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乾貨 | 還在花錢買「假粉絲」?社群營銷該做的是把「粉絲...

2020-12-21 雨果網

社群營銷是品牌獨立站的吸客利器,這一點不容置疑,但帳號上「粉絲數」的多少與品牌是否能獲利,其實並沒有直接的聯繫。

運營往往花費了大量精力在增加粉絲人數,忽略了增加的粉絲其實並沒有成功轉化為品牌的擁護者,花了大量時間&金錢,不僅沒給營業額帶來增長,品牌的知名度也沒能成功擴散,真是越想越虧。

今天將帶各位商家探討,對於品牌來說社群營銷真正重要的指標有哪些,以及如何將社群粉絲轉化成消費者,進而培養出品牌真正的「活躍粉絲」。

活躍粉絲的重要性

社群是品牌和消費者進行互動和溝通的主要渠道,同時也是接觸新客戶、曝光新產品的最佳平臺。這一特性也讓社交媒體平臺成為了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隨著越來越多人在平臺發布內容,社交平臺也開始利用演算法來判斷什麼樣的內容可以在眾多競爭者中跳出,展現在大部分用戶眼前。

Facebook 在近幾年不斷更新算法,用戶瀏覽頁面會優先顯示親友的帖子、留言點讚互動多的文章等。透過這點可以看出,現如今社交媒體平臺正在通過「互動」的表現,來判斷哪些帖子具有價值,而這些高價值的帖子也將獲得更大的曝光量。

無法被算法判定為「有價值」的帖子便會無法獲得曝光,這對品牌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所以,比起執著於粉絲數量,社群營銷更重要的是要去重視那些與品牌進行互動的「活躍粉絲」。

你是否對「粉絲」一無所知

發布新的帖子,希望粉絲會喜歡,還希望他們能夠進一步積極點讚、評論、分享給好友。那麼你首先得了解品牌現有粉絲的特性,以及他們喜歡那些方面的內容。

SHOPLINE 為此準備了下圖清單,助力賣家清晰描繪出品牌的粉絲畫像。商家可以從社群後臺數據、問卷調查,甚至實際點開每個與你互動過的粉絲的個人頁面,觀察他們喜歡什麼。當你對清單裡的內容足夠了解時,相信你也會更加了解你的粉絲。

社群的粉絲同樣可以用銷售漏鬥來歸納,一般用戶會通過一些渠道進入到品牌主頁,例如朋友的帖子分享,主動搜索等。這些對品牌提供的服務、產品和話題感興趣的用戶會先到品牌的主頁進行瀏覽,確定其中是否涵蓋了他們所感興趣的信息,是否有優惠活動驅使他們想獲得更多。當他們通過主頁內容對品牌產生興趣時,便會自然流向下一階段:為主頁點讚,成為粉絲。

每一個社群的用戶都會對不同的話題、內容感興趣,也會關注各式各樣的主頁。當有用戶為主頁點讚,也僅僅保證帖子「有機會」曝光在他的視線內,卻無法保證他們一定會看到,更不保證看到後會與你產生一系列的互動。

也正因如此,在用戶首次對主頁點讚後,品牌需要確保主頁內充滿並不斷更新用戶感興趣的內容,以此鼓勵已經對品牌產生印象的粉絲與你有進一步的互動,在多次互動後,粉絲會對品牌產生喜愛以及依賴,並成為品牌忠實粉絲,最後產生購買行為。

哪些人會成為品牌的「活躍粉絲」

每個用戶都有可能成為活躍粉絲,但用戶使用社群的方式和扮演的角色都大不相同,以下我們將他們分成 6 大類:

普通用戶

最常見的群體,偶爾打開社交媒體收看新聞、資訊與朋友聊天,偶爾也會發布自己的生活近況。

普通用戶每天都在接受大量的資訊,並只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互動。品牌應該著重製定屬於這類用戶的營銷策略,吸引眼球並具有傳播力的內容,例如發布流行的梗、有趣的影片等,以確保內容能夠引起大部分人的興趣。

活躍用戶

積極的閱讀他人發布的內容,經常在社交媒體上進行點讚、轉發和評論。

活躍用戶相較於其他人,可能看到更多品牌發布的內容,除需持續發布有價值的內容外,也需要特別注意到粉絲群體中這類用戶的動態,重點觀察他們都分享了哪些內容,收集的資料可以用作社群內容營銷策劃的參考。

