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觀察者網(ID:guanchacn)
作者:高雪瀅
《見字如面》第二季12日晚上回歸了。這檔被稱為「綜藝界清流」的節目,一開場就看哭了無數人。
以「生死」為主題的第一期節目,觸動了廣大觀眾的內心,從頭哭到尾幾乎是所有觀眾的感受。
第一發催淚彈來自周迅朗讀的太平輪倖存者家書。
1949年除夕前,載著近千名乘客的太平輪從上海出發駛向臺灣,因夜航超載被撞沉沒。
船上932人遇難,僅有38人生還。周侶雲正是那38人中的一員。
在此之前,她是一位不會遊泳、從未出過遠門的小女生;獲救次日,她給父母寫了一封信,信裡,卻沒有死裡逃生的喜悅。
周迅用她獨特的嗓音,將周侶雲的經歷娓娓道來:船沉了、不會遊泳的周侶雲掉進水裡、最後死裡逃生……觀眾仿佛隨著這些文字,經歷了一遍女孩的無助和害怕。
所有的這些過程,周迅都流暢地讀了下來,但是,到了周侶雲獲救後返回上海的時候,她停頓了,泣不成聲。
這一段講了什麼呢?
在災難到來之時,周侶雲的表哥幫她找到了救生衣、教她遊泳,但最終,周侶雲活下來了,表哥卻死在了海裡。
「船到吳淞口,我看到功哥的父親走來,他要哭了,但我有什麼辦法安慰他呢」……
梁文道說,如果只是表面地讀完這封信,是體會不出這封信的深層意思的,但周迅體會到了,那就是倖存者的罪疚感。
很多災難的倖存者,其實都不快樂,因為他們常常會問自己: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死了,我卻能活?
這是一種很難用言語形容的罪疚感,儘管事實上她並沒有責任,但她總會帶著壓力活著。
周侶雲見到表哥的父親時,這種罪疚感便佔據了她的腦海,而周迅,體會到了文字下蘊涵的情感。
周迅停頓哭泣時,現場觀眾為她鼓掌,她不斷揮舞著手,小聲說:「不要鼓掌,不要鼓掌」。
周迅還朗讀了另外一封信,來自空中英雄陳懷民的妹妹陳難。
1938年,武漢空戰,陳懷民駕駛飛機被五架敵機圍攻,戰機多處中彈,難以操縱,他以身作彈撞毀敵機,與敵同歸於盡。
打掃戰場的時候,人們確認了被陳懷民撞機身亡的日軍飛行員叫高橋憲一,他的身上,有一張妻子美惠子的照片,還有一封美惠子寫給他的家書。
陳難讀了美惠子的家書後,給她寫了封信。戰鬥中同歸於盡的拼死廝殺,最終,演化成兩個活著的女人之間的對話。
哥哥在抵抗侵略者時犧牲,陳難是有理由仇恨的,但她沒有。
她在看到美惠子的信之後,明白了戰爭給兩國百姓帶來的都是苦難。
陳難將這種同情共感推到了普世的層次,而周迅,讀出了語言中的悲憫。
而在談起希望美惠子為世界和平而奮鬥時,談起中華民族反侵略的信念將永不可磨滅時,周迅的聲音又十分堅毅。
梁文道說,陳難的這封信,當時被廣泛刊發在全國各大報紙,說明那個時候,很多中國人都具備這種同情共感的能力。
但是,美惠子卻沒能看到這封信,因為日軍當時進行了信息封鎖。直到1990年,她才讀到了這封半個世紀前的信。
另一封令人動容的信,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研究生李真。
出身農村的李真,原本是全家人的希望,但不幸的是,三年前他得了白血病。
儘管後來做了骨髓移植,但他的恢復狀況並不理想,肺部感染和排異反應讓他多次經歷了生死考驗。
患病三年,對於並不富裕的農村家庭來說,這個頑強的求生過程所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
他給母親寫了一封信,許多無法當面說出的話,都在這封信裡了。
徐峰老師在講述李真的故事時,幾度哽咽。
李真和母親、姐姐也來到了現場,這是一封單聽標題,就能讓人落淚的信——《對不起,媽!我生病了》。
由於李真身體虛弱,演員黃志忠幫他讀完了這封信。
信裡,李真十分愧疚,他說,自己原本以為考上大學,就可以讓媽媽幸福;沒想到,反而拖累了這個家。
生病之後,親人對他的不離不棄讓他動容:「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還啊!」
他說,自己可以坦然面對病魔帶來的一切,甚至死亡,但是卻不敢看母親和姐姐抱頭痛哭後那無助又無神的眼眸,「那真是比刀割碎心頭肉還要難受啊「……
「您已窮盡了力氣,卻始終換不回我一世安康;您努力了半生,卻換來一波又一波的絕望;您不甘心,卻又無能為力」……
讀起這些肺腑之言,黃志忠潸然淚下,而李真的母親,早已泣不成聲。
李真在信裡問媽媽:我能在這裡跟您做個約定嗎?
「無母不成家,為了這個家您得保重好自己。關於我,咱們努力就好,我不會遺憾和抱怨,您也不必自責。
「若有一天,真的事不可為,希望您能理解,那也只是一種自然法則而已,願您能收住淚水,笑看過往。
因為我只是換個方式,守在您身旁」……
這一期「生死」的話題,還有臺灣著名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寫給32歲就自縊身亡的兒子的信。
作為一個小說家,黃春明寫的這封信,卻樸實得就像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鄉村老伯。
他從頭到尾沒有表達濃烈的感情,只是喃喃地說:你不回來吃飯,媽媽連做飯要加多少水都忘了……
表演藝術家李立群老師朗讀這封信時,仿佛就是那個老來喪子的父親,樸實無華,卻字字錐心。
趙立新朗讀的吳三桂給父親的信,感情充沛,抑揚頓挫,帶領觀眾了解了一個不一樣的吳三桂:
他並不只是我們印象中的奸臣,在父親被李自成俘虜的時候,他也曾義憤填膺,大呼「父既不能為忠臣,兒亦安能為孝子乎!」
歸亞蕾朗讀了瓊瑤寫給兒子兒媳的信,瓊瑤在信裡說,不希望晚輩的愛為成為自己自然死亡的最大阻力,她希望,當自己失能的時候,能夠有尊嚴地死去。
這檔節目,沒有激昂的配樂,沒有浮誇的表演,連演播廳都比不上別人的燈火璀璨,感染力卻超過了任何一檔嘈雜的綜藝節目。
也許,正是這樣不加修飾的方式,文字的魅力才能顯現得淋漓盡致。
而這些讀信人的臺詞功力,也強勢證明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表演藝術家!
敬一丹朗誦《變老的時候》,僅3分鐘,卻聽哭了所有人…
蘋果最貴手機來了!iPhoneX,8388元起……
原標題:《回歸第一期,這檔9分綜藝就看哭無數人》
編輯: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