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城
最初知道這部電影是在《星球大戰7》還沒上映的時候,剛聽到的時候翻了一個白眼——
這導演是誰?這主角誰?除了拔叔姜文甄子丹其他都不認識。
這是一部湊《星戰7》熱鬧的「小三」電影嗎?
所以,後來關於這部電影的各種新聞消息一概沒有關注。
更何況,我還算是一個J J Abrams和Bad Robot的擁躉。
但是作為一個科幻片粉,這部《俠盜一號》上映,我自然是不會錯過的。
誰叫我家門口電影院IMAX會員票35一張呢……
看電影的時候,旁邊坐的是倆小朋友。電影開始之前,其中一個對另一個如數家珍,開講《星球大戰》種種,我很想去問下他:小朋友,你看過《星際迷航》麼?
▲謝耳朵的死對頭Wil Wheaton教你怎麼去砸《星球大戰》的場子
坐在我前面的是倆男生,身體距離特別近,導致我懷疑……額,扯遠了。
坐在我後面情侶座的是個傻逼和他女友。電影放映到中間時,他開手機公放看視頻。在很多人抗議之下,還當沒事人一樣。牛!
▲中國演員終於不醬油不尷尬了!▲
看電影之前唯一被劇透的是——這部「星戰」中,姜文和甄子丹是一對。
▲我就知道關羽和曹操有姦情!
作為一個見多識廣+重度顏控患者,我對這對cp並沒太大興趣。
唯一感興趣的是,這次中國演員的出場會不會繼續很尷尬。
但事實告訴我:
一!點!都!不!尷!尬!
簡!直!燃!爆!了!好!嗎!
眾所周知,自從好萊塢盯上了中國市場,總喜歡在大片中安插一兩個中國當紅流量寶。
《鋼鐵俠》中國特供版本中的範冰冰。不知道她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特別尷尬。
不過範冰冰在《x戰警:逆轉未來》中的角色就沒那麼尷尬了,好歹是一個有名有姓不可或缺又美麗的小配角。(雖然僅有的幾句英文臺詞略尷尬)
《獨立日2》中看似重要配角,中間卻全程掉線的ab。
《變形金剛4》裡的大濃妝李冰冰。臺詞也聽得特別出戲。
李冰冰還出演過《生化危機4》,據說角色不醬油。但是這部片子沒引進,我也還沒看,不做評價。
周迅在《雲圖》裡基本算背景板。
接下來還有《極限特工》裡的吳亦凡,不知道是不是醬油。據說,美國版海報沒有吳亦凡,國內版海報有吳亦凡。
美國版海報,甄子丹還在畫面上,可見是個重要角色。
中國版海報,甄子丹被放大,出現了吳亦凡。
Wuli大甜甜不算在裡面。Wuli大甜甜是出錢讓好萊塢大咖來當醬油。牛氣!
醬油不算什麼事,關鍵是國內演員在好萊塢大片裡出現得極其尷尬。
外國電影外國演員們從內到外都散發著一股資本主義的氣息,國內的這些演員不知道為啥,周身充斥一股來自社會主義的浩然正氣,感覺分分鐘就要大喊「打到帝國主義」。
扯遠了。
《俠盜一號》中兩個華人演員——姜文和甄子丹。
甄子丹香港出身,與好萊塢合作過多部電影,陀螺導演的《刀鋒戰士2》中他是武術指導,《上海正午2》也有演出。所以,他在好萊塢大片中可想而知不會太尷尬。
至於姜文,我十分擔心他那一身正氣和匪氣。
但結果是喜人的。
這兩個人不僅不是醬油,完全是戲份僅次於男女主角的男配角。
是否尷尬?
姜文那一口英語不僅說得好,而且把角色表演得淋漓盡致。
畢竟是睡過鞏皇的男人!
▲尷尬不尷尬,全在演技▲
我現在明白了,那些在好萊塢大片裡特別尷尬的國產流量寶們,是因為演!技!太!差!了!
雖然範小姐在某某電影節拿了一個最佳女主角獎,但實際上,那部電影裡她的臉部特寫鏡頭寥寥,電影全靠劇情和畫外音撐。
至於天使寶貝小姐,在百花獎拿了一個最佳女配,和最佳男配一起被人嘲了好幾個月。最近xx衛視熱播的言情大戲連和男主角的對手戲都不是一起拍的。對了,電視劇連臺詞都不需要演員親口配。
中國明星可能是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演員了吧?!
