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男人戀愛時》:跨越生死的永恆之愛,刺破現實陰霾的溫暖幻象

2020-08-30 文娛小仙女


愛是在愛的人心裡,而並非在被愛的人心裡。凡是純潔的,強壯健全的人,一切都是純潔的。愛使有些鳥顯出它們身上最美麗的顏色,使誠實的心靈表現出最高尚的成分。——羅曼·羅蘭

引言:

《當男人戀愛時》是2014年1月22日上映的一部韓國愛情電影,也是導演韓東鬱的處女作。他作為助理導演參與拍攝過多部粗獷男人戲/黑幫片,但獨立執導時選擇的題材卻是一部小混混愛情片。

劇情講述了三流小混混韓太逸(黃政民飾)一直以來過著幫高利貸討債的不務正業的生活,直到遇見了周皓婷(韓惠珍飾),才第一次感受到什麼是愛情。而皓婷也被對方粗野兇悍外表下反差巨大的純情所打動,慢慢放下戒備,敞開心扉,和太逸共譜了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

挑大梁飾演40歲小混混韓太逸的實力派演員黃政民,事前根本沒看劇本就答應接拍。導演韓東鬱也對黃政民很熟悉,出於信賴,就敲定了這次合作。女主周皓婷由美貌女星韓惠珍出演,大銀幕上依然能打的顏值,也算Real女神了。

好電影當年並未被埋沒,可謂是票房口碑雙豐收,統計數據顯示:《當男人戀愛時》2014年1月31日曾衝上單日票房榜單第三位,累計觀影達109萬3086人,上映10天即突破了100萬人大關。

《當男人戀愛時》電影定位是愛情片,沒有刺激宏大的場面,也沒有令觀眾腎上腺素飆升的動作戲,甚至都不是一個物關係複雜、劇情百轉千回的炫技故事。但導演卻用小津安二郎式的生活氣息,把一個純粹動人的愛情故事講得催人淚下。

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感人,將兩個在絕境中男女的愛情故事表現得絲絲入扣,感傷而不絕望。

男女主人公之間跨越生死的純粹永恆之愛,可謂在愈發物化的世界中,刺破現實陰霾的溫暖幻象。今天我就從美學層次、人物塑造和主題立意三角度,為大家深度解讀電影《當男人戀愛時》。

一、美學層次:故事結構縝密精巧,恰到好處的衝突設定和轉變,視聽語言充滿小津安二郎式的生活氣息,細膩動人

1、故事結構縝密精巧,敘事過程中的衝突設定恰到好處。

一個講得美妙的故事猶如一部交響樂,其結構、背景、人物、類型和思想融合為一個天衣無縫的統一體。要想找到它們的和諧,作家必須研究故事諸要素,把它們當成一個管弦樂隊的各種樂器,先逐一精通,再整體合奏。——羅伯特·麥基

《當男人戀愛時》作為一部劇情片,劇本的好壞可謂重中之重。「劇本劇本,一劇之本」。如果這個愛情故事在兩小時的光影時間中,無法自圓其說,動人心弦,那就毫無觀看的必要。但幸好這個故事設計精妙縝密,很值得玩味。

首先,電影的開場鏡頭就實力不凡。幾個簡單的轉場鋪陳,簡潔明快地介紹了主人公韓太逸身份、性格和背景。催債時兇神惡煞,臨走不忘留下孩子的補課費;那O型腿,八字步,走在街上惡作劇嚇唬女學生,都有著莫名的喜感。他外表粗野,故作兇悍,但也不乏溫情和幽默感。

從瞬間到永恆,從方寸到寰宇,每一個人物的生命故事都提供了百科全書般的可能性。大師的標誌就是僅僅從中挑選出幾個瞬間,卻能向我們展示其整個人生。而片頭導演看似隨意挑選出了這樣的幾個瞬間,五分鐘內就把男主的形象基調確定完畢。

電影是一種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藝術形式,所以導演試圖講述故事的同時,必須設定好故事層次,把生活的熙攘瑣碎濃縮在120分鐘的時長裡,還要具備清晰的結構和鮮明的主題。《當男人戀愛時》的故事就設定為主人公和家人、朋友、戀人之間個人衝突的層面。


電影並不僅僅是若干個瞬間的衝突或行動、人物個性或情感狀態、機智對話或符號象徵。導演更多搜尋的是事件,因為一個事件包含了以上的一切,甚至更多。就像電影的第22分鐘,男女主人公第四次見面,韓太逸在經歷「一見鍾情——挫敗——進警局」的三次打擊之後,依然鼓足勇氣提出新的邀約和幫助建議。

