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司的某隻浣熊,
在堅定地執行著自己的減肥計劃,
不論我們去探什麼店,
測評什麼零食,
她都堅決不為所動,
每天就抱著自己的一盆菜葉子
咔咔咔地嚼。
眾浣熊都非常好奇,
平常滿腦子都是肉的她,
怎麼能不為所動地堅持這麼多天?
謎底在我們扒開她的菜葉子之後,
得到了解答:
下面竟然埋了一堆龍蝦肉!
(當然啦,沙拉裡的龍蝦並沒有這麼多。圖片來源於網絡。)
龍蝦肉的確是很健康的食物:高達19%的蛋白質含量,比一般的水產品都要高;其脂肪含量更是低至0.2%,要知道「最健康的」雞胸肉脂肪含量也有7%。更何況其維生素A,C,D的含量也是遠遠高於陸生生物。說了這麼多,其實不過是浣熊君這樣的龍蝦愛好者在給自己找吃龍蝦的正當理由罷了。不過「好吃」這個最大的理由其實就足夠了!這一次浣熊君也是迎來了自己最喜歡的測評項目【龍蝦卷】,找找看紐約好吃的龍蝦卷在哪裡。
(這個卷裡的龍蝦肉有點太碎了。圖片源於網絡。)
本次給浣熊們提供大量新鮮蛋白質的龍蝦館有以下四家:
1. Luke’s Lobster
(圖片來自網絡)
紐約最有名的龍蝦卷連鎖店,同時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紐約本土品牌。按照官網上的說法,他家的龍蝦都是直接從漁民手中購買,省去了中間商環節,做到了真正的物美價廉。
2. Burger and Lobster
(圖片來自網絡)
一家全球範圍的連鎖店,倫敦、紐約、杜拜、曼谷、大馬以及科威特都有他家的身影。他家的宗旨就是做好兩樣食物:龍蝦與漢堡。
3. Ed’s Lobster Bar
(圖片來自網絡)
Ed是這家小館老闆的名字,而這家龍蝦吧則被稱作「讓海灘離曼哈頓更近了一些」。從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他家主打的就是龍蝦,美國人的各種龍蝦吃法你都可以在他家找到。
4. The Lobster Place
(圖片來自網絡)
位於切爾西市場內的一家集零售與批發於一體的海鮮市場。店內分為不同的區域,既有生魚區域,也有蒸龍蝦區域,海鮮品種還是很齊全的。
本次測評的維度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龍蝦質量:畢竟龍蝦卷最重要的當然是龍蝦本身的質量了。龍蝦本身越新鮮風味越好的捲兒此項得分越高。
蓬鬆度:測評的是麵包本身的蓬鬆感。麵包口感越蓬鬆的捲兒此項得分越高。
調味:龍蝦卷整體調味越濃鬱,此項得分越高。
飽腹感:一個龍蝦卷吃下去能不能填飽肚子?越飽肚子的捲兒此項得分越高。
價格:雖然龍蝦在美國的售價比在中國便宜了不少,但龍蝦卷的價格卻仍然有高有低。因為有些龍蝦卷是a la carte單點的,有些則是套餐的combo形式,所以浣熊們只按照價格的數字來進行排列,到底是貴是便宜還得由大家自行判斷。
| 1. Luke’s Lobster |
龍蝦卷小小的一隻,大概只有浣熊君一個手掌那麼大。Luke’s Lobster的醬料也比較經典,就是普通的檸檬黃油混著蛋黃醬,再加上一些秘制醬料。
附贈的酸黃瓜很爽口,而且吃起來並不是特別酸。一起去的某隻東北浣熊抓起酸黃瓜咔咔咔地就空口啃完了,挺開胃的。
龍蝦質量:4分
浣熊們一粒粒地把龍蝦肉全部摘了出來,可以滿滿地鋪滿一側的盒子,分量還是不錯的。龍蝦肉很嫩,火候把握的很好,哪怕混著醬料一起吃都能吃出龍蝦肉本身的鮮甜味。龍蝦肉選取的主要是蝦鉗部位的肉。
蓬鬆度:4分
剛端出爐的麵包還帶著一點點溫熱。麵包卷外層烤的有些酥脆,內部又非常蓬鬆,一脆一軟兩種口感交替出現讓浣熊君忍不住瘋狂啃噬著麵包,根本停不下來(而龍蝦肉晾在了一邊還沒來得及夾回去)。
調味:4分
麵包自身的黃油與蒜香味都很濃鬱,就算光吃麵包都是一種享受。相比之下龍蝦肉上的蛋黃醬味道並不算很濃鬱。涼涼的龍蝦肉夾在香酥的麵包裡面搭配剛剛好,並沒有感覺到醬料本身的油膩感。
總體份量:2分
整體份量真的很迷你,一個單獨的龍蝦卷可能大多數人都吃不飽。
價格:1分
17刀一個龍蝦卷,相比較之下算是很便宜的價格了。
| 2. Burger and Lobster |
薯條香酥可口,土豆的香味隨著咀嚼會在口裡瀰漫開來,但是稍微有一絲苦味。整體上來說他家的薯條達到了國內麥當勞薯條的平均水準,只不過剛出鍋的薯條放在這樣的金屬容器中著實有些燙手。
套餐內的沙拉是純葉子沙拉,主要是甘藍菜,所以免不了有些苦味。但是吃起來口感並不脆,也沒有什麼厚重的醬料,以酸甜味為主。
