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男星身亡,主動脈夾層造成血管阻塞,這種病很兇險

2020-12-24 1藥網

9月16日,年僅36歲的臺灣省男星黃鴻升被發現在家中的浴室內身亡。當時警方根據現場情況,初步判定黃鴻升的死因疑為準備洗澡時不慎滑倒碰到腦部昏迷而家中無人送醫所致。

9月20日,經紀人公開宣布黃鴻升的死因為主動脈夾層造成血管阻塞而不幸身亡,徹底推翻了此前的死因猜測,但年輕輕輕就因病逝世,不免引起眾人頗多惋惜。主動脈夾層是什麼疾病?為什麼這個病會導致如此年輕的生命猝然離世?

什麼是主動脈夾層?

首先要從人體血管壁的結構開始說起。血管壁從管腔面向外是由內膜、中膜和外膜三層結構組成。主動脈夾層則是主動脈血管壁內膜出現裂口,血液從這個裂口進入主動脈壁中膜,即內膜和中膜之間形成一個「囊袋」,血液進入「囊袋」中,在局部形成夾層血腫。

隨著進入的血液越來越多,主動脈的內膜和中膜的剝離程度逐漸增大並可向遠處發展,由於局部壓力迅速增加,因剝離變薄的主動脈壁有可能因此破裂,病情進展快者可迅速死亡。

主動脈夾層後原有的正常血管腔被稱為真腔,由血管壁內膜和中膜剝離形成的管腔隙則被稱為假腔,若假腔內的血液與真腔不流通,則假腔內會形成血栓,阻塞血管。根據經紀人的陳述,黃鴻升的死因可能為主動脈夾層假腔內血栓形成導致血管阻塞。

劇烈刀割樣、撕裂樣疼痛為主動脈夾層的特徵性臨床症狀,當主動脈夾層分離突然發生時,大多數患者會突感胸痛,起病後即達高峰,此種疼痛難以忍受,即使使用嗎啡等強效鎮痛藥也無法達到理想的鎮痛效果。本病發展迅速,早期死亡率高,與急性冠脈症候群、張力性氣胸、肺栓塞並稱為四大「胸痛殺手」,隨時可危及生命。

主動脈夾層發生的原因

主動脈夾層發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主動脈管壁結構異常及血流動力學異常等。如由於年齡增加,血管壁的彈性下降,由於血液衝擊血管壁形成損傷,使內膜出現裂口。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最為重要的危險因素,大約有50.1%~75.9%的主動脈夾層患者有高血壓病史。此外,動脈粥樣硬化、遺傳性血管病變、主動脈炎性病變、妊娠等亦是主動脈夾層發生的誘發因素。

主動脈夾層起病急、進展快,需要進行儘早急救處理,降低主動脈破裂的風險,必要時要及時進行手術搶救治療。沒有接受治療的患者死亡率極高,大約有25%的患者在起病後24小時內死亡,半數患者發病後一周內死亡。因此,對於有高血壓病史、家族史、血管病變史等人群,要定期進行體檢,將血壓控制在良好、穩定的範圍內。

(銀魅)

