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AI財經社 鄭亞紅 仉澤翔 唐煜
哀牢山是一座分水嶺。元江自北向南,河流急劇下切,形成深度切割的山地地貌。2002年,出獄後褚時健與妻子馬靜芬獨上哀牢山,在此畫地為牢,租了2400畝荒地,種起了褚橙。
三月,正是哀牢山橙樹開白花的季節,褚時健走了。
2019年3月5日,13時26分,一代菸草大王、褚橙之父褚時健在玉溪市大營街的家中安然離世,享年91歲。褚時健身邊相關人士唐一告訴AI財經社,進入耄耋之年的褚時健身體不復從前,今年過年前後,褚時健曾經住院,而後又出院。
生於1928年,褚時健的人生底色是波折而充滿變數的,他的故事幾乎是一部當代史。少年時他打獵摸蝦,參加遊擊戰;青年時被打成「右派分子」,下放農場;中年投身捲菸廠,成了一代煙王和風雲人物,旋即又因罪入獄,跌下山峰;等到保外就醫時,他已經75歲,沒人想到此後不到二十年生命裡,褚時健又創造了一次高光。
2012年,褚橙橫空出世後,藉助褚時健的人格背書和電商平臺的事件營銷,一下子火爆京城。經過幾年的精心打造,褚橙成為農產品領域的頭部品牌,無數人夢想著複製褚橙的成功。在這之後,柳傳志的柳桃,潘石屹的潘蘋果,都來向褚時健取經。
此後,褚時健逐漸被稱為企業家心中的企業家,企業家的精神導師,「企業家精神」的代名詞。
前兩年,有企業家去玉溪拜訪褚時健,他那時說:「我今年90歲了,沒有什麼遺憾了,可以輕輕鬆鬆過百歲。」
與這些年流行的大多數成功故事不同,褚橙沒有複雜的商業模式,沒有高不可攀的技術壁壘、差異化優勢。但他就是把褚橙做成了,褚時健是那種能「成事」的人,如果能夠活過百歲,也許他還能再做成另一個事兒。
逝者無憾,但沒能輕鬆過百歲,這也許是外界對這位傳奇企業家的唯一遺憾。
01
哀牢山朝聖
褚時健東山再起之後,他種橙子的哀牢山成了人們朝聖的地方。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要上哀牢山和褚時健聊聊;都市白領朝九晚五,人生迷茫要來哀牢山問問褚時健;宅男情感受困,試圖自殺,也想來哀牢山聽聽褚時健的建議;企業家陷入瓶頸,不知如何破局,也得來學學這位老前輩的經驗。
崇拜者,企業家,官員的頻頻拜訪,使馬靜芬將參觀褚橙莊園,拜訪褚時健做成了一門生意。「紅塔大酒店不能去,去了就走不出來了,(以前)都是一個單位的,大家都會拉著他拍照。」馬靜芬說。
哀牢山褚橙莊園
2013年春,「褚橙莊園」項目建設正式啟動,新莊園分為賓館區、農家樂區、生態養殖區、休閒垂釣區、果園區五個區域,位於山頂的高端會議中心,一次僅可接待80人。
「狂人」嚴介和在2014年上過哀牢山。在當年的胡潤百富榜上嚴介和排名第7,旗下的太平洋建設集團以「進度快、質量優、成本低」著稱,不到20年就將旗幟插遍中國大江南北,嚴介和曾放下狂言,「不做中國首富,要做全球基建老大」。
兩人在橙園中邊走邊談,從菸草聊到企業,從曼德拉聊到品牌。在「煙王」身邊,從不抽菸的嚴介和也不得不接過褚時健親手點燃的香菸。
嚴介和說自己公司的80後一律不讓抽菸,包括90後,只要有人舉報就下臺,從80後開始戒菸,70後慢慢戒菸,估計25年,世界500強的佼佼者沒人抽菸。褚時健則彈了彈菸灰,用玉溪方言說,「這個煙麼少抽點。」
有據可查,王石是第一個爬上哀牢山的企業家,也是最著名的褚橙朝聖者。對爬過珠穆朗瑪峰的王石來說,海拔3166米的哀牢山實在不算什麼。2003年,王石上山時,75歲的褚時健正在為橙園引一個排水系統上山,和一個老農討價還價,修一個水泵。老農開價80塊錢,他還價60塊錢。
