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2021-01-08 阿彌陀佛704

常有朋友與我抱怨,生活太苦,過的好沒意思,求神拜佛沒少去,卻沒什麼變化,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

他們中不乏有大老闆,也有普通小市民,但是談及到生活,都有著各自的苦水。

其實,眾生皆苦,芸芸眾生都在這個婆娑世界之中,婆娑世界雖大,但是苦海無邊,想要脫離苦海,自渡才是關鍵。

01人生有「八苦」,每一苦都逃不掉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這人生八苦每一個人都要面對,來到這個世界上,不論貧富貴賤,這八苦都逃不掉,躲不開。

生、老、病、死是人人都要面對的問題,也是逃不開的苦難。人在出生時從母親溫暖的身體中來到世上,嬰兒迷茫又寒冷,生既是苦。

等到在世上生活,遭遇生病,身體變壞,病既是苦。再等到年老體衰,不復壯年時候的精力,做事有心無力,老不中用,老既是苦。

如此壽命將近之時,更是還有未盡的遺憾,更害怕不知死後如何,死也是苦。生老病死,都不在人的掌控之中,如此就有人覺得苦,這苦躲不開,也逃不掉。

愛別離之苦,人生而有七情六慾,世間的感情如同一張大網,將人牢牢的綁縛在網中,脫不得身。朋友、親人、愛人的離開,往往讓人苦不堪言。

怨長久也苦,被人傷過,無論是身還是心,都會留下痕跡,這痕跡雖會淡去,但卻絕不消失,往往看到這傷口,便升起怨恨,苦不堪言。

求不得更是苦,古人說過「求之不得,輾轉反側。」得不到連睡覺都睡不好,「千金難買心頭好」,當心頭好得不到的時候,就如同百爪撓心,折磨不休,讓人苦不堪言。

我們常說,放下就好了,可是放下哪有那麼容易,人都是有牽掛的,牽掛的越多,心裡裝的東西越多,也就越放不下,束縛了自身,讓人苦不堪言。

所以,有人向神靈求取安慰,燒香拜佛,求自己的生活不再那麼苦。但是,人生的八苦是離不開也躲不掉的,想要在婆娑世界中得到自在,想要渡過這片苦海,祈求「他人」的幫助,不如學會自渡。

02求佛,不如求自己

很多時候,人們想用佛法來化解生活的苦難,但其實,對於充盈著人生的八苦,求佛,不如求己;求人渡己,不如自渡。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人遇到難事,窮盡辦法也沒有解決,只得去寺廟裡求觀音菩薩。

走到菩薩像前,卻發現已經有個人站在那裡,定睛一看,居然和菩薩一模一樣。

那人問道:你是觀音菩薩嗎?

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

這人接著又問:那你為什麼要拜自己呢?

觀音微微一笑: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是的,婆娑世界很苦,眾生只能苦中作樂,有人選擇求神拜佛,祈求神明能拯救自己脫離苦海。但其實,「他人」的拯救,是求不來的。

菩薩度化人的時候,也會說度有緣人,這個有緣人不是坐等拯救的人,而是自強不息,自渡的人,只有先自渡,才能等到菩薩的度化。

佛家的真言,經典為眾生留下了如何脫離苦難的答案,眾生雖苦,但是依舊有脫離苦海的辦法,但是這個辦法不是求佛,不是多去寺廟上柱香,而是學會度自己的心。

正如《六祖壇經》中有這樣的一則偈語:」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人人都有一顆成佛的心,但是被這世間的苦難折磨,如果能放下妄想執著,見到自己的本心,就能成佛了。

執迷於生老病死,有什麼必要呢?這本就是自然的常理。面對生死,我們不必害怕,我們應該學會的是用淡然的心面對,生要祝賀,更不必苦惱,因為是一個新的生命,有了生命才有了延續。

老要淡然,但不必憂傷,因為人經歷了自己的生活,留下了自己的軌跡。病要祈禱,但不必害怕,沒有人能夠無病無災。死要感懷,但不比愁怨,因為永恆不滅是不存在的,凡人皆有一死。

被愛別離所苦,往往是被親人愛人的感情所困,所以需要一個淡然的心,人來人往,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都是隨緣。

怨長久的苦,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不必用他人的惡,來懲罰自己,學會放過自己,也是放過他人。

求不得即是太貪,對付貪慾,就要有一個知足心,得不到的東西,遠遠欣賞就好了,知足常樂。

放不下的牽掛,都是執著,被它所蒙蔽了雙眼,這就需要我們學會「看破」,當我們在生活中,不斷的學習增長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眼光,再回頭時,就能放下了,因為已經「看破」了。

求佛保佑, 不過是求心安。可是如果自己不努力,如何能心安。對於那充滿人生的苦難,要學著自己解決,自助者天助。

那些充滿世間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學會用佛法指引自己的內心,不去奢求外界的拯救,用一個平常心面對人生的苦難。

