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80年代,正是我國計劃生育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計劃生育有效緩解了我國的人口壓力,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它也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因為只許生一胎,而我國許多人有著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導致許多女嬰出生後被殺害、被遺棄。今天要說的,正是一個被遺棄的女嬰的故事。
l收養被遺棄女嬰
1987年的冬天,寒風刺骨,祁春蘭去醫院看病。正當她要返回的時候,突然聽到了從醫院一個偏僻的角落傳來的嬰兒的哭聲。祁春蘭走過去查看,發現了一個被大衣裹著的女嬰,臉凍得發紫。她於心不忍,就先把這個可憐的嬰兒抱回了家。
當祁春蘭的丈夫肖崇陽下班回家,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妻子正在照顧懷中的嬰兒。祁春蘭便將在醫院發生的事情從頭到尾敘述了一遍,他才得知這個嬰兒已經被親生父母遺棄。
祁春蘭和肖崇陽結婚多年未能懷孕,為此祁春蘭去過無數次醫院,但夫妻倆想要一個孩子的願望還是一直沒有達成。於是他倆就將這個女嬰當作是上天送給他們夫妻倆的禮物,決定將她撫養長大。就這樣,肖重陽夫婦辦理了收養手續,還給她取名叫晶晶,晶晶從此擁有了一個溫暖的家。
l一家三口的生活
祁春蘭身體有殘疾,沒有穩定的工作,肖崇陽是普普通通的職工,在棉紡織廠打雜,收入不多。晶晶的到來,使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在經濟上更加吃力。但祁春蘭和肖崇陽都盡己所能地給晶晶最好的,將她當作親生的孩子對待。晶晶也十分乖巧,學習努力,一直名列前茅。一家人過著並不寬裕,卻其樂融融的的生活。
這樣簡單而又美好的生活,本該是眾人所羨慕的,但或許是美好的事物無法久存,2001年,一家人得知了一個噩耗——祁春蘭生病了。沒過多久,祁春蘭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在臨走之前,祁春蘭將晶晶的真實身世告訴了她,讓晶晶自己決定是否要去尋找自己親生父母。晶晶聽罷,又是震驚又是感動,她堅定地說:「不管是不是親生的,我都是你的女兒,誰也改變不了。」
從那之後,肖重陽一如既往地照顧晶晶,隨著晶晶的長大,對錢的需求越來越多,他找了份送煤氣罐的工作。當年安裝電梯的小區並不多,送煤氣罐需要一層一層地自己爬上去,是個十分辛苦的體力活。但或許在父母眼裡,這是值得的,晶晶從此更加用心地讀書。
2005年,晶晶考上了華中農業大學。2009年,晶晶考上了華農的碩士研究生,後來又被學校推薦到加拿大卡皮拉諾大學讀博。
l親生父母前來認親
出國留學費用不菲,肖崇陽靠送煤氣罐很難賺到這筆錢,這時,晶晶的親生父母找上了門,說晶晶是他們的第四個孩子,當年是因為計劃生育才拋棄了她,並表示他們願意出晶晶出國留學的費用,但要她認回他們。但晶晶不為所動,果斷地拒絕了他們,表示自己要陪在養父身邊,照顧養父。
不久,肖崇陽被檢查出患了胃癌,晶晶知道後,更加不願意離開父親。無論肖崇陽如何勸說,晶晶最終還是放棄了留學的機會。後來,晶晶去了上海工作,並在上海成家立業,就將父親肖崇陽接到了身邊,和丈夫一直照顧他。
l結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但養育之恩也不可不報。人要懂得感恩,這個世上才會有更多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