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讀書筆記選2】金箍與孫悟空

2021-02-07 走在語文教學的路上

金箍與孫悟空

廣東實驗中學附屬天河學校

初一(1)班  駱思佑

三藏道:「今番後可聽我教誨了?」悟空道:「聽教了!」——「你再可無禮了?」行者道:「不敢了!」……

這是孫悟空戴上金箍後的一段描寫。至此,孫悟空開始了非比尋常的歷練。戴上金箍後,他究竟有何改變?又有了什麼進步?一切我們都要從頭說起……

孫悟空自稱齊天大聖:在師兄前班門弄斧,又大鬧龍宮翻攪東海,甚至鬧翻了天宮,一切事件都顯示了他的野心和野性。被唐僧從五行山下拯救出來後又耐不住急躁,打殺無數,直到他帶上了金箍。

金箍讓孫悟空收斂了自己的行為,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真正地讓他懺悔他的從前,真正地改變了他的一生。倘若他沒有帶上這個金箍,唐僧也許早已死於他的棒下。

他終究戴上了這個金箍,開始了修行之路。

孫悟空犯錯的時候,唐僧便會念動真言。頭疼,疼得在地上來回打滾,時不時翻個竹蜻蜓,嘴裡還念叨著:「師父!莫念!莫念!」金箍就像一個牢籠,將孫悟空死死地囚禁在這牢籠之中。它限制著他,控制著他,也教他如何做人。

在《西遊記》中,幾乎每次唐僧念動真言,孫悟空就會被趕走一次,每一次都會依依不捨,甚至會流淚。第二次的送別中,孫悟空甚至變成四個,在東南西北四處向唐僧送別,離開時,還不停地抽噎、流淚,滿滿的悲傷與不舍。——他戴上的這個金箍,不僅僅是一個控制它的牢籠,更承載著西行路上的回憶,成為他們師徒之間最為重要的情感紐帶:有笑,有淚,有心酸……

每次被趕走後,孫悟空總是會對菩薩問這麼一句:「能否把這《松箍咒》念念?好讓我自在地回花果山?」

摘下這個金箍,就代表孫悟空放棄這一段西行的時光了。或許,這是他最好的結束和新的開始。這時,金箍就會成為寄託情感和思念的信物。

在孫悟空的一生中,他永遠不會忘記從前的自己——大聖。他那大聖的野心早已被那金箍所壓制。正是這壓制,才有了最終的勝利!

在現實中,我們往往也會戴上這樣一個金箍。它叫做責任。它時時刻刻都在告誡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拷問我們。在這個嚴厲的過程中,我們受到的每一個挫折,都會使我們更加強大!我們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能理解這個牢籠的含義。這個牢籠,也將會見證我們所有的成長和努力。

悟空和我們一樣,舉起了最後一根火炬——一直在你身邊的責任。

(指導老師:黎卓明)