相關焦點

  • 經紀人透露「小鬼」黃鴻升真實死因是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
    據臺媒報導,9月16日,中國臺灣藝人黃鴻升(藝名「小鬼」)去世,年僅36歲,輿論認為其死因系在浴室滑倒撞到頭,無人發現救治不及時離世。
  • 36歲藝人因「主動脈剝離」去世,這種病究竟有多兇險
    據臺媒報導,臺灣藝人小鬼黃鴻升本月16號被發現於家中去世,享年36歲,小鬼經紀人出面說明後事安排,並透露小鬼的死亡原因,其實是主動脈剝離(又稱主動脈夾層)造成血管阻塞。心臟外科醫師分析,主動脈剝離是高致死率的殺手級疾病,有高達45%病人於發作當下死亡,在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的情況下就離世。主動脈剝離發生的其中一個高峰在40~55歲的中壯年人群,小鬼年僅36歲發病太年輕。
  • 讓36歲藝人猝死的這種病極為兇險!秋冬季高發……
    9月20日,黃鴻升的經紀人對外公布,36歲的黃鴻升的死因是主動脈剝離造成的血管阻塞,從而導致離世。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劉震傑介紹,主動脈夾層是一種相對少見但極為兇險的疾病,浙大二院每年都會遇到兩三百例。其中,男性在整體發病人群中佔80%。
  • 殺死」知名男星的到底是急性心梗還是主動脈夾層?
    據臺媒報導,9月16日,中國臺灣藝人黃鴻升(藝名「小鬼」)去世,年僅36歲,輿論認為其死因系在浴室滑倒撞到頭,無人發現救治不及時離世。9月20日,黃鴻升的經紀人透露,其真實的死亡原因,其實是主動脈剝離(又稱主動脈夾層)造成血管阻塞。小鬼病逝初期警方初步推測是急性心肌梗死,而現在說是主動脈夾層引起的血管阻塞,矛盾嗎?
  • 36歲男星因「主動脈夾層」離世!每年10月是它的發病高峰期
    在醫學界,有一種急症死亡率極高,用「九死一生」形容也不為過,從青年到老年,都是它的狩獵對象,這便是「主動脈夾層」。 據臺媒報導,9月16日,中國臺灣藝人黃鴻升(藝名「小鬼」)去世,年僅36歲,輿論認為其死因系在浴室滑倒撞到頭,無人發現救治不及時離世。
  • 36歲男星因「主動脈夾層」離世!每年10月是它的發病高峰期
    據臺媒報導,9月16日,中國臺灣藝人黃鴻升(藝名「小鬼」)去世,年僅36歲,輿論認為其死因系在浴室滑倒撞到頭,無人發現救治不及時離世。9月20日,黃鴻升的經紀人透露,其真實的死亡原因,其實是主動脈剝離(又稱主動脈夾層)造成血管阻塞。
  • 真正死因是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
    9/20日黃鴻升經紀人透露黃鴻升的真實死因是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表示小鬼猝死前身體狀況沒有出問題,他有定期健康檢查習慣。後續會有音樂追思會,統一交給唱片公司處理,再另行公布。小鬼生前錄製到一半的專輯預計不會變動,會找時間呈現給大家。
  • 血管裡的「定時炸彈」——主動脈夾層到底是個啥毛病?
    可是小張和他的家人卻仍是一頭霧水,「醫生,主動脈夾層是什麼病啊?有這麼嚴重嗎?他為什麼這麼痛?血壓為什麼這麼高?他以前不知道有高血壓啊!他才48歲,你們一定要救救他!」 說到這,大家都很困惑,主動脈夾層到底是個啥毛病?
  • 胸背部出現持續撕裂樣劇痛別大意,警惕主動脈夾層
    36歲藝人黃鴻升「在浴室滑倒撞到頭」突然去世,引起眾多網友關注。之後,黃鴻升的經紀人透露,真實死亡原因為主動脈剝離(又稱主動脈夾層)造成血管阻塞。北京安貞醫院心外科副主任醫師喬志鈺介紹,主動脈夾層是由於主動脈內膜、中膜撕裂,高速血流進入內膜撕裂處將主動脈內膜與中膜分離。形成夾層後,變薄的主動脈壁有突發破裂的可能,會堵塞重要臟器的血管,使大腦、心臟、腎臟、肝臟、胃腸道及肢體出現缺血的症狀,甚至導致猝死。
  • 經紀人公布「小鬼」黃鴻升真正死因: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
    新京報訊 9月20日,據臺媒報導,「小鬼」黃鴻升的經紀人對外公布,黃鴻升真正死因是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可能是血管阻塞導致的跌倒。據悉,「小鬼」黃鴻升遺體進行了解剖,初步判定死因為心血管問題。經紀人出面說明了後事安排,透露黃鴻升是因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猝逝,表示小鬼猝死前身體狀況沒有出問題。後續的音樂追思會統一交給唱片公司處理。黃鴻升生前錄製的作品也不會變動,會找時間呈現給大家。9月16日,年僅36歲的臺灣藝人「小鬼」黃鴻升去世。經警方初步調查,事發時只有黃鴻升一人在家,判斷是其從浴室走出時,不慎滑倒後撞到頭。
  • 36歲男星因「主動脈夾層」離世!沒有比這更致命的胸痛了!
    歲。但是還有另一種更致命的胸痛——主動脈夾層。 有研究顯示,50%主動脈夾層患者會在48小時內死亡,70%會在1周內死亡,90%患者會在3個月內死亡,毫不誇張地說,九死一生! 這到底是怎樣一種病呢? 一、血液「走岔了」!
  • 臺灣36歲男星,因突發「主動脈夾層」離世!每年這時是...
    據臺媒報導,9月16日,中國臺灣藝人黃鴻升(藝名「小鬼」)去世,年僅36歲,輿論認為其死因系在浴室滑倒撞到頭,無人發現救治不及時離世。    9月20日,黃鴻升的經紀人透露,其真實的死亡原因,其實是主動脈剝離(又稱主動脈夾層)造成血管阻塞。
