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同意過渡不承認敗選,拜登提名內閣,國務卿竟是斜槓大叔?

2020-11-24 網易新聞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結束整整20天,川普23號傍晚宣布:啟動過渡程序。於是美國總務署署長墨菲終於給拜登亮了綠燈,可以獲取過渡所需的一切聯邦政府資源。

  

  川普在推特中讚揚總務署署長對國家的奉獻和忠誠。過去一段時間,她和員工遭到了很多騷擾,川普說不希望看到這些發生。法律訴訟會繼續,並相信自己會贏得官司。但是為了國家的最佳利益,他建議墨菲以及自己的團隊採取一切措施,展開過渡的初步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墨菲今天寫給拜登的信中強調:總務署並不能認證誰是大選的獲勝者,總務署的職責很有限,僅僅是確保總統過渡所需的資源是可獲取的(包括630萬美元過渡資金)。而美國總統大選的實際贏家需要根據美國憲法規定的選舉進程來決定。

  

  

  在川普同意交接前,作為施壓手段之一,拜登今天一口氣宣布自己上任後將提名的六位內閣和高官名單:

  

  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前副總統國安顧問,前副國務卿

  國安顧問: 蘇利文(Jake Sullivan),前國務卿政策規劃辦公室主任

  國土安全部長:馬約卡斯(Alejandro Mayorkas),前國土安全副國務卿

  國家情報總監:海因(Avril Haines),前白宮副國安顧問

  常駐聯合國代表:格林菲爾德(Linda Greenfiled),前非洲事務助理國務卿

  氣候變化總統特使:克裡(John Kerry),前國務卿

  另外,媒體已經報導說前美聯儲主席耶倫將被提名為財政部長。目前常駐聯合國代表和氣候特使是否能達到內閣級別還不得而知。這個名單的一大特點就是:全是熟人!都是四年前活躍在歐巴馬政府的幹將,如今風水輪流轉,又轉回來了,中青年都得到了提拔。

  拜登對於他的選擇當然是很滿意的,從耶倫可能成為第一位女性財長,到馬約卡斯成為第一位拉丁裔國土安全部長,拜登說自己的選擇也反映了要適應變化中的世界。

  偶遇布林肯

  布林肯和耶倫在華盛頓的口碑都很好,而且非常巧的是過去四年,布林肯的辦公室跟小王在一棟樓(離美國國會最近的一棟辦公大樓),所以打過幾次交道,小王對他的印象是:溫文儒雅,平易近人。

  離開歐巴馬政府後,布林肯加入了拜登的賓大拜登中心(Penn Biden Center),成為這個中心的執行主任,同時也開始為拜登的競選出謀劃策。

  

  第一次在辦公樓遇到布林肯是2017年下班後,小王在去地下車庫的電梯上遇到布林肯了,當時小王脫口而出:Secretary Blinken, how are you? 素來低調的布林肯可能也比較驚訝,出了白宮和國務院還有人認識他。當時布林肯手中正拿著拜登的新書《答應我,爸爸》,給我推薦說這本書寫得很好。然後開始跟我聊說拜登中心就在6樓,你有空可以來參觀哦。

  不管真誠還是客套,反正小王過了兩天真的就拉著同事黃卓去參觀了!而且布林肯親自迎接,帶著我們參觀了中心的一些設施。作為禮尚往來,2017年底,小王還給布林肯送了中國新年的賀卡。當時小王已經讀完了拜登的新書,跟布林肯又交流了幾句感想。他還非常友好的說:你下次把書拿來,我可以讓拜登幫你籤名。遺憾的是,之後小王也沒有在辦公大樓遇到過布林肯了。

  拜登的左膀右臂

  言歸正傳,其實布林肯成為拜登的國務卿人選沒有讓華盛頓任何人驚訝,因為在拜登勝選前,他一直都是國務卿或者國安顧問的人選。布林肯被視為拜登世界的核心人物,2002年拜登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時,就擔任首席外交政策顧問。

