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物價高?看病難?眾生皆苦,黃粱一夢終須醒!
文/姜子說書
很多80後90後都很絕望,認為自己恰逢高房價的時代,沒有房子,也娶不上媳婦。他們羨慕00後不用買房,因為他們70後的父母,已經在房子瘋狂漲價之前,買好了房子。
很多人說,現在的年輕人(90後為主)都不想結婚,也結不起婚,因為物價太高了,房子買不起,孩子養不起,生病沒錢醫治,活著真累,這到底是什麼造成的呢?
物價高
再說物價高,很多人表示,一個月幾千塊錢,只夠吃喝玩樂的,壓根就沒有剩餘。然而,老一輩一個月賺5000元,包吃住,可以做到一分錢不花,存下5000元;年輕人一個月賺5000元,要花8000元,當然覺得壓力大。
現在的00後,普遍都不想上班,尤其不願意進工廠。現在的工廠都是60後、70後、80後,十年後這些人都老了,誰還願意進廠?十年後的工廠基本上招聘不到人。
工廠如此,農村呢?願意留在農村種田的年輕人的基數,更加跟不上需求。畢竟,80後、90後都不願意種田種菜了。
現在的年輕人,嘴上說著生活壓力大,賺的錢只夠基本生活,不想結婚生孩子,其實本質上只是享樂慣了,大手大腳慣了,不願意吃苦。
為啥大家都覺得壓力大?是因為這十年來,我們被人人都富有的假象蒙蔽了,盲目樂觀,超前消費,透支了未來。
沒錯,這十年來我們過的好生活,並不是因為經濟發展真的這麼迅速,而是超前消費造成的虛假繁榮。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為了持續這種高消費的生活,我們不僅透支了經濟,甚至還透支了身體。
看病難
沒錯,現在很多80後90後甚至於00後,身上竟然得了一大堆老年病,整天腰酸背痛不說,動不動就掉頭髮,牙齒也不好用了。
現在生病的年輕人很多,年輕人原本就是月光族,要麼賺多少花多少,要麼工作幾個月就辭職休息幾個月,一生病,就淪落到貸款看病的地步。
一場病,花費無數不說,還損傷了身體,連休養的時間都沒有,又得出去賺錢還債了。
年輕一點的還好說,過了三十歲,身體更是每況愈下,又得遭逢年齡歧視,人人創業當老闆的時代紅利又已經沒了,真是前途渺茫。
其實,現代人之所以看病難,不過是因為以前的人都很少去看病,小病不過去小診所,大病聽天由命,現在是必須上大醫院,必須砸錢續命,相比之下,花錢自然就是個無底洞了。
當一輩子的社畜已經很苦,現實卻是人人都羨慕不會失業的鐵飯碗,因為大多數社畜都要面臨公司裁員的危機,35歲是職業一大檻。
那麼,十年後,人口減少,是不是就沒有競爭沒有壓力,人人富裕奔小康了呢?如果人少了,去賺誰的錢?誰去消費呢?死循環又回來了吧?
人生就如《枕中記》裡面的黃粱一夢,美好之事物,亦不過頃刻而已,轉眼成空。人生本就是渡劫而來,眾生皆苦,生活的本質就是酸甜苦辣俱全。人生有八苦,苦難本是常態,哪裡有那麼多夢想成真呢?
唐·沈既濟《枕中記》:盧生顧其衣裝敝褻,乃長嘆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諧,困如是也!」翁曰:「觀子形體,無苦無恙,談諧方適,而嘆其困者,何也?」
盧生認為,人生在世,當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像自己當前吃穿簡陋的境遇,不過是苟且偷生。呂洞賓便替給他一個枕頭,盧生大夢一場,在夢裡過上了人生巔峰,然後重病難醫,去世了。
盧生醒來,店主蒸的黃糕還沒有熟,此時的他,發現自己還活著,雖然窮困,但是有吃有穿,身無疾病,頓時發現,生活是如此這般美好。那些功成名就、富甲一方的美夢,也不過如此,就如《金瓶梅》所說:
堆金積玉,是棺材勤帶不去的瓦礫泥沙;貫朽粟紅,是皮囊內裝不盡的臭淤糞土。高堂廣廈,玉宇瓊樓,是墳山上起不得的享堂;錦衣繡襖,狐服貂裘,是骷髏上裹不了的敗絮。
正所謂: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再好的享樂,亦不過是些過眼煙雲罷了,若是你覺得物價高,不妨放下比較心,學會極簡生活。就如呂洞賓所說,無苦無恙,談諧方適,便是幸福。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唐·沈既濟《枕中記》、《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