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可達50%!讓36歲藝人猝死的這種病極為兇險!秋冬季高發……

2020-12-24 騰訊網

9月16日,臺灣藝人黃鴻升被發現在家中去世。當時警方猜測死因系在浴室洗澡滑倒撞頭,無人救治不幸去世。

9月20日,黃鴻升的經紀人對外公布,36歲的黃鴻升的死因是主動脈剝離造成的血管阻塞,從而導致離世。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劉震傑介紹,主動脈夾層是一種相對少見但極為兇險的疾病,浙大二院每年都會遇到兩三百例。其中,男性在整體發病人群中佔80%。

如果不及時幹預

急性期死亡率可達50%

主動脈夾層的疼痛經歷過一次往往會終身難忘。有資料顯示,如果不及時幹預,在急性期,主動脈夾層的死亡率可達50%。

劉震傑介紹,主動脈是人體內最大的動脈,其管壁有內膜、中膜和外膜。當內膜和中膜破裂,血液經過裂口進入主動脈壁,就會形成一個新的管腔。血液流入這個管腔只進不出,管腔就會越來越大,最終破裂。

主動脈夾層的高發年齡為50-60歲。而在40歲以下的發病人群中,超過50%是由結締組織病變引起,像埃勒斯—當洛症候群、馬凡氏症候群等。

這些先天基因疾病往往都伴有結締組織薄弱的症狀,這類患者產生主動脈夾層的風險是普通人的十幾倍,如果同時合併高血壓的情況,風險就會更高。

結締組織病變患者的發病年齡雖然低,但總體發病率不高,超過95%的主動脈夾層還是由於血壓控制不當引起。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大急診醫學副教授李建璋指出, 雖然黃鴻升先前檢驗出有三高,但不至於短短一年即惡化為主動脈剝離,他回憶起2016年一名40歲患者的經歷,判斷黃可能與先天性的多囊腎疾病有關,造成急性胸主動脈剝離猝死。

在劉震傑的門診中,超過80%的患者是50-60歲之間、患有高血壓和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的男性。

他建議,這類患者在日常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體重,同時要注意控制血壓,嚴格按照醫囑口服降壓藥,千萬不要憑個人感覺擅自停藥或拖延用藥。

有高血壓卻一直不當回事

53歲男子胸口突發撕裂劇痛

前些天前來急診的宋先生就沒想到,自己一直忽視的高血壓,會用主動脈夾層破裂的方式給他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宋先生今年53歲,是一個商人。平時他的應酬很多,菸酒也是來者不拒。前些年查出了高血壓,但由於沒有什麼明顯症狀,宋先生就沒有在意,降壓藥也是想到吃一下,想不到就不吃。

妻子為此沒少念叨,但宋先生一直不當一回事。「我才50歲出頭,以前還是學校裡的足球隊主力,從沒生過什麼大病,血壓偏高一點而已,沒關係的。」

直到前些天的早晨,宋先生醒來後,剛坐起,突然感到胸口一陣撕裂的劇痛。「他當時的樣子太嚇人了。」妻子回憶,當時宋先生雙手捂著胸口,臉色煞白,疼得滿臉都是冷汗,話也說不出來。

這是心梗了?妻子嚇得立刻撥打了120。

被緊急送往浙大二院的胸痛中心後,急診醫生立即為宋先生進行了檢查,發現導致他胸痛的問題並不是心梗,而是由於長期血壓過高導致的主動脈夾層,需要立即進行手術治療。

幸好,宋先生的情況在經過治療後得到了緩解,現在已經痊癒出院。「我再也不敢小看高血壓了,以後一定每天準時吃藥。」宋先生出院時說。

這種病秋冬季高發突發胸痛

應及時撥打120

杭城目前的天氣溫度變化較大,血管遇冷收縮就容易引起血壓波動。此時如果已經形成了主動脈夾層,血壓又控制不好,就隨時可能發生主動脈夾層破裂。因此,秋冬季節往往是疾病的高發時間段。

那麼,怎麼樣的疼痛是主動脈夾層,和大家熟知的心肌梗死又有什麼區別呢?