年輕用戶

常在社交媒體上尋求有趣的內容,或是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主題。

年輕用戶可能花費最多時間在社交媒體上,也經常用此與同齡朋友進行互動。他們最有可能看到品牌發布的帖子,品牌應該評估這類用戶成為消費者的可能性,並針對這類用戶制定有趣的主題。

網絡紅人

本身擁有大量粉絲,在社交媒體中相當活躍並具有影響力。

網絡紅人的粉絲會將其發布的內容,視為可靠的信息來源。因此當網紅成為品牌的擁護者時,其粉絲也可能追隨其後成為品牌的粉絲,品牌的知名度也在此時被擴散。

鍵盤俠

經常在網上表達強烈意見的人群,他們會在評論或轉發中抨擊品牌或產品,並引起其他人進行討論,這一切都將會對品牌形象產生嚴重的損害。

在策劃營銷內容時要儘量避免容易引起爭議的內容,如果在主頁發現這類粉絲進行互動時,必須妥善的安撫這類用戶的情緒。若處理不善,他們很可能會將負面情緒散播到四面八方,對品牌造成進一步的損害。

正經用戶

主要關注政治、社會議題及新聞,通常年紀較年長,喜歡看起來正經、中規中矩的內容。

當客群中含有這類用戶,品牌可以考慮針對他們制定與熱點相關的內容,或是傳遞品牌精神,強調對社會負責的態度等,但要注意避免敏感議題。

通過社群粉絲漏鬥和粉絲分類,品牌可以初步定義出哪些粉絲能真正為品牌帶來成長。找到這類粉絲並制定專屬內容,將他們變為品牌「銷售」。若此時發現社群內都是「假粉絲」,品牌便應該思考如何去觸及真正能帶來助益的粉絲,而不是執著於粉絲數量。

常見社交媒體平臺

但需注意,現代人在社交媒體平臺選擇上習慣「多棲」,品牌應該順應各地區用戶的使用習慣,在不同當地熱門的社交平臺上發布不同的內容。SHOPLINE 先就海外用戶常用的 TOP3 社交媒體進行分析。

Facebook

Facebook 以擁有全球60%網際網路用戶作為基礎,且月活躍用戶高達27億,輕而易舉坐上社群營銷的龍頭寶座。龐大的用戶數和透明度,使得人們能輕易的留下對品牌的讚美或差評。

由於在 Facebook 上品牌很難對社群進行公關操控,所以一旦有用戶發布任何差評,就會快速的傳至潛在用戶耳中。反之,若在 Facebook 上有許多正面評價,則相當容易取得潛在用戶的信任。

臺灣知名品牌【鮮乳坊】結合疫情熱點

🔖 策略:

儘管網絡上有許多有關 Facebook 不再流行的聲音存在,但不代表品牌可以直接放棄投奔其他平臺,而應該對社群進行多渠道運營。在挖掘新客戶方面,Facebook 無疑仍是最強大的平臺。品牌只要能善用「病毒式」的內容,例如結合時事的資訊會中,或是能引起廣泛共鳴的內容,就能利用其龐大用戶數這一優點,為品牌進行強有力的曝光。

Instagram

每月擁有1億活躍用戶,照片、影片和限時動態形式的帖子為品牌主提供了更多元的營銷方式,也更容易藉此呈現出品牌調性、特色,對於零售的品牌來說更是不可忽略的戰場。

標籤功能(#shopline)讓用戶能通過感興趣的關鍵詞精準看到相關內容,幫助品牌更容易接觸到真正對產品有興趣的客群。此外,限時動態的功能,也成為品牌能更進一步和用戶拉近關係的重要媒介。

🔖 策略:

Instagram 最大的特點在於能利用視覺給予用戶不同的感受,是品牌樹立形象、溝通品牌調性的重要平臺。在這裡用戶的評論不是焦點,關注、標籤和限時動態功能才造就了 Instagram 成為品牌培養忠實顧客的最佳平臺

YouTube

每月擁有20億活躍用戶,通過 Google 搜索能夠輕鬆找到影片的特性,使得 YouTube 能夠接觸到更多元的用戶。

視頻營銷雖然傳播力更強,但品牌需要投入更高的製作、人力成本。YouTube 最重要還是要持續產出優質內容,好的策劃、有趣的題材和流暢的剪輯等要求,都在考驗品牌商家的內容功力。

🔖 策略:

想要經營 YouTube 需要先評估現有的人力資源,並要通過熱門影片來觀察受眾喜愛的題材趨勢,才能通過影片觸及到更廣泛的用戶

3種培養活躍粉絲的方法

社群營銷要能掀起波瀾,除了制定完整的策略,如上述的分析粉絲組成、善用社群特性進行曝光外,最重要的便是創作出能夠引起「互動」的內容。

帶來3種誘導互動的新方法,幫助商家用簡單的方式有效提升粉絲互動率。

01

明確告知粉絲該進行什麼互動

明確引導粉絲進行互動是最簡單直接的做法,例如常見的認同請轉發、喜歡請點讚,好奇下一期內容請關注並開啟通知等。這樣的內容能夠起到很好的暗示作用,促進粉絲進行互動。

同時也可以通過簡單的活動誘使互動,例如在分享帖子並@兩位好友參加抽獎,請粉絲提供素材,請粉絲在自己的帖子中添加某個標籤等,明確指出互動動作再加上一定的誘導因素,往往能得到一定的互動參與率。

🔖 提醒:

有調查表示,單純號召粉絲在帖子下留下固定語句的留言,該帖子的曝光率會明顯的降低。

02

利用競爭心理,刺激互動

設置競爭小活動,例如募集粉絲故事、最有意思照片、評論區留言等,可以讓其它用戶成為評委,公平公正外還能讓未參賽的用戶有參與感。品牌與粉絲產生互動同時粉絲與粉絲之間也在無形之中形成連接。這樣能夠有效提升粉絲對品牌的好感度,進一步培養忠實顧客。

舉個例子,臺灣知名乳業品牌:鮮乳坊,它的社群中就會通過舉辦互動比賽,刺激粉絲互動領取獎品,同時也讓粉絲與品牌的關係更緊密。

03

評論或轉發粉絲創作的帖子

當品牌策劃活動或是有新產品發布時,鼓勵粉絲對此創作內容,品牌轉發粉絲創作的內容,這是一個回應粉絲對品牌喜愛的絕佳方法。除表現出品牌有真實關心顧客外,也讓粉絲獲得曝光的機會。

鼓勵粉絲打卡並標記品牌,或是鼓勵粉絲拍攝特定主題的照片並由品牌來發布等都是不錯的營銷方法。

🔖 提醒:

品牌要清楚表達活動為「投稿」或由小編挑選合適內容進行曝光,避免粉絲覺得投稿就會被發布,最後卻期待落空。

社群平臺作為品牌與粉絲互動的重要渠道,獲得活躍的粉絲才有機會將品牌社群營銷的效益最大化。

若不希望品牌社群淪為公告欄,缺乏粉絲互動,品牌商家可以重新審視社群營銷的策略。只有持續創作粉絲真正感興趣的帖子,主頁才能「粉絲滾粉絲」,成為品牌收益的重要管道。

(來源:跨境虎姐)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出海乾貨|還在花錢買「假粉絲」?社群營銷該做的是把「粉絲」變成...
    社群營銷是品牌獨立站的吸客利器,這一點不容置疑,但帳號上「粉絲數」的多少與品牌是否能獲利,其實並沒有直接的聯繫。運營往往花費了大量精力在增加粉絲人數,忽略了增加的粉絲其實並沒有成功轉化為品牌的擁護者,花了大量時間&金錢,不僅沒給營業額帶來增長,品牌的知名度也沒能成功擴散,真是越想越虧。
  • 花錢就能買粉絲?警惕「漲粉詐騙」
    花錢就能買粉絲?微博、抖音快速漲粉專業社群營銷、微信群裂變塗某某得知王某某在做「微商」,便表示自己可以做百度推廣、粉絲加入、推薦好友,為王某某推廣微商產品,但需要收取推廣費,王某某信以為真。在得到王某某信任後,通過「推廣費」、「保證金」、「返利」等各種名義,僅僅半天時間,塗某某共計騙取王某某人民幣17838元。王某某發現被騙後,迅速向秭歸縣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將塗某某列為網上逃犯進行追捕。2020年9月1日,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將塗某某抓獲歸案。
  • 用「卡位」取代「定位」,粉絲營銷的五大方法論
    人格化帳號(親切感)、引導粉絲互動(親密感)、互動行為及時反饋(受尊重)、合理的利益點(有驚喜)、營銷更加精準人群(找同類),這是做好「粉絲營銷」的五個思考維度。其實,做好「粉絲營銷」集中做好一個一個「小群」,就能贏得很多機會。有人選取新浪微博近 5 萬名用戶的社交圖譜進行分析,結果是新浪微博這類大型社群價值最高的,其實是其中的無數個小社群,用戶活躍在小群中,更容易受到小群體的影響。
  • 徐明君教你如何玩轉社群粉絲經濟
    徐明君發現網紅經濟其實是縱向的,粉絲經濟的方法是根據對內部綠色生態的考慮造成經濟價值並進一步外延性。現階段有非常一部分基礎理論將網紅經濟相當於粉絲經濟。實際上,網紅經濟是一種單項工程的使用價值商品流通,它根據營造一個知名品牌(這一知名品牌能夠是人、物、意識等),來拉攏對該知名品牌有較高認同度與愛好的受眾群體變成其粉絲,那樣的關聯組成促使其內部的信息的傳遞具備單向性的特性,即知名品牌傳遞一些信息內容,粉絲接納信息內容並向知名品牌作出意見反饋。那樣的豎向信息的傳遞方法擁有很強的向性情及非理性因素。維護保養老顧客。
  • 解析「蠻霸米粉蠻霸社」:餐飲店玩轉社群營銷,只需5個方法
    那麼,餐飲業玩轉社群營銷的方法有哪些? 今天孔佳帶你剖析湖南米粉「伏牛堂的」蠻霸社「社群是如何玩轉社群營銷的。背景:「霸蠻社」——直接對接的微信群高達 2000 餘個定位:於只做小群不做大群,一般的群不會超過 100 人,其中 50 人左右的群居多。目的:希望每一個微信群內部的人「至少見過面」,社群客戶存有一定的黏性。
  • 【網紅出海】粉絲超700萬 YouTube中國區NO.1做對了什麼
    經過打探,我找到了這張圖的原始出處,這張圖來自於數據平臺 noxinfluencer 的截圖,這是一家專注於海外網紅營銷的數據平臺。在這家數據平臺上,可以看到 YouTube 全球網紅排行榜單。辦公室小野以 699.7 萬粉絲量排在了第一位(截至發稿時間小野的 YouTube 粉絲已經突破了 700 萬),第二位是李子柒,坐擁 528.87 萬粉絲。
  • 網紅出海:粉絲超700萬 YouTube中國區NO.1做對了什麼
    經過打探,我找到了這張圖的原始出處,這張圖來自於數據平臺noxinfluencer的截圖,這是一家專注於海外網紅營銷的數據平臺。在這家數據平臺上,可以看到YouTube全球網紅排行榜單。辦公室小野以699.7萬粉絲量排在了第一位(截至發稿時間小野的YouTube粉絲已經突破了700萬),第二位是李子柒,坐擁528.87萬粉絲。
  • 這個賣焊機的出海企業,如何藉助社媒打響品牌?
    過去與客戶的交流中,我發現一個現象:一些傳統行業的外貿業主想做社媒營銷,但對內容策劃很發愁,他們認為受產品和行業性質所限,做不出有趣的內容,也很難為品牌帶來流量。
  • 不用花錢買人氣,簡單10招提升樂團粉絲頁點讚數
    當然,不是每次都要分享又酷又美的宣傳照,粉絲們一定對於你們在後臺幹什麼或者私下的生活有興趣;但也請不要當成個人FB在搞,時不時傳些食物或者你的生活感想,還是要記得粉絲們是想看到「樂團」,演出、練團、彩排、後臺實況這些才是本體!
  • 「張德芬空間」要做「垂直社群」完成...