這個事件有催債人和欠債方身份的天然衝突;有男主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個性特質;有驕傲又自卑,陷入愛情的情感狀態;還有關於身份的符號象徵。甚至臺詞的設計和那個幼稚的圖畫,都很符合人物風格。

而我們常說的「電影結構」是對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選擇,這種選擇將事件組合成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序列,以激發特定而具體的情感,並表達一種特定而具體的人生觀。

比如女主在接連三次惡語相向並拒絕男主的好意之後,第四次見面,男主提出用約會換免除債務。這樣的反常事件勾畫出男主墜入情網,已經動心的形象。在這樣的對峙場景中,男女主貢獻了很多精彩又富有喜感的動作和對白。

很多曾經苦追女神而不得的男人,也會從中讀到同樣的挫敗,進而被激發出類似的情感和男主產生共情。可見電影的結構設計很精巧。

2、人物在每一次衝突中的轉變,都頗具匠心

一個影像接觸其他影像時必須發生轉化,如一種顏色接觸其他顏色時那樣。放在綠、黃或紅旁邊的藍不是相同的藍。沒有藝術不含轉化。——羅伯特·布烈松

觀眾不喜歡平鋪直敘的流水帳,他們迫切渴望在光影世界中體會衝突、轉變和激情。而成功的電影用來打造結構的「事件」,往往意味著變化。

故事事件創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富有意味的變化,這種變化是用一種價值來表達和經歷的,並通過衝突來完成,而衝突到達極致就是故事高潮,會引發出絕對而不可逆轉的變化。

要讓變化具有意味,你必須表達它,而觀眾必須對此做出反應,這一切可以用一種價值來衡量。歸根結底,電影藝術是向世界表達價值觀念的藝術。

故事價值是人類經驗的普遍特徵,這些特徵可以由正面轉化為負面,或由負面轉化為正面。就是千萬不能毫無變化,或者毫無意義。

《當男人戀愛時》在關於人物轉變和價值表達的把握上就頗具匠心。舉例說明:

① 電影開頭6分40秒,男主韓太逸像往常一樣麻木地催帳,在醫院和美貌女主周皓婷命運般的相遇,讓他冷冽的眼睛忽然閃現出驚豔的溫柔。這一幕成為了高齡小混混,兇悍大叔的轉變起點。而這樣的人物轉變無疑是從負面到正面,其背後的價值是——真愛。


② 電影第28分鐘,男主出現在醫院,給女主癱瘓的父親擦身體,被門外的女主看到(肯定感動)。然後他們第三次約會的時候,從不動筷子的女主破天荒地放下敵意和矜持,開始真正意義上的「一起吃飯」。後來辦業務時對男主有了笑容,還有兩人散步吃粉紅色冰棒的場景。這樣的轉變是從冷漠到溫柔,背後的價值是愛情的愉悅和溫暖。

當然,類似這樣具備轉變性質的事件,並且傳遞價值觀的信息還有很多,而當這樣的鏡頭串聯起來,就組合成了一部精彩的電影。

3、視聽語言細膩動人,粗獷之餘,充滿小津安二郎式的生活氣息

《當男人戀愛時》如果要分類的話,屬於劇情片。有人說「劇情片是屬於女性的」。毫無疑問,想要抓住女性市場,就必須讓視聽語言儘可能細膩動人。

在某些畫面情境中,我恍惚間以為自己在看融入了黑幫色彩的小津安二郎。


小津安二郎作為日本影壇著名的寫實主義導演,擅長運用意向表達小人物,在家庭敘事上風格突出。而本片雖然是拍慣黑幫片的韓國導演作品,但在某些場景的表現上,也運用了細膩動人的視聽語言,粗獷之餘,不乏生活氣息。

突出的,印象深刻的幾場戲:

① 電影演到中途,大概一小時左右,導演安排了一場兩年前的回憶戲,這對墜入愛河的甜蜜情侶,在鞦韆、草坪、暖黃色的燈光和如水的夜幕下互相依偎,說著暖心的情話,描述對未來的憧憬。躺在女友大腿上,俏皮的捏臉動作,溫情親密的依偎,都像是身邊真正的情侶會做的事情。

② 男主和哥哥大打出手之後,他去找了自己開始有些老年痴呆症狀的父親,說出那句「爸爸,對不起。」而看似糊塗,實則睿智的老人對這個不省心的小兒子說:「你哥哥散漫小氣,但是很善良。他這麼努力地生活,你也不能對他亂來。」


