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杜甫詩集》英語全譯本出版,譯者為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

2021-01-09 澎湃新聞

據哈佛大學官方新聞網站《哈佛公報》(Harvard Gazette)4月11日的報導,美國著名漢學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經歷八年埋頭耕耘,終於出版了杜甫詩歌的英語全譯本《杜甫詩集》(

The Poetry of Du Fu

),這部有3000頁,共六卷,重九磅的大部頭是學界關於杜甫作品第一次完整的英文翻譯。

《杜甫詩集》(The Poetry of Du Fu)

「如果你不得不被某個人纏身八年,你會希望這個人是你喜歡的,能夠使你保持興趣的。」哈佛大學教授宇文所安接受採訪時說道。他的確沒為杜甫少花功夫,因為即使是形式最簡單的詩,翻譯起來也絕非易事。宇文所安舉了個例子,比如「鳥飛空(bird fly sky)」,可以被闡釋為「一隻鳥在天空中飛翔(A bird flies in the sky)」,也可以說是「一群鳥在天空中飛翔(Birds fly in the sky)」。

另外,杜甫作為一個高產的詩人,留下了大量的詩作,現存達1400首。原本預計花三年完成的翻譯,因為教學、講座任務纏身的原因,花了宇文所安八年時間。「它佔據了我的生活。我雖然有多個學期都不用教書,但我不停地工作、工作再工作,並沒有偷懶。」今年69歲的宇文所安大部分時候都是一個人在進行這項翻譯工作,只是在作品完成後有一個研究生幫助他進行校對。「杜甫的作品非常值得翻譯,但是這佔據了你生命中的八年時間。我終於完成了。」他感嘆道。

美國梅隆基金會2005年度傑出成就獎( Mellon Foundation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Award,該獎項授予在美國人文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學者)資助宇文所安啟動多個項目,翻譯杜甫詩歌這項長期項目便是其中之一。宇文所安也藉此發起一套名為「中華經典文庫(Library of Chinese Humanities)」的叢書,由學術出版機構德古伊特(De Gruyter)出版社出版,致力於長期而系統地翻譯介紹中華人文經典,擴大和加深中華人文典籍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使中華文明與文學成為世界文明和世界文學傳統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次《杜甫詩集》的翻譯出版為叢書的第一部出版作品。

懷抱六卷《杜甫詩集》譯本的宇文所安

享有盛譽的漢學家宇文所安出版過非常多關於中國文學的論述,曾編譯巨著《中國文學選集:從先秦到1911》,集中國古典文學精品之大成,另有《初唐詩》、《盛唐詩》、《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他山的石頭記》等多部重要研究著作,還負責新版《劍橋中國文學史》的編著,這次的《杜甫詩》是他第十三部出版作品。這部書零售價為210美元,讀者也可以在網上免費閱讀(連結:http://www.degruyter.com/viewbooktoc/product/246946)。他希望這部書能夠進入學校圖書館,以及美籍華人的家庭,幫助這些家庭中的孩子們從小熟知這個被稱為「中國莎士比亞」的偉大詩人和他的詩歌。他也表示「這本書是面向普通讀者和學者的,最能幫助到的是那些懂一點中文,但又不足以讀杜甫的人。」

西方對中國詩歌的翻譯向已有之,成果豐碩,長久以來已有大量選集、專集面世。西方世界首部杜甫詩全譯本是德國漢學家的查赫(Erwin Von Zach)的德譯《杜甫詩集》,後亦有選集如美國詩人漢米爾(Sam Hamill)的《對雪:杜甫的視域》,美國著名漢學家華茲生(Burton Watson)的《杜甫詩選集》等等。但對杜甫全部詩歌的英語翻譯是少之又少,有民間學者曾做過嘗試,宇文所安的全譯本可謂開學界之先。

宇文所安的譯詩賞析(選自The Poetry of Du Fu 第一卷)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Gazing on the Peak

And what then is Daizong like? —

1

over Qi and Lu, green unending.

2

Creation compacted spirit splendors here,

Dark and Light, riving dusk and dawn.

Exhilirating the breast, it produces layers of cloud;

splitting eye-pupils, it has homing birds entering.

Someday may I climb up to its highest summit,

with one sweeping view see how small all other mountains are.

3

註解:

Before setting out in earnest to seek advancement, Du Fu traveled in the east of China, travels he wrote about often in his later years. No poems survive from his travels in the lower Yangzi, but a number of pieces remain from his tour of the region centered in modern Shandong. Mount Tai was the 「Eastern Marchmount,」 one of the five symbolic mountains that defined Chinese territory — a Marchmount for each of the four directions and one for the center.