至於吳某凡,在某片中,襯託得不會演戲的劉天仙演技卓群。
……
這群在演技要求極低的國產電視劇電影中表演都如此尷尬,何況到好萊塢大片中和好萊塢精英演員們對比。
只能說,心太大,膽太肥。
錢太好賺,腦殘粉太多。
▲小演員,大故事▲
相比《星球大戰7》有哈裡森·福特和凱麗·費雪、馬克·哈密爾加持,還有安迪·瑟金斯護駕,露皮塔·尼永奧客串,前三者是《星球大戰》系列的靈魂人物(當然還少不了C3PO和R2D2),安迪·瑟金斯是動作捕捉大師,後者是奧斯卡最佳女配。
這部《俠盜一號》的陣容相比要弱很多。大多數演員反而非美國、英國人。扮演女主角父親的拔叔Mads Mikkelsen來自丹麥,男主角Diego Luna來自墨西哥,姜文甄子丹來自中國。
可以說,是美國非主流電影人大集合。
按照中國投資方的邏輯,這部電影一個流量寶都沒有。演員也無法類比中國觀眾熱愛的韓國歐巴美國大咖。票房藥丸!
而實際上呢,這部電影已經佔據了北美票房四周的榜首,成為新千年以來第10部四連冠影片,累計4.773億美元。
這個數字是個什麼概念呢?
2016年北美票房第一名是《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4.86億美元,大熱的電影《美國隊長3》是4.081億美元(不包含海外票房)。
當然,這中間有諸多因素,比如一個超級大IP——《星球大戰》,一家宣發非常厲害的公司——迪士尼,除了這些,更重要的是本身故事過硬,選角合適。
按照中國拍電影的邏輯,這個大片必須放一個流量寶進去。
事實是,這部電影一個流量寶也沒有,甚至連個好萊塢一線演員都沒有。
但即便如此,最終迪士尼還是贏了。
我總覺得,一部商業片非要用一線演員,主要還是不自信。用流量寶,那是自信的MAX次方。
首先,一線演員來,你總得開高價。
漫威系列電影,在《鋼鐵俠》之前都不成大氣候。選小羅伯特·唐尼演鋼鐵俠,一方面是合適,另一方面應該也有用知名演員的票房號召力的打算。
畢竟長遠布局長遠考慮嘛。
但是之後的《美國隊長》《雷神》均用了未成名的演員擔綱,如今這兩部電影的演員們都紅透了半邊天。
而漫威也完成了整個電影布局。
這是電影抬人。
一個好IP,一個好的劇本,一個好的劇組,即使演員不出名又怎樣?照樣票房飄紅,觀眾好評,演員大火。
一個爛IP,即使你有無數個一線演員,還有大導演背書又怎樣?照樣爛到驚天動地。
▲嘆為觀止的CG技術▲
看《俠盜一號》的時候,我已經把之前看過的6部《星球大戰》忘記得差不多了,所以完全沒有看出來裡面的塔金總督是CG的。
但直到最後最後Leia公主出現的時候,我只剩下驚嘆了。這張臉,簡直復原了凱麗·費雪年輕時的樣貌!
▲這是《俠盜一號》裡的CG合成
其實這個演員是由一個年輕的挪威女演員Ingvild Deila扮演的,然後通過CG技術變成了凱麗·費雪的臉。
▲挪威女演員,和凱麗·費雪有幾分相似
▲這是年輕時候的凱麗·費雪Leia公主
塔金總督是扮演者Peter Cushing其實已於1994年去世。
電影中那個狠辣陰鷙的臉也是合成的▼
這是英國演員Guy Henry,是他完成了塔金總督的戲份▼
這是《俠盜一號》裡的塔金總督,CG合成▼
話說回來,好萊塢要打開中國市場的模式,不應該僅僅是用幾個流量寶。你那牛x閃閃的CG技術,成熟的產業形態,令人心服口服的IP運作、電影宣發,已經把中國觀眾收入囊中。
至於真的要用演員,就應該用那些演技好的演員。這才是真正的中國與世界接軌。
最後再說個題外話。去年派拉蒙兩部電影《星際迷航·超越星辰》和《間諜同盟》都找了張杰做什麼代言人(去年怪事多,傻x創意也多,電影代言人完全前所未聞!)。派拉蒙預期《星際迷航》拿7億人民幣票房,結果只拿了4.4億。《間諜同盟》更誇張,第三天在影院已經只有一天幾場了。
心疼專門來中國宣傳的巴拉德·皮特……
流量寶經濟是個大笑話。