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 個人空間的被碾和失落:《羅斯瑪麗的嬰兒》

2021-02-19 未命名觀影團

PART 1  放映信息🎥

放映時間:2020年11月22日(周日)19:00-21:30

放映地點:暫定教三3309

放映影片:羅斯瑪麗的嬰兒 Rosemary's Baby (1968)

圖:《羅斯瑪麗的嬰兒》海報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編劇: 羅曼·波蘭斯基 / 艾拉·萊文

主演: 米亞·法羅 / 約翰·卡薩維蒂 / 魯思·戈登 / 西德尼·布萊克默 / 莫裡斯·埃文斯

類型: 劇情 / 懸疑 / 恐怖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68-06-12

片長: 136 分鐘

又名: 魔鬼聖嬰(港) / 失嬰記(臺) / 羅絲瑪麗的嬰兒 / 魔鬼怪嬰

影片簡介:

     凱(約翰·卡薩維茲 John Cassavetes 飾)有著一個外表單薄脆弱的妻子羅斯瑪麗(米亞·法羅 Mia Farrow 飾),自從他們搬到新公寓後,凱就和鄰居一對老夫婦相談甚歡。而羅斯瑪麗卻並不特別喜歡這對鄰居,令她感到不適的,還有接下來的一連串怪事。     羅斯瑪麗看到了自殺的女人,在日漸詭異的生活氣氛下,她還做著毛骨悚然的夢。夢中,有一個長毛怪物侵犯自己,羅斯瑪麗從噩夢中醒來不久,竟得知自己已有身孕的消息。鄰居老太前來照顧羅斯瑪麗和腹中嬰兒,然而,羅斯瑪麗卻漸漸懷疑,一切的古怪事情,都來自於這個表面和善慈祥的鄰居,甚至還有自己的丈夫!他們正在合謀計算羅斯瑪麗的嬰孩。到底是羅斯瑪麗的幻覺還是確有其事?當她看到出生的嬰兒眼中竟無瞳孔時(準確來說,是野獸般的瞳孔),羅斯瑪麗知道,魔鬼的氣息近在眼前。cr豆瓣

PART 2 影片看點(警告⚠️此處包含大量劇透)


     《羅斯瑪麗的嬰兒》作為一部被賦予了影史上極高地位的恐怖片,向來被視作通俗性(好萊塢)和藝術性(歐洲)結合的完美典範。然而即便如此,大量圍繞該片的討論仍採取了一種窺淫癖式的視角:曼森邪教組織(事實上)毫無來由的殘殺、處於不同醜聞風暴中心的波蘭斯基和米婭·法羅——家庭的或性的。     我堅持認為這些完全不構成進入這部電影的視角。畢竟如果好奇昔日的明星秘聞,只消看看《好萊塢往事》中對嚴肅歷史毫無責任的想像與消解。雖然這部電影對獵奇者來說過分長,也不能滿足他們對莎朗·塔特兇案血腥味的渴求。

圖:《好萊塢往事》劇照,瑪格特·羅比飾莎朗·塔特

     回到電影本身。拍攝《羅斯瑪麗的嬰兒》的1968年,無論對恐怖電影史還是對更廣義的歷史而言,都是創造變化遠大過繼承反思的一年。對恐怖電影史來說,1968年是一個清晰的分界線——代表經典恐怖片(classic horror)的《活死人之夜》和代表當代恐怖片(contemporary horror)的《羅斯瑪麗的嬰兒》在同一年上映。前者以其粗糙的質感揮灑不加節制的暴力血腥(無疑是被眾多B級片和今天許多R級片所追捧的),但後者卻無論從何角度來說都是精緻優雅而克制的,不僅全片沒有任何一個直接的恐怖鏡頭,甚至羅曼斯基的運鏡和拍攝方式都稱得上是四平八穩(這也是我最愛菲利普·吉普斯版海報的原因)。有影評人認為,《羅斯瑪麗的嬰兒》應當被歸為新好萊塢電影的範疇內:它的悲觀氣質和深深植根於現實的敏感,以及一個外來導演投向美國的目光。

圖:《活死人之夜》電影海報

     波蘭斯基的傳奇命運甚至比電影更精彩:悲慘的命運之痛和搖擺不定的罪名被加在同一個人身上。他由於自己的身份反覆被驅逐,又因自身的才華被接納。他的多重身份某種意義上也是時代的縮影——有人將《羅斯瑪麗的嬰兒》概括為,「1968年,我們孕育了時代的怪胎。」

