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初中不畢業,但是頭腦靈活,看圖說話反應超快;
《最強大腦》,其他明星還在不著邊際地瞎猜瞎想,他卻思路清晰,一秒說出答案;
中國歷史信手拈來,東京汴梁的由來、走馬觀碑的典故……一點不磕巴,徐徐道來;
一口流利英語,不僅把相聲貫口「李子慄子梨」捯飭得明明白白,就連跟外國美女拍拖,也毫無壓力;
在國外體驗織布,別人幾次嘗試都沒成功,郭麒麟只是在邊上看了幾眼,就了解了其中的乾坤,腳踏、飛梭,一氣呵成;
..........
郭麒麟就是這樣一個幹啥啥都行的小夥子,不但智商高,情商還超高——
跑男裡,鄭愷調侃李晨:「你跟20-35歲的女性逛過街嗎?」
眾所周知,李晨前女友眾多,這個問題問的他特別尷尬。
郭麒麟上前解圍:「誰小時候還沒陪媽媽逛過街呢!」一句話輕鬆岔開話題。
《最強大腦》裡,薛兆豐教授問他:「如果你和你爸一起上節目,你覺得誰會贏?」
郭麒麟略帶調侃,還有點自黑地說:
「節目組也不會邀請我們來這個節目,因為我們不是最強大腦,是最強大嘴。」
這包袱抖的,把親爹都拉下水了。現場的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有郭麒麟的地方就有笑聲。情商與智商,學識和素養,24歲的郭麒麟超出了人們對富二代、星二代的想像。
郭麒麟18歲成年時,郭德綱在寫給他的信裡說:
「很多人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太尊重自己了。」
「江湖子弟,要拿得起來放得下。」
其中的通透、大氣,以及百鍊成鋼後的經驗萃取,對年輕人來說是點撥,更是啟示。
讀懂了郭德綱的深意,才知道普通父母到底差在哪裡。
家教,永遠是一個孩子人生的底色
家教,是一個孩子做人的底線。家教好的孩子,為人一定不會太差。
郭麒麟謙和、敦厚、低調的性格,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鍾漢良因為分不清「李子慄子梨」,一臉蒙圈。
郭麒麟中英文對照,一直在旁邊耐心地教他。最後,還感同身受地開解對方:「(這個確實)有點難。」
言外之意是:「我會這些,沒什麼了不起;你不會,也很正常。」
不以己之長而顯人之短,這樣的姿態讓人佩服。
郭麒麟和陳曉一起參加《王牌對王牌》,出場時,兩人同為特邀嘉賓,郭麒麟卻習慣性地做了個「請」的手勢。
相聲講究論資排輩。作為新生演員,郭麒麟自詡為後輩,對老演員的尊敬,讓他下意識地做出了這個動作。
一個人的素養,正是在最不經意的瞬間閃現。
尊重、抬高別人,永遠放低自己,謙虛的態度裝是裝不出來的。
在參加綜藝節目《聲臨其境》時,郭麒麟和張含韻同場PK。
表演環節,郭麒麟可謂牟足了勁兒,不管是聲音表現力,還是舞臺上的情緒表達都非常到位。
整場表演下來,令人酣暢淋漓。
但在拉票環節,郭麒麟卻一秒變「慫」,特別佛系:
「如果我是觀眾,肯定會把這一票投給張含韻。」
這讓臺下的胡軍都看不下去了,說:
「麒麟,你們在舞臺上的表演非常好,應該為自己多拉拉票,過于謙虛不好!」
盡力做事,卻不爭強。這樣的郭麒麟,絕對擔得起少年老成四個字。
有網友說:「如果我是王思聰,我能比他更狂;但如果我是郭麒麟,我做不到比他更低調。」
郭德綱曾在節目裡透露自家門風:
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人講禮義為先,樹講枝葉為源。
家裡講究忠孝禮義,出門講究公序良俗。
在傳統家風薰陶下的郭麒麟,說話帶笑,與人為善。不管走到哪裡,都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更能擺正自己的心態。
家教好,是一個孩子的人生底色,更是他能走多遠、爬多高,能否通透、練達的關鍵。
可以不上學,但絕不能不讀書
郭德綱本身學歷不高,但翻看他的微博就能發現,郭德綱其實是一位詩人。