③ 接上一場戲,男主被老爸教育之後,內心溫暖的親情被觸發。一邊給父親捏腿,一邊碎碎念:「忘記什麼都行,不要忘記我給你捏過腿啊!兒子也孝敬過你啦!」但是父親卻說:「找個人結婚吧,那才是盡孝!」男主嫌棄父親說話討厭,一邊按摩一邊抹淚,很動人。

此類電影的劇情中會融入很多狂熱的、扣人心弦的感情,關於一些不幸的渲染(男主的絕症,女主的欠債)和個人的自我實現(追求愛情和幸福)。而電影的戲劇性包括了所有類型的感情,暴動、喧囂、流淚、幸福感、壓抑、尋找擺脫困境的出路和為愛鬥爭。

「在這裡,人們不是像在西部片裡那樣死於印第安人的長箭,也不像在犯罪片裡那樣死於一把左輪手槍,而是死於心碎。」

看完電影哭到眼睛都腫了之後,我猛然發現,喬治·西倫斯的這句話可謂是這部悲情電影的最佳註解。而電影音樂的精準運用也進一步促發了情緒的表達和感染力,結尾的暴擊真是記憶猶新。

二、人物塑造:男主的小混混形象具備強烈的反差感和戲劇性,女主外柔內剛,女神級別的美貌,配角有血有肉,全員演技在線

1、男主演技爐火純青,人物塑造技巧讓韓太逸這樣的高齡混混都能化身「行走的荷爾蒙」

電影看完了,有觀眾評價:「男主真的又老又醜又土,有一兩個鏡頭有點像梁朝偉,但大部分的鏡頭都更像猩猩。沒有正經職業,沒有錢,完全是在地鐵裡可以隨隨便便找到一百個的中年民工模樣。但TM的,這個男人好讓人心動啊!看見他穿紅色polo衫想吻他,看見他凹凸不平的臉想吻他,人物塑造這種東西真的太可怕了!」

作為一個只愛帥哥的觀眾,我都被這個醜男主角俘獲了,這代表了什麼?首先劇本的人物塑造太成功了,其次黃政民的演技太逆天了,名副其實的「整容式演技」。

電影的主人公設定本身就是一個具有強大意志力的人物。

在故事打造階段,編劇和導演就必須確定一個基調:其他人物也許冥頑不化,甚至麻木不仁,但主人公必須是一個具有意志力的人。

當然男主並不一定非得是一個巨人般的意志對抗不可避免的絕對勢力的鬥爭,但其意志力必須足以在衝突中支撐其欲望,並最後採取行動來創造出意義重大且同時不可逆轉的變化。

如果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沒有任何欲望、需要和與之匹配的意志力,不能做出任何決定,且其行為也不能影響任何層面的變化,那麼,這個故事也就不能成為故事。

而且,主人公意志的真正力量也許會掩藏在一個被動的人物塑造之後,比如《當男人戀愛時》的男主角韓太逸第一眼看來,似乎兇悍、自私、任性、對自己的人生毫無規劃和責任感。

但在這個毫無吸引力的人物塑造特徵底下,韓太逸的深層性格中卻擁有一個堅強的意志,驅動著他不自覺的欲望:他真正想要的是純粹的愛情。

所以,韓太逸不在意女主的多次拒絕和巨大的敵意,他盡其所能,以自己的方式拼命追求真愛:他被惡語相向從不惱怒,表現出一種紳士的大度;去醫院給對方癱瘓的父親擦洗;想方設法免除女主的巨額債務,哪怕換來的僅僅是一起散步。這樣的堅韌讓多少人自愧不如?

此外黃政民最震撼的演技暴擊發生在電影接近尾聲的時候,在1小時40分的那個鏡頭下,相信我,你能瞬間哭得看不清屏幕。

暈倒在街上的韓太逸在醫院醒來想去繳費,卻被告知已經有家屬結清了。這時他看到了周皓婷的名字,那個再也不敢面對,內心唯一的摯愛。鏡頭切到女主那邊,她從警察口中得知了當年的真相和男主的病情。

接下來那一幕極度經典,劇本寫得太牛了,一看就是對生活有深入觀察和體悟才寫得出來。演員的詮釋也是教科書般的準確,不輸《春光乍洩》中梁朝偉在醫院的那段表演。

在這場全片第一次男主情緒崩潰痛哭的戲份中,沒有擁抱,沒有臺詞,沒有故作堅強,只是遠遠望著彼此哭泣,像孩子一樣委屈的哭泣。卻狠狠打動了我的心。

影片最後男主去世後,放了一段回憶戲,和父親的那番話,煽情卻不違和。

他說:「爸爸,其實我當初快結婚了,但是我TM的給搞砸了。市場前面的信用社,她在那兒上班,長得也漂亮,簡直就是女神。他父親臥病在床的時候,她也一直照顧著。但是那樣的女人卻對我……我怎麼能把我的病告訴她啊,我就是個過路人,馬上就得消失了。我不在,她也會活得很好吧!她是個您兒子深深愛著的女人啊!」