王石比褚時健小20多歲,這是一對反差明顯的忘年交。王石是時尚雜誌追捧的寵兒,念過哈佛,上過珠峰,普通話裡夾著散裝英語;褚時健半生浮沉都在玉溪,雲南鄉音極重,常穿膠底布鞋,經常下地讓褲腿抹上不少泥巴。
在第一次會面後,王石寫了一篇名為《哀牢山上冰糖橙》的文章,表達對褚時健的敬仰。
王石曾七上哀牢山,第四次的時候帶上了自己的新女友田樸珺。這本是一次私人會面,卻被田樸珺在專欄中公之於眾,許多細節引起了褚時健的不滿。在那張廣為流傳的照片中,田樸珺站在只穿著白T恤的褚時健身後,雙手放在褚時健的肩上。
那一天,「她就站在我背後,讓朋友照了一張相。」褚時健談起這場被事先未曾張揚的會面並不開心,他對媒體表示,田樸珺與他的那張合影,並不是他自己情願的,但王石在,他不能不給面子。 「思想保守的人,總覺得哪裡不合適。」
來過褚橙莊園的還有劉強東。2015年,劉強東在褚時健家中與他會面,會面結束後,一行人參觀了褚橙分選包裝線。在生產現場和工作人員交談時劉強東表示,農殘、打蠟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水果品質,希望褚橙可以保有原色原香、原滋原味。
當晚京東官方微信公眾號「京東黑板報」推送了《劉強東拜會褚時健 帶給褚橙新的可能》,文中提到,「劉強東與褚時健的會面,促進了褚橙、京東、天天果園的三方合作」。京東商城中的「褚橙官方旗艦店」也同步上線。
時隔一日,褚時健旗下的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通過雲南當地網站「雲南網」發布聲明,否認了京東及其投資的天天果園目前暫未和金泰果品達成合作,而劉強東到雲南玉溪拜會褚時健,屬於公司間正常參觀交流。
02
「不是捲菸廠而是印鈔廠」
褚時健生在炮火的年代裡,像那個年代大部分人一樣,他出身農村,早早承擔家庭重任。27歲,褚時健娶了城裡姑娘馬靜芬,也坐上了玉溪行署人事科長的位置,雙喜臨門。
這之後,一直到70年代,這兩個年輕人都在遭受時代的打擊。褚時健被宣布為「右派分子」,下放元江紅光農場,後來他又輾轉在各個農場和糖廠裡。馬靜芬則因家屬身份受到牽連,丟了工作,帶著三歲的女兒一起到農場,養著40多頭豬,成了豬倌,每個月拿12元工資。
那時候的艱苦,馬靜芬多年後還能回憶起來:煤油燈下,馬靜芬抱著女兒在床上睡覺,一抬頭就看到一條花蛇掛在蚊帳上。當時褚時健不在家,住在山腳的工棚裡,馬靜芬抱著女兒,一動不敢動。
直到1979年平反,褚時健才終於有了選擇的權利。去塔甸煤礦還是玉溪捲菸廠?褚時健傾向於前者,他覺得空氣新鮮,馬靜芬則想去後者,爭執中,馬老師掉了眼淚,褚時健心一軟就隨了太太的意願,去了捲菸廠。
去煙廠在當時並不是一個好差事。是年,玉溪菸捲煙廠的產量還不到30萬箱。這裡不僅工作環境差,呆久了容易氣管出問題,而且工資低,僅有化肥廠的一半。
然而,混亂低效的捲菸廠車間卻成了褚時健一展拳腳的好天地。1983年,褚時健貸下2300萬美元購買設備。此後幾年,他先後把英國設備和美國設備都搬到了紅塔。這樣的情景在他之後種褚橙時也再次出現,種橙子的作坊時期,褚時健就購買了西班牙的生產線,嚴格把控質量。
他在紅塔開創先河,創建了「三合一」新玩法,跳過菸草公司直接和菸農合作,繞過供銷商和地方菸草專賣局,自己開專賣店。到了1994年時,紅塔在全國的專賣店超過12000家。玉溪捲菸廠的產量從不足30萬箱,增長到200多萬箱,90年代創造利稅800多億元。
有領導來視察時說,「老褚你開的不是捲菸廠而是印鈔廠。」褚時健也由此走上了人生第一個高峰,他被評為全國優秀企業家,十大改革風雲人物,被奉若偶像。
