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永新·窩裡銀的網絡精神家園
聚焦民生事 傳遞正能量
永新資訊.永新風俗美食.交友點歌.潮流趣事
商務合作 | 電話:15579645860
微信號:xilouzhujiu
永新方言
文 / 老酒
這些年天南海北的走過不少地方, 每到一處,特別注意當地人土得掉渣的方言,越是」嘔啞嘈雜難為聽」的,往往越能夠代表本土語言文化的精華。
遺憾的是,縱橫大江南北、跨越五湖四海,竟然沒有找到能與永新方言媲美的地方話。這樣說,估計有不少以家鄉語言為美的遊子,準備向我揮起老拳。是啊,誰不說自己家鄉好?各位看官,先別急,且聽我娓娓道來。
方言是本土文化的活化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更孕育了一個地方的本土語言。明朝唐伯虎曾說:「五更市買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前些年跟幾個外國友人探討成語,他們總對「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理解不了。情急之下,我想起永新方言的博大精妙,當即用「you滴答滴答me,I譁啦譁啦you 」作為解釋,他們立刻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永新方言有些確有如此精妙易懂、言簡意賅的效果。比如一群人在描述一件事情如何的非常危險、十萬火急,已經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意思是把一個精美的瓦罐掛在十分脆弱的樹尖上,在男人的關鍵部門揮舞著一把鋒利的剃刀。區區12個字,描述得何其形象?概括得何其到位!至於孩子長大成人要出去闖蕩世界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面對複雜紛紜的人際關係和尺短寸長的處世哲學,永新老人會語重心長地告誡後輩:銀(人)有銀路、蛇有蛇路,給螞(青蛙)冇路、一跳三步。不要小看任何一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的途徑和方式。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有貴人相助,一路坦途有捷徑就順著捷徑走,這樣當然更好,實在不行,就像青蛙一樣,哪怕是一跳只有三步,只要勤奮加持之以恆,最終也能到達成功的彼岸。語言的本源,在於能用簡單的敘述,準確地表達意圖、進行溝通。但每每遇到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人和事時,永新方言的表達就顯得格外的言簡意賅、準確傳神和意味深長了。比如這個人有些壞、有點懶但又不失可愛,永新人就稱他「佻皮哩」;戀人或者好朋友之間互相打趣,可以稱之為「聾慫哩」;而嗔怪一個人輕易就能上當受騙智商有些不足時,永新人就會懷著「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惋惜口吻,叫他「歇裡帽子」;拿不定主意或者有重大抉擇時,往往底氣不足徘徊不定,永新人這時會在心底裡吼上一聲:「要死卵嘯天、嗯死又過年!」,這樣給自己一鼓勁,事情往往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永新方言對男女一生成長的5個階段的稱謂,也頗有意思和耐人尋味。男孩子小的時候,稱之為「奶哩哲」,青少年時叫「奶哩」,及至長大成人血氣方剛了,可以稱為「後覽哩」,步入中年就叫「男子銀」,耳順之年後只能叫「老倌銀」了。對應女孩子也是一樣,小時候叫「麥哩哲」,豆蔻年華時叫「麥哩」,到了談婚論嫁時,就叫「咔洋」,所以永新女孩出嫁時就叫「嫁咔洋」,結婚生了小孩後叫做「洋貨銀」,老了就稱之為「老嫗」(這個接近普通話)。說到這裡,回想起世紀之交時離開家鄉永新,飄零在南方的這個小漁村,20年彈指一揮間,如今,小漁村已成中國最國際範的城市,永新方言卻時時在腦海中縈迴、嘴角邊蕩漾,套用老賀的詩:後覽離家老倌回,鄉音無改兩鬢白。
-關於作者-
掌上永新徵稿提示:
1、「掌上永新」微信公眾平臺誠邀大家積極投稿,把更多的關於永新美圖、美文傳遞給更多永新人;
2、投稿請發送到郵箱:3252394449@qq.com
或直接聯繫小編小聽微信:zsyxxt,還可以添加以下二維碼:
▍作者:老酒
▍綜合編輯:掌上永新(小聽微信:zsyxxt,投稿郵箱:32523944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