這段唯一認真的告白,卻不是跟女主說的,觀眾就會想起他在那個噩夢般的雨夜,心灰意冷故意說出的絕情話:「你以為我會跟你結婚嗎?」兩相對比,簡直就是戳心窩子的疼!反差感和戲劇性全有了。

2、女主外柔能剛,演技自然,女神級別的美貌加持,讓電影的愛情線極度養眼。配角有血有肉,人物形象立體豐滿,全員演技在線

《當男人戀愛時》除了有個神級男主,其他角色也不遑多讓。這裡必須誇一誇女主韓惠珍,這位80後女演員,在14年出演電影的時候已經33歲了,卻還是青春少艾的甜美模樣。

短髮有點像年輕時的松隆子,有著透明美麗的皮膚,在大銀幕上的美貌閃閃發光,不僅是男主心中的女神,也是我心中演技自然的實力咖。

想像一下,要是男主這樣的摳腳大漢,再配上「如花」類型的女演員,這個愛情線就徹底不養眼了。所以非常慶幸導演安排了個大美女跟韓太逸談戀愛。


此外,女主還給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她不是淺薄的花瓶,而是外柔內剛的沙漠玫瑰。開場6分40秒的醫院相遇,男主先是被「清水出芙蓉」的樣貌打動,但後來的相處過程中,他看到了女主在美貌背後的孝順、堅強、正直和骨氣。

女主對韓太逸的態度轉變原因有兩場戲給出了闡釋,第一次是看到他為父親擦洗;第二次是看到市場的店主對韓太逸表示感激。

她不會為了免除債務違背底線和男主做交易,而是確定了他的善良和純情之後才願意打開自己的心,陷入愛情。女主把這些情緒轉變處理得很有層次感,很準確,細節頗為動人。

男女主實力爆棚,配角也全員演技在線。在劇情進行到四分之三的時候,哥哥的理髮店出現了一個調戲嫂子的流氓角色,及時趕到的弟弟跟哥哥聯手,把流氓打了一頓。

但冷靜下來,面對一片狼藉的場面,嫂子不得不要求太逸離開。接下來的劇情設定非常巧妙。小侄女衝出來追上叔叔,先是拿出了爸爸給的錢,又是拿出了媽媽給的錢,還轉告了父母各自囑咐的話,並且抱怨「我父母都不溝通的」。

這段戲行雲流水,每個人物的性格都得以展現。寄居在哥嫂家裡,年逾40的太逸,在這個時刻還是能感受到來自家人的關懷和溫暖。就這樣簡單的幾幕,觀眾能瞬間理解每個角色的內心,產生共情。電影中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形象立體豐滿,很不容易。

三、主題立意:當助理導演拍慣了粗獷黑幫片的韓東鬱,在自己的處女作中卻希望為觀眾傳達一種跨越生死的純粹永恆之愛,刺破現實陰霾的溫暖幻象

1、對待愛情的態度就是對待自己的真實寫照(不愛自己的人,很難得到愛情)

最初的韓太逸不懂什麼是愛情,他也沒有愛過任何人。做小混混討生活,接觸的全是三教九流,社會的陰暗面。內心的柔軟和純淨像被冰封,而這樣的冷漠也算一種笨拙的自我保護。

他沒愛過別人,好像也未曾愛過自己。不然不會為了討債喝汽油,生活沒規律,酗酒無度,不在意穿著和形象,隨時拿出跟別人同歸於盡的勢頭來威脅。他內心的想法是:「反正自己一條賤命,不值得在意和愛惜。」

直到遇見了周皓婷,這個欠債人的女兒,她像一束耀眼的光照進了他頹靡枯槁的生命,刺破現實的陰霾。他開始疑惑「什麼是愛情?」迫不及待尋找答案,甚至會問相熟的「小姐」:「總在眼前晃,老是想起一個人,那是愛嗎?」

通過免除債務的誘餌,他終於頂著女神強大的敵意開始了「非正式約會」,他忽然轉變,要求嫂子給自己理髮,穿著紅色POLO衫在鏡子前反覆打量,他變得在意自己的外形,希望約會時給女神留下好印象。