1.The Peak in question is Mount Tai, here referred to by it honorific name Daizong.

2.The north side of Mount Tai was the ancient state of Qi; its south side was the

state of Lu.

3.Echoing Mencius (VIIA), telling how Confucius, when he climbed Mount Tai,

thought all the world small.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View in Spring

The state broken, its mountains and rivers remain,

the city turns spring, deep with plants and trees.

Stirred by the time, flowers, sprinkling tears,

hating parting, birds, alarm the heart.

Beacon fires stretch through three months,

a letter from family worth ten thousand in silver.

I』ve scratched my white hair even shorter,

pretty much to the point where it won’t hold a hatpin.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美國漢學家用時8年出版首部《杜甫詩》英語全譯本
    據哈佛大學官方新聞網站《哈佛公報》(Harvard Gazette)4月11日的報導,美國著名漢學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歷經八年埋頭耕耘,終於出版了杜甫詩歌全集的英語全譯本《杜甫詩》(The Poetry of Du Fu),這部有3000頁,共六卷,重九磅的大部頭是學界關於杜甫作品第一次完整的英文翻譯。
  • 首部《杜甫詩》英語全譯本出版
    美國著名漢學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歷經八年埋頭耕耘,終於出版了杜甫詩歌全集的英語全譯本《杜甫詩》(The Poetry of Du Fu),這部有3000頁,共六卷,重九磅的大部頭是學界關於杜甫作品第一次完整的英文翻譯
  • 從「甘道夫」朗誦杜甫詩作,看中國古詩是如何被翻譯的
    杜詩的首部西文全譯本,是1932—1938 年間出版的厄溫·馮·薩克的德文全譯本,洪業在翻譯杜詩時也參考了馮·薩克的翻譯。2008到2009年,美國人 James R. Murphy 自助出版的 「Murphy』 s Du Fu」 四卷是首部杜詩英文全譯本,因出自民間愛好者之手,未為學術界所重視。
  • BBC最新英文紀錄片:杜甫,中國的莎士比亞
    片中還邀請了哈佛大學漢學家宇文所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祥波、牛津大學劉陶陶博士,給觀眾帶來了多重視角的專業解讀。 宇文所安說:「我們不僅有但丁,有莎士比亞,還有杜甫。這些詩人創造了評判偉大詩歌的標準。
  • 宇文所安:陶淵明並不是真正的農人,而是一個想成為農人的文人
    他山的石頭記: 宇文所安自選集作者: [美]宇文所安譯者: 田曉菲出版時間: 2019-6至於反覆閱讀原始材料的妙處,宇文所安舉了他最喜歡的例子。以杜甫為例,學生應該學到的手法,就是藉此推知杜甫的讀書是以什麼方式進行的;要考慮到杜甫一生奔波,不可能攜帶那麼多書卷,也不會記得所有的內容。同理可知,一般都從節本(epitomes)中學習,包括摘要、簡短的段落所形成的精選集。要記住知識傳遞的真相——眾人之所以都知道同樣的人、同樣的事,那是由於他們擁有相同的題庫。宇文加重語氣說:「我認為知其『所無』(the missing)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 徐敏慧:漢學家視野與學術型翻譯:金介甫的沈從文翻譯研究
    現有研究大多論及漢學家的具體翻譯策略, 鮮有學者探討漢學家的研究與其翻譯的關係, 而從整體、宏觀角度審視漢學家的研究對其翻譯活動的影響是準確、全面、理性評判漢學家譯介活動的基礎。本文通過考察美國漢學家金介甫出版的三本沈從文作品英譯本/文集, 以描寫的方法呈現並分析文本選材、譯者前言和序言以及具體的翻譯方法三大方面, 探究金介甫作為漢學家兼史學家的研究視野和治學方法對其翻譯活動的影響。
  • 是什麼讓杜甫「破圈」?專訪BBC紀錄片《杜甫》主持人