     但歸根結底,儘管《羅斯瑪麗的嬰兒》可以引申出政治性的解讀,它仍不是一部政治的電影。事實上,如果對其加以概括,它是一部聰明的、關於成年人、為成年人準備的城市劇情片。它慎重地思考了高壓之下的成年人生活,僅僅碰巧涉及到了一個撒旦教巫師的集會。(「…it is a horror film that's also a smart, urban drama for and about adults, a deliberate consideration of human behavior under extreme stress that just happens to involve a coven of Satanist witches.」 cr. Tim Brayton)     回想我們曾看過的《著魔》,祖拉斯基將重點傾斜在超現實的神秘力量上。然而在《羅斯瑪麗的嬰兒》中,觀眾對撒旦與其子的力量一無所知,而且幾乎對此漠不關心——波蘭斯基和艾拉·萊文(原著作者)讓觀眾注視自己的日常生活,並且意識到儘管自身選擇了最為中正理性的世俗之路,已知的空間中仍有恐懼。     在寫本期推送時,我感覺對本部電影的再現與其用線性的推送,倒不如用類似「情緒板」剪貼來做更為恰當。不僅僅因為相關信息的雜亂,而且因為《羅斯瑪麗的嬰兒》中的種種細節都清晰地指向現實世界,而現實世界不被一以貫之的邏輯統領。

圖:情緒板大概長這樣

      羅斯瑪麗的痛苦不來自於超驗的力量,而恰恰來自身邊:丈夫、鄰居、醫生、朋友,以及自己生下的孩子。有人將本片解讀為女性為家庭所累的生育困境(可以聯想到典型的產後抑鬱症狀)。這種觀點儘管過分狹隘,但也確實點明了一點:羅斯瑪麗的恐懼是與很多切實的恐懼相通的。      在我看來,這種痛苦與恐懼本質上是「人失去了人的生存空間」。人的生存空間(person-space,cr. Marya Schechtman),意味著羅斯瑪麗處於正常的生活秩序之中,她是被他人承認與尊重的朋友、妻子、孩子的母親、虔誠的上帝信仰者,這些身份共同構成了她的生活。但隨著故事的進展,這些承認和尊重被一項項勾銷,觀眾隨即切身地體會到生存空間被擠壓到近乎消失的窒息感。確實,羅斯瑪麗像常人會做的那樣,選擇試圖逃離掌控她的丈夫和鄰居,但她(和觀眾一道)立刻絕望地發現自己事實上無處可去,舊有的外部世界秩序已經全部崩潰。故事中最令人費解的部分可能是結尾處,羅斯瑪麗自願加入巫師們並成為孩子的母親。這種行為表面上是妥協,但真正重要的是意識到,此刻的羅斯瑪麗事實上別無選擇:在所有身份都被剝奪後,她只剩下唯一一個先前不為她所知的身份:惡魔聖嬰的母親。如果拒絕這個身份,她被剝奪了生存空間也不可能再度回歸;但如果選擇佔據這個身份,她或許還有機會以人的方式生活下去——她也確實這麼做了,並在心中暗暗期望以自己的母愛可以改變這個孩子邪惡的天資。可惜的是,我們無法知道之後發生的事——如同1968年(或任何變革時代)的人們無法知道未來發生的事一樣。

【ROSEMARY'S BABY QUOTES】

Roman Castevet: Rock him.

Rosemary Woodhouse: You're trying to get me to be his mother.

Roman Castevet: Aren't you his mother?

圖:電影中的米亞·法羅

●《羅斯瑪麗的嬰兒》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可能是貫穿始終的配樂:游離怪異的搖籃曲與尖銳的電子樂,以及米亞·法羅神經質的吟唱。