  • 黃鴻升真正死因:主動脈夾層!
    9月20日,據臺媒報導,「小鬼」黃鴻升的經紀人對外公布,已對黃鴻升的遺體進行了解剖,初步判定死因是「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繼而導致跌倒。主動脈剝離,專業醫學名稱為「主動脈夾層」,指血液從主動脈內膜破裂處進入主動脈中層,導致血管各層分離。這種病,來勢洶洶,症狀極不典型,經常導致誤診、誤治。
  • 87歲高齡婆婆突發兇險型主動脈夾層 同濟醫生微創手術成功救治
    記者徐睿捷 通訊員 李韻熙主動脈夾層是臨床常見的危重症,近些年,這類「人體炸彈」已越來越多的被普通大眾知曉。「主動脈」夾層一旦發生,48小時內死亡率達50%。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為一位87歲高齡極其兇險的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進行了微創介入手術,經過1個多月的恢復,王婆婆再次回醫院複查,身體狀態良好。據了解,這是國內目前年齡最大的升主動脈支架植入患者。87歲高齡遭遇「人體炸彈」7月18日晚,87歲的王婆婆突發背部疼痛,痛苦倒地。
  • 主動脈夾層:冬季裡的「奪命」背痛
    濟南市中心醫院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劉兆軒解釋說,主動脈夾層是指血管內膜出現裂口,血液從主動脈內膜裂口處進入主動脈內膜及內膜下層,使內膜及內膜下層從主動脈壁分離並沿主動脈長軸方向擴展,將主動脈壁撕裂成真假兩個分離的腔。
  • 40歲女子突發劇烈胸痛,別只想到急性心梗,主動脈夾層更危險!
    這種病雖然少見,但很容易與急性心肌梗死混淆,但卻更加兇險,如不及時治療,48小時死亡率高達50%,你是不是也被驚出了一身冷汗?那麼,這病可咋看呢?醫生給她查了胸部CT,發現主動脈增寬,未見心包積液,無明顯有價值的線索,確診主動脈夾層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主動脈CTA,即向靜脈注射含碘對比劑,進行三維CT掃描,儘管主動脈DSA為金標準,但是時間緊迫,首先進行了主動脈CTA檢查,結果證實了主動脈夾層。那麼,什麼是主動脈夾層,有何風險,又該咋治療呢?
  • 突然胸口撕裂般疼痛 30歲男子突發主動脈夾層命懸一線
    近半年來,泰州市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已成功為6例主動脈夾層B型患者成功開展了介入治療,患者均恢復良好。其中,有的患者是在檢查時意外發現該病,極其幸運。73歲的李奶奶因右上腹間歇性疼痛3天在高港住院,B超檢查提示為膽囊炎,後來李奶奶的家屬將其帶到泰州市人民醫院,檢查時意外發現腹主動脈下段局限性夾層,介入手術後一周出院。
  • 小夥突發主動脈夾層 「私人訂製支架」救他一命
    近日,36歲的小夥小李(化姓)突發撕裂樣的疼痛,被緊急送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經過檢查發現竟然是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夾層!」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小李被明確診斷是極為兇險的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胸主動脈夾層累及主動脈弓部,這個位置緊鄰三個分支血管,向頭部輸送血流。如果是常規在夾層位置放置一個支架,將會妨礙三個分支血流供應,這支架該怎麼放?患者還在急性期,是否適合放置支架呢?怎樣的支架才適合這樣的主動脈夾層……一系列的問題,拋向了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秦永林主任醫師團隊。
  • 主動脈剝離是怎麼一回事
    9月16日,中國臺灣藝人黃鴻升(藝名「小鬼」)去世,年僅36歲。經過解剖,初步判定死因是「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心跳立即停止,從而導致了死亡。那麼,主動脈剝離到底是個什麼疾病呢?竟能短時間內致人死亡?
  • 「奪命高手」——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主動脈夾層(AD)又稱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乍一聽,很陌生,頗有孤陋寡聞的感覺,難道它是一種罕見的病?事實並非如此。"超級大腦"愛因斯坦、最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法國的戴高樂將軍都是死於這個"奪命高手"。還有中國女排的老對手海曼(美國排球名將),1986年在日本比賽時,剛剛被換下場坐在替補席上,就因為主動脈夾層倒了下去,再也沒有起來。它非常兇險、非常緊急、非常致命,它的緊迫性和死亡率可以甩心肌梗死、腦梗死、惡性腫瘤兩條街,一旦發病,要是搶救不及時,在幾小時至幾天內就會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