    麥可·伍德:宇文所安所說意思是他們作為詩人同樣偉大,對各自文化的影響也旗鼓相當;我在影片結尾所說是強調杜甫不僅僅是偉大的詩人,還是中華民族的道德良知,這一點與但丁和莎士比亞不同。正是基於這一點,我稱杜甫為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但這個說法還是太局限了,杜甫不僅僅是詩人。
  • 是什麼讓杜甫「破圈」?專訪BBC紀錄片《杜甫》主持人麥可·伍德
    而宇文所安更是進一步指出這首詩蘊含的豐富性:面對人類努力的必然短暫,杜甫堅定地作著永久、秩序及文明的詩歌表達。他自信地看到自己的作品是「千古事」,但他還感到: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杜甫:最偉大的中國詩人》落腳於斯,可引為杜甫詩歌的現代知己。
  • BBC拍杜甫紀錄片火了,但古詩翻譯令人尷尬
    比較而言,著名的漢學家、《杜甫全集》的譯者宇文所安在這一句上的翻譯就通達得多,他譯為:「She flared as when Archer Yi shot the nine suns down, soared upward like a host of gods circling with dragon teams」,將原詩瑰麗的比喻更為準確地傳達了出來。
  • 推動中國文學西傳的英國漢學家大衛·霍克思
    作為英國第一代專業漢學家代表,他從理雅各、阿瑟·韋利等漢學前輩手中接過漢學薪火併將其引入專業漢學的殿堂。在他看來,英國漢學應該擺脫歷來與宗教、政治和經濟的瓜葛,以學術為本位,秉持人文主義原則,堅持以文學為研究與教學的基礎。
  • 杜甫被BBC強勢點名:中國最偉大詩人!哈佛教授花8年翻譯他所有詩
    而哈佛教授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更是曾花費八年時間將杜甫的全部作品譯為英文,在2016年就出版了《杜甫詩集》。
  • 杜甫爆紅BBC,重磅紀錄片全新解讀中國文化|詩聖|麥可·伍德|宇文...
    它們來自BBC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詩人》,出自哈佛大學漢學家宇文所安(本名Stephen Owen)等大咖之口。BBC四套最近播出這部單集58分鐘的紀錄片。片中稱,中國的詩歌傳統早於荷馬史詩,唐玄宗治下的中國處於文化最輝煌的時代、詩歌最偉大的時代,當時世界上沒有任何文明像中國那樣優雅、有文化。
  • 金庸作品的外國譯本
    2004 年,《書劍恩仇錄》英文版縮譯本在香港面世,英文版的書名是 TheBook & The Sword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書劍恩仇錄》中文版為兩卷本,英文版節譯成一卷,譯者 Graham Earnshaw為英文雜誌的主編。他花了十年時間翻譯此書,最後由閔福德夫婦加以修訂。英譯者之中,就我所知,金庸似乎對閔福德的譯本最感滿意。
  • 譯言|宇文所安:我終身用『中國文學研究』而不是『漢學』來自我表述
    以杜甫為例,學生應該學到的手法,就是藉此推知杜甫的讀書是以什麼方式進行的;要考慮到杜甫一生奔波,不可能攜帶那麼多書卷,也不會記得所有的內容。同理可知,一般都從節本(epitomes)中學習,包括摘要、簡短的段落所形成的精選集。要記住知識傳遞的真相——眾人之所以都知道同樣的人、同樣的事,那是由於他們擁有相同的題庫。宇文加重語氣說:「我認為知其『所無』(the missing)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 BBC紀錄片讓杜甫「忙」到國外
    杜甫不幸一語成讖,李白醉酒乘船,落水而亡。該片靠譜嗎?以專業著作為藍本,評價不錯目前,該片在豆瓣評分7.6,片中伊恩麥克萊恩朗誦的英譯杜甫詩來自洪業英文原著,該紀錄片標題也出自史學家洪業於1952年在哈佛大學撰寫並出版的英文專著《Tufu: china’s greatest poet》,中文譯本是曾祥波譯《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 外文譯者原來這麼拼
    影響最大的《紅樓夢》外文全譯本有哪幾種?李晶首先從影響較大的日文譯本《紅樓夢》開始介紹。日文影響比較大的全譯本有松枝茂夫、伊藤漱平、飯冢郎和井波陵一翻譯的四種。松枝茂夫先生是日本早期比較有影響的一個漢學家。
  • 《火星生活》中文譯本出版發行
    《火星生活》是美國現任桂冠詩人特蕾茜·K·史密斯獲2012年普利茲詩歌獎的詩集,其中文譯本2018年4月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 BBC為杜甫立傳,中國文化認同開始走向具象化
    、西安到成都、長沙,從他出生到入仕,從開元盛世到戰亂流離的跌宕一生,同時,英國老牌演員伊恩·麥克萊恩(Ian McKellen)也在片中傾情出鏡,以他最地道的莎翁腔英語朗誦了杜甫的15首詩歌,此外,編導團隊還邀請了多位漢學家和文化學者,讓他們多重視角地解讀杜甫和杜甫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