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方言 | 董永嬤嬤誇天話 嘰哩哇啦講這話那

2021-02-08 方言觀測



黃梅戲《天仙配》,

七仙女下凡,給董永做嬤嬤mama。

董永嬤嬤誇天話。

永yong,黃梅讀永run\yun\en。

紅安讀rong.


黃梅方言口語「誇」,

乃「話」做動詞重讀。意聊。嘮嗑,聊話。樹丫挎一下、挎火柴,劃也。

括kuo號,黃梅方言「gua號」。多音字。

話括刮皆從舌得音吧?



「誇巴奈」,話癆。動詞變名詞。

癆,《說文》朝鮮謂藥毒曰癆。

即俗語「喝碗冰糖水鬧死凱(其、他)」、

「寫的狀紙鬧的人死」、「鬧魚」、

「犯法的事莫做,鬧人的藥莫吃」之「鬧」。

黃梅方言LN不分,或相混。

榔頭、鑼鼓、豬玀,

分別讀攮頭、諾鼓、豬挪。癆讀「鬧」。

L-N.


按《正字通》理解,疲勞過度謂之癆,

疲,今人以積勞瘦削為癆病。

肺結核,俗曰「癆病」。

話癆,嫌人話多。



話癆,應解作話嘮,字當話聊也。

古無介音[i],聊liao音嘮lao.

聊家常,嘮家常。

酒喝多了,說話舌頭打嘮。嘮嘮叨叨。



《楚辭·王逸·九思·逢尤》:

心煩憒兮意無聊,嚴載駕兮出戲遊。

漢·王延壽·註:聊,樂也。

聊,讀樂,無介音[i]。

無聊本無樂。



無聊,因精神空虛而煩悶。

無聊在反義詞是有趣,有樂。



聊的本義,耳聾之前的耳鳴。

耳鳴,要吃耳聾左慈丸。

聾無後鼻音,若聊lao。

聊,《說文》耳鳴也。從耳卯聲。洛蕭切。

《楚辭·九歎》耳聊啾而戃慌。

耳朵吵聾了,耳朵吵麻了,吵得人發慌。



《戰國策·秦策》上下相愁民無所聊。

民不聊生,

民不樂生;民不落生。


聊表寸心,

略表寸心。

聊陳愚見;聊勝一籌;聊勝於無。

聊義略。

開春理常業,歲功聊可觀。

略可觀,尚可,馬馬虎虎。馬虎相奈。

或證,略曾讀洛。粵語略音loek6。


略義引申為姑且,暫且,

聊備一格,聊備一說

範成大: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



聊天,合肥人曰聒。

聒,客觀會意在耳朵根吵鬧。

聒乃歡言。

高興時說話忘形,不顧忌他人。

聒吵,聒噪。


三條餐魚一塘,

三個女的一房。

話多。



一天到黑,幾喜歡聒!

三不三(時不時)奈就聒你兩句;

總在人家耳朵昂哈聒聒啦啦,

你不煩人,人家煩人。


你聒頭一句,我就曉得二句三句是麼事。

聒個麼東西!


嫌「聒」煩!



黃梅訓斥、責罵、批評人言「刮4」,入聲。

作業冇寫好,天天馱刮(挨批)。



天話:神仙的話,不切凡間實際的話。

不是凡間過日子的話。

神仙只管談戀愛,不問新冠成疫災。

不管春夏秋冬,不管生老病死,

不管人情禮樂,不管油鹽柴米,

神仙下凡。

汽車房地產,什麼不用管。


我怕你是董永的嬤嬤,誇天話。

誇天話,談祿星!