● 片中老夫妻華麗的衣衫與棕黑的背景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

● 米亞·法羅驚人的表演充分展現出羅斯瑪麗愈發脆弱、愈發容易受到傷害的氣質。

● 波蘭斯基將各種元素搭配(超現實、聊天情景劇、黑色喜劇),反而使得電影中悲慘腐朽的世界更豐滿、更有可信度。

相關焦點

  • 羅曼·波蘭斯基和他的《羅斯瑪麗的嬰兒》
    更加自由的創作空間,讓波蘭斯基如魚得水,事業逐步走向頂峰。1968年6月,波蘭斯基的代表作之一《羅斯瑪麗的嬰兒》上映,該片改編自艾拉·萊文於1967年發表的同名小說,由米亞·法羅 ,約翰·卡薩維茲及魯思·戈登等主演。《羅斯瑪麗的嬰兒》海報該片講述了女主羅斯瑪麗的恐怖經歷。
  • 《羅斯瑪麗的嬰兒》:一個嬰兒誕生的魅力與恐慌
    他的妻子和八個月大的胎兒就是死於邪教,是不是用於祭祀就不敢說了。而之所以有如此遭遇,是因為在此半年以前他執導了一部叫做《羅斯瑪麗的嬰兒》的電影,裡面講述了邪教慣用的「殺人祭鬼」的方法。影片並沒有表現怎樣殺害嬰兒,不過確實沿襲了這個套路。很早之前就聽說過這部影片,但最近才看,大概也是因為自己有了孩子,對關於孩子的各種問題都會關心。甚至為了更好地看這部影片,我還先買了原著來看。
  • 《羅斯瑪麗的嬰兒》豆瓣8.0細究深層恐懼
    周日電影分享·片名:羅斯瑪麗的嬰兒/魔鬼聖嬰(港)/失嬰記·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地區:
  • 【佳片推薦】羅斯瑪麗的嬰兒 Rosemary's Baby (1968)
    類型: 劇情 / 懸疑 / 恐怖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1968-06-12片長: 136 分鐘又名: 羅絲瑪麗的嬰兒 / 魔鬼聖嬰(港) / 魔鬼怪嬰 / 失嬰記羅斯瑪麗的嬰兒的劇情簡介 · · · · · ·  凱(約翰·卡薩維茲 John Cassavetes 飾)有著一個外表單薄脆弱的妻子羅斯瑪麗(米亞·法羅
  • 【大師影像】羅曼·波蘭斯基導演作品《羅斯瑪麗的嬰兒》 (1968)
    鯉魚熱愛電影始終認為電影藝術作為第七女神和其他藝術作品一樣是人類文明的瑰寶。人之所以區別與動物我覺得不是會製造工具,而是可以在藝術審美中得到愉悅和快樂,只會勞動的人算不上完整的人生。電影大師們的名字會和莎士比亞,米開朗基羅,達文西一樣永遠被後世傳頌。
  • 《羅斯瑪麗的嬰兒》—細思極恐的經典邪教電影
    《Timeout》精選一百部經典恐怖片,1968年《羅斯瑪麗的嬰兒》位列第七。片子經典不是因為年代久遠,而是因為模仿者眾多,卻難以超越。這部影片的獨特之處在於, 以靜制動,不疾不徐。有別於慣常恐怖片的氣質,鮮少營造恐怖氣氛的搖晃鏡頭,甚至沒有使用代入感極強的第一人稱主觀視角。不依靠恐怖音效,而且全片沒有一幀容易引起不適的畫面。
  • 《羅斯瑪麗的嬰兒》背後真正的噩夢——珍愛生命
    《羅斯瑪麗的嬰兒》背後真正的噩夢——珍愛生命  【寒光文豹】《羅斯瑪麗的嬰兒》背後真正的噩夢2011-08-
  • 《羅斯瑪麗的嬰兒》:一部波蘭斯基導演的恐怖電影
    今天要給大家帶來一部波蘭斯基導演的恐怖電影——《羅斯瑪麗的嬰兒》,該電影在AFI評出的世界100部恐怖電影中排名第9,曾獲得過兩項奧斯卡獎以及四項金球獎,還於2014年12月17日,入選2014年美國國寶影片名單。▍搬入布拉福影片的開頭,男女主蓋伊和瑪麗正在找新房子住。經過一番尋找和查看後,兩人定下了一棟叫做布拉福的歷史複雜的古老公寓。
  • 《羅斯瑪麗的嬰兒》:把一切出賣給魔鬼?
    信仰撒旦的邪教信徒們選中了羅斯瑪麗,讓她懷上撒旦的兒子。他的丈夫凱,一個邊緣化的好萊塢演員也選擇了和邪教組織合作。和《 結尾的微笑,昭示了母愛的偉大——哪怕生了個魔鬼嬰兒,但母愛依然!小貼士:《羅絲瑪麗的嬰兒