劉震傑說,主動脈夾層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胸痛,前胸和肩胛間區,或背部腹部疼痛,

疼痛劇烈難以忍受,像刀割或撕裂,大部分患者可伴有高血壓。重症主動脈夾層患者可能存在雙手脈搏不一致,或是出現腳上無脈搏等情況。

網絡圖,圖文無關

但由於普通人很難僅憑胸痛的症狀區分心肌梗死或是主動脈夾層,而且心肌梗死是血栓需要抗凝,主動脈夾層是出血需要止血,作用機理不同,相應的對症治療方式也不一樣。所以,在突發胸痛時一般不建議自行服藥。

劉震傑提醒,正確的處理方式為保持安靜的狀態並立即撥打120,送往附近具備開展相應治療能力的醫院進行治療。

相關焦點

  • 36歲藝人因「主動脈剝離」去世,這種病究竟有多兇險
    在醫學界,有一種急症死亡率極高,用「九死一生」形容也不為過,從青年到老年,都是它的狩獵對象,這便是「主動脈夾層」。
  • 36歲知名主持人突然去世!這種病太兇險!
    近日,濟南某知名主持人因病住院突發肺栓塞猝死,年僅36歲。不少網友聽聞這個噩耗後,紛紛悼念。有網友表示"前幾天才看到他主持的節目,他的突然去世讓人震驚","一路走好,命運如此安排讓人無奈"。為這位才華橫溢的80後主持人惋惜和哀悼的同時,"肺栓塞"一詞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這到底是什麼病?為何如此兇險?
  • 娛樂圈年輕人意外猝死連發,專家揭示:心腦血管為主的多病並發
    據9月16日臺媒消息,小鬼黃鴻升去世,年僅36歲。經紀人表示,小鬼猝死前身體狀況沒有出問題,他有定期健康檢查習慣。但是臺大急診醫學副教授李建璋卻指出,這個病即使及時發現送醫也很難搶救。雖然小鬼黃鴻升先前檢驗出有三高,但不至於在短短一年即惡化為主動脈剝離,他依據2016年接診的一名40歲患者的經歷,判斷黃鴻升可能與先天性的多囊腎疾病有關,造成急性胸主動脈剝離猝死。 如何認識先天性的多囊腎?
  • "吉祥三寶"爸爸突然去世,才58歲!這病很兇險也很普遍,凌晨是高發期...
    然而不幸的是,19日,歌唱家布仁巴雅爾(吉祥三寶中的父親)因病去世,享年58歲。新京報記者隨後聯繫到科爾沁夫,他告訴記者,58歲的布仁巴雅爾此前身體一直比較健康,此次因突發心梗在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與世長辭,他感到非常突然,「我的心情非常悲痛,我們認識超過二十年,一直關係很好
  • 36歲男星身亡,主動脈夾層造成血管阻塞,這種病很兇險
    9月16日,年僅36歲的臺灣省男星黃鴻升被發現在家中的浴室內身亡。當時警方根據現場情況,初步判定黃鴻升的死因疑為準備洗澡時不慎滑倒碰到腦部昏迷而家中無人送醫所致。為什麼這個病會導致如此年輕的生命猝然離世?什麼是主動脈夾層?首先要從人體血管壁的結構開始說起。血管壁從管腔面向外是由內膜、中膜和外膜三層結構組成。主動脈夾層則是主動脈血管壁內膜出現裂口,血液從這個裂口進入主動脈壁中膜,即內膜和中膜之間形成一個「囊袋」,血液進入「囊袋」中,在局部形成夾層血腫。
  • 知名男演員去世,這種病死亡率很高,都要警惕
    此病進入高發期11月14日,據港媒報導,演員曾偉權因肺癌去世,終年58歲。曾偉權是TVB的金牌綠葉,曾出演《雲海玉弓緣》《大唐雙龍傳》《飛虎》《護花危情》《法證先鋒》系列等。他的好友文雪兒在社交網絡證實了這一消息。文雪兒po文截圖今年10月播出的《使徒行者3》,是他在熒幕上的最後一部作品。
  • 36歲藝人猝死原因查明,猝死悲劇都是蓄謀已久!
    近日,36歲臺灣藝人黃鴻升突然去世,令許多人痛惜不已。此前網傳其死因是:獨居在浴室摔倒之後無人相救而死的。此事也引發不少網友討論,如何採取措施預防浴室滑倒等等。不過經過醫生的解剖和更進一步的調查後,真正的死因並非摔倒所致。經紀人接受採訪透露,黃鴻升是由於主動脈剝離而導致血管堵塞猝死的。
  • 「最怕的是死了都沒人知道……」臺灣藝人黃鴻升猝死,終年36歲...
    9月16日,臺灣藝人小鬼(黃鴻升)突然去世,媒體公布死亡訊息之後引發了巨大議論,很多人都在猜測黃鴻升去世原因是什麼? 黃鴻升家屬同意遺體解剖 據臺媒報導,黃鴻升16日在臺北市北投區住宅猝死,享年36歲。警消人員16日上午11時27分接獲黃父報案,抵達現場發現,黃鴻升倒臥臥室地面已呈現屍僵的狀態,無明顯外傷。
  • 16歲女孩得了這種病,重症監護室搶救一周!冬季高發……
    16歲的小靜突然發燒血象低,確診出血熱後就從周至轉到西安。西安市兒童醫院感染三科主任劉小乖:來的時候剛好處在發熱期,就是疾病的早期,已經出現了肺水腫、胸腔積液、腹腔積液。每年十月到次年三月是陝西省關中地區出血熱高發季節,該病發病急、症狀重、進展快。「什麼是流行性出血熱呢?娃咋就染這病?出血熱這病害怕不,是不是弄不好要死人呢?咋治療?」出血熱患兒的家長得知孩子患上這種病後往往是一串發問。什麼是流行性出血熱?