其實,韓太逸對待自己的態度就是他對待愛情的態度。反之,很多人對待愛情的態度就是對待自己的真實寫照。導演通過這樣的設定揭示出了一個真理:「感情的基礎是互相吸引,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拿什麼吸引?」所以那些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很難得到愛情。

而這樣的行為發生的內驅力就是「真正的愛情會讓人渴望變得更好(愛情的正面激勵)」

初遇階段或許是淺層次的打理外表,韓太逸知道和自己約會的這個姑娘是大眾眼中的「美人」,顏值爆表。而自己也不能回爐重造變英俊,只能打理得板正一些,儘量拉近距離。

後來真正陷入愛情,憧憬未來的過程中,就有了更深層次,比如思想上的改變。在那個浪漫的夜晚,兩人依偎在長凳上,女主說:「希望你換個工作,不要跟那些人一起混了。開個炸雞店吧!要一個孩子。」

這代表愛情的正面激勵作用已經從表象發展到思想。這個姑娘試圖改變韓太逸的命運走向。他是個生活在陰溝裡,見不得光的小混混,但現在因為一場真摯的愛情,有了救贖的動力和期望。這是好的轉變,或許是愛情可以帶來最好的轉變。

同樣的設定在經典的愛情電影中屢見不鮮,比如泰國那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初戀這件小事》,女主小水就是在對阿亮學長的暗戀中燃起鬥志,蛻變為更好的自己。

正因為這樣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愛情最美的一面,所以表現愛情的藝術才會生生不息。就像莫裡哀說的:「愛情是一位偉大的導師,教我們重新做人。」而真正的愛情必然會為人生帶來正面的改變。

反之,如果你遇見一個人,卻並未進步,而是持續墮落,在爭吵中內耗,那麼就該反思,是否需要及時止損。這部電影不僅告訴我們真愛的模樣,也給出了「不愛」的參考,很有實際意義。

2、男主絕症設定:永恆的愛情可以跨越生死

導演韓東鬱談及自己的拍攝初衷表示:拍過很多男人戲,特別是那些粗獷的男人的電影,主人公總是為了一個目標不停地奮鬥。在經常面對「粗獷創作」的情況下他變得對愛情有些渴望,他認為這個世界太殘忍了,應該多一些溫暖的東西。

他有了這些粗獷的男人戀愛的時候會怎樣的想法,所以就拍了這部電影。他還認為現在的年輕人的愛情就像快餐一樣,隨著時間很快流逝,很快忘記。他設計一些關於愛情、親情的故事,就是想把愛情也是永恆不變的主題表現出來,而不是為了迎合觀眾的選擇。

對於導演的「永恆愛情」主題,我表示贊同。在電影中男主因絕症離去的設定,也用最悽美的方式展現了這種「永恆」。電影作為一種必須在兩小時內自圓其說,邏輯自洽的藝術表現形式,怎樣詮釋「愛情的永恆」,是個大難題。

童話中的王子和公主在結局時總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但後續的情節,沒有任何一個故事敢續寫。為什麼?眼睛雪亮,內心通透的觀眾,再有一些閱歷,基本都門兒清。世俗煙火中的愛情,它就不可能永恆。

很多戀愛時被男人捧在手心的「女神」,在婚後就變成了熟視無睹的「黃臉婆」。當初的甜蜜是「浪漫使人盲目」,還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其實謎底都在人類的生理機制上。


先說說「浪漫」。浪漫主義認為,若世界像理性主義理解的那樣普遍理性以致機械,那人類社會和個人都會變得沒什麼意思。浪漫主義因此是現代的、有趣的,從而是符合人性的。

「浪漫的情感」,它是一種狀態,處於其中的人,不再理性地思考自己的利益得失、行為的前因後果,完全是情緒化的甚至是原始的人類欲求。摒棄理性,相信自然,沉迷於自我的感受、精神和意志。遠離理性,因而盲目。

愛情,這種最為典型的浪漫情感,是幾乎所有人都賦予誇張熱情的事物。

揭秘生理因素(專業名詞預警):在戀愛早期,內分泌的突變體現在催產素、抗利尿激素、多巴胺 、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神經生長因子、睪酮 /雌激素等分泌增加。

這些內分泌的變化幾乎每一個都會影響到情緒、邏輯和認知。

血清素的水平會直接改變情緒感知狀態,這讓我們感覺良好,我們因此不能進行批判性的思考,這使我們更加糊塗而盲目。這讓我們沉浸在戀愛的甜蜜幻象中無法自拔。

世界是美好的,這是我們快樂幸福時的認識,但世界有它自己冷冰冰的運行規律,我們快樂幸福時看到的都是這冰冷規律外的裝飾,而只在痛苦時,我們的眼光才能突破這層幻象,帶給我們對這世界冷漠但真實的認識。