高峰之後,褚時健的墜落來得十分突然。1995年,一封三門峽的匿名舉報信直指褚時健貪汙受賄,62歲的馬靜芬和女兒褚映群被有關部門收審。事情發生時,褚時健正在美國考察出差。沒過幾個月,褚映群在監獄中自殺的消息傳來,褚時健失聲痛哭,他拉著律師的手說:「姑娘死了,死在河南,自殺了!」
1995年的中秋節,馬靜芬在洛陽的監獄裡,褚時健一人蜷在辦公室裡,蓋著毛毯,十分悲涼。
褚映群自殺給褚時健以及褚家帶來的痛,並沒有隨著時間淡化。有媒體報導,褚時健格外疼愛外孫女任書逸,她與母親長了一樣神情相似的臉——大眼睛裡常常帶著安靜和哀傷。
1999年1月,褚時健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經過幾年的牢獄生活,2002年褚時健因為嚴重的糖尿病保外就醫,替他籤字的人是先於他被無罪釋放的馬靜芬。
03
趕超新奇士
一間幾百平米的破舊車間,一條從比利時進口的生產線,80歲的褚老正坐在辦公室裡,這裡稍顯逼仄,褚時健吸一口煙,說:「我的目標是超過新奇士。」新奇士是美國著名種植公司,也是全球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柑橘營銷機構。
這話放在今天並不出格,然而那是2008年,褚時健種橙子的第六年。
原來在獄中時,褚時健的弟弟給他帶了自己種的橙子,他用雙手掰開橙子,一股股甘香之氣,仿佛神靈在他頭頂做了點化——他決定出獄之後種橙子。
保外就醫後,褚時健向昔日朋友籌借了1000萬,包下哀牢山2400畝荒地,和馬靜芬一同開始種冰糖橙。橙樹,從種植到掛果,一般要五六年時間,褚時健當時已75歲高齡。
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兩個老人種的橙子銷路不好,一車車橙子常常最後被拉出去丟掉。種植的過程也遇到不少問題,雖然果園裡的果樹嚴格按照測算數據培育,但仍困難重重,不是生蟲了就是突然一場大雨。為了尋求解決,他們甚至請過半仙來做法。
褚時健卻仍舊樂觀得很:「不怕沒人買,就怕沒人嘗。」他的底氣源於一切付出:為了種橙子,褚時健幾乎翻爛了種植橙子的書籍,他潛心研究、試驗如何用農家肥調配合適的酸甜度。
2006年,老兩口去昆明參加展銷會。馬靜芬打了一個橫幅寫上「褚時健種的冰糖橙」。當時褚時健擔心受到非議,想要阻止她,但沒有成功。後來的事實證明,正是馬靜芬的這次大膽成就了「褚橙」。
2009年,「褚時健種的冰糖橙」的橫幅出現在昆明街頭巷尾的水果店門口,此後,這種冰糖橙便被人稱為「褚橙」;2012年,褚橙通過電商平臺,賣了200噸,此後兩年各賣出1500噸,褚橙正式走出雲南,火遍北上廣,蜚聲全國。
哀牢山的橙園,依然被雲南水汽繚繞,橙子如常以生長周期開花結果,褚時健在此度過17年光景,最終也在離此不遠的大營街小院闔然離去。
04
橙王也有難念的經
一身灰色中山裝,銀白色的頭髮向後梳起,褚時健坐在自己90歲的生日宴上,他身旁穿著紅底金色錦繡的馬靜芬。
這場生日宴還宣布了一個重要信息。那一天,雲南褚氏果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褚時健任董事長,其獨子褚一斌任總經理。按照規劃,褚氏果業將通過收購成為褚橙品牌的運營平臺,而褚一斌將作為接班人,主導這家新控股公司的發展。
「很多地方我已經跟不上形勢,不能再報班代替,要放手讓他們去做。」褚時健接受採訪時如此說道。