  • TVB演員去世,這種病死亡率很高
    TVB演員去世,這種病死亡率很高 2020-11-24 0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36歲藝人猝死!原因查明
    藝人黃鴻升真實死因查明9月16日,36歲藝人黃鴻升突然去世,令許多人痛惜不已。此前網傳其死因是:獨居在浴室摔倒之後無人相救而死的。9月19日,經紀人接受採訪透露,黃鴻升是由於主動脈剝離而導致血管堵塞猝死的。醫生對黃鴻升死因的判斷為,主動脈剝離堵住右冠狀動脈(最危險的位置),從而導致心跳的立即停止,他連呼救都來不及,幾乎沒有搶救的機會。
  • 【關注】TVB老藝人突然病逝!這種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佔惡性腫瘤之首
    【關注】TVB老藝人突然病逝!這種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佔惡性腫瘤之首 2020-09-05 1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年僅58歲!TVB「最強綠葉王」去世 這種病死亡率很高
    據港媒報導演員曾偉權因肺癌去世終年58歲大家對曾偉權這個名字可能不熟悉但是他演過的劇你肯定看過曾偉權是△《使徒行者3》截圖今年年初曾偉權就曾傳出罹患肺癌之後幾乎未有公開露面在2月播出的《法證先鋒4》中曾偉權原本飾演一個重要的配角但開工幾天後他就因病辭演
  • 流感、輪狀病毒胃腸炎、麻疹……秋冬季警惕這些高發傳染病
    秋冬季,警惕這些高發傳染病 流感、輪狀病毒胃腸炎、麻疹……相關症狀、易感人群看仔細 省兒童醫院感染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劉靜教授提醒,輪狀病毒屬於呼腸病毒科,表現為嘔吐、發熱、腹瀉症狀,多數發生在6個月-2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上,並且這種病毒高發時間是每年10月份到第二年2月。 「輪狀病毒感染一般表現為急性發病,突然出現嘔吐症狀,並且嘔得非常劇烈。」
  • 才36歲!黃鴻升突傳死訊!死因並非滑倒猝死,而是猝死滑倒
    36歲的黃鴻升應該是正處於巔峰時期,如心肌梗塞、心律不齊等等,雖然說高發於高齡人群,但是真實的情況就是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有可能會發生。但是這就造成了許多年輕人也是因為心臟問題直接猝死,而且是猝死之後才會知道心臟有問題。
  • 年僅32歲,這位藝人因胃癌去世!為何這種病越來越年輕化?
    年僅32歲 韓國藝人樸志勳本月11日因胃癌去世韓國藝人樸志勳本月11日因胃癌去世,去世時年僅32歲。樸志勳的家人今天通過樸志勳的SNS發布了樸志勳去世的消息,並向樸志勳患病期間所有鼓勵和慰問樸志勳的人表示了感謝。
  • 知名演員去世,這種病死亡率很高!
    11月14日下午,據港媒報導,香港男演員、TVB名配角曾偉權因患肺癌去世,終年只有58歲。TVB經典綠葉演員就這樣被「頭號癌症殺手」肺癌帶走,不禁讓人唏噓。
  • 心源性猝死高發,這些場景、時間和行為都有可能
    近年來,「猝死」一詞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高頻詞彙,總能在身邊、在電視上看到猝死事件的發生。可以說,我們是猝死高發的一代人。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有關猝死的那些事。猝死的高發期1、猝死的高發時間。猝死有3個高發時間,根據統計顯示,每年、每月、每天都有1個猝死高峰期。每天:上午6~12點猝死發生率高。清晨是人一天當中血壓的高峰,最容易出現心臟缺血,從而引發心肌梗死。
  • 提醒,這病冬季高發!深圳同天兩人中招,突然倒地……
    這周深圳氣溫驟降 寒潮級冷空氣來勢洶洶 在這樣的季節中,有一種疾病高發這種疾病來勢洶洶,極為兇險!冬季猝死高發! 近年來,生活節奏變快,壓力逐漸增加,猝死的新聞屢見報端。12月4日,一名27歲小夥在公司年終誓師大會期間猝死;19日,上海某科技公司一名47歲員工猝死在公司健身房外。 值得注意的是,冬季猝死率最高,比夏季高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