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穿越,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小編認為,遊戲愛好者可能想到穿越火線;小說看好者可能想到曾經看過的穿越小說;電視劇愛好者可能想到曾經看過的某部含有穿越因素的電視劇……
穿越是穿越時間和空間的簡稱。通俗的是指某人因為某原因,經過某過程,也可以無原因無過程,從所在時空穿越到另一時空的事件,身體或者意識穿越移動到另一空間環境。
穿越並不僅限於回到過去,也可穿越到未來,舉例說明,假如從自己的時空穿越到未來,或穿越到平行空間、平行世界、平行宇宙,或是同一時空同一時代,一個人穿越到另一個人身上。還有可能空穿,穿到一個沒有歷史記錄的久遠時代,也可以說是在千分之一的概率下掉進了黑洞的時間誤區,導致時間錯亂。
近日,小編在知乎熱榜上發現了一個引起熱議的話題「是否今天任意一個小學生穿越到古代都可直接成為曠世大儒?」
如果你喜歡看穿越類的小說的話,你就會發現當女主或者男主穿越到古代時,那麼他們往後的人生就如同開掛般生活的風生水起,會有無數人追捧著他們;同樣,如果你看一些含有穿越因素的電視劇或者網劇,他們同樣會用自己在現代學習的知識在古代生活的很好。但是,如果說今天的任意一個小學生穿越到古代就可以成為曠世大儒,那麼小編是不相信。今天,就讓小編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古代的曠世大儒都有哪些以及他們為什麼會被稱為曠世大儒。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後世尊稱其為「大成至聖先師」,並沿用至現代。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董仲舒是西漢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少年時專治《春秋》,景帝時為博士,潛心鑽研孔子學說。漢武帝時,召試天下賢良文學之士,他以「天人三策」相對,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要求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採納,開此後二千餘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局面。
他的學說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穿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學體系。其中心是所謂「天人感應」說,認為「天」對地上統治者經常用符瑞、災異分別表示希望和譴責,用以指導他們的行動,為君權神授製造理論。他將天道和人道相比附,論證所謂「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還提出「三綱」、「五常」的封建倫理。他對「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立錐之地」的階級矛盾有所揭露,提出「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併兼之路」的抑兼併主張。在教育方面,主張以教化為「堤防」,立太學,設庠序。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程顥和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
在宋朝,學術上造詣最深、影響最大的是朱熹。他總結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學思想,建立了龐大的理學體系,成為宋代理學之大成,其功績為後世所稱道,其思想被尊奉為官學,而其本身則與孔子聖人並提,稱為「朱子「。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朱熹將《四書》定為封建士子修身的準則,《四書》構成了朱熹的一個完整的理學思想體系。元朝迄至明清,《四書集注》遂長期為歷代封建王朝所垂青,作為治國之本,也作為人們思想行為的規範,成為封建科舉的標準教科書。
當然,還有很多古人也可以被稱為曠世大儒。小編只是在這裡列舉了幾位,在了解了幾位曠世大儒之後,繼續跟小編來了解一下怎麼樣才能成為曠世大儒呢?
自從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思想確立為中國的主要指導思想,以後兩千多年時間裡,儒家思想都在中國社會上佔據主流。學生在學堂裡主要學的就是儒家典籍,社會上與人對話也要引用孔孟言語,科舉考試也考的是儒家學問。明清八股文,就是從四書五經裡面來的。儒家思想對中國的歷史,中國的人,影響都極為深刻。
小編認為,想要成為曠世大儒,首先要熟讀十三經,其次還要會吟詩作賦,並且還要懂得醫藥、音樂、文史、天文、地理、水利、曆法、軍事、數學、器械……但是這些只是小編的看法,如果你有不同的見解,歡迎大家在文章底部留言,談談自己的想法。
本文來源:網絡 本文作者:張靜波
本期編輯:張靜波 本期校審:付帥
編發:河洛人(洛師)新媒體編輯部 | 編審:河洛人編委會
標註原創作品作者授權©河洛人平臺刊發,版權所有
官方微信: 河洛人ID: HeluoPeople | 官方微博: 河洛文化
© 河洛人註冊商標,智慧財產權所有,請聯繫QQ:191569
出品:河南河洛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法律顧問:牛牪先生
河洛文化文創基地 | 河洛文化全球文創聯盟發起平臺™
感謝作者的貢獻,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內容為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僅作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