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當時的劉慈欣還是一名電力工程師,那一年他發表了《流浪地球》的小說,但是只拿到了2000元的稿費。
《流浪地球》票房46億,為何不拍《三體》?劉慈欣的回應讓人心寒
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上映,最終收穫了46億票房的傲人成績,儼然成為國內科幻界的一部現象級作品。
《流浪地球》電影大火之後,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劉慈欣憑藉這部電影能夠分到多少錢呢?
如果這部電影是一次性買斷版權的話,劉慈欣可能只分到了幾十萬;如果是按票房分成,劉慈欣應該可以拿到幾百萬。但是對比46億票房的成績,無論是哪一種分成方式,劉慈欣分到的錢都少得可憐。
對此很多網友都吐槽:46億票房才分給作者這麼點錢,難怪他不想拍《三體》電影。
多年沉澱,厚積薄發,成就了如今的劉慈欣
很多人都認為,劉慈欣之所以能夠火遍全球,只是因為一部《三體》而已,其實,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
在《三體》之前,劉慈欣還寫出過很多優秀的作品,像前文提到的《流浪地球》,還有《鄉村教師》、《朝聞道》、《球狀閃電》等作品,讓他逐漸積累起了科幻小說的寫作經驗。
劉慈欣從1989年就開始創作小說,寫作讓他的人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當時身為工程師的劉慈欣,利用空閒時間完成了多部作品。
經過多年的沉澱,劉慈欣厚積薄發,終於才成就了《三體》的輝煌。可能連劉慈欣本人都沒想到,《三體》這部小說會如此的火爆,如今,《三體》全球銷量已經突破2100萬冊。
《三體》不只是一本偉大的、好看的科幻小說,同時也十分具有現實意義。劉慈欣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說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一點也不誇張。
喜歡這套書的朋友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儘快把它帶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