在此之前,褚家接班人之爭和內鬥的消息甚囂塵上。矛盾點主要集中在褚一斌與外孫女婿李亞鑫之間。同受壽誕邀請之列的唐一告訴AI財經社,褚時健的決定在其意料之中。褚老曾經在多個場合稱,他不是選馬而是賽馬,看誰能勝出。最後時刻還是太太馬靜芬拍了板,這個自稱是褚馬氏的女人,總是在褚時健的關鍵決策時刻做出抉擇,進煙廠是,賣褚橙是,選定接班人亦是。
褚一斌當選為外界所意外的源於他此前經歷。他此前在外流浪20多年,從事金融業,最終在父親的召喚下,才從新加坡回到雲南種橙子。對比外孫女婿李亞鑫,他自2008年放棄加拿大的工作和籤證,紮根在哀牢山,一手建立了褚橙的營銷體系,是很長一段時間內僅次於褚時健的二把手。
兩人的內鬥傳聞紛紛擾擾,對待資本的態度更是截然不同。褚一斌希望褚氏產業擁抱資本,李亞鑫卻擔心這一破壞農業發展的節奏。2015年關於上線天貓商城的鬥爭將這種矛盾公開化,當事人對媒體稱「沒有那麼複雜」。
不過這個抉擇對於褚時健而言,的確不易。他的身體和狀態那時已經向他提出挑戰。
時間對人的肉體是一視同仁的。80歲時,這位老人顯得比同齡人有力量得多,他精神矍鑠,做事雷厲風行,給每個拜訪的人親手剝橙子,聽一個個晚輩求他指點迷津,他坐著抽菸,神色安然。他也保持著對一切事務的敏銳,85歲去買菜時,他也要跟菜農算算帳,討論怎麼做生意才能賺到錢。
僅僅幾年後,尤其是接班人問題浮現後,他並不好過。各種疾病纏繞著這位老人,除了糖尿病,他的尾椎和腰椎間盤突出變得嚴重。他的眼睛已經看不清文件。由於神經壓迫,他的右腿肌肉正在慢慢萎縮。
他想對得起外孫女,也想對得起兒子。這些平衡起來沒那麼輕鬆。「褚老一直想做好平衡,但接班人的事,他的確也很頭疼。」唐一對AI財經社說。
但不管怎樣,90歲那年褚時健的接班人之爭終於塵埃落定。當天隨著接班人一起浮出水面的,還有新的股東。根據當天籤署的增資認購協議,褚氏果業引入了兩個新股東,仁恆物業服務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恆冠泰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褚一斌稱,今後褚氏果業將會收購金泰公司資產,未來一年內將開展第二輪融資,公司的發展重點仍然是褚橙,可以說是金泰公司的升級版。
兒子上任後,褚時健把大部分事物交由他掌管,自己只在重大決策上把關。褚一斌成了完全停不下來的那個人,他一半時間在昆明,一半時間在基地的橙園,還要各方奔走,洽談合作。
那時候他就清楚,父親褚時健給他的終極考試是什麼,他對來訪的媒體說:「某種程度上,褚橙的支撐靠的是老爺子的個人魅力及能力,老褚的成就和小褚的成就,是兩回事,老爺子年紀大了,這是自然規律,到了後來怎麼辦。」
終極考試這一天,還是來了。
05
企業家心中的企業家
王石曾說:「我有很多粉絲,但我是褚時健的粉絲……褚廠長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企業家的一種精神,是一種在前進中遇到困難,並從困難中重新站起來的精神。」
2003年,當年登上珠穆朗瑪峰的王石,帶著褲腿上的泥點子上哀牢山看望了他。王石的那次拜訪在企業界和媒體圈影響甚大,王石對褚時健最準確的評價是:「跌到最低點的反彈力」,成為這之後十來年國內媒體報導褚時健的主調,也成為褚橙上市後成為「勵志橙」的品牌根基。
除王石之外,柳傳志、劉強東、潘石屹、任正非、寧高寧等人都對褚老崇拜不已。
據媒體報導,2013年,70歲的柳傳志專門帶著聯想農業板塊的負責人陳紹鵬及其團隊去了趟雲南,帶著即將上市的佳沃第一款水果產品藍莓給褚老品嘗。他們在褚時健的家裡聊了一個下午,關於為什麼做農業?如何做?