而最殘酷的真相是——戀愛中血清素不會長期維持在高水平。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電影中的男主韓太逸沒有死,大概率是會組成和哥嫂類似的小家庭,生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在韓國固化的社會階層中作為底層繼續艱難討生活。美貌女子漸漸在生活的重壓和齟齬中變成庸俗婦人。這,已經不是當初的愛情,更沒有所謂的「永恆」。


到這裡我們其實都明白,男主不死,電影就無法表現所謂的愛情「永恆」。於是導演用了「絕症」殺手鐧,讓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停留在伴隨著激情、誤會和眼淚的瞬間成為永恆。這是一場跨越生死的永恆之愛,也是一個刺破現實陰霾的溫暖幻象(只是幻象,但我們願意相信)。

結語:

《當男人戀愛時》雖然描述了現實的冰冷與殘酷,彰顯了底層男女絕望處境下的愛情困局,但也肯定了男女主人公為真愛做出的堅持與犧牲。

當兩個同樣孤獨的靈魂能夠在沉重的生活中相遇,讀懂彼此堅硬外殼下柔軟的脆弱,就意味著刺破陰霾的光芒來臨,所有的溫暖希望和救贖都在愛情的剎那光華中迸發。

「電影具有比任何其他藝術更富表現力的細節。」導演韓東鬱通過極盡寫實的手法,將那些市井男女的真實生活圖景呈現在觀眾面前,就像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故事。

銀幕上他們真實的生活姿態,毫不矯揉造作,成功地打動了我們的內心。這部電影有著韓式煽情的特色,但卻毫無違和感。

現實中的我們都是像電影中的人物一樣,既卑微又堅強的個體。我們也曾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和無法預知的未來不知所措。但大部分人的選擇,如同電影中的哥哥,一邊抱怨「活著太累了」,一邊用力生活,承擔起肩上的責任。

或許我們也會像電影中的太逸,長期自由散漫,過著孤獨的生活,不知愛情為何物,卻在某天遇到了那個讓自己一見鍾情的人,電光火石間開了愛情的竅,開始在意對方的想法,渴望讓自己變得更好,憧憬美好的未來。

最後這段戀情的宿命正應了夏洛蒂·勃朗特那句話:「愛情是真實的,持久的,是我們知道最甜也最苦的東西。」

電影結尾處電臺主持人有個點睛之筆:「人們不是總說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嗎?但是關於愛情的回憶,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漠。你或許也和我一樣,心裡裝著一個永遠無法忘記的人吧?」

