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度
責任編輯|晴寶
9月19日的「百度好奇夜」,音樂詩人李健將要帶著新作品和大家見面了。
儒雅超然的氣質,瀟灑淡然的微笑,走下《中國好聲音》的紅椅子,李健依舊句句離不開音樂:「四季流轉,好音樂在餘年中繼續流傳。」
李健的聲音,總是沉靜而有質感,那麼不緊不慢、從容有度。
很多人認識李健,都是從15年《我是歌手》的「段子手李健」和「秋褲男神」開始,這個在這之前沒什麼曝光率「清華哥哥」,怎麼就有一下子有那麼高的人氣和號召力?
知乎上有人提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李健如此受歡迎?點讚最高的回答說到:李健有分寸感、淡泊名利、生活簡單。
多年來,李健始終知道自己要什麼:作品受人關注時他很開心,自己受人關注時他就躲一躲。出去旅行走走停停,把路上的悸動再寫進自己的音樂中。
那些李健在路上寫出的音樂,有著理科生的冷靜和文人的婉轉,一下子鑽進耳朵裡,讓人忍不住去瞧瞧他看過的風景。
許多人開始關注李健,是因為王菲在2010年春晚上翻唱了他那首《傳奇》。「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原來「一見鍾情」,是多看一眼時的篤定。這樣的表述,真是要多傳神有多傳神。
這個李健是誰?這一挖下去可了不得,原來,《貝加爾湖畔》、《風吹麥浪》這些廣為傳唱的歌曲,詞、曲和原唱大都是李健!
李健的音樂總是恬靜的,不浮躁、不張揚,但卻撩撥心弦,這是因為,他的音樂創作靈感來源,總是和他本人一樣儒雅別致。
寫《傳奇》時,李健剛好讀完茨威格的著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他被書中的情節觸動,覺得那個時代,那樣的故事就是一個傳奇。於是,他的歌詞和曲調,也如書中傳遞的情感那般幽怨和哀愁。
《風吹麥浪》的歌詞,則是他早期在清華大學讀書時隨手寫下的詩歌。在校園一個樓梯的拐角,能看到一整片麥田,麥田的四時變化帶著麥子的香氣和陽光的溫暖,也陪伴著李健走過最美好的學生時代。於是,歌曲中的那段哼唱,也帶著聽歌的人回到那無限懷戀的舊日時光。
當然,李健的創作靈感更多的是在旅行的路上,《貝加爾湖畔》就是他在貝加爾湖邊的有感而發。貝加爾湖是他一直要去的地方,俄羅斯風情的演繹,再加上李健那男天使一般的聲音,讓人恨不得成為湖畔的一塊石頭,只為見證那一次又一次的浪漫故事。
這麼多年來,李健的作品一直輕輕慢慢,有人說他作品小眾,他說:「把自己做到極致,就是主流。」
把自己做到極致,首先是別丟了自己。
李健為自己和世界留下了一道「安全地帶」,以保持對音樂和生活的熱情。
李健的父親是一位脾氣特別溫和武生,因為李健個頭竄得太快,不適合京劇舞臺,就沒有要求他子承父業。因為李健喜歡吉他,他媽媽就用兩個月的工資,買了當時最好的吉他給他,從此李健就在民謠路上一去不復返。
李健的吉他彈得特別好,是當時最著名的校園組合「夢中草原」的吉他手。李健不止會吉他,清華畢業那年,他辦了一場畢業音樂會,大部分歌都是他自己寫的。去看音樂會的不僅僅是小迷妹,很多老師、教授都去了,幾千人的清華大禮堂滿滿當當。
大學畢業後,李健在廣電總局做一名網絡工程師。工作還不錯,但他不喜歡,幹得挺壓抑。老同學盧庚戌一個電話:「李健,你還想唱歌不?」李健就辭了工作跟著跑了。
他和盧庚戌組建了一個叫「水木年華」組合,現在很多年輕人不知道。但也應該唱過他們的歌《一生有你》。《一生有你》已經推出就大火,小哥倆可謂是名利雙收。
可在接下來的發展中,他和盧庚戌音樂理念不合,一個偏向搖滾,一個偏向民謠。小哥倆推心置腹聊了很多後,李健選擇退出。他說:「再做下去,我的心都要丟了。」他給老同學留下了組合所有的資源,組合的歌他不再唱,也不會收錄在以後的專輯裡。