人生苦短,在這婆娑世界中,想要幸福的生活,就要有一個好心態,用快樂面對苦難,找到人生的幸福。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相關焦點

  • 佛說: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茫茫人世間,眾生皆苦。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許許多多的坎坷、磨難和不如意,這些經歷都給每個人的心靈造成了巨大的苦惱和折磨。快樂都是相同的,但痛苦卻多種多樣。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取蘊,這些苦致使不同的人們都在無盡的苦海裡拼命掙扎,與這些苦抗爭的過程,就是所謂的人生。掙不脫,永受其擾;掙脫了,才能常樂。既然每個人都是苦的,我們就不能總指望別人來幫自己救贖,若想真正脫離苦海,就唯有自渡。看開一切,坦然接受。生命中所有的得與失、去與留都是前生今世修得的因果。得到的,是修來的福報;失去的,是應有的懲罰。
  • 佛說:眾生皆苦,只可自渡!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生老病死乃宇宙之規律,概莫能外。其餘四苦皆是人七情六慾、因果業力所感召。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眾生皆苦,苦在心地。
  • 眾生皆苦 唯有自渡、文/南嶽-梧桐雨
    ID:bxq2233眾生皆苦 唯有自渡文/梧桐聽雨一、曾經,我們總是盼望著快點長大,長大了就可以脫離父母的管束,隨心所欲,人在風雨中穿行,當看盡世間冷暖,品盡人生百味,才會明白,眾生皆苦,唯有自渡。走過悠悠四季,走過清淺流年,時光終會不相負,深情總會換來溫柔以待。無論經歷過多少薄涼寒愁,皆可安暖自守,皆要深情明媚地活著。
  • 傳奇巨星史泰龍:眾生皆苦,唯有自渡,微笑面對挫折
    盧思浩在《你要去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這樣說:每個人心中都一定有一個尚未崩壞的地方,即使遭遇再多挫折,你也不會把這個地方捨棄,即使不為人知,也依舊倔強。現實是殘酷的,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佛說: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 眾生皆苦,你唯有看開、放下
    你我皆凡人,佛說一切皆不變,可我看一切變得太快,還沒有來得及告白,愛的人就已經走遠。還沒有學會珍惜,你已經說再見。 這世界變化得也太快,當你我還趾高氣揚、鬥志昂揚的說,我們是這個世界的主人,而現實卻狠狠地把我們的心撕碎。 你如果不努力,如果跑得慢一點,別說主人,就是跟上這個時代都覺得太難。
  • 佛說:萬般皆苦,唯有自度
    佛說:人除了自度,其他人愛莫能助。孤傲的雄鷹,桀驁的鯊魚,參天的大樹,也要經歷一場自由與堅強的洗禮。生命的蛻變,來自於一場簡單而精彩的自度。唯有自救,只有自度,才能壯大,才能帶上堅毅和勇敢,面對希望和死亡。
  • 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你傾訴痛苦,別人覺得你矯情不已;你分享快樂,別人覺得你在炫耀嘚瑟。那一刻,你會突然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能懂你悲觀知你冷暖,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陪你走到最後。與其費盡心力祈求別人的拯救,倒不如自己默默癒合。張大大淚眼婆娑的控訴楊冪不會安慰人,說:「我在發了篇長長的朋友圈,細數我兩個月來的艱辛奮鬥,而你卻只回復了個『?』。」他問楊冪:「你是不是不太擅長講『你辛苦了』這種話啊?」楊冪只是平平淡淡,指著窗外說:「你覺得送外賣的人,不辛苦嗎?剛剛出去幫我們的工作人員,不辛苦嗎?節目組蹲在地上對半天稿子,不辛苦嗎?
  • 萬般皆是命,唯有人自渡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塵世人皆苦,唯有人自渡。
  • 眾生皆苦,唯有他是有趣的味道
    」我家有感冒藥,特別管用,就是苦。」 「比人生還苦麼?」 「嗯。」 「比我的人生還苦麼?」 「那倒沒有。」10、「可愛就是暫時無害的愚昧,早晚會有害的。」3、人生的真相是這樣的,我敢罵政府,罵世界,罵他媽的上帝,我毀佛謗祖,我睥睨天下,但是我不敢罵樓上每個周末都在裝修的鄰居
  •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我和我老公從小的家庭環境是天差地別的,老公小時候家境優渥,沒吃過什麼苦,一直被我公公婆婆保護得好好的。但我不一樣,我下面還有妹妹和弟弟,我家從小生活拮据,全靠我爸我媽種田供我們讀書,我深深體會過因為錢向生活低頭的樣子。曾經為了湊我的學費,爸爸低聲下氣地向他朋友借了500塊錢。