    創始人張德芬早先在臺灣、新加坡官方媒體擔任主持人,後出任 IBM 亞太地區行銷總經理等職務,出於個人經歷的坎坷和體悟,2008 年出版了《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書,成為臺灣、大陸較早關注心理健康中「個人成長」品類的作者。此後張德芬接連出版了該系列共 6 部書籍,銷量累計超過千萬冊,成為該領域的知名作家。
  • 【牛市共享課107期】FansTime董勝:區塊鏈時代的IP社群娛樂營銷
    11月21日20:00應「牛市財經共享課」FansTime大中華代表董勝做了主題為「區塊鏈時代的IP社群娛樂營銷」的分享。娛樂大產業將爆發,過去依靠平臺流量會被社群多層級流量梯隊替代,無論怎樣的社群都有大咖,大IP,KOL,本地化的,全國的,全球的,分類的,那關粉絲什麼事呢?
  • 「跨境電商乾貨」DTC品牌如何玩轉網紅營銷?
    你的產品適合做網紅營銷嗎?你的產品是否具有吸引力和話題性 :在開始網紅營銷之前,首先要確定你的產品是否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每個產品都有一個主題,只有該主題受到歡迎才能獲得成功。那麼我們如何知道產品是否具有吸引力呢?
  • Shopee高階運營知識-「粉絲營銷」
    (記得點擊在看或者轉發~)最近有很多賣家詢問我為什麼要進行粉絲營銷以及如何進行粉絲營銷?今天就寫一寫關於粉絲營銷吧。在Shopee平臺,粉絲數量是一個店鋪的後期成長快慢的關鍵,同樣也關於到店鋪整體轉化率的高低,更多的粉絲也意味著更多的信賴。提升「復購率」才是賣家的重點工作!養好老客戶,對你的信任越深,越容易銷售出高利潤的產品。
  • 《社群營銷實戰手冊》讀書筆記:關於社群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如何把自己的活躍粉絲留下來,建立更加粘性的連結,微信群運營慢慢地成為新媒體運營的重點,常見的通過直播課分享建立微信群 ,後來隨著群裂變工具的出現,讓建群變得更加容易,同時也導致活動建群後的運營問題,很多群慢慢「死掉」了,大多微信群最終逃不過「三個月沉寂」的魔咒。
  • 什麼是「粉絲社群」?為什麼要做?運營策略給你答案!
    之前和大家說過社群類型眾多,有興趣討論群、經驗學習群、電商用戶群也有線下零售群,而今天給大家做分享的就是「粉絲社群」,我們為什麼要做「粉絲社群」?粉絲社群可以說包含了以上社群的所有類型,每個社群的建立運營都是有粉絲進行跟隨的。
  • 回顧‖集·「百萬」創客社群乾貨分享
    12.21晚七點,我們邀請到了有著多年一線城市網際網路企業管理經驗的集拾生活商學院錢院長來到我們500人的集·「百萬」創客社群,圍繞「團團賺」版塊和大家做了一個簡單交流。同時,錢院長也對我們的V創客朋友表達了諸多期許,商城尚處於發展期,目前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創客和平臺本是互利共贏關係,儘量多些信任,少些抱怨,共同解決問題,才能共成長、共進步! 錢院長本期社群乾貨完整音頻,請戳☟☟☟在分享「團團賺」玩法時,錢院長透露了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就是多分享。至於如何分享裂變?
  • 雲採互動推出業界第一個「明星代言人粉絲運營3C營銷方法論」
    該方法論旨在為企業提供「明星代言人粉絲運營」的傳播解決方案,讓企業以科學、系統的方式,盤活明星粉絲的力量,從而為企業帶來品牌知名度、好口碑、和實際的銷售轉化。 企業請明星做代言人,由來已久。 三、 「3C營銷方法論「 具體到「3C營銷方法論」: Care:懂粉絲 之所以不少企業做不好「明星代言人的粉絲運營「,最根本的原因是:運營團隊不懂粉絲,沒有同理心,無法滲透至粉絲社群,和粉絲同喜、同好、同樂。 首先,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明星的粉絲,瘋狂只是他們的表象特徵。粉絲和一般人沒有什麼不同,只是過度的投入者。
  • 自媒體、社群營銷和粉絲經濟
    網紅也好、直播也好,這些都是自媒體時代的產物,其本質是社群營銷和粉絲經濟;在社群營銷時代,成功的營銷打造了一個高黏度的社群,品牌主需要親近粉絲
  • 許凱粉絲爬牆王一博卷錢跑,許凱自己還粉絲,許凱soso太好了!
    還記得從前有座靈劍山的男主許凱嗎?今天許凱反黑組數據站切錯號爬牆王一博,然後就關站卷錢跑路了。爬牆粉絲其實可以理解,喜歡誰是自己自由誰也管不著。關鍵是爬牆了還佔著官皮不走,粉絲要求皮下公開透明,數據站一氣之下把許凱所有相關數據群全部解散,絕情而且沒有責任心。
  • 應該要如何入門怎麼做短視頻企業抖音快手微博知乎小紅書公眾號自媒體電商直播帶貨種草推廣引流內容策劃營銷玩法社群私域技巧攻略教程合集
    【42期·由偉壯】陸旭嵐:打造文旅IP的五道門新手如何學習怎麼把短視頻自媒體社群私域電商直播帶貨運營推廣營銷引流品牌ip打造管理增長內容策劃做好技巧玩法攻略實操教學課程乾貨傳媒觀察 | 短視頻IP對電視IP轉型的啟示如何用優質內容打造品牌IP?〖旅課·文旅〗四問張棟平,景區IP打造的核心密碼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