45歲生日時,他作詩一首:四十五載俗人家,諸事盡在一盞茶,有人問我繁華事,挑起竹簾看晚霞。
祭奠恩師,一句「霜跡板橋千古恨,孤身獨影路茫茫」,寫盡了內心的悽涼和對師傅侯耀文先生的懷念。
寫到對兩個兒子的期待,他說:「乾坤容我靜,萬物任他行」。
一個「任他行」一語雙關,道盡了老父親對兩個兒子最深沉的愛。
郭德綱的文採是公認的好,陝西作協副主席韓石山曾評價他:
「郭先生是一位優秀的中國作家。」
他說:「其遇事之洞達,論人之刻薄,兩相無涉又水乳交融,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郭德綱文採斐然,全得益於他的一大愛好——看書。
「可以沒文憑,但不可以沒文化;可以不上學,但不可以不讀書。」
這是郭德綱的學習態度,也折射出他對兒子的教育觀。
郭麒麟初中之後就沒再繼續上學,郭德綱秉持「在學校不讀,在家也要讀」的態度,時不時地會給兒子布置一些「家庭作業」。
一次採訪中,他說:「最近留的功課是讀《二十四史》《清史稿》,讀完這些東西,我給不了他文憑,但這些東西他會受用終生。」
從二十四史到四書五經,再到諸子百家、人物傳記,郭麒麟的學習從來沒有因為離開學校而終止。
在《最強大腦》節目裡,有一位選手,從本科到博士都是清華,稱為「三清」博士。
周圍的人聽到後都驚呼「哇」,郭麒麟卻對這位選手說:
「道家說老子一氣化三清。希望這一氣,對你來說是氣勢,也是氣運。」
郭麒麟如此見水平的點評,瞬間登上了熱搜榜。
能參加《最強大腦》的選手,都不是等閒之輩,郭麒麟不卑不亢的姿態,正是自身文化底蘊給他的「底氣」。
郭德綱在自己的相聲段子裡無數次說過:「藝人拼到最後,拼的一定是文化。」
學無止境,放在這對父子身上再合適不過。
郭麒麟說:「我非科班出身,但不代表我擁有非專業的水平。
沒文憑,但不能沒文化。一個暗自努力的郭麒麟,才是他能站上各種舞臺的原因。
他是最愛惜羽毛的星二代
郭麒麟有時會和經紀人抱怨:「太閒了,咱們得忙起來啊!」
經紀人只能無奈懟他:「活兒有的是,問題是你都看不上啊!」
郭麒麟說自己接戲有一個標準:
我出去能拍著胸脯告訴別人:『這戲是我拍的。』
如果有人說:『那什麼什麼戲也是你拍的吧?』
這話如果到了我都不好意思接的程度,那我最怕這樣的事出現。」
當他向師傅于謙念叨自己還挺挑劇本的。于謙的第一反應是:
「爺們,這就對了。什麼時候錢都不是最重要的。」
「錢不重要」,這是「德雲社少班主」的身份給郭麒麟的「退路」。
但對每件作品負責,是自他從藝以來,郭德綱言傳身教,一直灌輸給他作為藝人的價值。
2012年,嶽雲鵬在「保利劇院」舉辦相聲專場,郭麒麟作為助演和搭檔閻鶴祥表演了一段傳統相聲《陰陽五行》,沒能把現場氣氛調節起來。
為此,郭麒麟公開向嶽雲鵬道歉,稱自己考慮不周,沒能活躍現場氛圍,深表歉意。
郭德綱完全無視他的道歉,劈頭蓋臉就是一通罵:
「你憑什麼考慮不周?你對得起買票的觀眾嗎?」
言辭之激烈,讓人忍不住想替當時只有16歲的郭麒麟開脫。
郭德綱在微博的最後寫道:
「蠢子無知,糊塗至極。僅此一次,下不為例。」
這不是郭麒麟第一次被罵,郭麒麟曾說:「我爸越當著人,罵我罵的越帶勁,都習慣了。」
父親對藝術的嚴苛,壓的郭麒麟透不過氣,只能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去好好證明自己。
在表演話劇《牛天賜》時,演出結束,郭麒麟正準備謝幕,
郭德綱意外出現在舞臺上,對兒子說:「演的比我好,我一早就看著了。」
聽見「演的比我好」這五個字,郭麒麟頓時淚流滿面,抱著郭德綱痛哭流涕。
父親的嚴厲,讓郭麒麟越挫越勇。
努力過後來自父親的誇獎,又給自己指明了方向。
郭麒麟始終相信只有好的作品,才能證明:
我就是我,我就是郭麒麟。
他是最節儉的富二代
在《漫遊記》裡,有一次郭麒麟要上廁所。
國外的廁所都是收費的,於是他就付了五塊錢。等了好久,他才出來。大家問他為什麼這麼久。
他說,其實自己很快就上完了,但覺得五塊錢太貴了,他就在裡邊多待了會兒。
怎麼說也是一富二代,至於「摳」到這種程度嗎?