嬤嬤:老婆,妻。

董永的嬤嬤也就是黃梅戲天仙配裡的七仙女。

她講的,是天上的方言。

不是人間的話。

不切合實際。


我這隨便亂誇,不必當真。

聊備一說。



天幹:即天旱。乾旱。

旱,《說文》不雨也。從日幹聲。乎旰切

旱鴨子,黃梅「幹鴨奈」。或旱,曾讀如幹音。

天幹(旱)無露水,老來無人情。

農村老人無經濟能力擔當門戶上的人情往來。

老自退間非世棄,貧蒙強健是天憐。

主要是貶斥老年人遭遇冷落的社會現象。

幹雲蔽日,幹雲或旱雲,不下雨的雲。



體面:外表很光彩。

口語多指男孩子臉面長得好看;清爽。

新嫂尼長的好俏一個,新郎官也幾體面。

隊(這)一對人幾匹(或配)(音聘)啵。

這一對人很般配。

體面夫妻,離婚搶洗澡盆。

體面苕:外強中乾,雖長得漂亮,但缺能力不精明。

詈語。又罵金蒼蠅。



濯泥巴:舊時砌牆,用粘泥漿作磚塊間的粘結劑。

釅泥漿靠人赤腳濯(不斷地在泥漿中踩)揚叉劃(不能有生泥籽)或牽牛來濯。



濯,洗也。借音。似蹉cuo重讀音變。

蹉,動詞。急得腳蹉腳;雙腳亂跳。

蹉跎歲月,行為失時,不合時宜,影響生命成長的質量。

行為失時,腳步失序。

兩人「蹉cuo2休」,因私事交換休息日。

「蹉cuo2動」,又似「調整」之流變。



不停地踩,俗語曰「濯zuo」,本蹉。

《說文》無踩。或踩,往音讀蹉。


蹉跎,又或差池、差錯的古音。

唐韓愈《寄崔二十六立之》:

「每旬遺書我,竟歲無差池。」

《水滸傳》第八回:

「令愛嫁事小人,已至三載,不曾有半些兒差池。」

魯迅《華蓋集·我的「籍」和「系」》:

「如果論史,就贊幾句孔明 ,罵一通秦檜 ,這些是非也早已論定,學述一回決沒有什麼差池。」



有差錯,必調整。

撥亂反正。

急得腳蹉腳,想調整,沒辦法。

蹉跎,與調整相關聯。



梨瓜:外形圓似梨的香瓜、甜瓜。



葫蘆科、黃瓜屬。

花單性,雌雄同株。



蘆花雞:尾毛像蘆花的雞。



羽毛呈黑白相間。

看上去羽似蘆花吧。

蘆葦花下叢生白毛。

此花非花,外觀似花,誤為蘆花。

也稱「蘆絮」。



發旋口語簡稱旋:

頭頂毛髮像漩渦一樣生長吧,

一般人頭頂一個旋,也有兩個,人說牛投胎。



還有的旋長在前額。



旋,指轉動,旋轉。

總是說旋話。

旋與回,似有音變關聯;

回,歸也。

說旋話,說剛才的話,

說原來的話,舊話重提,循環反覆。

莫在我眼睛籽奈跟前旋來旋去。

可能與此「旋」有關。



剛到寧波,聽兩個寧波本地人說老話,

我以為我出國了,一句都聽不懂,

聽天話!

嘰哩哇啦不曉得說麼東西。



對了!

「嘰哩哇啦」是什麼意思?



嘰哩哇啦,講這話那。

嘰,「講」的往音。

無後鼻音時代,講讀如「嘰」。

話,不送氣音若「哇」;

出去「哇」一趟天就黑了。「劃」一趟。


哩度,粵語「這裡」;這讀如哩。

是那個事,武漢音「四拉個四」。

那,讀如拉。

嘰哩哇啦,講這話那。



前生:我前生認得凱(這生不認得)。

意為根本不認識他。加深語氣。


燠,yu音,又讀ao。

黃梅口語多有使用,但音變讀若「漚ngou」,顎音。

1.九天洗碗手好冷,讓我手插你腋哈燠一下。

2.大熱天,燠一身痱子。

3.農夫救蛇,是放身上燠活的。

4.說個嬤嬤燠腳。

5.尿溼衣裳凱也冇換,穿身上燠幹了。

6.凱總是抄被窩,困夜到天光,我身上都冇燠曖。

《天問》投之於冰,鳥何燠之?