那首歌的名字叫《回憶比愛情更悲傷》,讓女主在末班車上不顧形象放聲大哭,但縱使這樣,即使時光倒流,女主還是會感激命運的安排,父親在彌留之際把太逸送到她身邊。他們是彼此黑暗人生中黎明的光亮,有了這場跨越生死的純粹永恆之愛,一切都值得!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當男人戀愛時》:跨越生死的永恆之愛,刺破現實陰霾的溫暖幻象
    男女主人公之間跨越生死的純粹永恆之愛,可謂在愈發物化的世界中,刺破現實陰霾的溫暖幻象。今天我就從美學層次、人物塑造和主題立意三角度,為大家深度解讀電影《當男人戀愛時》。三、主題立意:當助理導演拍慣了粗獷黑幫片的韓東鬱,在自己的處女作中卻希望為觀眾傳達一種跨越生死的純粹永恆之愛,刺破現實陰霾的溫暖幻象1、對待愛情的態度就是對待自己的真實寫照(不愛自己的人,很難得到愛情)最初的韓太逸不懂什麼是愛情,
  • 今日電影|愛是永恆
    今天分享一部法國女性文藝家庭電影《愛是永恆百年歲月流轉,男人與女人相遇、相戀、相守相離並生兒育女,組建了一個大家族,雖然戰火無情,但愛卻是永恆不變的。三代法國女人的生命歷程,譜出一部跨越百年的絕美史詩摩羯座,代表作品有《望夫石》、《伴雨行》、《三輪車夫》、《南雄的妻子》、《青木瓜之味》、《夏天的滋味》、《挪威的森林》等 1962年12月23日,陳英雄出生於越南峴港市。12歲時為逃避越南戰爭,與當裁縫的父母流亡到法國,定居巴黎,在法國的大學專修哲學。機緣巧合之下,他看到了新浪潮代表人物羅伯特·布列松執導的電影《死囚越獄》,從此決定改學電影。
  • 劉以豪&秦嵐、王彥霖&李一桐:跨越時空去戀愛
    這是⼀場跨越時空界限的奇妙愛戀,在劇情和現實中往復穿梭。
  • 【影評】《起風了》:夢,幻象與電影的吸引力
    從故事情節來看,這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男女之間的純美愛情,一個人對自己的發明創造的熱愛,這兩種「愛」都表現得純淨而熾熱,在有機的敘事邏輯下,二者交融於男主角堀越二郎(Jiro Horikoshi)身上。更深入一些,二戰的敏感題材和對於真實故事的改編,使得簡單的發明創造之「愛」與道德倫理的「普世之愛」形成了悖論,不免引起觀眾的爭論。
  • 《鐵達尼號》和新冠肺炎,災難面前,愛能跨過階級,超越生死
    究竟災難面前,愛是什麼?從出生到現在,從來沒有經歷過災難,只是從電影《鐵達尼號》中見過災難來臨時人們的驚慌失措的樣子。直到疫情的到來,全國開始全面封鎖,再一次看了《鐵達尼號》這部電影,才發現原來災難離人們不遠,很多時候就在身邊。
  • 2019亞洲電影展 |【開幕式觀影+導演見面】《愛是永恆》:一部跨越百年的絕美史詩
    】帶大家參與觀影開幕式影片跨越百年的絕美史詩法國影片《愛是永恆》及世界著名的法籍越南裔導演陳英雄見面會(報名見文末)導演簡介1993年,他的故事長片處女作《青木瓜之味》於法國坎城電影節首映,並獲「金攝影機」獎,同年獲愷撒電影節最佳首部故事片獎;獲199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1995年執導的《三輪車夫》,獲1995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夏天的滋味》入選2000年坎城國際電影節。《挪威的森林》獲得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提名。《愛是永恆》Eternity
  • 四部跨越時空生死之戀的影視,哪對才是你心中的絕美愛情
    四部跨越時空的生死之戀的影視,哪對才是你心中的絕美愛情 人總是對愛情充滿了憧憬,有的現實生活中實現不了,就會把它寄托在二次元中,於是就有了關於跨越時空的生死之戀的影視劇。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六部相關的影視劇,看看哪個絕美的愛情故事,是你看了從此就念念不忘的。
  • 浪漫七夕,愛無止「夕」.愛永恆美麗.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主題,藝術家嘗試用各種形式展現它、解讀它,電影人則用光影來盡力詮釋它。在七夕節,無論你是戀愛中的寶貝還是孤獨的「單身汪」,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些電影中的經典愛情故事,尋找和體會隱藏在光影之後的愛情箴言。
  • 《紫羅蘭永恆花園》:戰爭、文字、愛,三位一體跨越時空的信
    兩年前,《紫羅蘭永恆花園》尚未開播,隨著預告、精美畫面一一釋出,開始被大家期待吹捧,接著在播放第一集之後,質量合乎水準,儼然有人類聖經之稱。但隨著後續導演石立太一的分鏡與劇情調度上的掌握,開始各種過譽之聲出現,儘管作畫質量仍然在水準之上,劇情薄弱疲乏程度卻令人擔憂,好在出現了第十集的神回,與後續播出的劇場版加持之下,仍然搬回了一城。
  •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愛是永恆的信仰