相關焦點

  • 西遊記裡孫悟空頭上的金箍是何時沒的?裡面隱藏著成佛的秘密!
    還記得西遊記裡困擾孫悟空最久的問題嗎?那就是他頭上一直有個金箍在禁錮著他,所以他取經結束後,他第一時間就找到唐僧說要把這個金箍取下來,但唐僧卻說金箍已經不在,悟空一摸果然如此!這裡孫悟空說:「今日我都成佛,修成了正果,師父你趕緊念個松箍咒,把它蛻下來,打得粉碎,免得菩薩再拿去害別人!」
  • 《西遊記》讀書筆記與感悟小學生範文精選10篇
    《西遊記》讀書筆記與感悟範文一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們都耳熟能詳。從小我就對它百讀不厭,愛不釋手,文章中有趣的故事情節讓我百看不厭,每個故事深深地印在我腦海裡。  《西遊記》裡面講了師徒四人取經,走了十萬八千裡,經歷了八十一難,之後取得真經,修得正果。
  • 觀《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大年初一抽閒觀看了《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不知為何,看的淚流滿面,讓我道出其中緣由我卻無法說出隻言片語;也許是性格中的文藝偏執作怪、也許是情緒中的多愁善感作怪,可是不管是何種緣由,我都想給此片高分;
  • 科學猜猜猜 悟空的金箍?
    都說這孫悟空會七十二變,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裡,一根毫毛分身千萬個,呼風喚雨上天入地.但是(凡事就怕一個「但是」,此處要轉折了,嘿嘿),這麼有能耐的孫悟空,生平最怕的,恐怕就要屬他師傅念的緊箍咒了。緊箍咒一念,萬千本領全部都白瞎。而和這緊箍咒密切相關的就是孫大聖頭上的那頂金箍了。
  • 難怪觀音要用金箍圈收下紅孩兒,紅孩兒的師父,孫悟空根本惹不起
    文/金寶講故事 在吳承恩的西遊記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這個法術縱橫的修仙世界裡,由於大家都會變化之法,因此若要變成對方的模樣是輕而易舉。然而作為得道修仙之人,對於變成對方模樣招搖撞騙是非常牴觸的,這種行為甚至會引起眾仙的公憤。
  • 亂月專欄金箍的秘密!它為何困住孫悟空毀天滅地的能力?
    是的,他是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他將重達十萬八千斤的定海神針舞的出神入化,一棒便叫那妖魔鬼怪灰飛煙滅。如同唐僧初見悟空的能力時說的一樣,「你,擁有毀天滅地的能力,如若走上魔道,將是天下蒼生之大不幸。」很多人和我一樣,一開始都有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這樣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憑什麼聽一個和尚的,要保護這個什麼都不會的飯桶和尚去取經呢?
  • 《新西遊記》:孫悟空成佛後說了一句話,聽後讓人唏噓落淚!
    在《西遊記》裡,孫悟空一路上降妖除魔,兢兢業業地保護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功行圓滿,將大乘真經帶回了東土大唐。接下來的事情就很好理解了,唐僧師徒取經有功,自然就要論功行賞。而孫悟空作為取經團隊裡的頭號大功臣,被如來佛祖封了鬥戰勝佛!
  • 西行紀之再見悟空:為何孫悟空沒見唐僧就戴著金箍,是不是BUG?
    西行紀之再見悟空:大電影當中,金箍從開始就一直戴著孫悟空的頭上。孫悟空在花果山遇到素衣的時候,頭上就有了;孫悟空為了素衣和天神大戰的時候,頭上也有的;孫悟空和如來對弈的時候,頭上也有。一直到孫悟空被擊殺,金箍才掉下來,最後從唐三藏手上掉落天庭,不知落向何處!而且,我們也看到了,唐三藏念緊箍咒的時候,也是有咒文直接飛向了孫悟空戴著的金箍之上,這才讓孫悟空疼痛難忍,被三眼擊殺!
  • 孫悟空的金箍為什麼一定要戴在頭上?
    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思考為什麼孫悟空的金箍一定要戴在頭上呢?為什麼不能戴在手上、腳上;或者掛在脖子裡,亦或者捆在腰上呢?假如金箍戴在手上的話,首先孫悟空毛多,戴在手上會很不顯眼,容易被毛髮蓋住。畢竟這東西是觀音姐姐給的,是一種象徵,所以為了突出地位故意放在顯眼的位置,向世人炫耀,看,這麼牛逼的猴子都用著我家的產品,你們不服不行!
  • 悟空,這金箍的款式你可滿意?
    成佛了還念念不忘,追著唐僧要他念松箍咒,想把金箍「脫下來,打得粉碎」。其實金箍在他成佛後已「自然去矣」。  但頭戴金箍的孫悟空的形象是那麼深入人心,以致人們無法想像留著和尚頭、頭上光禿禿的孫悟空是個什麼樣子--動畫電影《寶蓮燈》裡,沉香的師傅鬥戰勝佛孫悟空,形象是這樣的:頭上仍頂著金箍的鬥戰勝佛  去了身上那件與唐僧同款的紅袈裟、離了那座與菩薩同式的蓮花臺,與未成佛時也無甚區別。