《禮記》問衣燠寒。

方言「漚暖」的「漚」,本字為「燠」。



捂,黃梅人讀若猛、懵、蒙。

1.凱轉五分錢用手捂(懵)倒,讓我猜反順邊。

2.凱喜歡拿被窩捂(蒙)倒頭困醒。

我悄悄地蒙上你的眼睛,

讓你猜我是誰?



搕:《廣韻》,烏合切,以手盍也。

依然是w讀m。



「你哪堵的不要人說?二回出去麼樣與人共事?」

「曉得曉得!」

「你曉得麼事?,你只曉得飯好吃粥炮人奈!」

 

「炮人」,黃梅方言表達句式。動賓結構、感覺詞法。

「煩人」「悶人」「嫌人」「淘人」「炮人」「冰人」

「挖(刺)人」「嘈人」「吵人」「咯(go噪音尖銳)人」

「累人」「氣人」「恨人」「慪人」「摳人(餓感)」

「酸人」「辣人」「嗆人」「秋(薰)人」。。。


「炮人」,不是書面名詞「廚師」。

而是意指:燙,炙,灼。感覺動詞。

 

     1。伏天,外頭鐵曬的「炮人」

     2。這開水還有點「炮人」

     3。野鴨湯把嘴「炮」去皮了。

 

  「 炮」,《集韻》皮教切,灼也。

 

