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有一部淚點滿滿的臺灣歌舞電影,一經播出就達到了萬人空巷的程度。時至今日我們的父輩依然能哼出它的主題曲《酒幹倘賣無》,這部電影就是風靡海內外的《搭錯車》。
2004年李雪健老師翻拍經典,將《搭錯車》搬上了電視熒幕。「多麼熟悉的聲音,陪我多少年風和雨……假如你不曾養育我,給我溫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護我,我的命運將會是什麼……」
每當主題曲的前奏響起時,看過這部電影的人腦海中,就會浮現出一個推著自行車,到處喊著「酒幹倘賣無」的老人。
「酒幹倘賣無」,是閩南語「有酒瓶子要賣嗎」的意思,作為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竟然義無反顧的收養了一個被遺棄的女嬰,並用愛心將她撫養成人。
1987年湖北省孝感市,竟然上演了現實版的《搭錯車》,老漢做苦工16年,將撿來的女嬰培養成博士,生父母卻趕來認親,後來怎樣了?
第一、被遺棄在孝感醫院的女嬰
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依然陰魂不散,尤其是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女兒就是賠錢貨的意識非常強烈。
當時全國各地都曾出現過,遺棄女嬰的惡性事件。故事的主人公晶晶就是在這種思想下,被親生父母遺棄在湖北省孝感市109醫院。
晶晶的親生父母為了要兒子,已經在幾年內連續生下了4個女兒,但是她的父親卻從未改變要兒子的頑固思想。晶晶是這個貧困家庭中的第5個女孩,她出生之後讓這個原本就貧困的家庭,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她的母親剛生下晶晶之後,她就被心腸狠毒的生父,毫不留情的拋棄在醫院後一走了之。
如果故事按這種脈絡發展下去,晶晶是否能活下去或未來的人生,到底該何去何從?仿佛都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第二、天使出現,拯救晶晶
老話講天無絕人之路,當一個人身處逆境的時候,只要不放棄就一定會有轉機。1987年故事的另外一位主人公肖崇陽,從部隊退伍後轉業到紡織廠上班,他和妻子祁春蘭一直都沒有小孩,原本以為會這樣平淡的過完一生。
可是1987年的臘月二十四,卻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個分水嶺,因為肖崇陽的妻子竟然抱養了一個棄嬰。
這對於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而言,肯定會增加很多額外的負擔。祁春蘭抱養晶晶的事情沒有提前和肖崇陽打招呼,所以心裏面就像打鼓一樣七上八下。
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下班回到家中的肖崇陽,看到了這個小嬰兒之後,竟然開心的將她抱在懷中轉起了圈圈。
祁春蘭懸著的心就這樣放下了,夫妻二人為抱養的女兒起名晶晶,至此之後便與這個非親非故的女兒,結下了一輩子的不解之緣。
原先在工廠上班的肖崇陽,養活生活的妻子雖然稍有壓力,但是夫妻二人的生活還算過得去。可是收養了晶晶之後花銷一下子大了起來。
為了緩解家庭壓力,肖崇陽又找了一份送煤氣罐的兼職,一幹就是16年,還登過人力三輪車,為了家庭和女兒他真是拼了。
第三、親生不如親養,晶晶回報養育之恩
生活壓力雖然都壓在了肖崇陽一個人的身上,但是喜得愛女讓肖崇陽幹勁十足,但由於肖崇陽的妻子祁春蘭本身就一直有病。
加上要照顧晶晶所以身體素質每況愈下,生活十分困難,但她依然對這個撿來的女兒精心照顧,直到2001年女兒15歲的她因病時候離世。
晶晶的養父母雖然和她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卻對她卻視如己出。別人家孩子有的晶晶也一定會有,雖然家庭生活拮据但卻從未虧待她。
養母去世之後,養父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是對晶晶的愛卻一點都沒有少。2005年19歲的晶晶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華中農業大學,成為了一名大學生。
由於上大學的學費、生活費都比較高,所以養父肖崇陽的壓力更大了。但是他卻告訴女兒一定要好好學習,家裡面的事情不用她操心,只要她願意讀書想要讀到什麼時候都行。
2010年24歲的晶晶又開始準備攻讀博士學位,一路走來她深知養父母的不易,所以對養父也格外關心。
雖然她早已經知道了自己是收養這個孩子,但是卻深知「生而不養,斷指可還;未生而養,百世難還」的道理。
但就在晶晶拿到博士證書的時候,她的親生父母卻找上門來,這其中的內涵不言自明。
他們老家的房子拆遷後,獲得了一大筆賠償款,此時便想到了當初被自己拋棄的女兒,於是便四處打聽晶晶的下落。
當找到晶晶之後,他們不僅表現出了愧疚,而且還希望通過金錢去補償女兒,可是倔強的晶晶並沒有拿親生父母的錢。
因為在她心裡自有自己的養父母,尤其是那個為了她扛了多年煤氣罐的養父。後來晶晶在上海工作並定居了,還將養父接到了自己家養病。
結 語
人們常說父母和子女是前世的緣分未了,所以今生才能成為一家人,所以彼此之間才會有血濃於水的親情。
可是在以前,不少人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將自己的孩子遺棄,幸好晶晶遇到了更愛她的養父母,她也知恩圖報開始反哺養父,希望他們父女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