  

  之後他隨拜登加入歐巴馬政府,成為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

  

  2011年擊斃賓拉登的白宮戰情室,布林肯也在其中

  歐巴馬的第二任期,布林肯作為副國務卿,是說服美國國會接受伊核協議的關鍵人物。在今年的大選中,布林肯也經常出現在電視上為伊核協議和巴黎氣候協議進行辯護。

  拜登宣布第一波內閣成員的時間要比傳統上提前很多,要知道2016年的這個時候,川普還在面試國務卿候選人。而拜登此舉不僅僅是在展示政府過渡進程不以川普的意願而轉移,還是再向全世界釋放一個信號:美國回來了。

  有媒體把布林肯與川普的第一任國務卿蒂勒森相比,如果說蒂勒森是一個完全的華盛頓圈外人,那麼布林肯就是圈內人。而跟第二任國務卿蓬佩奧相比,兩人的外交政策、理念也完全不同。拜登選擇布林肯做國務卿也凸顯出他與川普用人的巨大差別。

  富二代、律師、記者、搖滾大叔

  布林肯1962年出生於紐約的一個猶太家庭,5歲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他和母親(Judith)搬去了巴黎。後來布林肯母親再婚,嫁給了人脈無敵,實力雄厚的波蘭裔美國律師皮薩爾(Samuel Pisar)。

  

  皮薩爾與布林肯母親(右三)

  皮薩爾曾經擔任甘迺迪總統的經濟和外交政策顧問小組成員,也在美國國務院、國會擔任過顧問。在巴黎長大的布林肯的法語基本上是母語的級別,曾多次用法語接受媒體專訪。

  布林肯從小就接受的是精英教育,在巴黎父母送他去年英法雙語的名校Ecole Jeannine Manuel,大學時他回到了美國,在哈佛接受本科教育,在哥倫比亞獲得法學博士。在哈佛畢業後,布林肯還當過一段時間記者,供職於《新共和周刊》(The New Republic),一家自由主義刊物。

  哥大畢業之後,布林肯在紐約和巴黎都曾做過法律工作。1988年繼父把26歲的布林肯領入了政壇,一起為時任美國總統參選人杜卡基斯(Michael Mukakis)籌款。

  5年後,布林肯開始為美國政府效力,他從1993年開始加入美國國務院,第一個職位是歐洲和加拿大事務助理國務卿的特別助理。之後四年,他開始擔任美國總統演講撰稿人,並成為了柯林頓總統的首席外交政策撰稿人,之後成為了柯林頓國安會的成員。

  

  歐巴馬時期也是布林肯職業道路飛速發展的時期,從副總統國安顧問做到了副國務卿。2017年開始,布林肯拉著前國防部副部長Michele Flournoy等人開了家顧問公司WestExec Advisors,開啟了下海撈金模式,專門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評估地緣政治風險,分析美國和國際市場的監管和政策走向。

  2018年,布林肯還幹了件「大事」!他組建了自己的樂隊ABlinken,成為了一位搖滾大叔。在Spotify上還有兩首單曲!而且出人意料的非常好聽,小王已經循環播放好幾遍了。

  

  布林肯闡述外交政策

  今年7月,布林肯在華盛頓哈德遜智庫的一次公開講話中,詳細闡述了自己對國際事務的看法。也讓我們能對這位國務卿提名人的想法有所了解。

  布林肯認為,當下我們生活在國家實力和結盟關係的轉移期間,政府治理,經濟、人口、技術、環境、地緣政治通通都在發生變化,變化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布林肯認為大多數人都覺得美國失去了指明方向的那顆北極星,人們感到困惑,甚至混亂,不知道未來會怎樣。