店內桌子略微有些高,哪怕浣熊君一米八幾的朋友在椅子上都需要坐得很直,手幾乎得架在桌子上。
龍蝦質量:2分
龍蝦肉本身烹飪的有點過,導致龍蝦肉質略微有些柴。龍蝦肉本身的味道完全被醬料蓋住了,龍蝦肉的完整度也一般,有很多碎肉。
調味:5分
浣熊們除了自帶的醬料外還被服務員推(hu)薦(you)著額外花了兩美元買了一個據說跟龍蝦卷是絕配的醬。原本的調味是以奶油為主的醬料,濃倒是很濃,但吃起來有些油膩。額外買的醬料就是樂事薯片的Sour Cream & Onion味(綠色那種包裝的),一模一樣,神還原。然而醬料比較稀,因此哪怕倒在龍蝦卷內也掛不住,並沒有辦法給龍蝦卷增味多少。
蓬鬆度:2分
這個龍蝦卷的麵包並不是真正「卷」的形狀,而是一片吐司麵包。這片麵包的體積很大,要一口氣塞到嘴裡還是有些勉強的。麵包本身沒有什麼特別的香味,口感比較緊實。並且浣熊君吃完龍蝦肉之後還剩了不少麵包。
總體份量:5分
這個套餐的量很足,更何況這麼大一片麵包吃進肚子裡就已經很飽了。
價格:4分
25刀的套餐加上2刀的醬料,浣熊君個人覺得這個醬料並沒有那麼適合龍蝦卷。
| 3. Ed’s Lobster Bar |
如果說前一家Burger and Lobster的薯條還算是不錯的話,這家的薯條簡直就是驚豔!薯條油炸的時間控制的恰到好處,每根薯條都是外酥內軟。而且土豆味超級香,不沾番茄醬都很好吃!並且店家在薯條上撒了一層薄薄的細鹽,與土豆味互相襯託,相得益彰。
沙拉調味有些酸,除此以外沒有太多印象。然而酸黃瓜非!常!重!口!味!酸到皺眉頭的那種酸,並且還添加了一些不知名的香料,整體就透露著詭異二字,仿佛志村妙手中的暗黑物質。
餐後附送的巧克力是個小驚喜,口味還挺濃鬱的,可可味和牛奶味的配比也比較符合大眾口味。
龍蝦質量:4分
龍蝦肉的原料很給力,都是一整塊一整塊的龍蝦尾肉,肉質非常有彈性,充滿了誘人的肉感。但是龍蝦本身的鮮味並不突出,沒有那種鮮甜的味道,與5分失之交臂。
調味:0分
龍蝦卷上面鋪的一層醬並不算薄,但是醬料本身沒有什麼味道,反而讓龍蝦肉吃起來有些油膩。
蓬鬆度:5分
麵包是新鮮出爐的,帶著濃鬱的黃油香與麵包自身的芳香。口感蓬鬆綿密,也屬於那種光吃麵包都能讓人滿足得不行的好吃程度。
總體份量:4分
龍蝦量超足,吃完麵包之後還有剩下的龍蝦肉。沙拉比較少,只有一口的份量。麵包本身因為比較蓬鬆,所以不像Burger and Lobster的套餐吃起來飽腹感那麼強。
價格:5分
他家的龍蝦卷竟然跟新鮮龍蝦一樣是時價!浣熊們來吃的這天售價更是高達34刀一個套餐,貴的浣熊君手有點顫抖。
| 4. The Lobster Place |
除了單獨的龍蝦卷之外你也可以選擇加2美金升級成picnic combo。然而這個野餐組合不過是額外的一瓶水和一包薯片而已,並不是薯條沙拉這種真正的「套餐」。
比起其它幾家的龍蝦捲來說最大的不同就是芹菜粒的加入以及在麵包內側墊了一片生菜葉。
龍蝦質量:4分
龍蝦本身非常新鮮,可以明顯吃到龍蝦肉本身的鮮甜。肉塊本身也都挺大的,不過由於使用的大部分是龍蝦鉗裡的肉,所以會有鉗口那一塊比較「死」的肉混在裡面,口感不太好。
調味:1分
醬料味到比較淡,隱隱約約有些蛋黃醬的味道。不過因為加入了爽口的芹菜粒,所以口感上更有層次感。
蓬鬆度:3分
麵包卷就是普普通通的白吐司麵包,麵包片本身還算蓬鬆,不過沒有什麼特別的香味。
總體份量:2分
與Luke’s Lobster的龍蝦卷份量相似,但是麵包的飽腹感稍微強一些。
價格:2分
19刀一個龍蝦卷,比Luke’s Lobster要略貴一點。
總的來說Luke’s Lobster與The Lobster Place的龍蝦卷非常相似,前者的麵包更蓬鬆更香一些;後者的龍蝦肉塊兒更大一點,並且價格也略高一些。Burger and Lobster的龍蝦卷比較平庸,不管是麵包還是蝦肉都比較平淡。Ed’s Lobster Bar的龍蝦卷套餐除了酸黃瓜味道上也沒有什麼槽點,然而其價格真的比別家貴上不少,不亞於一隻兩磅的蒸龍蝦。那同樣的價格,你會買龍蝦卷還是買龍蝦呢?
▼
以上就是浣熊們對於
四家龍蝦卷的測評啦,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去打卡哦!
如果有什麼店推薦,
或者想讓我們測評的話,
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撰文 | 浣熊測評
圖片 | 浣熊測評
編輯 | 浣熊測評 & 德普前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