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狐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怪物?為什麼在中國非常盛行?

2021-01-18 網易

2021-01-10 14:23:13 來源: 山川

舉報

  在《玄中記》中有提到:「狐五十歲,能變化為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能知千裡外事。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即與天通,為天狐。」所以,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狐狸是能修煉成仙的,並且,還能化為人形,與人來往。


  最早接觸到文學作品中的狐仙,便是在《封神演義》這部經典小說裡。猶記小說裡被九尾妖狐附體的蘇妲己蠱惑紂王間接斷送了殷商江山的故事。即便是在封神之戰瀕臨結束,妖妃妲己即將面臨處斬時,此狐仍擁有可怕的媚術,令西周士兵不忍下手:

  

「話說,妲己縛綁在轅門外,跪在塵埃,恍然是一塊美玉無瑕,嬌花欽語,臉襯朝霞;轉秋波無限風情,頓歌喉百般嫵媚……
那軍士見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憐惜,再加他嬌滴滴,叫了幾聲將軍長,將軍短。便把這些軍士,叫得骨軟筋酥,口呆目瞪,軟痴痴作一堆麻,酥酥成一塊,莫能動履......」

  受《封神演義》及《聊齋志異》的影響,明清以後人們在潛意識裡已將狐仙定義為攝人心魄狐妖。


  實際上,在漢朝時期,九尾狐還不屬於妖物,而是一種祥瑞。

  根據《禮記》的記載,因為每一隻九尾狐在過世時都會將頭轉向巢穴的方向,所以人們覺得九尾狐是一種不忘本的瑞獸,擁有仁德的品質。《山海經》的註解者郭璞亦寫過一篇《九尾狐贊》,以此來歌頌瑞獸九尾狐:「青丘奇獸,九尾之狐。有道相見,出則銜書。」

  由此可見,我國的「狐仙信仰」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一段頗具顛覆性的轉變,以至於,時至今日狐仙信仰仍顯得模糊不清。在絕大多數文學作品裡,狐仙都是以女性的形象出現的,然而,在《說狐》一書中提到,狐仙(狐狸精)的形象既有可能是男性,亦有可能是女性。

  可以說狐仙可以隨意幻化成男女老少的形象,並不一定是美女。除此之外,狐仙活躍的場所非常多,如旅店、官署等,都有可能出現狐仙。在一些北方地區,人們將狐仙當作一種神祇,如一些人家會祭祀狐仙,讓狐仙成為家庭的守護神。倡優亦會供奉狐仙,以求保佑。


  根據古生物學者的研究,古代中國全境幾乎都有狐狸生活。正因如此,自中古時代開始,人們便已與狐狸這種生物頻繁接觸,當時的先民就已經開始相信狐狸是一種擁有靈性的動物了。現存的中古時代的狐仙傳說,大多是以華北地區作為地域背景的,而隨著狐仙信仰的發展,即便狐仙信仰已經傳播到中國的各個地區,但華北地區的狐仙信仰依舊氛圍濃厚。

  上世紀三十年代,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的學生李慰祖來到京郊進行了調查,經走訪發現,雖然,當時京郊地區的狐仙信仰遭到國民政府的禁止和打壓,但當地的狐仙信仰仍屢禁不絕。


  從《四大門》這部描繪了京郊風土民情的傳記體小說來看,北京城郊的狐仙傳說真可謂多如牛毛。

  據書中稱:

  燕京大學男寢樓後就曾有一位狐仙,這位狐仙還曾在寢室樓後煉製丹藥。

  燕京大學西門處也住著一雌一雄一對狐仙,這對狐仙通常會在蔚秀園煉丹。

  宗教樓西側有一座小山包,山包裡住著一位修煉有成的狐仙。

  ......