  這也給美國與全世界都帶來了不平等問題,布林肯認為美國在未來幾十年面對的是最具挑戰性,最複雜的國際格局和安全格局。儘管如此,拜登和布林肯都相信美國有能力塑造事物,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那美國需要怎麼做呢?首先,美國對世界事務的參與度和領導力必須持續。如果美國不做,不去制定規則,那麼其他國家就會趁虛而入,按照不符合美國利益的方式來做。所以拜登信奉美國參與和美國領導(American engagement and American leadership )。其次,國與國之間需尋找合作的新方式,無論是氣候變化還是應對流行病,或者是殺傷性武器,都必須找到有效的合作方式。

  這就包括美國與中國的合作,布林肯認為美國民主和共和兩黨對中國構成的挑戰形成共識,現狀不可維持。令布林肯擔心的是,在川普政府時期,中國處於比美國更有利的戰略優勢地位,川普忽視美國盟友的做法,推進了中國在全球的戰略利益,因此拜登政府必須重建美國的地位,提高美國的競爭力,捍衛美國的價值觀,增強民主制度。

  強調美國的意識形態和制度一直以來是川普本人所忽視的,而這將成為拜登外交政策與川普最根本的不同。布林肯承認,拜登接手的是一個分裂的美國和一個混亂的世界,而應對這些挑戰的最佳辦法,最根本的答案是民主。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美國在國內與國外力量的基礎,這反映出美國是誰?美國如何看待自己?世界如何看待美國?