2014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建院30周年論壇上, 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在談到褚時健時,當眾為他鳴不平。「褚時健將一個虧損的企業做大做強,非常了不起,後期確實犯了錯誤,但褚先生就是一個下金蛋的母雞,難道國家不該反思嗎?」
2015年,住院期間的柳傳志曾親筆手寫了1000多字關於褚橙案例的評論。他寫道:「長期以來,農產品和食品在我們國家由於不能保證質量而飽受詬病,這已經成了國人的心痛。褚時健先生的案例也證明了:在我們國家的具體環境下,培植高品質、安全的農產品是多麼艱難。但這個案例和褚先生的經歷也清楚地說明了,因為褚時健是個非同一般的人,所以褚橙可以質量過硬,成為品牌。」
柳傳志總結褚時健自身「非同一般」的四點:一是認真;二是學習能力強(指能研究出各個環節及處理方式);三是韌性強或說意志堅定;四是不教條,具體問題具體處理。
文末他毫不掩蓋自己的崇拜之情:「老先生從年輕時起,造酒、製糖、產煙、種橙,做一件成一件,已是奇而又奇。但讓我深深感到敬佩的更是他80歲的高齡,在近乎家破人亡之後,又創下奇蹟。我見他時,他表情之中、話語之間,坦坦蕩蕩,只研究做好下面的事,過好後面的日子。對於這樣的人,我心中怎能不深深敬佩!」
2015年,劉強東也曾跑到雲南拜見褚時健,會面時他說:「褚老是中國企業家精神的典範,面對挑戰和挫折越戰越勇,是企業家精神不可磨滅的體現,也是褚老對品質的堅持,成就了今天的褚橙。希望京東人也能一直保持創業心態,始終對消費者、對行業抱有敬畏之心,不改初心、迎接挑戰。」
中華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曾為《褚橙你也學不會》一書作序,他評價褚時健:「褚時健過去管企業和現代的成功都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毅力、勇氣和吃苦耐勞,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方法和路徑。這個方法和路徑就是他心裡非常清楚,要做好企業,必須做出好產品;必須集中資源先把產品做好,然後再說營銷、再說品牌、再說賺錢。王石說褚時健是精算師、鐵鷹把褚時健描繪成園藝師,我認為用現在的話說,他更像首席產品官。」
2014年出版的《褚時健:影響企業家的企業家》一書,曾記錄了許多企業家眼中的褚老。王健林說:「我吃過他的橙子,這麼大年齡才開始創業又做得這麼好,確實給我們這些人非常大的激勵。」
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評價褚時健:「一個人跌倒再爬起來並不難,難的是從至高處落到最低谷,還能走得更遠,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在褚老身上,似乎有一種『超能量』,這種能量,來自他做人、做事的高標準與嚴要求。也正是這種超能量,使他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許多企業家都希望找到一個精準的評價來表達自己對褚老的崇敬之心,但褚時健卻從不願當眾評價自己。當時,《褚時健:影響企業家的企業家》一書出版後,《南方周末》記者曾問他:「社會上對你的評價很多,你怎麼評價自己?」
褚時健回答:「 這個事應該由別人來說。我想,十個人評價,應該有八個人是公道的嘛。」
2017年,89歲的褚時健再次被《中國企業家》雜誌問到這個問題。當時,褚橙背後正陷入家族利益和繼承人之爭,他已經感到筋疲力盡。這位老人混雜方言緩慢地回答說:「讓別人去評價吧,我很難評價。但有一點,我在做事的時候,不怕自己吃虧,怕別人吃虧,這是我的優點。」
回望這跌宕起伏的一生,他只在傳記作家周燁執筆的《褚時健傳》裡淡淡地說:「沒有庸庸碌碌地生活。」
至於什麼是企業家精神?褚時健自己的說法是:把壞企業變成好企業,把不賺錢的企業變成賺錢的企業,就是企業家精神。
(受採訪對象要求,唐一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