    帕萬在第一次見到沙希達時,第一想到的是送她去警局。這時候帕萬和沙希達僅僅是陌生人而已,而他卻願意幫助她回家。溫和熱情的穆斯林,有人情味的記者,放帕萬通行的邊防官兵……這部電影中所描摹的感情——愛,一是出於對弱勢群體的同情,這種同情又由經歷而引導出更崇高的感情——博愛,這已經是我們羞於表達的,比如對承諾的尊重,甚至對敵人的寬容。
  • 渡邊淳一 男女之愛是永恆話題
    自1970年《光和影》獲「直木文學獎」,至今他已出版150多部作品,深受讀者擁戴。他驕傲道:「情愛小說最具普遍意義,它不會隨時代變遷而風化。美蘇冷戰時期那些描寫間諜的小說隨著戰爭結束而失去意義,現在少有人讀。但是,男女之愛是跨越國界和時間的永恆話題。」年過古稀,他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激情。每天清晨,滿上一杯啤酒,他便捏著慣用的4B鉛筆在自製的400字稿紙上豎行碼字。
  • 男人戀愛時對對方無所企求;女人戀愛時對對方無所不求
    男人戀愛時對對方無所企求;女人戀愛時對對方無所不求。1:你現在的生活也許不是你想要的,但絕對是你自找的。世界上0%的抱怨都可以用這句話來回答。不能十全十美,但可以獨一無二;當你覺得自己又醜又窮,一無是處時,別絕望,因為你還有自知之明。5:那些揚言要陪你走完一生的人,總是走到半途就不見了。大概有些人就是這樣,毫無徵兆的說愛你,然後又悄無聲息地離開6:不要期待,不要假想,不要強求,順其自然,如果註定,便一定會發生。心安,便是活著的最美好狀態。
  • 「無釐頭」心中的愛只有她知道,永恆的愛才是深愛,太真實了
    其實愛有分類的,有初愛,真愛,深愛,永恆愛情才是我們說的深愛,每一個人經歷是不一樣,所需要的人生就不同,往往他們的思想就早決定了,不可否認每個人嚮往美好的愛情,可不如人所願,造成傷痛無法彌補。
  • 真實與幻象
    所有一切都已改變,這個生死輪迴的旋轉木馬,它已在你的門前驟然停止,你需要在此刻從惡夢中醒來,從幻象走向真實。在這個幻象的世界,你已體驗了很多很多,你是你所有的恐懼,所有的夢想和所有願望的集合;你也是自己所處的時間和空間的領域,所生活過的天堂與地獄的集合;你同樣是你所站立的這個世界的宿命扭轉之點。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幻象,僅僅在你認同了它之後才變得真實。
  • 治癒系愛情電影《鎌倉物語》9.14暖心上映 跨越生死守護你!
    匠心賦予異世界溫度跨越生死之愛戳中淚點     此次發布的終極海報,堺雅人飾演的推理小說家一色正和端坐在家中書房,身邊是伉儷情深的妻子,天頭鬼在背後覬覦二人,神秘的江之電等內容也一併出現,與預告片相輔相成,更是凸顯其治癒系愛情電影的溫暖特質。
  • 《紫羅蘭永恆花園》:用心詮釋愛的藝術
    」到「覺得這份工作很美妙」,在尋找愛的答案的同時,才發現愛早已存於心中,並時刻被傳遞和散發。確實,就像結尾歌詞的娓娓道來一樣:「過錯不會消失,哪怕四季流轉,背負的創傷時而隱隱作痛,而溫暖也不會消失,與記憶一同留存,無數的愛會成為心靈救贖,因此不要忘記,向著明天進發。」
  • 當男人戀愛時..
    若以此來評斷粉絲頁的功能,感覺上就是「慫恿人花錢」與「如何釣男人」。前者不予置評,畢竟自己真的相當愛買。後者希望是因為見解特殊,千萬別以為是我經驗老道。 最近發現回答那些各式各樣的愛情問題到最後,其實都屬於同一個問題。有人這樣說過:「很多時候,你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愛一個人,你只是無法接受他不愛你而已」。要我說,就是「不要輕易的被自己感動」。
  • 食之契約秘密花園副本開啟 跨越生死尋找伊甸之地
    《食之契約》的緹爾菈大陸上有一傳說的「伊甸之地」,那裡是擁有所有植物能量的寶藏空間,還生長著能治癒饗靈的「生死樹」。為了尋找「伊甸之地」,秘密花園被打開,一場夾雜著信任與欺瞞的友情故事就此上演。《食之契約》大型副本活動「秘密花園」開啟,參與活動即有機會獲得UR饗靈·義大利雜蔬湯、SR饗靈·卡布奇諾以及義大利雜蔬湯限定外觀【受造之日】。
  • 《當男人戀愛時》韓式戀愛的酸甜
    《當男人戀愛時》這部韓國電影,一半是甜蜜,一半是辛酸。但不止是韓國電影,我們的人生也是這樣。苦樂參半,世事陳雜。電影從催債開始,男主角韓太逸的工作是催收高利貸。在一次催債任務中,他遇到了女主角周皓婷。或許這就是一見鍾情,在第一眼對視之餘,韓太逸就此愛上了周皓婷。遇見周皓婷之後,這名中年三流小混混的生活開始出現了轉變。他了解到,周皓婷當下無法支付高昂的醫藥費。於是,韓太逸決定幫助周皓婷還貸。為了讓周皓婷接受自己的好意,韓太逸想出了一個辦法。
  • 齊澤克:穿越幻象,觀察電影的另一個視角
    在這個意義上,美在功能上同欲望的關係是怪異的,它並沒有讓我們接納善的功能,而是對立於善的功能。當它本身同誘惑的結構緊密相連,美讓我們保持警覺,也許還幫助我們主動遷就欲望。幻象的作用及地位恰恰就在這裡:「假如有某種不可觸及的善……幻象就是這個神秘場域結構之中不可觸及的美。」「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