  而過去四年,美式民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布林肯說歐巴馬政府時期,亞太再平衡的戰略取得了成效,有效分配了美國的時間、精力和資源。未來四年,他希望看到的是,美國採用的模式能夠再次恢復對亞太國家的吸引力。但是當拜登和布林肯上臺後,他們面對的亞太地區已經不再是四年前的亞太,美國也早已不再是區域國家們唯一或者必然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川普不承認敗選,美國防部暫停權力過渡
    川普遲遲不承認敗選,美國國防部突然暫停權力過渡!原本以為,選舉人團12月14日確認拜登當選總統的大選結果後,川普會第一時間發表敗選演講,宣布自己明年即將離開白宮的消息,體面離開白宮。誰也沒有想到,川普遲遲不承認敗選。
  • 拜登新內閣最全名單分析及猜想:川普間接承認敗選,大戲終於要落幕了?
    或者可以說,這其實是川普間接承認敗選的另一種表達。 以下視頻來源於美食小王子001 幾乎與此同時,拜登也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則視頻,公布了第一批新任內閣的提名人選,包括國務卿、國土安全部部長、國家情報總監、駐聯合國大使等6個外交及國家安全領域的重要提名。
  • 拜登第一批內閣人選曝光,國務卿將花落誰家?
    據CNN報導,拜登的過渡小組顧問表示,拜登將在當地時間11月24日,宣布第一批內閣成員名單。據彭博社記者報導,拜登或將任命其長期助手託尼·布林肯為美國國務卿,傑克·沙利文很可能被任命為國家安全顧問。 拜登的內閣任命名單引發廣泛關注,他們都是誰?他們得到任命後又會帶來哪些改變?
  • 從拒絕敗選到同意過渡,川普經歷了什麼?
    同一天,此前一向對拜登勝選緊咬牙關的美國總務署(GSA)終於鬆口,通知拜登團隊已準備好啟動正式的過渡進程。 在經過顧問們幾天的勸說之後,川普終於允許正式啟動過渡程序。而川普被說服的主要理由是,他即使同意展開過渡,也不用承認敗選。因此,川普當時的推文是這樣寫的:讚揚總務署署長對國家的奉獻和忠誠。過去一段時間,她和員工遭到了很多騷擾,川普說不希望看到這些發生。法律訴訟會繼續,並相信自己會贏得官司。
  • 拜登宣布首批內閣名單:是時候恢復美國領導地位了!
    總務管理局已通知拜登:過渡進程可正式開始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獲得的總務管理局行政長官墨菲(Emily Murphy)周一11月23日)下午發來的一封信顯示,總務管理局已通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川普政府已準備好開始正式過渡進程。這封信是美國政府承認川普總統失敗的第一步。兩周前,多家美媒宣布拜登贏得美國總統大選。
  • 川普不承認敗選不見拜登,緊隨總統的「核按鈕」如何交接?
    但如今的情況有些特殊,因為川普拒絕承認敗選,也不見拜登,還稱自己拒絕在拜登就職當天離開白宮,「除非被一級一級地抬下樓」。而在美國總統交接的過程中,一般是負責攜帶現任總統「核橄欖球」的軍官要在總統的同意下親自把「核橄欖球」交給當選總統的軍事助手。
  • 川普與拜登的對臺戲,已經唱不下去了
    11月3日的美國大選投票結束後,川普和拜登一直唱對臺戲。在美國媒體紛紛報導拜登勝選後,拜登宣布自己獲得了勝利,但川普一直不承認。即使美國官方宣布拜登勝選、選舉人團確定投票結果、美國國會確認拜登勝選後,川普堅持認為選舉存在舞弊。
  • 聯邦明察局㊺丨拜登組隊「拖拉」?或是老謀深算的「大妥協」
    如果說拜登「不著急」,或者內閣人事安排較慢的話,應該要通過一些對比來驗證。首先,必須承認的是候任總統安排內閣的時間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但通常情況下從政策執行效率的角度出發,成員人選還是越早提名、越早就位為好。
  • 世界周刊丨川普指控「選票造假」、拜登組過渡團隊,美國大選陷...
    雖然美國主流媒體紛紛宣布拜登勝選,但現任總統川普至今也沒承認敗選,也拒絕與拜登團隊展開政府過渡方面的工作。本周,川普在推特上反覆宣稱自己將取得大選勝利,並在多個關鍵州發起訴訟大戰。11月11日,美國退伍軍人紀念日,美國總統川普現身阿靈頓國家公墓,為無名士兵墓鮮花。當天,川普未做任何講話、也沒有接受媒體的提問。
  • 傳拜登內閣高官曾和蔡英文「有過節」
    拜登與下任國務卿的布林肯(右)。(美聯社)    在川普政府同意進行政權交接的同時,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的外交團隊也成型。對此,「藍委」陳以信直言,拜登的外交團隊可說是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團隊菁英回朝,預料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兩岸路線將受到壓迫。    陳以信在臉書發文表示,拜登準總統公布外交團隊,可說是歐巴馬團隊菁英回朝,他們和臺灣藍綠兩黨相熟已久。預料其對中政策將與川普政府不同,中美競爭之餘仍要合作,不冷戰、不脫鉤、鬥而不破,將是未來主旋律。
  • 川普已無路可退!蓬佩奧承認拜登當選,佩洛西施以「致命一擊」
    與此同時,川普的另一名昔日鐵桿盟友、國務卿蓬佩奧也放棄了長達2個多月的抵抗。當地時間8日,蓬佩奧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時,首次稱拜登為「美國當選總統」。蓬佩奧表示,為了幫助爭取有序過渡,確保美國的國家利益,他將和拜登任命的國務卿布林肯會面,討論交接事宜。蓬佩奧此番表態,是他自大選日以來,首次公開承認拜登勝選。