  • ...莎朗·塔特|鋼琴家|猶太區|羅曼·波蘭斯基|羅斯瑪麗的嬰兒|...
    1968年,年僅35歲的他,拍了部驚悚片《羅斯瑪麗的嬰兒》。結果是又叫好又叫座。當時波蘭斯基已經晉升好萊塢的當紅炸子雞。以至於在昆汀的電影《好萊塢往事》,小李子驚呼:「天,我的鄰居是羅曼·波蘭斯基!」《羅斯瑪麗的嬰兒》,又名《魔鬼聖嬰》事業高歌猛進的同時,波蘭斯基談戀愛也很順利。
  • 《羅斯瑪麗的嬰兒》[8.0分][美國|劇情|懸疑|恐怖|1968|1080P|英語中字]
    ◎片名: 羅斯瑪麗的嬰兒◎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編劇: 羅曼·波蘭斯基 / 艾拉·萊文◎主演: 米亞·法羅 / 約翰·卡薩維蒂 / 魯思·戈登 / 西德尼·布萊克默 / 莫裡斯·埃文斯 / 更多...
  • 《羅斯瑪麗的嬰兒》:因為這部神作,導演引來殺身之禍
    片名:羅斯瑪麗的嬰兒瑪麗和凱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凱是演員,瑪麗是全職的家庭主婦,為了工作的需要,二人搬進了一座新公寓,同時也結識了樓上的一對老夫妻。老夫妻對這對小夫妻極其熱情,尤其當聽說瑪麗正在備孕階段,更是喜上眉梢,將二人視若己出,平時不斷邀約吃飯,或者登門拜訪,這引起了瑪麗的不適,她敏感的覺察到老夫妻贈送的食物中有一種奇怪的草藥味道,和丈夫提及時,丈夫卻不以為意,認為只不過是妻子在大驚小怪而已。
  • 飛行員影院 |《羅斯瑪麗的嬰兒》:把一切出賣給魔鬼?
    信仰撒旦的邪教信徒們選中了羅斯瑪麗,讓她懷上撒旦的兒子。他的丈夫凱,一個邊緣化的好萊塢演員也選擇了和邪教組織合作。和《閃靈》一樣,荒誕不經的故事背後,掩藏一個深刻的社會主題:凱之所以讓妻子懷上撒旦的孩子,是因為邪教組織可以幫助他成為大明星——用巫蠱之術除去阻礙他成名的其他演員。
  • .—— 羅斯瑪麗的嬰兒
    《羅斯瑪麗的嬰兒》Rosemary's Baby《羅絲瑪麗的嬰兒》揭露了隱藏在美國健康核心家庭深處的邪惡,開創了一個頗為特別的恐怖電影形式。導演無情的將觀眾帶入了一個被友好和睦蒙蔽的充滿巫術和魔鬼崇拜的世界,看著女主人公羅絲瑪麗由開始的健康活潑到後來的神經衰弱,會讓觀眾不由的感到恐懼。
  • 【佳片推薦】——羅斯瑪麗的嬰兒
    👶《羅絲瑪麗的嬰兒》是以驚悚片見長的導演波蘭斯基最成功的恐怖片。影片的節奏控制張弛有度,直到最後部分Rosemary發現身邊都是巫師的真相前,導演的講述都是不動聲色的。可是觀眾在這種不緩不急的詭異氛圍中,並沒有感到情節拖沓,而是和Rosemary一起逐漸積累疑慮與不安,為最後迎接真相大白調動了適當情緒。
  • 電影小史——《羅斯·瑪麗的嬰兒》
    1967年,受派拉蒙的邀請,波蘭斯基來到了洛杉磯,在那裡,他拍出了他來到好萊塢後的第一部電影,也是他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電影之一——《羅斯瑪麗的嬰兒
  • 巔峰麥迪巔峰羅斯PK,實力數據接近,帕金斯:我選羅斯
    今天,有美國媒體曬出了這樣一個討論話題,巔峰時期的羅斯和麥迪之間誰更強。而前NBA球員帕金斯表示,巔峰時期的羅斯更強。這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討論。小編個人認為,就巔峰時期的個人數據表現來說,兩個人是不分伯仲的。
  • 麥迪,羅伊,羅斯,三個人單挑誰厲害?如果沒有傷病,誰成就最高?
    麥迪、羅伊、羅斯都是NBA響噹噹的超級巨星!超級得分手!如果論單挑的話我個人認為這三個人麥迪最厲害!其次是羅斯、最後是羅伊。下面小編就為您深度解析為何要這麼排! 1:身高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