   1.用爛泥塗裹食物置火中煨烤。

  《詩·小雅·瓠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禮記·禮運》:「以炮以燔,以亨以炙。」  

   2.放在火中或帶火的灰裡煨熟。

   《禮含文嘉》:「 燧人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復腹疾。」

   3.焚燒。《左傳·昭公二十七年》:「令尹炮之,盡滅郄氏之族黨。」 孔穎達疏:「燔、炮、爇,皆是燒也。」

炮死凱(其,他)。


鄉音暖心底,母語入夢眠

相關焦點

  • 正宗黃梅話方言大全
    我是黃梅人,出生地與廣濟很近,有廣濟親戚,對廣濟方言話略知一點,這裡是專論黃梅方言話的,廣濟方言話在此一筆帶過,僅作個比較,不再多述。如:是的撒;就是撒;你去買點生薑噻;買點羅卜噻;是的嗒;就是鬥個嗒;你去買點生薑羅卜大蒜嗒;嗯欺上海莫坐飛機,就坐火車欺(去)嗒……黃梅方言話黃梅腔是由無數個黃梅方言話的單詞組合而成的,黃梅話的單詞有好多是無法寫出來的,也無法用漢字兼拼音模擬出來,不是黃梅人可能讀不懂黃梅話單詞,是黃梅人一看就知道有些字是沒辦法寫出來的,
  • 黃梅歇後語的妙趣橫生
    五祖寺學禪--正宗家家富裕(雨)——黃梅黃梅到宿松
  • 你知道嗶哩嗶哩,還有嘀哩嘀哩嗎?甚至還有叫嘰哩嘰哩的網站嗎?
    很多二次元愛好者們都知道嗶哩嗶哩的全稱是bibilibili,也知道它是一個視頻彈幕網站,主要是以動漫鬼畜,番劇為主,甚至隨著近年來的發展,彈幕禮儀也越來越高,但是小夥伴們你們知道嗎?其實有很多視頻網站的名字都和嗶哩嗶哩相差不多呢,甚至視頻內容也有些相似呢。
  • 《嗶哩嗶哩》嘰嘰叭叭嘰叭叭是什麼梗
    《嗶哩嗶哩》裡面最近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有關歌的一個梗。這一個梗就是「嘰嘰叭叭嘰叭叭」。聽起來是不是感覺有些汙呢?事實上,這的確是一首歌的歌詞,而且還是一首兒歌哦!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玩家小夥伴詳細的說一說《嗶哩嗶哩》嘰嘰叭叭嘰叭叭是什麼梗,一起來看看吧。
  • 日薪8000招募「河南話」聲模 河南方言到底有多值錢?
    天貓精靈方言產品負責人表示:選擇河南話作為第二個開發的方言版本,一是因為河南用戶的呼聲非常高,二是考慮到河南話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中原官話是中國古代5000年的「普通話」,具有很強的方言傳承和保護價值。為什麼河南話聲模薪酬這麼高?
  • 再芬黃梅 | 看「俏皮」七仙女,如何調戲「萌萌噠」董永(馬騰、江李匯)
    2014年榮獲「第四屆全國黃梅戲青年演員電視大賽」「黃梅新新」第一名。2015年正月參加「全國的德藝雙馨活動全國總決賽」榮獲金獎。 飾演角色:1.《白蛇傳——斷橋》 飾 許仙2. 《梁祝——十八相送》 飾 梁山伯3. 《梁祝——山伯臨終》 飾 梁山伯4.
  • 雲南方言
    嗯,方言難懂,心疼你一秒但為了融入朋友或者了解一個人,難懂也要學啊~下面開始輕鬆有趣的雲南方言教程雲南十大方言>1.昆明方言:保留了許多古音,有些話要用翻譯文言文的方法來理解。謝謝:jiu  bei   she舅碑社小女孩:pa  ji  mie啪嘰咩小男孩:pa  ji  ge啪嘰哥帥哥:若只(前為平音,後為輕聲。
  • 論《紅樓夢》中的楚蘄方言
    尤其是與蘄州城人口語完全相同。抑或是書中所有俗語,乃至罵人的粗話,也與蘄州或今蘄春人相同。而且,蘄州為顧景星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書中大量的楚蘄方言在所難免。竊以為,這是一個不準確乃至錯誤的劃分。這是因為,鄂東地區的黃州及其以西以北地區,包括今黃岡市府所在地的黃州,以及團風、麻城、紅安、黃陂、新洲、孝感和鄂州部分地區的口音,比較接近今天的武漢話,嚴格地講,這種帶「漢音」的方言,它應該歸屬於武漢話,即應該屬於西南官話中的湖廣片。而今鄂東地區的方言,應該是以這一地區歷史至為悠久的古蘄春、蘄州為核心,而不是以黃岡或黃州、孝感為核心。
  • 紹興方言童謠
    紹興方言童謠搖啊搖,搖到外婆家,外婆留我吃碗茶,
  • 河北最難聽懂的方言!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嘰(動詞)吭嘰:說話吞吞吐吐;要哭未哭地說話。磨嘰:糾纏;磨叨;拖拉,不利索。肉嘰:不爽快;磨蹭。廊坊話是以普通話為基礎,中和了唐山話,天津話,山東話河南話及南方話的某些發音而形成的獨特地理方言,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 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