  並且,這些狐仙活動的時間大體相當,在正午過後是這些狐仙外出活動的頻繁期。例如:在圓明園處,就有許多狐仙在午後一點外出活動,它們經常會化身為老者的形象,然後來到圓明園附近的雜貨鋪中採辦貨物,它們提著買來的貨物回到圓明園的廢墟處,便往往「嗖」的一聲消失不見了。


  《說狐》這部作品雖然糅合了志怪小說、筆記、地方志書等文獻,但也包含了作者1997年的調查報告。作者在1997年來到陝北榆林的波羅村進行了考察,發現這座村子裡有一座香火鼎盛的波羅接引寺。這座寺廟與中國其他地區的佛寺相仿,裡面都供奉著金剛像。

  不過,在寺廟供奉的金剛像中,竟有一座金剛像的模樣是身穿傳統儒袍的中年人。根據《說狐》作者的考證,這尊金剛像的原型就是當地狐仙傳說中修成正果的金禪老祖。當然,老祖經多世修煉終究修成正果,而寺廟中供奉的狐仙形象僅為老祖的「一世」。

  當然,所謂「狐仙」,不過是中國神怪文化中的一部分罷了。狐仙的存在,並不符合現今的生物學研究。之所以研究中國古代的狐仙信仰,是因為該文化能夠映射出同時期的風土民情,以及人們的思想價值觀。因此,狐仙信仰具備一定的歷史價值。

  參考資料:

  【《封神演義》、《聊齋志異》、《四大門》、《說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狐仙小說盛行,狐仙是怎麼來的?
    >狐仙,尤其是「狐狸精」,是中國所獨有的「國粹」。狐仙作為一種中國民間傳統的文化信仰,有著上千年漫長而曲折發展的歷史。而民間對於狐仙的認識,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它既是治病顯靈的神仙,又是妖媚惑人的狐狸精。狐仙本是勞動人民對於自然界生物的原始崇拜,卻又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蒙上了層層的神秘面紗與宗教色彩。
  • 每個女人都具備九尾狐仙的運勢
    盛傳狐仙有絕世之容姿,蓋世之聰慧!九尾狐仙無一不是絕貌傾城,如月華般清濯明淨,皎潔出塵。【三生三世】這部劇很火了好一陣呢,青丘白淺姑姑的美豔和小殿下鳳九的靈動讓我們對九尾狐不禁又好奇起來。每個女人都具備九尾狐仙的運勢,到底怎麼具備呢?九尾狐仙牌的正牌是什麼樣的?
  • 古人說的「魑魅魍魎」到底是幾種妖怪?到底長什麼樣?
    中國的神話傳說非常的多,當然在現代的科學社會裡,那些都是迷信,我們權當神話傳說而已。神話傳說也表達了古代人民的某種願望。看過電視劇《西遊記》的一定會聽到「魑魅魍魎」這句臺詞,形容妖魔鬼怪的詞語,現在多指壞人。魑魅魍魎,到底指的是什麼?
  • 老北京的狐仙傳說,兩個都是超大牌!一個常駐鼓樓,一個在紫禁城
    傳得最有鼻子眼的,還得說北京狐仙。狐仙,在民間傳說裡出鏡率非常高。蒲松齡老先生寫《聊齋志異》,裡面有86個故事,寫的是狐仙;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裡,有203個狐仙故事。袁枚《子不語》、慶蘭《螢窗異草》、閒齋氏《夜譚隨筆》裡,都有不少狐仙故事。因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逐漸習以為常,所以,各種版本裡的狐仙,法力一般般,屬於路神甲系列。但是,在京城裡有兩個很大牌的狐仙,一個住在鼓樓,一個住在紫禁城。
  • 狐仙之謎:為什麼中國人既怕又愛,認為亦正亦邪
    至唐宋時,這種崇拜活動愈演愈烈,上升為「狐仙」崇拜,不管貧窮富貴,人們都會狐仙牌位於房中,以求平安。及至元明,民間已經出現了「狐大仙廟」,很多人家還專門供奉起「狐仙」;而到了清代,連衙署裡也供起了狐仙,認為能防止印信被盜。
  • 妖魔鬼怪眾多,為什麼狐仙經久不衰?
    01.最美狐仙在《聊齋》記得小時候,影視技術尚不發達,最受人歡迎的影視劇題材多是鬼神志怪之類。時至今日,時代在進步,價值觀在變化,影視劇題材範圍也越來越廣。雖說神仙妖怪之類的題材少了很多,但是有關狐仙的翻拍卻從未停止。
  • 狐仙與凡人的愛情
    貧寒的秀才們,寒窗苦讀,有狐仙來打理生活,不僅衣食無憂,還能得覽「紅袖添香夜讀書」的香豔景象,讀書人哪個不愛?誰不渴望?再加上狐仙終究是狐不是人,對人始終處於仰慕狀態,這就極恰當地滿足了人類的虛榮心,尤其是中國男人心底的「才子」情結。
  • 盤點三部關於狐仙的漫畫,你喜歡那些美豔的狐狸嗎?
    大家好,我是你們可愛的清橙,在中國的神話當中,有許多關於狐仙的故事,比如最為著名的封神演義,而其中最為美豔的就是蘇妲己了,想必許多人都知道這個角色吧,其實對於蘇妲己的評價有好有壞,但不管如何,這隻狐狸的美貌是沒有爭議的,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關於狐仙的傳說,每一個都具有過人的美貌,今天小編就為你們帶來關於狐仙的漫畫
  • 1981香港狐仙是真的嗎,狐仙吸乾嬰兒血被封印(真假難辨)
    所謂狐仙就是我們常說的狐狸精,在中國古代的一些小說中,劇曾有狐狸精的記載,比如妲己就是九尾狐,事實上在香港也曾有很多關於狐仙的傳說,比如1981
  • 我的世界:3年前被玩家淘汰的怪物,它們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大家還記得2017年末我的世界宣布要投票選出新的怪物,那個時候有4種怪物進入投票階段,其中一個就是「幻翼」。目前幻翼已經上線兩年了,這種長得像蝙蝠一樣的生物,幻翼會尋找長時間沒有進行睡眠的玩家並攻擊,應對它們的方式也很容易,只要頭頂有方塊遮住光線就可以了。
  • 為什麼牡丹江到處都是狐仙祭祀點?據傳有上千年傳統