  • 最年長的美國總統,剛剛組了個年輕化、多元化的內閣
    美國總務署23日正式通知拜登方面,稱政府過渡程序已經得到批准。儘管美國總統川普仍不認輸,但其在推特上表示正指示他的團隊在過渡進程中合作。而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也宣布一系列內閣成員名單。拜登還打算恢復這一職位作為內閣成員的地位,同時也將獲得國家安全委員會席位。此前,《華盛頓郵報》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拜登考慮任命希拉蕊擔任此職。 亞歷桑德羅·馬約卡斯(Alejandro Mayorkas)被提名為國土安全部部長,他是首位被提名擔任國土安全部部長的拉美裔移民。馬約卡斯是出生於古巴的移民,隨家人在卡斯楚革命期間離開。
  • 川普不承認敗選,推特被封!拜登:形同叛亂
    來 源丨央視新聞、人民日報、海外網、環球網、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舒曉婷)、南財快評(作者:張國璽)美國參眾兩院在當地時間周三(6日)舉行聯席會議,確認選舉人團投票結果,這也是確定拜登贏得總統大選的最後一步。當天中午,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外對大批支持者發表演講,表示他絕對不會承認敗選,「我們將阻止竊取選舉」。
  • 拜登公布首批內閣成員名單,這些人的回歸,對中國來說是好是壞?
    美國的總統競選已經結束了好些日子,最終的結果基本可以確定就是拜登獲選,川普敗選,儘管川普一再的認為選情存在異常,有違規、欺騙的行為,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好像「敗局已定」,川普很有可能在明年的年初就卸任了,他這近四年的執政生涯裡,在國際社會中倒是給美國添了不少的亂子,很多人,不僅國際上,美國內對川普也是非常的不滿。
  • 「承認敗選是非常艱難的事」,川普稱若選舉人團投票給拜登將離開...
    每經編輯:步靜據中新網11月27日消息,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26日,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如果選舉人團投票給當選總統拜登,他將離開白宮。據稱,選舉人團定於12月14日投票。距離美國大選投票日已過去二十多天。根據美國媒體測算,拜登已贏得入主白宮所需的至少270張選舉人票。不過,川普至今尚未承認敗選。
  • 拜登提名布林肯出任美國國務卿 臺灣外事部門...
    拜登提名布林肯出任美國國務卿 臺灣外事部門:充分掌握並與兩黨保持密切聯繫 文/editor2020-11-24 14:21:58來源:FX168亞洲交易博覽:每日抽獎,註冊有禮>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提名前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臺灣外事部門今天(11月24日)發出聲明表示,充分掌握美國相關局勢發展,將與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都保持密切互動與聯繫,也將會持續扮演美國的可靠且重要夥伴
  • 敗選後川普時常念叨「我贏了」?知情人:他還在接受失敗中
    當地時間周日(11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接受了福克斯新聞採訪,這是他大選後首次電視採訪。儘管川普近日已「鬆口」同意與拜登團隊開展過渡工作,然而《福布斯》雜誌報導稱,在45分鐘的採訪中,川普仍不斷抨擊選舉舞弊,甚至暗示「聯邦調查局(FBI)和司法部可能參與操縱了大選」。對此,CNN在評論中指出,川普「不能或不願意接受現實」。
  • 拜登公布內閣成員名單,蔡英文果然行動了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拜登在美國總統大選取得"勝利"後,川普表示拒絕承認選舉失利,並拒絕移交權力。而現在拜登也迎來了自己的一個好消息。01拜登可以看總統簡報據央視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導稱,白宮已經正式同意拜登每日獲取總統情報簡報。
  • 前美國在臺協會主席:拜登提名布林肯出任國務卿...
    前美國在臺協會主席:拜登提名布林肯出任國務卿對臺利好 臺灣在全球正面形象將受適當賞識 文/editor2020-11-25 10:04:25來源:FX168 亞洲交易博覽:每日抽獎,註冊有禮>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提名布林肯(Antony Blinken)為新任美國國務卿,前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Douglas Paal指出,布林肯將著重強化或重建美國多邊合作與聯盟關係
  • 美國人做夢都想不到,拜登態度180度大變!川普吃下「定心丸」
    有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自美國聯邦總務局開啟權力交接程序,並配合白宮移交總統權力之後,川普就已經開始退讓了。據美媒報導稱,川普當時的回應是:「為了國家的利益,我和我的團隊同意啟動過渡程序,但這並不意味著我會認輸,我們的訴訟還在繼續,我們還在繼續戰鬥。我們終將會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