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魚#
在北美洲的河流中,正進行著很嚴肅的群體交歡的集會;奇怪的是,它們的這種「集會」是在幾乎沒有任何身體接觸的情況下進行的。
現在是太平洋鮭魚的產卵季節,它們進行動物王國中最艱辛的儀式,鮭魚就要完成它們的生命周期。在鹹水太平洋生活了一年多之後,它們正以百萬之眾返回孵化地。在嗅覺和磁場的指引下,一些物種遊了四千公裡才來到這裡,途中不飲不食,讓身體嚴重變形,以實現這趟行程。只有最強壯的能成功,確保生命的延續。
抵達的雄鮭魚駝著背像彎鉤,這是力量的展示,讓它們能夠打動雌鮭魚,並與競爭的雄鮭魚展開撕咬,劃出它們的領地,雌鮭魚帶著滿腹卵細胞來到,就連正常的魚腹外觀都消失了,雄鮭魚也儲備好了「種子」,舞臺布置完畢。雌鮭魚掃清石子給卵細胞築起淺巢,並開始產卵。雌鮭魚剛產下第一批的幾千枚卵,它的伴侶就排出一團「種子」來與卵細胞合體,多數卵細胞無法與「種子」合體只能成為鳥食,但有足夠的倖存下來讓生命得以延續。
鮭魚的繁殖完全是體外進行的,雌鮭魚產下最多七千枚卵細胞,通過位於臀鰭前部的一個開口,當亂細胞與「種子」團混和,生命得以延續,孵化需要5到10周。產卵的一對繼續往上遊遊,在之後一兩天重複這個過程幾次。一條雄鮭魚與幾條雌鮭魚與幾條雌鮭魚一起產卵,但雌鮭魚會跟隨一條雄鮭魚直到產完卵。之後不久,會有兩條以上的鮭魚死去,它們的生命周期就這樣完結了。
受精卵無人照顧,孵化鮭魚或魚苗吃著浮遊生物;鮭魚從淡水河遊向大海,強壯生長,它們的新城代謝系統開始慢慢適應漸高鹽度的海水。鮭魚亞種繁多,它們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湖泊河川裡,有些完全不遷徙。但遷徙鮭魚可能要遊上一周左右,才能真正進入海洋,並在那裡度過大部分生命。
一些鮭魚物種會在淡水生活一兩年,然後再前往大海。鮭魚產卵孵化成千上萬條魚苗,因為生命必須繼續,即使要面臨巨大的危險(熊會在淡水區等著鮭魚進肚子大飽一餐),很多魚苗中途喪生。飢腸轆轆的雄開始捕食鮭魚,大快朵頤。
甚至,有時候老鷹也捕食它們,看來鮭魚是每個肉食動物的最愛。
事實上,這條河的生態有賴於它們的存在而使得生態的循環正延綿不斷地循環著,生生不息。產卵後死去的成魚、大量魚卵,以及魚苗,餵養著大型捕食者和重要的微生物。鮭魚的生命周期與整條河的生命周期,息息相關。
相對而言,鮭魚前往大海還比較輕鬆,在開闊大海裡生活一年左右後,就該回家了,逆流而上,讓生命延續去下一代。它們必須是強健的遊泳好手,才能跳躍阻礙,衝破瀑布,去履行它們的遺傳定命。許多沒有被吃掉的魚,有很多時候也會疲憊而死。保證了生命得以延續,並完成旅程的幸運鮭魚已疲憊不堪,但仍有足夠精力產卵。不過,在鮭魚產下成千上萬的魚卵之後,基本上已經把自己的體力幾乎消耗殆盡。有些鮭魚非常「聰明」,它大概已經知道自己再也沒有體力朝大海的方向遊去,甚至會在中途被熊和鷹捕食,而自己本身也無力去掙扎。所以,這些鮭魚在產完魚卵之後,選擇繼續往上遊遊,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慢慢等死。
這種衝動深深烙印,即使生長中必須忍受種種困境,它們都不會忘記自己孵化的河段,它們要返回這裡。
一些物種重複這個周期幾年,而另一些第一次返回出生地,就是它們做的最後一件事。它們的嗅覺、記憶,甚至地球磁場都能引導它們回來繁殖,完成生命周期,讓生命延續。
太平洋鮭魚的激昂交歡儀式,以及它們促進其所在的整個生態系統的生活和健康是聞名的。
綜上所述,為什麼雌鮭魚在產下魚卵之後,都會死去?而且是心甘情願的那種?原因只有一個:精疲力盡!
鮭魚為什麼會「精疲力盡」?除了產卵消耗體內的大部分能量外,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鮭魚的各種極限跳躍、越過逆流、衝破瀑布、躲過熊和鷹的捕食,最終從大海逆流而上到淡水區產卵,鮭魚已經耗盡了絕大部分體力,幾乎可以說是已經精疲力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