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一啦!上課/上班前,先來享用科學大院給大家帶來的科學早餐吧。
上周《科學猜猜猜》中,大院er給大家帶來的孫悟空的「金箍」還記得嗎?就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
大家有沒有猜出這到底是什麼呢?這紅紅黃黃的標記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大院er這就要給大家揭曉答案啦,保證讓你大跌眼鏡,嘿嘿~
這張照片的作者是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健康科學研究所的韓曉帥(/鼓掌),照片中「金箍」是使用mRNA雙色螢光原位雜交技術,整胚水平檢測渦蟲成體幹細胞標記smedwi-1(紅)與渦蟲神經系統標記pc2(金黃),然後通過震動切片技術,截取渦蟲頭部的橫切面。
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金黃色標記的神經元以及紅色標記的成體幹細胞,它們分布的樣子非常像《西遊記》中悟空所戴的金箍。
照片的作者說,就像《西遊記》中唐僧一念緊箍咒,金箍就會緊縮讓孫悟空頭疼一樣,這幅照片也提醒著每一位研究人員,應自覺戴上「金箍」,在科研的道路上自律、克己,最終取得「真經」。
其實,不光科研工作如此,這世上很多事情皆是如此,要想有所成就,必須嚴格要求自己。這期同樣沒有小夥伴猜中答案,圖片確實很有難度,難為大家了。
與猜中的成就感和獎勵相比,大院er 希望大家也能平常心享受猜猜猜的過程,享受這個通過猜圖片了解科學研究和科學家工作的過程,這也是我們策劃《科學猜猜猜》的初心。
好了,扯遠了,下面給大家介紹介紹照片中的這個「渦蟲」本尊吧。前方有超萌圖片來襲,請按捺注激動的心情。
渦蟲分布很廣,多數為淡水種,有的生活在海水、陸地或寄生(不是人體寄生哦)。屬於扁形動物門,渦蟲綱(Tubellaria),三腸目(Tricladida),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物種,嗯,是的,雌雄同體!
渦蟲體呈柔軟的葉片狀,你可以想像蝸牛的身體,有纖毛。頭鏟形,或者可以理解為三角鐵鍬形,有兩眼,有兩眼,有兩眼(上圖絕對不是P的),有時具觸鬚,尾尖。
口在腹面的後側,近體後1/3處,渦蟲是沒有體腔的哦~咽可從口內伸出,咽下接腸,腸為盲管。
體長一般約3~15公釐,有的超過30公分。熱帶種色鮮豔,北美的Dugesia屬黑灰或褐色,波浪式遊泳或匍匐前進。
渦蟲多數是食肉的,它們白天躲起來,夜裡就會出來取食原生動物、小螺和蠕蟲,並且對水晶蝦的威脅很大,渦蟲會吃掉小蝦並且攻擊弱蝦導致其死亡。(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渦蟲。)
渦蟲的特殊本領在於它的「器官再生」,英國科學家發現,渦蟲具有在被截斷後,身體部位再生的獨特能力,這些部位包括頭部和大腦。
研究人員發現,可以讓渦蟲的頭部和大腦適當再生的基本要素,是一種叫做「Smed-prep」的基因,這種基因使得渦蟲的頭部和大腦可以處於正確的位置,並使幹細胞在其他基因影響下形成腦細胞。
怎麼樣,這圖片有沒有萌出一臉血來?
周五早7點,新一期《科學猜猜猜》不見不散哦~
(本內容為科學大院原創欄目,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團委「發現科學之美」圖片大賽,科學大院已獲得授權刊發)
大院熱門文章top榜
點擊文章標題,可直接閱讀哦~
1、拔罐,竟然是西方舶來品?!
2、為何你不應該反對轉基因?百餘名諾獎得主聯名發聲
3、量子衛星是何物?快戳進來漲姿勢?!
4、獨家揭秘:量子通信如何做到「絕對安全」?
5、紀念吳徵鎰院士:原本山川 極命草木
6、納尼,室溫超導體來了!?
7、 「妮妲」來了!這次精準預測是如何做到的?
8、武漢特大暴雨洪澇,罪魁禍首竟然是Ta?
9、時間,能倒流嗎?
10、 科學家,怎麼對表?
科學大院
ID:kexuedayuan
從此,愛上科學~
長按二維碼,即刻關注
轉載授權、合作、投稿事宜請聯繫cas@cni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