就像當年從廣電辭職一樣,別人認為李健衝動,李健自己卻很清醒,他要走他自己認為對的路。
他開始四處旅行找靈感,北京的什剎海,算是他旅行的第一站,什剎海一橋一宅之間,都有著最地道的老北京風貌,品味著那背後的故事,他唱著自己的心事和曾經的往事。
在青島的旅行的最後一天,他唱起《在海上》,對未來未知的生活,李健有迷茫也有期待。
到處飛來飛去,自然就寫下了《雲上的日子》,就連李健的媽媽都問了,寫這首歌是不是因為常坐飛機,在雲海中穿梭。
在雲南的撫仙湖遊泳時,沉醉於湖面琉璃萬頃的清淨,他寫下了「撫仙湖水在蕩漾,只是沒人再惆悵」,來讚美這中國最大深水型淡水湖。
這些歌都非常好,能讓人聽了一瞬間沉靜下來,但離開《水木年華》之後的李健,沒有因此而火起來。
因為他的音樂,始終跟這個喧囂的世界不太一樣。2000年前後,中國的音樂市場充斥著電子、R&B。李健這些淡然如風的歌詞,低吟淺唱的歌唱方式,不受大眾歡迎。
但李健不管這套,他說:「但我喜歡,那沒有人聽,沒有人看好也沒關係。」
李健這一沉寂,就是八年。
被王菲帶進大眾視野之後,李健又火了。之前積壓的唱片很快脫銷,各種通告接踵而來。可李健的生活卻依舊不溫不火,打掃房間,彈琴澆花,和妻子「小貝殼」煮煮咖啡,過自己的小日子。
2015年在《我是歌手》的舞臺上,李健總能輕柔撩撥觀眾的心弦,他填詞改編的韓國影視劇歌曲《假如愛有天意》,更是把多少人唱到心都顫抖。
《歌手》還沒錄完,各種邀約多到電話打爆,李健助理90%的工作內容,就是幫李健推掉各種採訪,還有演出的邀約。
但圈裡的都是朋友,李健又不好次次推,他只好溜到國外避難去了。
對於李健來說,旅行可以獲得內心的靜謐,心裡靜了,靈感就來了。
他的每首歌都有個故事,旋律間都含著情感,詞句中都帶著力量,讓聆聽歌曲的聽眾,一同旅行。
這一次李健的新作籌備了5年,他應該走了很多地方。在湖光山色之間,他一定又收穫了一首首滿溢著旅行悸動的歌曲。
李健曾經用他歌聲,帶著聽歌的我們漫步在雨中的京都,體味古老的情感;在手風琴和歌劇的古典氣息裡,講述義大利的黎明帶給他的欣喜;把極富東方韻味的旋律,融進泰國海濱的清冷柔情。
但專輯總是不出,聽友們著急了。小嶽嶽忍不住跑到李健的微博去催。李健說:「一不小心寫多了,有點收不住了。」
回歸大眾視野的李健,再次坐上《中國好聲音》導師的紅椅子,顏值依舊、詼諧依舊,暖場、調侃、搭臺階,「清華哥哥」依舊雙商在線,魅力十足。
讓人忍不住好奇,他用五年時間打造的新專輯,到底有多麼養耳朵。
最近,水木年華再次「合體」,唱出20年前那首《一生有你》。誰知,卻被一個胖乎乎的23歲小夥子說「油膩」。
鄭鈞炸了,張亞東炸了。年紀大就油膩了?看看「清華哥哥」這身肌肉,跟23歲的年輕人比比,可還行?
李健不僅身材沒變,在歌手、演員動輒轉型的今天,他依然堅持他低吟淺唱的慢歌。他說:「我覺得改變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好的原創歌手是不需要改變,他永遠是在一條路上,走得越來越深。」
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但是慢慢來,就總會找到自己的步調和節奏。
唱喜歡的東西,做擅長的音樂。李健總是在火起來的時候,開溜去旅行,讓自己及時冷卻。他活成了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與這個世界,並肩而行。
就像他自己說的:「有多少閃光就有多少灰暗,任何時刻都要看清自己。時間會為你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