    全名臥龍山狐仙洞 樺林向長安屯方向的火車道旁,非常隱秘,要注意觀察。現在任何GPS沒有辦法查找到,如果迷路,只能詢問當地村民。所以牡丹江周山,乃至周邊,到處都有狐仙祭拜處。 而牡丹江下乜河與鐵嶺河的山上,也隱藏著一座,狐仙堂,很小。
  • 關於那些神秘玄學-狐仙特輯
    我們先從根源來談,為什麼是狐仙,在民間傳說裡有一個稱謂叫四大仙或五大仙家,分別為胡,黃,白,柳,灰。那狐狸和黃鼠狼以煉丹而聞名,這個如果感興趣你們可以去搜索一個視頻,就是中國紫檀第一人,陳麗華女士在一段視頻採訪裡有提到她當年在故宮裡邊住過兩晚,有一次晚上她失眠睡不著,就推開門走出來的時候,看到有黃鼠狼在故宮的場地上仰望月亮做跪拜的畫面,那拜月在修行裡是由來已久的一種吐納功夫。所以我覺得呢,其實這個都跟先天的一些屬性和特長有關,其實就跟人類一樣,不同的人種在某一方面有所長,有多短。
  • 電影姜子牙這次到底想釣什麼樣的魚?
    本以為是一個圍繞周武王展開的故事情節,可誰想到大大出乎意料,為了蘇妲己這個傳統意義中「妖女」,姜子牙不惜犧牲眾神之神的名分,不顧一切挑戰權威師尊老爺,為了所謂的真相的故事,牽強附會之極在這一部電影裡面,師尊的手下都帶著面具,立在兩旁,師尊可憐到面具都沒有了,臉就像一塊面板一樣毫無表情,如此刻畫到底是什麼用意,令人不寒而慄
  • 神秘的中國民間信仰 狐仙崇拜
    文/許振義中國的狐仙傳說由來已久。早在先秦,《山海經》就有關於九尾狐的記載:「又東三百裡曰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說在青丘山有吃人的九尾狐出沒,有意思的是,人要是吃了這個九尾狐,就能「不蠱」,也就是變聰明起來。考慮到中國人素來講究吃什麼補什麼,看來九尾狐本身就是極其聰慧的神獸。
  • 住在樓上的狐仙(十四)
    但考慮到前些天狐仙的故友來訪皆被拒,他又擔心洩露了狐仙和花瓶女人的機密。沒想到老翁卻主動問到他身上來了。你就是那個家裡樓上住著一隻不露臉的狐仙和一個裝在花瓶裡的美人的鯉伴?老翁略微驚訝地說。鯉伴見他說得這樣清楚,就又點點頭。明尼不滿意地說,這事情桃源的人都知道,問一問就清清楚楚,不少人還見過狐仙出來散步。
  • 狐仙的故事
    這句話的來源就是一個關於狐狸的故事。相傳,南山上有一個狐狸,修煉了幾百年,已經可以口吐人言了,它想修成狐仙,可又管不住口舌,經常偷村裡人家的雞吃。那條狐狸經常在夜半時分,在村邊喊叫,成了嗎,成了嗎。如果有人回答,「成了。」那它就能修成狐仙。可村裡人惱恨它,偏不說『成了』。又怕它抱負,也不敢說,『成不了。』
  • 古代流行近親結婚,為什麼現代中國禁止,日本卻盛行?原因有三點
    古代中國是禮儀之邦,「崇嫁娶之要」,婚姻在古代封建社會屬於宗族大事,所謂「陰陽交合」,在古代典籍中,婚姻甚至關乎天地運行大道。《禮記·昏義》說:「昏禮者,禮之本也。」在崇尚禮制的古代封建社會中,婚姻制度成為了全部社會制度的根基。
  • 佛教為何在中國如此盛行
    為什麼佛教會在中國比較流行呢?這個問題好像大家應該都考慮很久了,為什麼在中國流行的不是基督教?不是伊斯蘭教,而偏偏是佛教呢?接下來就跟隨我們的腳步,讓我為你們解析一下吧!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當下我們看到的佛教並不是最開始的佛教,而是進入本土文化之後不斷演化,不斷改變的佛教文化。這種改變是趨於中國人文化底蘊和文化基礎的改變,是適合於在中國發展下去的改變,所以佛教會在中國發展下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什麼樣的土壤裡面就會得出什麼樣的果實,南橘北枳就是這個道理,佛教的傳承也是這個道理。
  • 狐仙、觀落陰、拜鬼……港臺神鬼奇談 |《大迷信》
    是當時大系列的開山之作,並且獲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電影的分類是紀實片,裡面的事件以及涉及的人物大部分確有其事,但是否兼聽則明抑或是一聽了之則由觀眾決定了。這裡選取幾個具有代表性和趣味性的事件進行分享。香港狐仙事件香港溫莎公爵大廈的一塊雲石上,出現了一個狐仙形狀的紋理。
  • 阿贊明九尾狐仙大全
    阿贊明,又稱坤平明,年幼時勤奮好學,自踏入佛門的30多年來,先後曾拜過多位名師修習佛法及玄學,包括龍婆咪(WAT曼為猜)、龍婆noi(WAT桑臺)、阿佔車念、阿佔沙亞愧(緬甸著名法師)阿贊明在修習佛法以及玄學時,其師傳授獨門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