  • 孫悟空頭上的金箍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取不下來?
    >在《西遊記》孫悟空跟隨唐僧修行過程中,似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唐僧念緊箍咒。所以,《西遊記》中金箍是戴在頭上的,書中描述說:「伸手去頭上摸摸,似一條金線兒模樣,緊緊的勒在上面,取不下,揪不斷,已此生了根了」。
  • 金箍棒,五指山,金箍圈,緊箍咒
    「大聖,大聖……」 去年7月在院線熱映的《大聖歸來》瞬間喚起無數看86年西遊記長大的人兒時的記憶,而且內心處於「燃」
  • 《西遊伏妖篇》:唐僧悟空載歌載舞 金箍是定情信物
    萬萬沒想到,這一次唐僧、孫悟空,以及其他主要角色都要載歌載舞,竟是一部歌舞片?  徐克加盟  會與以往周星馳作品不一樣  儘管陣容已經「大換血」,從黃渤、舒淇、文章變成了吳亦凡、林更新、姚晨、林允、王麗坤,但《西遊伏妖篇》確實是2013年《西遊降魔篇》的續集,昨天周星馳親口證實了二者關係,並且,會繼續打造《西遊》系列。
  • 花遊記 | 不想摘下金箍,我是認真的
    最近追完了韓劇《花遊記》,是的,名字源於我們熟知的古典名著《西遊記》,救世框架、人物名稱、人物性格都沒有改變,只是主線全盤顛覆。 三藏是承載救世之力、擁有奇異血液的女主;悟空是被困於五行山,擁有火眼金睛的不死石猴。牛魔是為了拯救愛人,抑制魔性在人間生活千年,並創立經紀公司的老闆。
  • 《西遊記》中,孫悟空印證著什麼樣的寓意?我們都可以是孫悟空
    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幾乎都看過或聽過《西遊記》的故事,不過,如果你只把《西遊記》當成一本經典的神話小說來看待,那就實在太可惜了!《西遊記》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非齊天大聖孫悟空莫屬,他的故事,貫穿了整部《西遊記》的始終。今天,我們就先來看看孫悟空的成長經歷。
  • 【孫悟空紋身】鬥戰勝佛孫悟空
    孫悟空是中國著名的神話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遊記》。祖籍東勝神州,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群猴進入水簾洞而成為眾猴之王,尊為 "美猴王"。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忠誠、嫉惡如仇,在民間文化中代表了機智、勇敢。自唐代出現西遊傳說,一直延續至明清,明代出現這些傳說的集大成本《西遊記》。孫悟空在歷代的這些民間神話裡,被中國人奉為神明。
  • 科學猜猜猜「悟空的金箍」竟然是……
    上周《科學猜猜猜》中,大院er給大家帶來的孫悟空的「金箍」還記得嗎?就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大家有沒有猜出這到底是什麼呢?這紅紅黃黃的標記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大院er這就要給大家揭曉答案啦,保證讓你大跌眼鏡,嘿嘿~這張照片的作者是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健康科學研究所的韓曉帥(/鼓掌),照片中「金箍」是使用mRNA雙色螢光原位雜交技術,整胚水平檢測渦蟲成體幹細胞標記smedwi-1(紅)與渦蟲神經系統標記pc2(金黃),然後通過震動切片技術,截取渦蟲頭部的橫切面。
  • 緊箍咒語只有6個字,為何能讓孫悟空痛不欲生?翻譯成漢語瞬間秒懂
    雖說其他三部名著也有相應的電視劇,但其他三部遠沒有西遊記更被大家所熟知。根本原因在於楊潔所導演的這部西遊記電視劇不管是劇情還是各個角色都與小說中相契合,電視劇的質量在電視劇行業中也是屈指可數。同時對於很多80、90後的小夥伴來說西遊記這部電視劇是在熟悉不過了,多多少少個暑假寒假圍坐在電視機旁等著西遊記的播放。
  • 西遊108將 孫悟空
    首先,孫悟空是一隻猴子,而且,從外貌來說,這隻猴子很普通。作為一隻獼猴,他的個頭顯然是比他的同類大一點,書中說,猴子身高1.2米-1.4米之間。而且,因為是羅圈腿,所以,行走的時候是孫悟空是一拐一拐的,猴子通常是爬,孫悟空是用跳這種方式移動的。 他曾經叫美猴王,但是大家注意,這是猴子們給取的名字,話句話說,他的五官相貌都是很猴子的。
  • 紅孩兒,豈是一個孫悟空可以戰勝的
    紅孩兒這一關,也是對孫悟空比較兇險的一關,在紅孩兒面前,孫大聖可以說根本沒有還手之力,甚至差點死在紅孩兒手裡。說起《西遊記》裡面的人物,不管是神仙還是妖怪,拼到最後其實靠的都是法力或者法器,管你什麼七十二變,羅剎公主一扇子能把你扇到十萬八千裡之外;筋鬥雲跑得夠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