  • 佛曰:既為過客,何必執著,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佛曰:既為過客,何必執著,萬般皆苦,唯有自渡。是啊!人這一生,不管你曾經受過了多少傷害,又有多少放不下的過往,其實到最後真正能治癒你的,不是時間而是明白!深以為然所以,人這一生一定要活個明白,要明白在這紅塵匆匆走過,所遇到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因果,任你如何執著也無法改變,不如灑脫一點,試著釋懷。當你心裡釋懷了,心中的結也就隨之解開了,人也就變得自在了,就不痛苦了。
  • 人生很苦,唯有自渡
    我弱弱地回答說:「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千差萬別,抖音的內容著實反映了一些人的生活狀態。但是每個人的快樂和痛苦大不一樣,你的快樂也許會讓一些人難過,你的痛苦也許會成為一些人的笑料。我想,發出去的信息應該是想反映一個人的生活狀態。像我,快樂的事太少,痛苦每天都有,我怕別人說我矯情,拿不準,索性就不看了。」
  • 佛說:我亦說有我,眾生皆成佛!
    佛有無量善巧,為了適應眾生,還有另一方便,約迷悟依說轉依。這個依,指法性而說,或名真如。真是非假的,如是不二的,這就是一切法空性,事事物物的實相。眾生為什麼輪迴生死?即因不悟法性,顛倒妄執,造業受苦。若修持而悟證了法性,即得解脫。
  • 唯有自悟,方能自渡。苦樂自知,悲歡自渡。
    悲歡自渡,他人難悟。世上根本就不存在會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這只不過是有些人為了表示理解和同情,而隨口一說罷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的心,也只有自己才懂。別人說的話,自己只能當做善意的建議用作於參考。自己的人生,永遠是靠自己去琢磨、去感悟。一個人過的好不好,或許別的人可以從這個人的臉上和身上看到;一個人活的苦不苦,很多時候卻只有自己的心知道。辛苦差事和艱苦日子那其實都不是真苦,真正的苦是「有苦無處說、說也沒人懂」。自己的難,得自己扛;自己的痛,得自己受。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沒有善根的人,他根本不聽聞正法,甚至心生詆毀,誹謗三寶,障深慧淺,這樣的人苦海輪迴、不得解脫。所以佛門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  「萬般皆苦,只可自渡」,我們禮拜佛菩薩,不是為了求感應、得利益,而是要向世間大智慧、大覺悟者學習。佛菩薩就像一位慈悲的老者,深情地溫暖著每一個渴望解脫的苦難眾生。拜佛,是對佛菩薩的無限感恩和恭敬,更是要發願做一個如佛一般慈愛的人。世上哪種人與佛菩薩靠的最近?有仁愛之心的人。「即心是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以下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 《寶石之國》眾生皆苦
    王子說,想讓大家獲得自由。即使獲得永生,人類的欲望、情緒還保留著,每天重複著一樣的事情,永遠得不到解脫。動畫裡月人出現便是麻木不仁,莊嚴肅穆,射殺礦石毫不留情。然而金剛怒目,菩薩低眉,佛家終究是慈悲為懷,月人回到月球卻喜怒哀樂俱全,一切人類的情緒皆體現在臉上。他們學來佛的莊重肅穆,但終究不是佛。動畫常出現的一幕是眾多月人伸出手尋求老師的超度,老師一揮手,一切化為虛無。
  • 佛只渡有緣人?佛說:眾生皆有緣!
    一切緣業所轉,故佛隨緣說法,只度有緣人;可佛又說自己以度化眾生為己任。到底佛度有緣人,亦或佛度所有人?這個問題不只困擾諸多弘法志士,早在佛陀時代,比丘僧眾中便有這樣的疑問。《增一阿含經》中記載了這麼一則故事:佛在拘深瞿師園說法時,優填王帶著舍彌夫人和五百妓女在園中遊玩。
  • 佛說:人生有這三苦
    有一種苦,叫不滿足:人生既然又放不下之苦,也自然會有得到苦惱,有的人會說得到了為什麼還會痛苦?因為你得到你的永遠滿足不了你自己的欲望,當你的能力匹配不上你的欲望你就會活得很痛苦,在欲望的深淵裡迷失自己。
  • 人生如海,潮起潮落,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馬丁曾說:「每一個強大的人,都曾咬著牙度過一段沒人幫忙、沒人支持、沒人噓寒問暖的日子。過不去,求饒了,這就是你的無底洞,但過去了,這就是你的成人禮。」越成長就會越加明白:命運面前,莫論公道,因為痛苦和磨難,註定會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任何時候,能將你從深淵拉上來的,必須是你自己。
  • 眾生皆苦普拉斯 萬法皆空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
    眾生皆苦普拉斯這是一部看完讓人覺得很喪的電影,而且影片開場是辦喪事,結尾還是辦喪事。看完之後,難以不相信佛家所講的眾生皆苦,看起來歡樂的有錢人的人生,雖然是彩色的,但他們實際上都是在單純的追尋欲望,沉溺在欲望的河流中無法自拔,並且不惜一切代價的保護自己可以沉溺欲望的特權。生活在底層的人,更是疲於奔命的保證生存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