其實郭麒麟的「摳」,早就名聲在外。小時候沒有零花錢,過年的壓歲錢,他能花一年。
他說:「我爸到我四年級才火起來。其實給不給也無所謂,我對物質的欲望很低。」
但大多數時候,他只是想把自己和父親的界限擇的更清楚一點。
郭麒麟說,小時候有個叔叔來家裡做客,送了自己一盒巧克力。
他就去和媽媽說:「您看您兒子多可愛,多討人喜歡,第一次見面就有巧克力收。」
沒想到,媽媽卻明白地告訴他:
「別人送你巧克力,不是因為你可愛,而是因為你爸爸可愛。 你這麼小,又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讓人第一次見面就送你禮物呢?只是因為你是你爸的兒子,所以才可以收到禮物。」
他無法割裂自己與父親之間的聯結,卻想用另一種方法證明自己也能養得活自己。
郭德綱給郭麒麟的信裡寫道:「黃連苦,無錢更苦。」
吃過沒錢的虧,他特意叮囑兒子:「錢財要珍惜,但不可看得太重。」
郭麒麟說:
「我的錢是一嘴一嘴說出來的錢,一個妝一個妝畫出來的錢,一個節目一個節目、一個戲一個戲拍出來的錢,怎麼能浪費呢!」
出身好、條件好,他明明有資格自負啃老,但卻從沒理所應當地恣意人生。
有一次小S問郭麒麟:「你為什麼租房,不買房呢?」言外之意:你爸可是郭德綱誒!
郭麒麟坦誠地說:「我覺得這樣挺好,一個23歲的年輕人買不起房,這事不丟人。」
一句話,給無數努力奮鬥的年輕人打了氣。
何炅說:「郭麒麟真的是我見過最摳的人。」但他「摳」的表象下,藏著對自我和獨立的追求。
郭德綱有句話說得好:「人每所謂窮通壽夭為命所系,豈不知造物之報施,全視人之自取。」
郭麒麟正在經歷父親最光鮮的時候,卻也從未忘記父親落魄時的窘境。
所以他明白,唯有自立,才是對人生負責的最好前提。
郭麒麟身上有很多父母眼中「好孩子」的標籤。
他聰明又不自誇,勤儉、不浪費,通透、練達、低調……
其中任何一條,放在自家孩子身上,都是身為父母的驕傲。
有句話說得好,你想讓孩子什麼樣,你就要先成為那個樣子!
你想讓孩子與人為善,自己就不要總是戾氣滿滿;
你想讓孩子為人大氣,自己就不能狗苟蠅營;
你想讓孩子通透、練達,自己就多一些睿智和從容。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有時候看郭麒麟,他就像收起所有「毛刺」的「翻版」郭德綱,
而近幾年的郭德綱,經常「嘴下留情」、說話帶笑,成了中年版郭麒麟。
父母與孩子,本就是一場修行。
好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在跟隨他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