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的《流浪地球》已經被改編成電影,票房4600000000,表現不俗。但作為劉慈欣最著名的科幻著作《三體》,其影視改編權卻一度賣不出去。
「當時我的其他作品還有人來問,有的還轉讓出去了,倒是《三體》無人問津。」劉慈欣在一次採訪中說道。
只有一家製作公司來問過《三體》影視改編版權的問題。2009年,擔心《三體》改編版權賣不出去的劉慈欣,以極低的價格將其賣給了那家製作公司。這個「慧眼識珠」的人就是2015年《三體》電影的導演張番番。
2015年,張番番開拍《三體》電影。當時消息一出來,粉絲立刻就炸毛了。為啥?因為這是要爛掉的節奏啊。
這部電影拍攝時間不到5個月,由馮紹峰、張靜初、唐嫣、杜淳、張翰主演,出品方是遊族影業與阿里影業,總投資超過2億。電影殺青後不久就傳出了《三體》獲得「雨果獎」的好消息。一下子,《三體》變成了超級熱門大IP。按道理,電影可以借勢炒作一波,賺得盆滿缽滿。然而電影定檔於2016年7月,可直到6月,卻連預告片都沒看見。
有電影博主在微博中爆料電影「爛到渣」,所以不敢放預告片。
好在《三體》電影沒能如約而至,讓粉絲們至少還保留了一絲希望。
為什麼《三體》電影這麼難產?
這要看《三體》的內容了。《三體》由《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構成,講述了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整個故事時間跨度長,內容複雜,並有不少龐大的宇宙戰爭場景。如果要製作成電影的話,至少也得是《魔戒》三部曲的長度才能夠承載。
《魔戒》電影系列時長加起來達到了560分鐘,平均每部電影的長度在三個小時左右。但就國內電影市場環境來說,拍攝三個小時的電影幾乎是不可能的。你想啊,一部時長兩小時的電影,一個影廳24小時播放,可以排11場(扣除每一場之間的間隔時間),而一部時長三小時的電影,只能排7場。電影院的運營成本並沒有減少,但是收入卻會減少很多,電影院肯定不幹啊。所以把《三體》拍成類似《魔戒》三部曲的規格不太現實。
但是想用120min的時間把一部三體講清楚,還是太勉強了。而且三體中還有很多硬科技的內容,用現在的技術無法將其完美呈現。
就連劉慈欣本人都不看好《三體》電影的拍攝。
詹姆斯·卡梅隆在宣傳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時,邀請劉慈欣作為對話嘉賓。活動中卡梅隆直言希望《三體》能拍成電影,並多次給出電影的拍攝意見。劉慈欣坦言,以我們目前的經驗和能力來說,拍《三體》還是比較困難。
由此看來,到電影院觀看《三體》的願望暫時是實現不了了,但是我們仍可以去書中感受三體世界的波瀾壯闊。很多大佬對《三體》這部書的評價都極高。
《三體》是一部什麼書?
它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是亞洲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雨果獎(相當於科幻界的諾貝爾獎)的作品,堪稱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科幻著作之一。
歐巴馬看完《三體》後評價說:「《三體》太有想像力了,背景十分宏大,看完《三體》之後,我覺得當個美國總統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實在太渺小了。」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嚴峰讀完三體三部曲,說:「我毫不懷疑,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雷軍說:「這十年裡面,我推薦最多的書是《三體》。《三體》不僅僅是本科幻小說,本質上是哲學書,主要講宇宙社會學,其中提到的黑暗森林、降維攻擊尤其深刻。」
莫言說:「劉慈欣的小說,有非常深厚的修養和準備。他利用深厚的科學知識作為想像力的基礎,把人間的生活、想像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產生了獨特的趣味。」
《冰與火之歌》的原作者喬治馬丁評價說:「這是一部非常不一般的書,奇妙地混合了科學和哲學猜想,政治和歷史,陰謀論和宇宙學。」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讚美到:「我非常喜歡《三體》!強烈推薦!如果你也對中國的歷史、虛幻現實、科幻小說感興趣,你也會喜歡這本書的。」
《三體》一套三冊,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死神永生》。讀完這套書,你不僅能體會到一個好故事帶給你的酣暢淋漓,更會刷新你的世界觀、未來觀。這絕對是一套可以提升你思維層次,甚至影響你對世界看法的好書!
這套書原價93元,當當網活動只要68元。一頓肯德基的錢,讓自己享受一次完美的精神盛宴,重新刷新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這錢花得絕對值!點擊下面連結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