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體檢,能及時發現潛藏在身體上的疾病。相當一部分人的檢查報告中有所謂的結節、囊腫、增生以及息肉等,這讓他們很是擔心,最害怕發展成腫瘤,不知道該不該手術切除,不妨一一來為人們解惑。
結節、息肉和囊腫是不是腫瘤?
1、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是最常見的,其實一釐米以下的甲狀腺結節不必太擔心,也不需做特殊治療,此類結節質地軟,表面比較光滑且邊界清楚,能跟隨著吞咽上下活動。甲狀腺結節在1~4釐米之間需定期做複查。若結節活動性差,檢查時顯示血流量大,需進一步做穿刺活檢。還有一種情況需值得提醒,即使是良性的結節,但結節大,已經壓迫氣管周圍器官,需立刻手術切除。
2、肺小結節
肺小結節可能是肺結核或肺炎,還有可能是以前曾經患過肺結核留下的疤痕。大部分肺部小結節屬於良性的,特別是小於6釐米的,不必太擔心。但直徑超過8釐米時,最好重視起來,因為該種情況發展成肺腫瘤的機率極高,需每三個月做一次隨訪,有必要時系病理活檢來診斷。
3、乳腺增生
大部分女性去醫院做體檢時是乳腺增生,通常情況下不需做特殊治療,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很多女性乳腺增生出現周期性變化,和其內雌性激素水平有關。還有精神壓力過大、總是穿太緊的內衣以及情緒波動大等也會引起乳腺增生。
4、膽囊息肉
通常情況下,膽囊息肉症狀並不是很明顯,只有極少數人可出現上腹部不適。膽囊息肉分為膽固醇性息肉和真性息肉,只要直徑小於一釐米且沒有症狀,就不用做特殊處理,每6個月做一次B超檢查即可。但若是真性息肉,直徑超過一釐米,膽囊壁增厚超過4毫米,做B超檢查時發現細胞中有血管,同時伴有反覆的腹痛以及結石,需手術切除。
5、結直腸息肉
腸息肉分為腺瘤性和炎症性的,前者發生腫瘤的可能性極高。一般良性腸息肉發展到惡性需15年以上,只有早發現,及時手術切除,一般就不會有特別嚴重的問題。但腸息肉有很高的復發率,即使手術切除後也要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6、單純性肝囊腫
大部分肝囊腫屬於先天性的,生長速度極慢,身體並沒有明顯症狀,只是做檢查時才偶爾被發現。單純性的肝囊腫是因為先天性肝內膽管或淋巴管發育異常所引起的,這屬於良性病變,小於5釐米不需做特殊治療。但需每隔一年去醫院做B超複查,若直徑超過5釐米需手術切除。
溫馨提示
當體檢時發現囊腫、結節還有息肉時不要太驚慌失措,也不要感覺人生無望,其實大部分屬於良性的,發生惡性病變的可能性極低。但也不能放任不管,需定期做複查,若出現身體明顯的不適感,且息肉、膽囊或結節有所增大,需聽從醫生建議用藥或者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