    男女,人之大欲,行孝者自當保佑,若使仙女下嫁,則天人皆起邪心,訪求孝子還是門面話也。故事演變從漢朝劉向的《孝子傳》到曹植的詩,再到晉朝幹寶的《搜神記》,關於董永故事基本一致:董永家裡很窮,但是對父親極孝,沒有錢安葬父親,便賣身(做人家傭人)葬父,他的孝行感動了老天,派神女(仙女)來幫他,但是仙女並沒有嫁給董永,沒有與董永長期生活。
  • 【鄉土鄉音】方言四字熟詞
    兒子常問一些方言詞彙,說是老師和同學說的,他聽不懂。我很高興他對這些感興趣,也為城市中還能有那些「極品土豆」而欣慰。方言文學如今受到了作者的熱寫,讀者的熱讀。還有方言影視,更使本鄉人看了親切,蔣雯麗主演的《立春》,看後覺得那口音親切似我們河套話,猜其應該就在包頭一帶,一搜,果然是包頭固陽的故事。
  • 土味河南話又火了!河南方言正一步步走向全國
    尤其是面對讓人氣憤的人和事時,平日裡不怎麼用的方言土話兒,瞬間激活,幾乎是脫口而出——各意人,木成色,阿雜菜……最近一段時間,微博上的評論區,常出現河南方言留言帖蓋樓,外地網友見識了河南方言的博大精深,不由得看字讀聲學習起河南話,並紛紛留言:「真優美的河南話」「恁們都能語音?」
  • 董永:鬼知道我都經歷了什麼!?
    綜上, 西漢的《孝子圖》、三國的《靈芝篇》再到東晉的《搜神傳》, 董永傳說雖都略有不同, 但其傳說的重心始終在於神女或織女相助董永, 而神女或織女的相助則源於對董永孝的讚揚, 此時董永和織女或神女之間尚未發生愛情。(三) 唐宋流變時期的董永傳說到了唐代, 《敦煌出土抄本》和《異錄記》中對董永傳說的記載均增加了董永與織女分別之後二人之子尋母的故事。
  • 紅樓與音韻:嬤嬤(1)
    今天要說的是,「嬤嬤」到底讀什麼?是「mó」,「mǒ」,還是「mā」?《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等的注音是「mó」。可是,翻查舊版《辭海》(1990年12月版,第1248頁),其注音是「mā」,同「媽」。見「嬤嬤」。而第六版《辭海》(2009年9月)的注音仍然相同。「嬤嬤」就是「媽媽」?
  • 楊立新|| 說說小池方言 如抓把谷貓吃
    小池屬於下鄉音區。但小池由於歷史原因,在1936年前,以東港為界,在孔壠以下東港以北是湖北黃梅,以南是江西德化,即使到現在東港兩邊方言仍有細微區別。比如「碗」,黃梅叫「wan」,德化人叫「won」。「官」,黃梅叫「guan」,德化人叫「guon」。至今東港兩邊人還相互打趣,黃梅人笑話德化人:德化佬,篾瓣的腳(jio)跑到黃梅啃西瓜殼(ko)。
  • 結婚吉祥話順口溜 2020黃梅結婚吉祥話
    結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出了現在越來越多的西式婚禮婚宴以外,傳統中式的婚禮還是不少,而不管是哪一種,人們對於婚禮上的彩頭都是極為重視的,經常會說一些吉祥話來討一些口彩
  • 董文浩:九九重陽, 孝鄉「董永故裡」行
    董永傳說,市級傳承人學文老師,今天格外精神,此時手持一瓶礦泉水,對著臺下忙著分發領取的人群開始了即興演講。一瓶來自稷山廠商為這次活動友情贊助的普通山泉水,讓他給捧出了一朵花。董老師說,此泉乃神泉,包治百病,喝了能讓人白髮變黑,並舉例某人以正視聽。望著老師那黑白摻半的頭髮,我心裡不由直樂,老師您這廣吿做的也太唸火了。
  • 永新方言
    遺憾的是,縱橫大江南北、跨越五湖四海,竟然沒有找到能與永新方言媲美的地方話。這樣說,估計有不少以家鄉語言為美的遊子,準備向我揮起老拳。是啊,誰不說自己家鄉好?各位看官,先別急,且聽我娓娓道來。 方言是本土文化的活化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更孕育了一個地方的本土語言。明朝唐伯虎曾說:「五更市買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
  • 老兩口對方言,你有曹文收得全? 曹文
    老伴兒認為我前段時間寫的方言說賴小子連一勾兒也沒用上,要她說我記,再對出來一堆。十裡不同音,方言無窮盡。把十裡河畔的方言全部收集起來,一一列舉,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只能揀常用的弄幾句。 一個方言詞有幾種說法的,只能選最常用的一種。聲音相近的詞可以表示兩個以上完全不相干的意思,有些找不到合適的文字記錄,只能結合實際,靈活運用。聽方言也是結合前言後語和當時環境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