身處電影,在悠長溫情的時間裡感受迫近的恐懼,揭開撒旦的面紗,一層一層,離它越來越近,能感到它的氣息,忽然聽到了熟悉的聲音,猜忌與懷疑,絕望與膽怯,恐懼來自何處?
除了氣氛與節奏的把控外,本片的某些鏡頭語言也值得探討
比如這場女主與鄰居第一次在洗衣房見面的場景,鐵網橫在兩人中間,表示存在隔閡
隨後,鄰居主動搭話,兩人距離縮短,但仍有鐵欄中隔,即女主還未完全接受對方
隨著洗衣機的提示音,兩人又回到了鐵網兩側
接著,樓上的一聲巨響驚動了二人,創造了再次談話的機會,從而引出了本片的關鍵物品——護身項鍊
此時,隨著鏡頭的移動,兩人面對而站,畫面處於平衡狀態,構圖和諧,鐵欄消除,表示女主開始接受對方,最後給了項鍊特寫鏡頭,為下面故事鋪墊
再比如女主和丈夫在鄰居家吃飯的一幕,蠟燭火苗指向鄰居表示丈夫開始倒戈,對老頭的誇讚很受用,從而順利進行後面關鍵型對話,推動劇情發展
令人唏噓的是,電影上映後,導演波蘭斯基的妻子在家中被邪教分子殺害。當我們聚焦某些群體時,短時間的神秘或許掩蓋部分恐懼,但在一步一步揭秘時會感到強烈的恐懼,甚至窒息。本片充分的向觀眾展示了日常生活容易被忽視的細節,當世界不再相信你時,你該相信誰?
羅斯瑪麗是妻子,是母親,進行著每個女人都經受過的生活,一切如常。熱情的鄰居時不時送來小禮物,她照樣清晨起床做早餐,和丈夫說笑著,看看喜歡的小說,一切如常。她定期做產檢,聽從醫生的叮囑,享受著初為人母的喜悅,一切如常。
可是,真的正常嗎?
答案只有在影片中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